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章初步举证 作者:苏茜·米勒 |
||||
走出法庭,我打开手机,给爱丽丝(Alice)打电话汇报案子的结果。爱丽丝和我几乎没有共同之处,但由于我们的办公室挨着,无形中便多了几分亲近。我们见证彼此的生活,记录对方的庭审日志和案件情况,偶尔也分享一些恋爱经历。打赢官司所带来的肾上腺素飙升,会让人久久无法平静,除非找到一个懂得游戏规则的人来倾诉。只是爱丽丝近来的状态不怎么好,我不敢随随便便去打扰她。犹豫再三,我还是把电话拨了过去。因为我知道,她一定在等我的消息,不打给她反而很奇怪。电话接通了,对方却不是爱丽丝。过了一会儿,我才意识到那是朱利安(Julian)。 他告诉我:“爱丽丝去了洗手间,她把手机落在复印机旁了。另外,案子还顺利吗?” 我难掩喜色。 “我赢了!” 我不确定自己的语气是否过于傲慢,即便有,我也不是故意的。我还没反应过来,自己竟然在向朱利安汇报工作了。通常情况下,我不太可能接触到他这样的人。他在律师界已小有名气,对他来说,出庭就是家常便饭。一辆出租车在我面前停了下来,我跳了上去,听着电话里朱利安略带幽默的反应,我笑了起来。朱利安说:“这有什么稀奇?” 我让司机把我送到圣潘克拉斯车站(St Pancras station)。一路上,在电话里,朱利安向我询问庭审的细节。 “你的当事人有提供证据吗?” “根本用不着。那位主要证人表现得一塌糊涂。最终,被我驳回起诉了。” 他笑着表示钦佩。我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忙着把假发放回收纳盒,再把律师袍叠好,放进公文包里。能够跟像他这样的常胜将军分享打赢官司的喜悦,这种感觉简直太美妙了。就业务水平来讲,朱利安比爱丽丝优秀,也更有活力。他会针对我的杀手锏——盘问环节的细节给出各种反应。我告诉朱利安,那位证人显然以为自己在对付一个无脑的笨蛋。朱利安说:“那他就大错特错了。活该,谁叫他低估了我们最优秀的律师。” 我突然感到一阵温暖。到站下车后,司机又把我叫住了。 “小姐,这趟车可不是免费的!” 我居然忘了付钱!我以为自己雇的是网约车,于是连忙向司机表示歉意,并从口袋里掏出20块钱。 “实在抱歉,给,不用找了。” 随后,又补充道:“我舅舅在老家也是开出租车的。” 那位司机冲我笑了笑,挥手告别。我继续在电话里跟朱利安聊着。突然,我有点担心被他知道太多信息,如我舅舅的职业,但很快就被后续的谈话分散了注意力。我从未跟朱利安在电话里聊过,在单位里交谈也都有其他人在场。事实上,在正常情况下,我根本不可能和朱利安成为朋友,也绝不可能打电话向他汇报刚打赢的官司。我兴奋极了,一出法庭就直奔火车站,跳上了一列开往老家的火车。 “麻烦你转告爱丽丝,她明天要帮我处理案子的摘要,就在我的办公桌上。” “好的。” 朱利安告诉我,他整天都在应付那些企业客户,简直无聊透顶,希望也能像我一样,为一桩刺激的案子出庭辩护。上车检票时,我不得不打开手机里的购票软件,于是噪声淹没了他最后的那句话。通话结束后,我又在脑子里回想了一遍他的形象。朱利安生来就是个大赢家。他的父亲是皇家律师,属于最高级别的大律师,就连他的教父也是皇家律师。 我把装有律师袍的公文包抛到头顶的行李架上,在靠窗的座位上坐下,脚边放着挎包,轻松享受去往老家的旅程。我大胆预测,自己的事业要有起色了。连朱利安这种受过最好的教育,又超级自信的人都称赞我的工作,我的前途必定一片光明。火车驶出车站的同时,我的心里开了花。 我把头发放下来,卸下西装外套的束缚,放松地把头靠在车窗上。 火车蜿蜒着驶出伦敦,穿过一个个熟悉的乡村,法律人的光鲜生活也逐渐消散在车厢的座位里。乘务员推着一车茶水走过来。我小口喝着加了奶的茶,想着母亲为何打电话约我喝茶。她很少给我打电话,反而是我常常给她留言,因为她工作时不能接电话。或许是因为她所在的保洁公司整日用摄像头监控他们,也可能是公司对员工打电话这件事特别敏感。母亲生怕因打电话而丢了工作,于是嘱咐我,如果我有急事找她,就先留言后打电话,两次铃响她才会接听。她怕我动不动就给她打电话,吵得她心神不宁。但我明明有急事才会打电话,我不明白她为何总不接,是因为她在工作,还是在逛超市,或是在家却没听见第一声铃响?我戴上耳机,听着音乐,看着窗外的世界飞驰而过。 当火车抵达卢顿(Luton)[英格兰南部城市。]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在这里,我无须伪装。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每一个人都很熟悉。出了车站,我本打算买一个香肠卷,仔细想后又放弃了。我沿着大街走着,路边一只拴着狗绳的小狗正盯着我,我回敬它一个笑脸,然后走向自己从小长大的那片住宅区。 母亲的房子就在眼前。我走进街角的那家商店,一股熟悉的香草味清洁产品的味道扑面而来。柜台里的人名叫夏恩(Sharn),经营这家店已有些年头。这些年他老了不少。我拿起一瓶芬达(这是母亲的最爱)径直走向收银台。 “晚上好啊,夏恩。近来好吗?” “是你呀,好久不见!你真的是那个小泰莎·恩斯勒吗?” 我被他逗笑了。他接着说道:“见到你真高兴。我对所有来店里买东西的年轻人说,这条街上出了位女高才生,她多年前考上剑桥大学,如今在伦敦当律师。” 我知道他是好意,但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很尴尬。他还记得我小时候常带着摔伤的膝盖,有时是跟着哥哥约翰尼(Johnny),手里抓着一枚1英镑的硬币跑进来的样子。他回忆的可不止这些,他还记得我父亲。我们还聊到附近新开的乐购超市是如何影响他的生意。我略表同情地点了点头,心里对此清楚得很。因为就连我妈这个老主顾,最近也常去乐购买东西。原因很简单,那里的商品物美价廉。我感到很内疚,于是就买了些昂贵的巧克力。那些巧克力被放在货架的最上面,夏恩必须借助梯子才能够得着。我不禁怀疑这些巧克力是否已过了保质期。他还在不停地念叨我上剑桥大学这件事。 “我告诉他们,你是如何离开这里到剑桥去学法律的。我还鼓励他们,只要想干就一定能成。” 我点着头,心里不免有些难过。如今,我的收入比夏恩多得多。他一年四季守着这家小店,与老婆、孩子以及年迈的母亲蜗居在店铺后面的房子里,全家人都以这家店为营生。孩子们很小就开始在店里干活,虽然我们上的是同一所学校,但我们一直刻意保持着距离,生怕由于太熟悉彼此的生活而互相揭短。想想都觉得可悲!他们有什么短可让我揭?不就是生活窘迫吗?我家的日子也不好过,父亲还在的时候就已捉襟见肘,他走后,日子就更糟糕了。有时候,一个结既然解不开,干脆就一刀两断。 我付完钱,又向夏恩问起他母亲的近况,话刚说出口,才想起她已经去世了。我告诉他,我记得他母亲人很好,尽管我不曾和她说过话。印象中,夏恩的母亲从不说话,她有时会静静地看着你,仿佛能看透人们内心的复杂与悲伤。但一想到她知道不少关于我父母的事情,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
||||
上一章:第一章 | 下一章:第三章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