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初步举证  作者:苏茜·米勒

傍晚,我搭乘地铁回家,照例在韦斯特伯恩公园(Westbourne Park)站下车。再沿着哈罗路(Harrow Road)步行一小段,我一路躲避着那些在人行道上来回骑滑板车的孩子,还顺道在合作社买了一份面条。我很喜欢这个地段,这里地处伦敦西部,位于许多大律师住所的北方。在这个地段的中心,我拥有一套可爱的公寓,周围如同一个社区。一条运河将哈罗路与诺丁山(Notting Hill)及北肯辛顿区(North Kensington)分隔成两岸。对我来说,相比河对岸的富人区,这边的世界更加美好。这里既有公共住房,也有翻新的公寓和房屋,我莫名被这里的建筑吸引,并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往北是女王公园(Queen's Park)和地铁的贝克鲁线(Bakerloo line)。每天上午,我搭乘这条地铁线去律所上班,下班时改乘汉默史密斯及城市线(Hammersmith and City line),这样,我就能在哈罗路上走一走,这让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母亲每次来都会在附近的几家小型家庭杂货店里购物,那段时间,家里总少不了绿色的小袋子。有时,我们也会在温暖的夜晚沿着河边散步。一到夏天,这里就像进入了什么庆典,与伦敦的大部分地方相比,街道布置的隆重程度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街道比平时热闹了许多,除了平日里玩耍的孩童,还有不少家庭在门廊上聚会。老人们怡然自得,不用担心会被衣着华贵的年轻人驱赶让路。这里的一切仿佛都在与自命不凡的理想社区对着干。

我穿过大楼前厅的那扇门,沿着楼梯往上爬,回到公寓。今天太累了。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坐在沙发边缘,吃着刚打包回来的面条。我从挎包里抽出一份案情摘要往地上一扔,随手抓起遥控器。我一边吃面,一边漫无目的地浏览着电视频道。我整个人瘫在沙发里,无意识地观看着一些免费播出的真人秀和电视剧片段,其实这些节目我早就看过。我很喜欢这套公寓,它的装修风格以白色和大地色为主,拥有不大不小的两间卧室,不仅足够舒适,朝向也很好。总体来说,这套公寓让我非常有家的感觉。虽然大多数同事纷纷搬到离工作地近一些的地方,我却不着急搬家。楼下那几套公寓里住的都是航空公司的空乘。他们经常到处飞,偶尔回来就喊我一同到一楼的花园里饮酒畅聊。我聆听他们分享的旅途见闻,他们听我讲述有趣的案子。此刻,楼下一个人也没有,我把手机连接到蓝牙音箱上,放肆地把音量调至最高,甚至连电视都懒得关。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把面吃完。简单收拾过后,我闭上双眼,关掉电视,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

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但她没有接。她的语音信箱提示录得过于呆板和正式,我觉得听上去很陌生。这一次,我没有留言,而是发短信告诉她:“今天见到约翰尼,我们和好了,爱你哟。”“爱你哟”这句话用文字表达一点儿也不难,见面时我却根本说不出口。

我打电话给米娅,她立刻就接了。我告诉她,谢丽尔和约翰尼要有孩子了,她表示很高兴,但听起来她有点儿心不在焉的。这很正常,毕竟她们家有5个小孩。米娅也有消息要告诉我,她们即将把在苏格兰演出的那部戏搬上澳大利亚的舞台。她的声音里有几分醉意,我猜她这会儿肯定在庆祝。她一直都向往澳大利亚,想去欣赏那里奇特的动物和迷人的沙滩。听说她很快就要动身,我连忙提醒她,如今的南半球正值冬天。她表示无所谓,制作方计划举办巡回演出,因此她冬夏两季都有机会去。她说悉尼和南澳大利亚将轮流举办戏剧节,原定参演的一个节目突然取消,她们剧团被临时邀请过去填补那个空档。我为米娅感到激动,她是个好演员,而且一路走来全靠自己的努力,从没依靠家人的帮助,这一点是很值得敬佩的。每当我赞赏她从不动用家庭关系时,她总是对我说:“那是因为我暂时不需要,真到了需要他们的时候,我一定会尽量发挥他们的作用。如果有人要帮你,你也不要不领情。”她的确很务实,需要我的时候从不吝啬开口。

我们在电话里有说有笑,她越说越兴奋。她下周就出发,因为他们计划途经东南亚,再一路南下去澳大利亚。这趟行程是演员们自发决定的,其中的一位男演员貌似正在和米娅交往。她向我详细描述他俩交往的过程,不放过任何细节。我为自己倒上一杯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长相思(Sauvignon Blanc),又名白苏维翁,是酿酒葡萄的一个品种,原产自法国波尔多。],走到乔治式风格(Georgian-style)[指英国乔治一世到乔治四世(1714—1830)统治时期的建筑、艺术和设计风格,以对称、平衡和古典主义特征为主。]的阳台上,点上一支烟,俯瞰伦敦西部的夜景,不时地问她几个问题。我还把腿架在阳台栏杆上,整个人躺进户外的沙发里。她总是有讲不完的故事和说不完的话。

她的这位新男友名叫伦纳德(Leonard)。米娅跟我描述了许多他俩的性生活细节,以及和他交往的感受。听起来他俩有很多共同点——善解人意、有创造力、很有天赋,还有那么一点点自我放纵。他的家庭问题似乎没那么严重,也不像她之前交往的男演员那么无聊。

邻居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我一边品着葡萄酒,一边听闺密在电话里分享床笫之欢。

聊到最后,她问起我的私生活。我实在没什么可汇报的,只好随口说单位里有个家伙似乎对我感兴趣。米娅就是米娅,她立刻就意识到这绝不是两人间一时的暧昧。她盘问起人来比任何大律师都厉害。她对我了如指掌,很快就从我的语气中读出不少潜台词,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在迷恋朱利安。我立刻否认了这一点,眼前却不断浮现出米娅所描述的二人世界,只不过画面里的女主角是我,光是想想就觉得很美妙。她让我形容一下朱利安的样子,我告诉她朱利安相貌堂堂,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她笑了。我们又说起大一那年我老家的男朋友来剑桥看我的事情。

贾森(Jason)的外形足以成为优秀男性的范本,但他终究不属于剑桥的世界。我满怀深情地回忆起当年他长途跋涉来看我,结果他却被米娅和其他朋友评价为配不上我。

实际上,他们的评价并不全面。他或许没读过什么书,也没受过任何教育,但他性格极好,床上功夫也很棒。这些话我当年不好意思对米娅说,如今却张口就来,而米娅对此并不感到惊讶。

“好吧,他必然有自己的优势,但绝对不是谈话技巧。”

米娅提醒我,别忘了当年贾森竟然为了一个小护士而跟我分手,那个护士曾在他修水管弄伤肩膀时照顾过他。其实在她提醒我之前,我就已经在生他的气了。我告诉米娅,他这么做反而让我松了一口气。因为我发现,自己对他的忠诚已远远超过其他感情,对于我们那儿的人来说,彼此忠诚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再次回到朱利安的话题上,米娅再三叮嘱我:“这种男人早晚会让你伤心,所以千万不要陷得太深,除非他先爱上你。”

我向她保证,自己绝不可能爱上朱利安。她笑了,并且告诉我,她太了解这群上过私立学校的男生了,尤其是像朱利安这种上过贵族私立学校的。她说那些人的眼里只有乡村庄园、五线谱和信托基金。

我笑着说道:“他倒是工作努力,野心勃勃,所以不完全是单纯的纨绔子弟。”

她似乎放心了一些。借着酒劲儿,我开始埋怨她说走就走,而且要离开那么长时间。她让我随时飞去东南亚或澳大利亚找她。我知道自己根本抛不下手头的这些案子以及定期缴交的房贷和办公室租金的压力。梦想虽然遥不可及,但想想总是可以的。

挂断电话前,米娅向我吐露了心声。前段时间,她虽然忙于巡回演出,但是经历了一次信心危机。她觉得自己本该有更好的发展,但至今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如果不借助父母在戏剧和电影领域的人脉,她就很难在这个行业里出人头地。我很清楚,她只需一点儿帮助就能迅速崭露头角。我甚至觉得她是在征求我的同意,以便心安理得地利用那些人脉来推进演艺事业。

“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天赋和才华,否则再多的人脉也没有用。”

我们都知道这么说是为了鼓励她,让她不再纠结。尽管如此,她还是很感激。然而,对我们而言,挂断电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每次说再见之前都会冒出一个新话题。

我突然想起还有一件事要告诉她,我在一次行业聚会上遇到了法学院入学第一堂课上坐在我左手边的那个男生——本尼迪克特。

“他现在是专攻银行和金融业务的事务律师。”

米娅和我都笑了,因为我们早就预料到他会是这样,而他果真按部就班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米娅问我,还记不记得那句“三分之一的人无法顺利毕业”的预言。她认为自己就是那三分之一。

我安慰她说:“放弃学法律并不等于失败!”

接着又告诉她:“对了,本尼迪克特根本不知道我是谁!但他记得你。我告诉他你现在是个著名的演员。”

我们都笑出了眼泪,终于,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通话。

一个人回到房间,我的脑子又进入了工作状态。

上一章:第十二章 下一章:第十四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