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个技巧,让你效率爆表打开心智 作者:李睿秋 |
||||
高效并不是多任务,而是懂得区分优先级 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认为高效就是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一边写方案,一边查资料,一边回信息,一边还能听听音乐、放松身心…… 这其实是错误的。大脑是无法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它只能一项一项地处理。因此,当我们“同时做ABCD多件事情”时,实际上是什么呢?是大脑先集中处理A,然后切换到B,再切换到C,再切换到D……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大脑的注意力与工作记忆本质上是一个东西,而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极其有限的。这就导致了我们在同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只能把极少数的信息储存在工作记忆里,让大脑对其进行处理。一旦超出这个负荷,我们就不得不把先前的信息清除出去,再重新写入。 因此,这不但无法提高我们的效率,反过来,还会造成两个负面效果。 1. 当我们从任务A退出,再切换到B时,大脑需要一段时间清空缓存、写入新的任务信息,这段时间虽然不多,但累积起来就会非常可观。 2. 当我们从任务A切换到任务B时,如果A还没有做完,那么它就会有一部分残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叫作“注意残留”,占用我们的认知资源,使得我们能够处理任务B的资源减少。 可想而知,当我们多次经历切换,多次堆积注意残留时,我们还能剩下多少精力和资源,用来处理眼前的事务。 实际上,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兰开斯特大学和瑞典耶夫勒学院在2019年的一个研究中发现,即使是最简单的多任务处理,比如一边工作一边听音乐,也是有害的。这个研究测试了多种不同的音乐,包括有歌词的音乐和纯音乐,结果发现:不管有没有歌词、参与者喜不喜欢,当他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工作时,他们的创造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把你要做的所有事情列出来,简单排一个优先级,然后在一个时间阶段里,只做一件事情。等把它做完了,或者告一段落,再从清单上划掉,把它彻底抽离出我们的脑海。然后再把注意力投向下一项任务。 这就是第一个技巧,永远不要追求多任务,而是专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一次只做一件事。 专注不是长时间工作,而是少量多次的冲刺 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心流,也知道,要做到高效,实际上就是要不断地追求心流。那么问题来了:心流是可以持久的吗?或者说,我们有必要追求长时间、专注不停地工作,让自己沉浸在心流之中吗? 这其实也是不可行的。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我们的注意力会时刻不断地进行“扫描”,这种扫描包括对周围环境的监测,也包括对内在念头的激活。一旦激活到一些比较重要的念头,我们就会从CEN模式进入DMN模式,即进入分心的状态。 心流状态虽然可以抑制这种效应,但并不能做到100%抑制。所以,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内在的某些杂念,被留意到、放大、关注、觉察到的概率,就会不断上升。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会感到:突然间有一个想法不受控制地“闯入”脑海,可能是某件还没完成的事情,可能是对未来的某个担忧,可能是某种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它会带来一系列的浮想联翩和情绪起伏,让你从心流状态里面退出。 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有些朋友可能会说“正念”。的确,正念是一种锻炼注意力的方式,可以加强我们对注意力的掌控,抑制DMN的活跃。不过,现代神经科学里面,对于正念的效果还有一些争议,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实际上,更直接、有效的做法是什么呢?是锻炼我们快速进入心流状态的能力。 以我为例。假设我要写一篇文章,预计需要4个小时,我不会追求让自己在这4个小时里面全神贯注,这非常不现实。我会把这4个小时切分成多个阶段,然后要求自己,在这一个阶段里面心无旁骛地工作,去抑制大脑的DMN。 如何划分阶段呢?我一般不以时间为单位,而是以工作内容为单位。像前面这个例子,我会把文章大致划分成5~6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为一个阶段。做完了,就休息一下,换换脑子,干点别的事情,比如回复信息、整理资料,等等。 那么,如何让自己快速进入心流状态呢?一个简单的技巧是:把工作过程中你的思路、想法和进展记下来,简单记录下关键词即可,让自己知道刚才在处理些什么、进度到达了哪里。这样,当自己回来工作时,就可以第一时间进入状态。 另外,选择适当的难度也很重要。心流的本质是什么?是需要思考的强度刚好能够填满你的注意力,不会太低,也不会太高。因此,如果工作比较简单的话,可以试一试给自己提升难度,尝试去做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充分调动大脑的运转。 这就是第二个技巧,与其追求长时间的专注,不如培养自己随时进入心流的能力,把工作分成多个阶段,少量多次地去“冲刺”。 状态不是等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 先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许多人的办公桌都很乱,那么,是常常整理办公桌好,还是不整理好呢?答案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不整理办公桌会更好。 为什么?因为大脑有一个特性:喜欢把两样东西联系起来,建立起快速的反应。所以,当你长时间在比较凌乱的办公桌上工作时,大脑就会把这种办公桌的状态与工作状态建立联系,让你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反之,一旦你整理了办公桌,这种联系就会被打破。你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而且很容易被打断。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从始至终保持办公桌的整洁,那么就保持下去;但如果你的办公桌一直都那么乱,那也没有必要去整理,保持它的自然状态可能是更好的。 这个原理可以迁移到很多地方。比如:为什么许多人远程工作或自由职业时,在家里总是感到状态不佳?原因就是大脑已经把家里与“休息”建立起了联系,从而导致你在休息状态和工作状态间产生矛盾感。 因此,如果你有在家里学习或工作的习惯,那么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好分区:最好是能够把家里分成几个功能区域,在一个功能区域里面只做一种事情,需要切换时,就换一个功能区域。比如:如果你习惯在沙发上看电影,那么就不要在沙发上读书、工作,因为这样很容易分心。专门腾出一个区域——哪怕只是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一定要把它跟其他日常活动区分开来。 不过我自己的做法是把学习和工作变成在家里的日常活动,然后限制其他活动的区域。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在家里任何地方,想到任何有趣的点子都可以随时记下来;碰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拿出电脑列一下脉络;想看书了,随手拿起一本书就能翻上几页…… 如果你没有办法把家里分成太细致的功能区域,那么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出门去咖啡馆工作。把咖啡馆变成你的工作场景。这样也可以让自己在工作时更专注。 甚至,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建立一些日常的惯例,来帮助自己快速启动工作状态。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吃完午饭,休息一下之后,一般会泡一杯茶,再开始工作。那么久而久之“泡一杯茶”就会成为我启动工作状态的一个触发器。一旦我泡一杯茶,大脑就会知道:下一步,该开始工作了。从而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 同样,你可以用任何简单易行的行为,将它跟工作之间建立一个联系,从而帮助自己进入工作状态。 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使用了某个行为,就要避免让这个行为与其他的状态建立联系(比如不要泡一杯茶后又去看剧),否则就起不到作用了。 这就是第三个技巧,把工作状态跟某个固定的场景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帮助我们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更不容易分心。 节律不应该千人一面,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很多文章和课程可能都会教你,早上是一天里面精力最集中、效率最高的时候,一定要趁早上把重要的工作先做了。 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人吗?其实不一定。 为什么呢?因为,所谓早上精力最集中、效率也最高,并不是因为早晨有什么特殊的力量,而是因为我们每天醒来之后,大脑就在不停地运转,思考、工作、学习,这些活动都要消耗能量,故而会慢慢堆积起许多代谢产物,也就是腺苷。而腺苷的堆积,会让大脑产生困倦感、疲惫感,从而不想动脑。 因此,许多人认为早晨更高效,主要是因为早晨刚起床时,腺苷被清理一空,大脑处于最清醒的状态。但这并不是说腺苷在一天里面无法被清除。实际上,当我们吃饭、休息、转换思绪,以及把大脑“后台”的杂念清空时,都可以消除腺苷,把它们重新组装成ATP,供大脑使用。 晨型人由于早睡早起,在下午和晚上一般会累积大量腺苷,从而状态比起早晨会更低落。但夜型人则不然。一方面,夜型人白天的工作时长往往较低,从而腺苷更容易达到一个动态平衡,不容易堆积起来。另一方面,夜型人的思维往往在晚上会更发散、更自如,从而更容易让大脑兴奋起来。 我一般一天里面最佳的工作状态是在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以及晚上接近深夜的时候,所以我的工作习惯是早上起来之后先处理一些简单、琐碎的工作,减轻大脑负担;等到了一天里面状态最好的时间段,再集中精力去做最重要的任务。 同样,如果你是一个夜型人,或者你的工作要求较高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那么最适合你的可能是下午和晚上,而不是早晨。 当然,具体一天里面哪个时间段是你最佳的精力状态,就需要你自己去挖掘了。不妨试着每天写一写日记,写一下今天在什么时间段处理了什么事情,以及自己处理事情时感受到的状态。从长期来看,如果某个时间段你的思维特别活跃,精力似乎很旺盛,总是能把事情很快做完,那么它很可能就是你的“波峰时间”。 一旦你找到自己的“波峰时间”,那么对应的,你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波谷时间”和“正常时间”。不妨按照这个节奏,来安排自己的任务。 最琐碎的、最不重要的、不需要耗脑子的(一般是整理和操作性事务),以及可以快速得到反馈的,安排在“波谷时间”; 日常的事务,沟通,协作,信息回复,安排在“正常时间”; 最重要的工作,包括跟自己业绩目标紧密挂钩,需要做出亮点和成果的,又或者需要投入精力去学习的,安排在“波峰时间”。 这就是第四个技巧,结合你自己的作息习惯和工作性质,找到你一天里面稳定的三种时间节奏,按照这个节律去安排自己的工作。 任务不要全都放在一起,而是分成三张清单 经常有读者问我:您每天要处理那么多的事情,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的? 其实很简单,我会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分成三张清单,分别是:行动清单,问题清单,以及甜点清单。 行动清单,顾名思义,记录在上面的内容,都是我可以立刻去执行的行动。任何一项工作,我都会先抽一点时间,对它进行分解,把它分解成最小、最直接的步骤,再记录到清单上。这样,当我需要行动的时候,就可以立刻去做,不需要再浪费时间去想。 举个例子。“确定分享会的讲稿”这件事,我会把它分解为列出分享会讲稿大纲,确定进入讲稿的案例,撰写分享会讲稿初稿,跟对接人员沟通初稿,列出所需PPT清单,完善并最终确认分享会终稿……再把以上任务,逐项写上截止日期,放入行动清单里。 不要小看“分解”这一步。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拖延,就是因为我们去行动、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付出努力去思考“如何做”。这就增加我们的阻力。而这一点点阻力,很可能就是阻碍我们行动的天平上最后一块砝码。 问题清单是什么呢?一切需要在脑海中构思、筹划,而不是通过行动去解决的任务,我都会放到这里。 还是拿分享会讲稿举例:在这个任务中,可以直接执行的是什么?是列大纲、写初稿、安排PPT制作……而需要思考得出结果的是什么呢?是确定分享的主题、要点等等。我会把所有类似后者的问题,都列入问题清单里,然后在平时的碎片时间里,把它拿出来,让自己做一个短时间(大约5~15分钟)的发散思考,争取至少找到一个答案,或者列出一种可能性。 当我的某项工作告一段落了,感到有些疲惫了,我也会站起来活动一下,做些别的事情,让大脑调剂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把问题清单拿出来,换换脑子,让大脑思考一些别的、新鲜的问题,从而为大脑“按摩”。 这不仅可以非常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更可以帮助我切换不同的聚焦点,让大脑始终保持活力。 第三个清单叫作甜品清单。它就像餐后甜品一样,我会在里面放一些非常简单、无需动脑、没有时间限制的小事,让自己在状态不佳的时候,可以打开来立刻去做,为自己快速“回血”。 什么样的小事呢?包括:整理文档,整理笔记,搜集素材,整理照片,资料归档……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琐碎。虽然不那么重要,但每次你完成它们,都可以给自己带来一分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帮助自己快速摆脱低落的状态,快速振作起来。 通常,在做完2~3项甜品清单的任务之后,状态就可以回到一个不错的水平,开始去着手完成更重要的任务了。 与此同时,在完成甜品清单的时候,由于它们是完全机械、无需动脑的,思维会处于一个自由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可以放任它自由联想,也许会产生一些有意思的点子。 这就是第五个技巧,把你的任务分成行动、问题和甜点三个清单,让自己见缝插针地去压榨时间的利用率。 |
||||
上一章:三个问... | 下一章:如何有...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