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实验: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

大侦探经济学  作者:李井奎

在1978年之前,我国农业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农业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以低廉的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来补贴工业发展。

1953年,中央政府开始实行一项旨在控制粮食、棉花等农产品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政府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配给政策,简称统购统销。当时的中央计划委员会把农副产品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谷物、所有的油类作物和棉花。第二类包括39类农产品,其中包含牲畜、蛋类、鱼类、糖类作物、药材和茶叶等。第三类包括所有其他的农产品,主要是一些地方性的小的类别。对于这些农副产品,中央政府每年给各省市下发一定的采购配额,农民们自己留给自己的剩余很少。

在经历了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之后,我国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粮食作物生产,通过强制要求扩大种植面积来提高谷物产量。这种“以粮为纲”的政策导致中国的农业生产出现了严重的“逆专业化”现象,许多更适合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区也不得不把大量土地用于完成中央的谷物生产指标。而这种对粮食作物的片面强调,却是以其他经济作物受到沉重打击为代价的,从而导致适合种植茶叶和水果的地区的农民只能获得较低的收入。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改革主要围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的供给,通过调整相对价格和利润率使农产品生产多样化而展开。这一时期主要有两项改革措施影响深远。第一项是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的计划成分,通过调整农产品采购价格来控制生产。在1978年和1979年,粮食和部分经济作物的价格上涨了20%~30%。到了1980年,所有农副产品价格都有所提高,虽然第一类农产品价格也有提高,但经济作物及副产品价格的提高得到了更多重视。第二项政策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首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逐渐推向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户充分根据采购价格的变化情况,决定是种植粮食还是其他经济作物。

这两项改革都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且,农副产品供应更加充足,也更加多样化。地区性的专业化种植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就是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快速和显著的提高。在这两大改革政策的影响下,包括茶叶在内的各种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市场价格得到了大幅提升。

这两项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场难得的自然实验。在改革之前,中国各个地区都坚持“以粮为纲”,所以经济作物的种植都受到了抑制。改革之后,由于种植何种作物转由农户进行决策,所以就出现了三种情况:有的地区更多地种植像茶叶这种对女性收入提高更为有利的作物,有的地区更多地种植像果树这种对男性收入提高更为有利的作物,而其他地区则和以前一样更多地从事粮食作物的种植,粮食作物对女性和男性劳动力并无特别的需求,但由于粮食收购价格提高,所以一段时期里种植粮食作物的家庭,其收入也取得了增长。同时,在钱楠筠考察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还非常罕见,这就很好地控制了人员流动的因素,可以更为清晰地辨别女性收入变化对女孩存活率的影响。

上一章:大侦探... 下一章:消失的...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