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往事

初步举证  作者:苏茜·米勒

我做梦都不敢想,这所大学美到令人瞠目结舌,到处是历史悠久的漂亮建筑和精心修剪过的草坪。我的脑海里不断重复着一句话:剑桥大学,我读的可是剑桥大学!那感觉如同小时候背着父母偷吃一颗糖,心中无限窃喜。如今,我就住在一个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学院里,想想都觉得难以置信。我必须整理自己的课程表,还要去听一堂法学院必修的入门讲座。

虽然我不太想去那个巨大的餐厅吃晚饭,但最终还是在饥饿的驱使下走了进去。我仔细观察其他学生,看他们是如何把饭菜端到长长的餐桌上,又如何相互寒暄、有说有笑。我形单影只,随便吃了点儿炸鱼薯条,就又灰溜溜地回到宿舍。宿舍里的陈设很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衣柜,外加一台小冰箱、一个水槽和一扇窗户。我凝视着窗外,那里有学院最美的风景。我很想好好欣赏一番眼前这个新世界,无奈的是,我只看到自己倒映在窗户上的那张脸。我突然感到一阵害怕与孤独。我渴望拥有一些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东西。而这里就是我为之奋斗的一切——剑桥大学。然而,这种奇怪的渴望依然存在。

第二天一早,我在宿舍里简单吃了点儿麦片就穿好衣服出门去听讲座了。尽管预留了足够的路上时间,但我好不容易才找对地方,还是迟到了。

上课前第一件事,就是从桌上拿起自己的名牌,把它别在衣服上。就这样,我穿着崭新的牛仔裤和运动鞋,以及母亲特意为我买的套头衫,忐忑不安地走进了大学讲堂。

讲堂里,除了前排以外只剩零星的几个空位了。我飞速评估了一下到底是要轻松地坐在前排,还是在其他排的中间找一个座位坐下。最终,我决定宁可硬着头皮挤在那群已落座的学生中间,也不要冒着被点名提问的风险独自坐在第一排。我沿着一排座位侧身挤了进去,沿途不停地道歉,直至找到一个空位坐下。我发现自己被夹在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中间,那种感觉真是奇妙。“这就是我在剑桥大学法学院上的第一堂课。”我自豪地对自己说。

在座的学生似乎都互相认识,有些甚至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我一时傻眼了。“他们究竟来自哪里?”我一边环顾四周,一边在心里嘀咕。此时,讲堂里至少有200名学生,每名学生都必须在高中结业考试中取得最高分。我这辈子还从未跟这么多高中毕业生同在一个屋檐下。

我不禁回想自己这一路是如何走来的。从来没有人相信我能考进这所学校。当得知我被剑桥大学录取后,整个暑假里,大人们都认为我是“侥幸得到一个大好的机会”。在他们眼里,我顶多就是个“幸运儿”。他们从不认可我为之付出的努力。有一个观点始终贯穿他们的认知,那就是——我只能止步于此(能够被录取就知足吧),再进一步我就会把事情搞砸(进了名牌大学肯定混不下去),因此,我最好“不要好高骛远”。他们认为我在某种程度上扰乱了“自然规律”,甚至痛恨我对那些“善意”提醒的置之不理。不论别人怎么想,我还是不得不为自己想好退路。因为我知道即便被录取了,也还需确保有奖学金我才能入学。因此,直到等来了最后的好消息,我才敢光明正大地说:“我要去剑桥上学了。”

如今,我的四周全是一张张踌躇满志的脸。我不禁想到,他们的父母以及祖父母或许也曾是剑桥校友。“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我只要凡事与大家同步,就一定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可能暂时需要一点儿伪装,但我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掌握窍门。我像猎鹰一样快速捕捉到门口有一群西装革履的人在徘徊。我的心不由自主地一颤,一种恐惧感充斥着我的内心——我可能真的如他们所说是侥幸混进来的,其中一位穿西装的人没准儿下一秒就会冲进来,拿出一张名单,喊出我的名字:“泰莎·恩斯勒?很抱歉,我们犯了一个严重错误。”

我想象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挣扎着站起来,从教室中间那排座椅的中段艰难地走出去。我羞愧万分,就像是比赛还没开始就被赶下了场。我重新集中注意力,拼命把这些想法从脑海中赶出去,下意识地用指甲去抠自己的手掌心。院长进来之前,讲堂内一片肃静。她登上讲台的那一刻,我感到一阵兴奋。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她用清脆响亮的声音告诉我们:“你们是精英中的精英。”

这是她的原话。人生中第一次有人对我做出这样的评价。我差点儿尴尬得笑出声来,但我看了看四周,其他人都在严肃地点头,认真思考着这一评价。紧接着,院长又提醒道,我们之所以能进入这所世界顶尖的法学院,是因为我们都拥有最优异的成绩,这说明在座的我们都是顶尖人才。我把这一幕印在脑子里,期待着回家后能惟妙惟肖地模仿给朋友们看——何为“精英中的精英”。但下一秒又觉得不妥,毕竟他们没能像我一样坐在这里,成为院长口中的“顶尖人才”。一瞬间,我居然想了这么多。我随即把注意力拉回到院长身上。她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终将改变这个国家。”

说完这句话后,她停顿了一下,这简直跟电视上的律师一模一样。在说重要内容之前,他们总要吊一下观众的胃口,而我则享受其中。这就是我来此的目的,我想学习如何让大家记住我说的每一句话。我一脸认真地拿出笔记本,却发现全场没有一个人记笔记。

院长又继续说道:“但是。”

我最不喜欢说话带转折。但是?但是什么?

“请看看你左边的同学。”

我羞愧不已,硬着头皮转过头去。我的左边是一个男生。该死!他简直帅呆了!他一定来自贵族学校,应该早就知道自己将来会“改变这个国家”。或许他已经做到了。我收起下巴,甩了甩头发,尽量让自己显得不那么花痴。我看向他的时候,他恰巧也转过头来,目光在我的衣服上只停留了几秒,便完成了对我的全面评估。问题一定出在那件套头衫上。显而易见,我和他来自不同的阶级。一种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不是羞辱却胜似羞辱,更糟糕的是,它助长了自我憎恨的情绪。在没有学会伪装之前,我就已经暴露了身份。我瞬间不自信了。

院长继续着她的发言。

“再看看你右边的同学。”

我很高兴自己不用再看着那个男生。坐在我右边的女生留着“私校生”专属发型,身上穿的全是时髦的做旧款。她的穿衣风格属于“叠搭”,即叠穿的衣服搭配叠戴的项链。她的妆容很朴实。等等,该死,她居然做了修容。她仔细打量完坐在她另一侧的男生,此刻又回过头来注视着我。我收回眼神,决定不给她任何机会看穿我。没想到,她给了我一个毫无心机且温暖的微笑,甚至做了个鬼脸。我尽量克制自己,不让自己笑出鼻息声,但还是没忍住。“救命啊,泰莎,拜托你正常一点儿!”我在心里喊道。幸亏这位名叫米娅(Mia)的女生(我偷看了一眼她的名牌)没有表现出反感。院长接着说道:“把头转回来,然后听着。”

转身的时候,米娅拂过我的手臂。而我还在纠结刚才的那一声哼哼。

“你们当中会有三分之一的人无法顺利毕业。是的,你们没有听错,三分之一的人将无法毕业。因此,你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停顿了一会儿(这当然是为了演讲效果),院长又继续说道:“你们不是朋友,而是竞争对手。比赛从这一刻就开始了。”

我羞得满脸通红,不敢正视米娅和左手边那个男生,他们两位一定认为我就是那“三分之一”。无法毕业的人非我莫属!我显然不属于这里。我对他俩感到莫名的生气。

米娅正在手机上输入着什么,我注意到那是最新款的手机,价格贵得离谱。我预感今天以后我和她不会再有任何交集。她终将成为一名顶尖律师,不可能记得我是谁。没关系,我不在乎。然而,一种熟悉的愤怒涌上心头。我重新燃起了斗志。别再对我说“你会混不下去”。我堂堂一个全优生,一定会让你们见识到我的本事。

院长继续说道:“在未来,成功进入律师学院的人当中,只有十分之一能够获得大律师实习资格,这当中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得以成为皇家律师。他们当中,每10年只有一个人能成为法官。”

我转头看向那个男生,发现他将名牌一丝不苟地别在胸前。名牌上写着“本尼迪克特”(Benedict),这个名字非常适合他。他眼神空洞地瞥了我一眼,显然他已经无视了我的存在。“去你的吧!”我在心里骂道,已然将他视为我最想打败的人。院长的演讲还在继续,她正在讲“什么是法律”。

“不要假定任何人说的话为真相,即便这个人是你自己。这个世界不存在所谓的‘真相’,只有法律所认定的真相。不要相信你的本能直觉,而要相信你的法律直觉。如果你觉得自己知道将发生什么,那么你一定会犯错。”

这一次,我坚定地拿出笔记本,认真记下每一句话。院长整理了一下她的演讲稿,做了个戏剧性的收尾,赐给我们最后一句金玉良言:“你们是精英中的精英,准备好接受人生的挑战吧,因为法学院只是个开始。”

若干年后,在扔掉这本笔记之前,我又反思了一遍当时记下的这些话。

本尼迪克特,那个坐在我左边的男生,毕业后如我所料地成了一名很有实力的银行律师,实现了他一直以来的理想。

坐在我右边的女生米娅,刚读完大一就退学去上表演学校了。但是,在离校前,她已经和我成了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当重新读到这段笔记时,我才意识到,当年院长的话一点儿也没错。人的直觉往往会出错。我以为自己从此和米娅不会再有任何交集,我们将天各一方,不再出现在彼此的记忆里。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了。

这时,我又在这段笔记的下一页发现了另一段话:“千万不要以为你相信的就是真理。不要囿于自己的认知。这不是生活,这是法律。”我把这页笔记撕下来,钉在书桌的上方。这应该是我在剑桥学到的最真实的东西了。

上一章:第四章 下一章:第六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