第九卷

沉思录  作者:马可·奥勒留

当前的判断确凿无疑,当前的行为有益社会,当前的心情对任何外来的影响都能欣赏接受,有这些就够了。


排除幻想,遏制冲动,抑制欲望:让你那起支配作用的心灵自己做主。

1 不公即罪过。宇宙自然造就出理性的造物,让他们彼此互助——他们理应彼此互惠,但绝不应该彼此伤害——任何违背其意志的人,显然都犯下了违抗最古老神明的罪行:因为宇宙自然就是终极现实的本性,而现存的一切都与终极现实有关。

说谎也是违背那位神明意志的罪行,她就是真理之神,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因她而生。有意说谎者的罪过在于,他的欺骗造成了不公;无意间说谎者的罪过在于,他与整体的本性不合,与井然有序的宇宙自然不合。任由自己被带到与真实相悖的位置上,就已经是在对抗真理了。他曾收到本性的提醒,却置若罔闻,如今已经丧失了分辨真伪的能力。

此外,把享乐当成善来追求,把痛苦当成恶来回避,也是罪过。这样的人难免常常责怪宇宙自然,责怪它在善人和恶人中间做出的分配有失公正,因为恶人常常纵情享乐,拥有可供享乐的财物,而善人往往会遭遇痛苦和引发痛苦的事件。

而且,畏惧痛苦的人也会对今后发生的某些事心存畏惧,这是罪过。追求享乐的人不肯远离不义——这显然是罪过。那些和本性心意相通,遵循本性行事的人,必然像宇宙自然一样,对种种相互对立的事物一视同仁——如果宇宙自然不是抱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她就不会创造出这些对立的事物了。因此若不能像宇宙自然那样,对痛苦与享乐、生与死、美名远扬与默默无闻一视同仁,显然也是在犯罪。

我所说的“宇宙自然对这些事物一视同仁”,指的是这些事物借由因果,不偏不倚地发生在一切存在上,它们之所以发生,是为了实现神意。正是神意从最初的前提着手,建立起了目前的宇宙秩序:她为即将诞生的事物制定出特定的准则,用造物的力量制造出物质、变化和接连不断的重生。

2 拥有判断力和感受力的人,宁愿从未体验过欺骗、虚伪、奢侈、浮华,便离开人世。第二好的情形就是在咽气之前,厌倦了这些事情。或者你宁愿与恶行为伴?难道你的阅历尚未说服你躲避这种瘟疫?因为心灵的堕落,要比我们呼吸的空气遭到污染还要严重。后者会影响到动物的本性,而前者会影响到人性。

3 不要藐视死亡:要把它当作自然意志的一部分,欣然接纳。我们的消亡,跟人生各个时节里的其他自然进程并无不同——比如年轻与年迈,成长与成熟,牙齿、胡须与白发的长成,受精、怀孕与分娩。所以用经过深思熟虑的态度来看待死亡,便不会有浅薄、苛求或鄙薄的想法,只要像等待大自然发挥一项功能那样就好。所以你应当像等待妻子生子那样,期盼着灵魂离体的那一刻。

如果你想再要一套评判标准——虽不科学,于情感却有效——那么你只要停下来,想想你将会抛开的那些事情,还有再也不会玷污你心灵的那些人,你就能十分轻松地直面死亡了。当然,你绝不能对他们发怒,应该关心他们,善意地容忍他们,不过你还是应该想到,死亡可以让你从想法迥异的人们当中获得解脱。若是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生活,单是这一点,就能让人对人生眷恋不舍。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你知道跟人们格格不入的生活有多么令人厌倦,所以你会说:“快些来临吧,死亡,不然我也会忘记自己是什么人了。”

4 犯罪者是在对自己犯罪,作恶者是在对自己作恶,他败坏的是自己的品德。

5 为非作歹与漠然置之,往往都是错的。

6 当前的判断确凿无疑,当前的行为有益社会,当前的心情对任何外来的影响都能欣然接受,有这些就够了。

7 排除幻想,遏制冲动,抑制欲望:让你那起支配作用的心灵自己做主。

8 非理性的造物都有一个活生生的灵魂,理性的造物都有一个理智的灵魂,正如尘世的万物都享有同一片土地,同一片照明的光亮,我们这些拥有视力和生命的人,也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9 质地相同的事物,倾向于彼此聚合。土质的事物倾向于泥土。水质的事物能够彼此合流,气体也是一样,所以它们需要借助有形的障碍,才能彼此分开。火焰向上升腾,是因为火元素的缘故,但它也热衷于帮助下方的火焰燃烧起来,因此凡是干燥的事物,都不难引燃,因为它缺少妨碍燃烧的成分。

拥有同样智慧本性的生物,也会彼此聚集,这种倾向在它们身上,体现得甚至更为明显。它们同类之间彼此亲近的程度,跟它们比其他生物优越的程度是相称的。

因此在非理性的造物当中,从一开始就能看到蜂群、兽群、鸟类有育雏的现象,这是某种爱意的体现:它们已经有了灵性,越是高等的生物,它们之间彼此维系的纽带就越强,这种纽带在草木和石头那里是找不到的。而在理性的造物中间,有公民团体、友情、家庭、议会,有战争协定和休战。而在更高级的事物当中,存在着一种不为距离所阻隔的团结,比如星辰就是如此。因此高等的存在,即便成员彼此远离,也能影响到同类的感觉。

再看看眼下的情况吧。只有那些智慧的造物,忘记了彼此团结的本能;只有在他们这里,才会看不到合群的迹象。他们可以逃避,但终究无法逃离,这就是本性的力量。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明白我的意思。没有复归尘土的泥土制品容易找到,而完全脱离人群的人难得一见。

10 人、神和宇宙都会在恰当的时节,孕育出自己的果实。“孕育果实”的说法通常只限于葡萄藤之类的植物,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理性也有自己的果实,它既是普遍的,也是特定的;其他由理性产生的事物,也有类似于理性的特点。

11 倘若你能做到,就让他们知道,怎样做才会更好。倘若你做不到,就记住,这正是你拥有善良这一天赋的理由。众神也善待这样的人,甚至好心好意地帮助他们达成一些目标——健康、财富、名望。你也可以这样做。告诉我——有谁会阻拦你呢?

12 工作。不要像悲惨的苦力那样工作,也别指望获得别人的怜悯或钦佩。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按照公众利益的要求,行止有度。

13 今天,我避开了所有的烦扰——或者更确切地说,我抛开了所有的烦扰。烦扰不在外面,而在心里,它们只是我自己做出的判断。

14 一切并无不同:在经验上类似,在时间中转瞬即逝,而本质则卑贱。如今的一切,跟我们已经埋葬的旧时代的一切并无二致。

15 单纯的物体孤零零地待在我们的门外,它们对自身并无认识,也不曾表明自身的情况。那么是什么表明了它们的情况呢?是支配我们的心灵。

16 对理性的社会化存在来说,善恶并不在于感觉,而在于行动:正如他自己的美德或恶行并不体现在他的感觉中,而是体现在他的行动中。

17 一颗扔到空中的石头:它的坠落没有什么不好,它的升空也没有什么好。

18 看透他们那起支配作用的心灵,你就会看清你惧怕的批评者究竟是哪种人——他们是些多么可怜的批评者啊。

19 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你自己也在不断改变,日渐衰朽。整个宇宙亦然。

20 别人犯的错,你不要去管。

21 活动的终结,冲动或判断的停息——也是一种死亡,不过并没有什么害处。现在再看你的各个人生阶段——童年、少年、青年、老年。它的每次变化也是一种死亡:其中有何可怕之处?再看你祖父、你母亲、你继父的人生。你也会发现很多消亡、改变或终结的例子,问问自己:“其中有何可怕之处?”因此你的整个人生当中的终结、停息和改变,也没有什么可怕。

22 赶紧看看你那起支配作用的心灵,整体的意念,还有这个人的意念。观察你自己的意念,是要让它处事公正;观察整体的意念,是要让你回想起自己是它的组成部分;观察这个人的意念,是要看清他是无知还是有所图谋——同时也考虑一下,他的意念跟你的意念相差无几。

23 正如你是弥补这个社会体系的一员,因此你的每一项行为,应该也是对合乎社会准则的生活的补充。因此你的某项行为若是与社会化的目标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就会把你的生活搞得四分五裂,令它无法和谐如一。那是一种反叛的举动,就像民众的一员从众人的和睦相处中单方面地脱离出去一样。

24 孩子们的吵闹和嬉戏,“背负着躯壳的小精灵”——《奥德赛》[《奥德赛》(Odyssey),古希腊史诗,相传为古希腊诗人荷马所作,讲述英雄奥德修斯历经艰辛返回家园的故事。]里的冥界让人觉得更真实!

25 绕开事物的物质要素,直接研究让它得以存在的因由。然后确定这一样事物凭借其本性,最多可以存在多长时间。

26 你承受了无穷无尽的困扰,是因为你没有让支配你的心灵去完成它生来便要完成的工作。不过到此为止吧。

27 当别人谴责你或者憎恨你,或者人们做出类似的批评时,不妨看看他们的内心,看看他们是哪种人。然后你就会明白,即使他们对你有意见,你也用不着焦虑不安。不过还是应该善待他们。按本性来说,他们是你的朋友,而且众神也用各种方式帮助他们——通过托梦和神谕——至少众神会帮他们实现孜孜以求的目标。

28 宇宙的循环总是如此,上下往复,从永恒走向永恒。整体的意念要么在每一个个体上都留有一股特殊的冲动——倘若果真如此,那你对结果应该欣然接受——要么,它只有一股原初的冲动,其他一切都是由此而生:那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整体要么是一名神祇——那便一切都好;要么,如果整体是无目的的——原子或分子的某种随机排列——那你自己不应当毫无目的。

我们很快就会被埋入泥土。然后泥土也会发生变化,后面还有无穷无尽的变化。只要想想这些层层叠叠的迅疾变换,就会对所有终将湮灭的事物不以为然。

29 宇宙的因由如同一股洪流,将一切裹挟而去。所以,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按照本性在当下的要求行事吧。倘若你有这份能力,就马上着手,用不着回头看别人会不会知道。不要寄希望于柏拉图的乌托邦,要满足于点滴的进步,但不要把取得的成绩看成多大的成就。那些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事关哲学的小人物,在公众的眼里,是多么微不足道啊!他们满脑子都是浆糊。有谁能改变他们的观点呢?既然改变不了观点,那么除了奴役——让人们一边抱怨一边服从——还有什么别的选择?接下来,再给我讲讲亚历山大、腓力[腓力(Philip),即腓力二世(PhilipⅡ),马其顿国王(前359—前336),亚历山大大帝之父。]和法莱隆的德米特里[法莱隆的德米特里(Demetrius of Phalerum),古希腊的演说家,以雄辩著称,他是哲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的学生。]吧。如果他们看清了宇宙自然所抱的意愿,并且愿意向它学习,那我也会效法他们。不过如果他们只是趾高气扬地扮演了悲剧的角色,那么不会有谁非要我去模仿他们。哲学的工作是纯朴而谦逊的。不要诱使我陷入狂妄自大之中。

30 且从高空俯瞰——看那成千上万的牛羊,成千上万的典礼,在风暴或平静海面上航行的船只,一系列的创造、结合与消亡。也想想古人的生活,后人的生活,其他部族如今所过的生活;有多少人从未听说过你的名字,有多少人很快便会将它遗忘,有多少如今称赞你的人,或许很快便会对你责备有加。想想看吧,无论是回忆还是名望,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全都不值一提。

31 对外在因素引发的事情,要冷静地接受,对你自发的各种行为,要持守公正。换言之,就是要让冲动和活力在有益社会的活动中得到实现,有益社会的活动所展现的,正是你的本性。

32 你可以摆脱许多不必要的困扰,它们全在你自己的判断之中。你马上就可以给自己营造出广阔的空间,只要你将整个宇宙纳入自己的思绪,凝望时间的永恒,思考万物的瞬息万变——从诞生到消亡之间的罅隙是多么的狭小,在你出生之前和身故之后的时间鸿沟又是何等的宽广。

33 你所看到的一切,很快便会消亡;那些目睹这些归于消亡的人,很快自己也会归于消亡。长寿或早夭并无不同。

34 这些起支配作用的心灵是怎样的?他们追求什么,是什么支配着他们的喜好和价值观?尝试看清他们赤裸的灵魂吧。他们居然以为他们的指责能给别人带来伤害,他们的赞扬能给别人带来好处,这是什么样的想法啊!

35 失去不外是变化。宇宙自然喜欢变化,从自然中诞生的一切都是有益的。同样的事情亘古至今一直在发生,这种状况还会一直延续到永恒。所以你为何要说,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一切都是坏事,所有的神明显然无力纠正这一状况,因此人世始终为痛苦所掌握?

36 组成万物的物质都会腐朽。水、尘土、骨骼、恶臭。同样,大理石不过是泥土的沉淀,金银不过是沉积物;你的衣物是动物的毛皮,你的紫衣是鱼血染成;其他事物也是如此。生机也是一样,可以从这种东西变成那种东西。

37 受够了这种悲惨的生活,受够了抱怨和装模作样!你为何感到困扰?这件事有什么新奇?那件事有什么令你疯狂的地方?是它的起因吗?那就面对它。还是物质方面?那也面对它。在起因和物质之外,也不会再有什么东西了。不过即使是在为时已晚的此时此刻,也要留意你与众神的关系:让自己变得更加纯朴,更加善良吧。这样的探索,进行三年和一百年,并无不同。

38 如果他做了错事,他伤害的是他自己。不过他也有可能并未做错。

39 要么万物出自同一个理性的源头,它们相继问世,如同一副协调一致的躯体,因此某个部位不应当抱怨对整体有利的事情发生——要么一切都是原子,此刻混合在一起,将来终究会分崩离析,别无其他。那你为何还要感到困扰?对你那起支配作用的心灵这样说:“莫非你死了,衰朽了,变成了动物,正在装模作样,正在跟别的动物一起吃草吗?”

40 众神要么拥有力量,要么没有力量。如果他们没有力量,为何还要祈祷?如果他们拥有力量,为何不祈求免于各种世俗恐惧、欲望或悔恨的能力,而去祈求这件事能够成真,或者那件事不要发生?当然,如果众神能够与人合作,他们也能实现这些目标。

不过你也许会说:“众神已经将这些交由我自行处理了。”那么,自由地运用你的能力,岂不胜过卑屈无力地担心力所不及之事?又是谁告诉你,众神不会帮我们实现我们力所能及之事?不管怎样,就这些事祈祷一番,看看情况如何吧。一个人祷告说:“我怎样才能与那个女人同床共枕?”你就祷告说:“我如何才能不再有与她同床共枕的欲望?”另一个人祷告说:“我怎样才能摆脱那个人?”你就祷告说:“我怎样才能不再想摆脱他?”另一个人:“我怎样才能救回我的孩子?”你:“我怎样才能不害怕失去他?”如此这般。把你的祈祷都变成这样,看看情况如何。

41 伊壁鸠鲁说:“我生病的时候,并不会跟人谈起身体的不适,我不会跟看望我的人闲聊这些话题,只会继续探讨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这一点,心灵如何在承受肉体之苦的同时,保持镇定,追求自身的善。”他还说:“我可不给医生们自命不凡的机会,始终维持着健康与适当的生活。”要是你生了病,不妨以他为榜样。各个学派都认为,无论遭遇何种不测,都不可放弃哲学,也不要跟外行人愚昧无知地闲聊。专心做好眼前的工作,专心使用你的工具。

42 当你因为别人的无耻感到恼怒时,应该马上问自己:“人世间有可能再也没有无耻之徒吗?”不可能。那就不要指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成真。此人只是人世间难免会有的一名无耻之徒而已。对无赖、叛徒、各种令人恼火的人,都应当如此看待。只要承认这样的人难免会有,你就能用更加和蔼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还有一种有用的想法,那就是自然赋予了我们纠正错误的品德。善意是残酷的解药,其他过错也有其他品质来纠正。总之,你总有办法让误入歧途的人改过自新,任何做错事的人,都是认错了目标,走上了歧途。

你又会受到什么伤害呢?你会发现,这些令你懊恼的人,没有一个能给你的心灵带来恶劣影响;真正的危害只能发生在心灵之中——否则便不存在。

不管怎么说,愚昧无知的人做出愚昧无知的事,有什么危害或者令人惊讶的地方呢?想想看吧。难道你不应该责备自己,居然没有料到这个人会做出这样的错事来?你的理性已经让你做好了准备,让你能够猜到这个人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错事,可你却忘到了脑后,还为他犯错感到惊讶。

最重要的是,当你抱怨别人忘恩负义的时候,先反省一下自己。如果你相信那般品性的人能够守信,或者你做了善举之后,觉得这样还不够,善举本身还不是足够的报偿,那么显然,错误在你这里。你行善还想要什么报偿呢?难道你做了合乎本性的事,还不够——还要给它开出一个价码?眼睛视物,腿脚行走,可曾要求回报?眼睛和腿脚正是为了派上这样的用场而生,按照它们的构造行事,才算尽了本分,人也是为了行善而生,当他做了善事或者有益于公共利益的事,他就已经实现了生而为人的目的,得到了自己的报偿。

上一章:第八卷 下一章:第十卷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