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和创造:实现更高层级的快乐

打开心智  作者:李睿秋

警惕“快乐阈值”的提升

第四章讲过,我们获取快乐的方式,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动手做一件事情的过程里获得快乐,也就是创造;另一类是从使用一个东西的过程里获得快乐,也就是消费。

从消费中获得的快乐都有一个共性,没有门槛,或者说门槛比较低,不需要你付出太多的努力,也不需要你去练习技巧、不断提升。只要你有钱、有时间,花点精力,就能够去享受。玩得好不好,也不是很重要。它们没有评判标准,谁都能从中得到愉悦感。

这是一件坏事吗?当然不是。这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丰富,让更多的人从中获得快乐。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消费的层级上,就未必是好事了。

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是仅仅通过消费获取快乐,会不断拉高我们的阈值,从而让我们陷入更大的空虚之中。

打个比方。你饿了,动手做一顿饭,吃完,很舒服。这里,通过创造获得快乐,那么你的快乐就来源于“我做了一顿好吃的饭”这件事情。而通过消费获取快乐,你的快乐来源的是“我吃了一顿好吃的饭”这顿饭本身。

它们的差别是什么呢?前者是较为困难的,有一定门槛的,因此它对我们大脑奖赏回路的刺激是平稳、缓和的。你需要付出努力、克服困难,才能获得快乐。那么,这种快乐会激励你不断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去克服更多的困难。并在这个过程中,让你的能力得到提升,心态得到磨炼,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反过来,通过消费获得快乐,你并没有付出任何的行动和努力。因此,奖赏回路会陷入困惑:它该奖赏什么呢?既然无法奖励行动,那只能奖励结果了。因此,这种快乐会不断堆高我们对于结果的期待,也就是我们的快乐阈值。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不满足于现有的快乐,从而被推着去寻求更刺激、更剧烈的快乐,来满足大脑愈加高涨的需求。

因此,各种各样便捷的娱乐产品才应运而生。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你的大脑“按摩”,让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廉价的快乐。

但是,外在世界不可能一直制造出能让你更快乐的产品。随着你阈值的提升,那些曾经让你感到快乐的东西,终有一天会让你觉得味同嚼蜡。到最后,你感受到的只能是无聊。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同质化的,无法带给你任何新鲜感。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一旦你的阈值被调高了,你就很难适应创造性的快乐了。因为创造性的快乐,必须先付诸行动,经历困难,才能获得回报——但对于我们已经被廉价快乐所“训练”过的大脑而言,在没有兑现快乐的情况下,去付诸行动,换取并不高的回报,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这就是导致许多人陷入空虚感的原因之一。我们习惯于从外在世界通过消费去获得快乐,一旦这种快乐被抽走了,我们就会手足无措,停留在无聊和空虚之中。

避免落入消费主义陷阱

通过消费去获得快乐,另一个结果,就是容易使我们陷入消费主义陷阱里。

什么是消费主义?就是让你去花钱、去消费吗?没这么简单。消费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的价值的异化。它会不断地向你灌输这样的观念:你的价值必须由外界来评判。你必须融入一个圈子,贴上一些标签,拥有一些故事,别人才能识别你、定义你,从而使得你具有价值。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你是谁,是什么层次的人,不是由你自己定义的,而是由你说什么语言,穿什么衣服,住在什么城市,在什么公司上班,做什么工作,交什么朋友,用什么日常用品,有什么爱好——比如,读什么样的书,听什么样的歌,看什么样的影视剧……来定义的。

社会被人为地分化出一个个圈子,产生一个个层级、一个个鄙视链。这些被贴在身上的标签,就叫作“符号”。所有这些符号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你对外的形象。

有趣的是,理论上来说,一个人对外的形象,应该是他内在的投射。你应该先有内在再有外在。但在消费主义看来,外在形象远比内在重要得多。你是什么样的人,大家并不关心;大家关心的,是在他们眼中,你是什么样的形象。

继而,这种对外的符号呈现,会替代掉内在,反过来成为驱动你前进的动力。这就叫作“异化”。

为了实现这一点,消费主义衍生出了一种非常强大的技能:创造需求。

举个例子。你原本的需求可能是“我需要一套能上班穿的衣服”,但消费主义不会满足于此,它会给你划出一套复杂的体系: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护肤品,拎什么样的包,打造什么样的形象……你无需费心,按照你的购买力从里面挑就是了——总有一套适合你。

于是,一样东西就应运而生了:品牌。

品牌会带来溢价。而为宣传品牌而制作的广告会告诉你:你是谁,就用什么样的产品;用什么样的产品,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当一个社会里,所有人都接受了这样的设定,它就会成为一个共识。这种共识会反过来对每个人形成“规训”,将这种被灌输的观念内化,变成“自己的观念”。从而,“圈子”就出现了。

所以,品牌是什么?它固然是一种信誉和保障,但更重要的是品牌本质上是一种“区隔”。它是一张入场券。你付出相应的代价,就拥有了与“别人”所区别开来的资格。

你无需费劲去充实自己、展示自己,而单单依靠拥有某个标签,你就能够成为某种人,获得一种身份认同的愉悦感。

打开心智
图7-1

当然,这里说的“品牌”只是一个例子,你可以把它换成其他任何一种爱好、兴趣、娱乐,都是一样的。一旦你去消费某样东西,只是为了让别人看到,只是为了让你感受到“我成了某一类人”,只是为了给自己一张入场券,那这就是一种消费主义陷阱。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进入了这个陷阱呢?我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当你获取和消费一样东西时,问一问自己:如果全世界除了我之外,没有人知道我拥有它,我还会想要它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者你犹豫了,那么你很可能就落入了陷阱。

许许多多产业和兴趣领域,都是由这套“消费主义齿轮”驱动前行的。它们本质上,都是一张张“圈子”的会员卡。

三种层级的快乐

尽管有不少人认为,快乐是没有三六九等的。喜欢读书并不比喜欢打游戏更高尚。但是,从精神健康的角度看,快乐的确是有层级之分的。

最低级的快乐,是短时间内给你快感和愉悦感,让你“爽”,但仅此而已。它并不负责任,并不在乎你的阈值会不会被拉高,会不会沉溺于短期反馈,会不会难以从这种唾手可得的愉悦感里抽离出来。大部分消费性的娱乐,都属于这一级。

高一级的快乐,是给你长期稳定的满足和归属感。它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让你感到每一天都有所收获,是充实的,没有虚度。学习,成长,一份满意的事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稳定前进,属于这一级。

最高层级的快乐,是给你意义、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它不但会使你的幸福曲线平稳上升,更会不断“堆高”你的高度,帮你找到使命和方向,让你联系更多的个体,乃至于世界,为你的生命赋予更崇高的意义。

创造,给予,帮助,连接,就属于这一级。

为什么说创造是最高级的快乐呢?因为,只有当你投入行动去创造一样东西,去通过你创造的东西连接、影响、帮助到其他人,你才会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你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你在这世界上,是有一个明确的、可感知的“位置”的。

换言之,正是创造,为我们定位,让我们能够回答“我是谁”。

举个简单粗暴的例子,玩密室逃脱。我自己是密室爱好者,但我玩得不好,只是尽兴。那么可能停留在第一级。

我有些朋友是密室控,到了什么程度呢?听到哪个城市上了个新主题,很有意思,会利用假期特地过去玩;会挑战极限,刷新纪录,提高分数,乐此不疲。这种可能是第二级。

第三级是什么呢?同样是密室圈的朋友,有些可能会被邀请去当评委,有些可能会自己为密室设计谜题、制作机关,以做出烧脑又好玩的谜题为乐。这种可能是第三级。

你会发现:创造和消费,并不是按照具体的爱好和兴趣去划分的,而是按照你对其的投入、付出和“精进”来划分的。

再举个例子。同样是摄影,一个人追求的是买更贵的器材、用更好的镜头,但并不花心思在精研技术上,而是随波逐流随便拍一拍,那么这就是一种消费的快乐。反之,一个人用手机摄影,但经常琢磨和学习优秀作品,有强烈的通过影像去表达和记录的欲望,并且花了很多心思在如何拍出更好的作品上——这就是一种创造。

同样,去旅行,你是随大众去热门的景点逛一圈,去网红地标打个卡,留下一堆游客照,回来发社交平台、跟朋友炫耀;还是事先做好功课,去走一走小众却有独特文化价值的地方,沉浸进去体验当地的风情和生活,这也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而如果你离开之后,能够做一份攻略,向还没去过的人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帮助他们更好地找到有价值的景点,节省时间和精力,让它凭借长尾效应持续发光发热,可能就是更高一级的快乐了。

一个爱好,你拥有它、体验它、享受它,这是第一级。你去深入了解它、学习它,这是第二级。你在了解和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把它提升到较为专业的水平,能够帮助它变得更好,或者帮助更多的人去接触它、了解它,这是第三级。

拿我自己来说,我从来不会觉得“读了多少书”,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相比之下,写出一篇好文章,写出很多篇好文章,才是更值得骄傲的。因为,写出一篇好文章,能够把知识和思想传播给许多人。哪怕仅从每个读者处获取一点反馈,加起来,累积起来,其成就感和意义感,也远远超过任何程度的消费和娱乐。

所以,为什么说“去创造,不要停留在消费”?因为,创造是最能够体现和产生价值的活动。它跟消费恰好是对立的。它的本质,就是让我们把定义价值的权利,从消费主义的手里,重新夺回来。

创造者的视角

不要觉得“创造”听起来像一个很大的词。其实,它可以非常简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只需要改变一下视角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我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我为什么没有沉迷游戏呢?是我自制力很好、特别热爱学习吗?当然不是。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我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摸清楚整个游戏的框架和规则。

比方说策略模拟游戏。要通关,你就必须去研究设计者制订的规则:电脑AI的战术是什么?它的行动模式是什么?数据算法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会触发什么结果?诸如此类。有意思的是,当你摸清楚这些规则时,也正是游戏失去吸引力的时候。因为它对于你来说已经不再有“未知”了,一切神秘感和不确定性都荡然无存。

后来,我又自学了编程,还加入了几个游戏制作小组,参与了一些同人游戏项目。可以说,自此以后,看待游戏的眼光就完全不一样了。在此之前还会想“我要怎么通关”,学习编程之后,我想的就是:“这是怎么实现的?”

后来我又学了心理学。现在看到一款游戏的任何一个细节,我的第一反应都是: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创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用了什么原理?想探讨的主题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你是完全没有办法“沉迷”的。因为你会习惯性地抽离出来,去审视它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思考它背后的结构、原理、算法,等等。

一个学艺术的人,看到一件经典的艺术品,会在脑海里对它去阐释、解构;一个学建筑的人,看到一幢著名的建筑,会去审视它的结构、美学、功能;一个写小说的人,读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作品,会去分析它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方式,诸如此类。

我现在读推理小说,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啊,又被骗了”的感受,而是会去思考作者的谋篇布局,如何埋伏线,用了什么手法,比起传统的技法有什么亮点和提升……

当你不满足于最外层呈现给接收者的表象,试着开始从它的结构和底层原理去思考问题时,创造,便诞生了。

因为,这就是一种创造者的视角。它的本质,是你脑海中的知识网络更加复杂的加工和构建,从而唤起你对这件事物更丰富、更细腻的审美感知和体验。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你能够通过输出,把你所看到的独特事物,传递给别人,点亮别人的盲区,那就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创造产物了。

如果你有喜欢的事物,试着不要只是去消费它,而是去参与创造。如果你喜欢美食,试着动手做一做。采购食材,动手烹饪,交流碰撞,设计创新,都可以。如果你喜欢旅游,试着分享你的心得、攻略,帮助其他人节省时间,也让自己的快乐能够不断传递下去。

甚至,层次可以更高一点:如果你喜欢某种爱好,试着不要只是“玩”,而是真的去接触这个行业,问一问:我是否能够加入进来,做一些事情?有哪个位置需要我的资源和能力?这是一种更好玩、更有趣、更高级的“游戏”。

试着去亲手感受一样事物,从构思、概念、加工,到落地的过程,让自己去经历这么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不确定到确定、从被动接收到主动给予的过程。

你会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上一章:意义和兴趣 下一章:三个问...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