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愤青』的悲剧人生

帝王业与百姓家  作者:陈舜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

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中日战争期间,流行着这样一条俗语:“若要中华灭亡,除非湖南人死绝。”

位于长江中游、以洞庭湖为中心的湖南、湖北一带被称为“楚”。据说楚国人是被周灭掉的殷国的子孙后代。《史记》记载:“其俗剽轻,易发怒。”意思是楚国人生性勇猛、脾气暴躁,很难对付。近来还有个分不清褒贬的词,叫作“湖南骡子”——用目不斜视、埋头工作的骡子比喻楚国人顽固不化、只认死理的性格。

近代,楚地是革命家辈出的摇篮。清末,1898年发起的戊戌政变因为袁世凯叛变而失败时,主导者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立即逃往国外。有人劝谭嗣同去日本公使馆避难。当时要走也还来得及,但谭嗣同却说:革命需要流血牺牲,就从我开始吧。说罢,他从容就义。这位谭嗣同正是湖南人,即楚人。

各位读者还记得楚国人伍子胥为报父仇而掘墓鞭尸的狠劲儿吧?

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最终落得被越王勾践灭国的下场。此时,北方中原地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吴国灭亡二十年后,在重耳领导下成为霸主的晋国分裂成了韩、赵、魏三国。一般而言,晋国分裂之前称为“春秋”,分裂之后称为“战国”。

今天,我们都在说“大一统中国”。其实,自从周王室东迁之后,中国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分裂时期。

悲哉,春秋战国!

或者,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何为“中国”?

如果以文明发展地区的概念来定义,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并没有分裂,而是随着文明圈的扩大而扩张。当文明圈只限于黄河中游一带时,是统一于天子之下的。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吴国、越国、楚国等整个长江流域都并入了中国文明圈,而“大一统”的观念则延续了下来。如果不是天才式的人物依靠强大的组织励精图治,是不可能把这么大的中国统一在一起的。

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后半期,为了统一中国,如何网罗更多的优秀人才、如何构建更强大的组织,时代需求十分迫切,“诸子百家”应运而生。实现统一中国的理想,需要众多睿智博学的思想家以及像秦始皇这样的天才统治者,并且用了五百多年的时间。

春秋时期,有些小国还能苟延残喘,但到了实力至上的战国时期,就很难生存下去了,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晋国分裂而成的韩、赵、魏三国在中原互相对抗,导致元气大伤;齐国是大国,但背面靠海,没有发展空间;以今天的北京为中心的燕国,则受到北方蛮族和南边中原诸侯的夹击,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经过大浪淘沙之后,这五国逐渐衰落,只剩下秦国和楚国。

这两个国家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在地理上各有优势——秦国在西北、楚国在南方拥有大片尚未开发的土地。而且,秦、楚两地民风彪悍。清末时期,曾国藩凭借由当地志愿兵组成的湘军,也就是所谓的“楚人”,才勉强和太平天国军对抗;在鸦片战争中,清军节节败退,最后出动的王牌军队就是甘肃等地的西北军,即为“秦人”,可惜还没开战,清朝就向英军屈服了。两千年前,秦国和楚国的军队就十分强大。最后的最后,是秦国为战国时期画上了句号。

关于秦国夺取天下后文再叙,我们先来讲楚国争霸失利的故事。

楚国灭吴后过了一百五十年,游说家孟子就活跃在这个时期。后来楚国因争霸失败而灭亡。当时,出现了一个集亡国的悲哀和怨恨于一身的人物——屈原。

对于中国人来说,每当国家陷于危难时,一定会想起这个人物。他满怀忧国之情,披发行吟,最后绝望地跳进汨罗江。人们借屈原的这种无尽的哀怨,用作奋起反抗的精神食粮。中日战争初期,郭沫若的话剧剧作《屈原》曾在重庆公演。

屈原,名平,楚怀王时期任左徒——“左徒”是楚国官职名,大概相当于枢密顾问官。

当时,担任上官大夫之职的靳尚和屈原地位相当,两人是死对头。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靳尚想除掉屈原,除了权势之争,还有其他原因——屈原为人正直,而靳尚则善于行贿受贿,并通过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和后宫勾结在一起。

朝中有屈原这样铁面无私的人,靳尚自然觉得束手束脚。于是他向楚怀王进谗言道:“大王让屈原制定法令,所以屈原常以此居功自傲,而且还吹嘘说:如果自己不在,这个国家就会陷入困境。”

楚怀王闻言大怒,逐渐疏远了屈原。

屈原最讨厌歪门邪道。被赶出宫后,他满怀忧愤地写下长篇抒情诗《离骚》。该诗与屈原的其他风格类似的作品一并收入了诗歌集《楚辞》。两千多年来,这部经典深深地震撼着中国人的灵魂。《楚辞》艰涩难懂,所以出现了许多相关的注解书。田中首相[田中首相: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72年曾为恢复中日邦交而访问中国。]出访中国时收到毛主席赠送的《楚辞集注》就是其中的一种——湖南湘潭出身的毛主席当然也算是楚人。

【陈说】

对屈原这篇代表作的题目“离骚”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认为“离”是“罹”,得病遭灾的意思,“骚”是“忧”,所以是抒发忧怀的作品。持此种观点者主要为东汉的班固等。第二种认为“离”是“离别”,所以题目意为“离别之忧愁”。持此种观点者主要为东汉的王逸。第一种观点更有说服力。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乱世末日》

言归正传。

屈原被赶出宫后,靳尚随心所欲地操纵了楚国的政权。

当时,各国正推行合纵连横的策略。战国七雄之中,秦国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其余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就是“合纵”。而“连横”是指秦国分别拉拢其余六国结盟,以平定天下。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采取合纵之策时,必然以楚国为首,因为能夺取天下的,非秦即楚。只不过,秦国能以一己之力夺得天下,而楚国必须联合其他国家才有可能。

对于秦国来说,要打败楚国这个强敌,首选策略就是不让它和其他国家结盟。时任秦国宰相的张仪是个绝代权谋家。

秦惠王想攻打齐国,又忌惮齐楚已结为同盟,于是就派以张仪为首的使节团前往楚国都城,设法破坏齐楚同盟关系。

张仪面见楚怀王,振振有词地说道:“如果贵国封锁边境、断绝与齐国往来,那么秦国愿意献出商於六百里地和秦王之女,和贵国永世结为同盟。”——商於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以西。

大约二十年前,楚国在战斗中杀死越王无疆,灭掉越国,把广阔的吴越之地尽收手里。然而,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楚怀王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加上亲秦派大臣靳尚做了许多幕后工作,最终,楚国封锁边境,断绝了和齐国的往来。

屈原遭楚怀王疏远后,被派往齐国当大使。所以,在楚国朝廷中反对与齐国断交的,就只剩下陈轸一人。

楚国派出使者,按约定前去领取那商於六百里地时,张仪却谎称从马车上掉下来摔伤了,一连三个月都不露面。

楚怀王十分焦急,心想:“我们已经封闭了通往齐国的关口,秦国莫非嫌这样的断交还不够彻底?”于是他又派出不怕死的勇士前往宋国,借到宋符去齐国辱骂齐王。

齐王大怒,撕毁了齐楚盟约——这不只是互不往来,而是反目成仇了。齐楚同盟就此宣告破裂。

楚国以为这样就能得到六百里地,但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呢?

面对楚国使者,张仪装作一脸糊涂:“什么?六百里地?你在开玩笑吧?我确实说过要献上自家的六里地作为答谢,怎么会变成六百里呢?想想也知道不合常理嘛。”——后来,如果觉得对方许诺的优厚条件可疑时,就会说:“这恐怕只是商於六百里吧?”这就是张仪欺楚的典故。

听使者回报后,楚怀王大怒:“张仪这厮竟敢骗我!”他派将军屈匄出兵攻打秦国。

秦军在丹阳、淅川迎击楚军,杀敌八万,大获全胜。这是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的事。

为了一雪前耻,楚怀王调集全国兵力攻打秦国,不料却被魏国乘虚而入,只得慌忙退兵回防。本来,在这种紧急形势下,可以向曾经的盟友齐国求援,但如今齐楚已经交恶,撕毁了盟约,当然也就求助无门了。

第二年,秦国提议把在这次战争中占领的土地还给楚国。秦国是着眼于大局而做出这个决断的。

楚怀王虽然贪婪,但毕竟是个楚人,具有楚人的刚烈。他气势汹汹地说道:“我不要什么土地!我只想抓住张仪这厮,好报仇雪耻。”

听使者回报后,秦惠王问张仪:“怎么办呢?把你交给楚国的话,你一定会被五马分尸的……还是不去了吧。”

张仪却摇摇头,答道:“没事,让我去吧。秦强楚弱,而且,楚国大臣靳尚和我亲如兄弟,他和楚王的宠妃郑袖关系密切。嘿嘿,楚国已经没有硬汉子啦。那个烦人的屈原正出使齐国。我有多种应对方案,大王不必担心。”

据《史记》记载:屈原“使于齐,顾反……”

“顾反”即返回之意。出使齐国的屈原回到了楚国。

《史记》叙述简洁,有时甚至过于简洁而导致意思费解。

齐楚既然已经断交,那屈原为什么又出使齐国呢?说起来确实颇为蹊跷。大概只能解释为:楚国发现上了秦国的当,又急忙派屈原到齐国去修复同盟关系吧。虽然有些一厢情愿,但在战国时期,这种事很常见。屈原属于“亲齐派”,让他出使齐国修复关系也是顺理成章。

联合以齐国为首的各路诸侯对抗秦国这个超级大国——这是亲齐“合纵”派的主张。换种说法,就是“抵抗派”。楚国受到秦国耍弄后,对秦国的抵抗意识当然也日渐高涨。但在楚国上层,得势的仍然是根深蒂固的“亲秦派”。腐败的上层阶级主张投降,而不愿抵抗——这和秦国长年以来的暗中收买也有关系。

再说楚怀王盛怒之下,咬牙切齿地说不要领土,只要张仪。所以,张仪前往楚国,当然要做好被千刀万剐的准备。但张仪却满怀信心——足智多谋的他已经做好了万无一失的准备。

亲秦派的靳尚在楚怀王面前为张仪求情:“如果杀掉张仪的话,一定会惹怒秦王。天下诸侯知道秦楚不和,就会轻视楚国。还请大王饶恕张仪。”

【陈说】

是否真有此种略显艳情的小说般的场面令人怀疑。张仪获释实有其事,且楚怀王溺爱女人,因此后人极有可能据此编造出有趣的故事。

张仪获释,应该是靳尚等亲秦派极力劝说怀王的结果。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蜀和楚》

当时,楚怀王对宠妃郑袖百依百顺。所以靳尚在私下悄悄告诉郑袖:“张仪是秦王宠信的大臣,秦王应该会提出交换条件以救张仪之命。据说,秦王打算把能歌善舞的绝世美女献给我们国君。这样一来,你的地位又如何保住呢?”

郑袖已经到了皱纹渐长的年纪。虽然仍深得楚王宠爱,但她知道这仅仅是因为美貌之故。如果出现一个更漂亮的女人,会有什么后果呢?郑袖并不愚笨。她浑身发抖。不如趁秦王提出交换条件之前把张仪放了吧,这才是消除威胁的上策。于是,她恳求楚怀王释放张仪。

当然,其他亲秦派人士也不断在旁求情。楚怀王终于放了张仪。

前文说到屈原从齐国回来,就是在这个时候。一见到楚怀王,屈原忍不住大声问道:“为什么不杀掉张仪呢?八万楚国子弟战死沙场,就是给他害的呀!”

听了这话,楚怀王又回想起丹阳、蓝田之战的惨败,心中不禁感到懊悔。他命令手下追捕张仪,但为时已晚。张仪被释放后,得知屈原即将回国,立即驱车奔往秦国边境,一刻也不敢停留。

楚怀王经常摇摆不定,这或许是当时楚国所处的复杂的局势造成的。然而,身为一国之君,对于仇敌先抓后放,接着又派兵追捕,缺乏一贯的方针,无怪朝廷会分裂成两派。

张仪被楚国释放的当年,秦惠王去世,秦武王继位。

张仪被逐出秦国,逃往魏国。

翌年,即楚怀王二十年(公元前309年),齐国向楚国提议结盟,楚国同意了。这是屈原等人力谏的成果。

然而,楚怀王二十四年,楚国又撕毁了与齐国的盟约,改为和秦国结盟。这是因为,前一年秦武王去世,秦昭王继位后,致力于促进秦楚之间的和睦,并毫不吝惜地出钱打通关系。于是,楚国宫廷中根深蒂固的亲秦分子们也趁机改变外交策略。

楚怀王二十五年,楚怀王赴黄棘与秦昭王会盟。作为回礼,秦昭王把上庸归还楚国。

秦国以统一天下为目标,逐渐走上富国强兵之路,但暂时还没有信心与其余六国同时为敌。秦国之所以和楚国结盟,也是为了消除来自南方的威胁,为将来东征做好部署。外交策略左右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必须慎重。

亲齐派的屈原在齐楚同盟时期受重用,在秦楚同盟时期遭弃用。虽然在《史记》里并没有明确记载,但也不难想象。

秦楚结盟,就等于背叛了齐国。齐国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拉拢韩、魏两国,组成三国联军,攻打楚国。楚国当然向秦国求援。秦国同意派出援军,但附有条件——楚国必须把太子送到秦国当人质。见秦国出兵,三国联军就撤退了。

但这时却发生了另一事件——在秦国都城当人质的楚国太子杀死秦国大臣,然后逃跑了!秦楚同盟随即破裂。

楚怀王二十八年,秦国加入齐、魏、韩联军,四国一起攻打楚国。楚国大败,被占领了东边领土重丘,大将唐眜也战死沙场。

次年,秦国再次攻打楚国,杀死大将景缺,消灭了两万楚国将士。楚国的亲秦派和亲齐派此时都主张“同盟论”,即联合一国以抵御另一国。然而,在现实中却屡屡发生纠纷,最终和秦国、齐国都闹翻了。

楚国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局面。

无奈之下,楚怀王只得再次把太子送到齐国当人质,向齐国求和。齐楚友好历史悠久,在屈原等人的努力下,和谈进展顺利。

楚怀王三十年,秦国单独伐楚,攻占了八座城池。秦昭王给楚怀王送去一封亲笔信,内容大致为——

你我曾在黄棘会盟,结为兄弟。你家太子在我这里当人质,两国和睦相处,对双方来说都是可喜之事。然而,你家太子竟杀死我的大臣,没有一句道歉就逃之夭夭,实在令人遗憾。所以我才愤然出兵,侵占楚国边境。听说你家太子已经送去齐国当人质了,也就是说,秦楚纷争的问题点已经解决了。如果天下最强盛的秦国和楚国的关系从此恶化,就无法号令诸侯。所以,我想约你在武关会面并结盟。你意下如何?

收到秦昭王的书信后,楚国宫廷上下展开了激烈争论。去的话,可能会受骗;不去的话,又担心惹怒秦昭王。

“真让人发愁啊!”楚怀王抱头沉思。

当然,屈原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秦楚联盟。他力劝道:“秦国恶如狼虎,不能轻信。千万不可去赴约。”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这话出自屈原之口。但《史记·楚世家》却记载为昭雎所说。由此可见,抵抗派大臣一定是纷纷站出来说话,历数秦国的一贯伎俩,斥其为“狼虎”,不能轻信。

楚怀王原本就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及至年老,更是日渐消极——和齐国这等二流国家联盟对抗秦国的精兵强将,实在是吃不消。所以,他特别希望和秦国建立友好关系,即便为此接受一些屈辱的条件。

亲秦派的代表——楚怀王的末子子兰力劝父王前往:“如果现在拒绝了秦国的提议,显然会导致秦楚关系恶化。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这封书信正好给我们台阶下啊。无论如何,父王这次一定要去。”

于是,楚怀王决定前往赴约,就这样落入了圈套。

一个人如果足够强大,往往就会耍横——也许这就是实力的表现吧。如果缺乏实力,想横也横不起来。战国末期的秦国就是如此。

秦昭王邀请来楚怀王,等他一入武关就立刻断了后路。两王会面时各带了卫兵,发现中计时可以冲上去厮杀。但定睛一看,进入武关的其实只是秦昭王的替身。

“上当了!”楚怀王咬牙切齿,后悔没听屈原的劝告,但为时已晚。

秦昭王把楚怀王押送到秦都咸阳,要挟楚国割让领土,遭到楚怀王拒绝,于是就把他扣下了。

楚怀王成为阶下囚,楚国群龙无首,而本应代理执政的太子也在齐国当人质。楚国大臣昭雎奔赴齐国,谎称楚怀王已死,请求让太子回国。

于是,齐国宫廷上下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一时意见纷纭。

齐王打起了如意算盘:“楚国太子在我手中,不如就跟楚国讲条件,让他们用淮北的领土来换。”

齐国宰相摇头反对:“不妥。如果给楚国出此难题,他们一定会另立新王的。这样的话,我们手里的人质就没用了,而且还会遭天下人唾弃,背上不义之骂名。”

其他大臣却反驳道:“如果楚国抛弃太子而另立新王,我们就和新王谈条件——只要楚国把东边领土割让给齐国,我们可为你除掉太子这个政敌;如果不肯割让,我们就联合韩、赵、魏三国拥立太子为楚王,和你争夺王位。”

不得不说,这方案实在太贪婪自私。但若站在齐国的“国家利益”来看,这却不失为一条妙计。

“国家利益”与“大义”之间,究竟如何取舍呢?齐王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打定主意:“把太子送回楚国去吧!”

这一决断看似选择“大义”,其实也还是为了“国家利益”而考虑——现在卖个人情给太子,等他回到楚国成为国君后,应该会好好答谢齐国的。

楚国太子回到楚国,被立为国君,是为楚顷襄王。

这位新楚王即位后,就立刻派使者通报秦国:“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这就等于告诉对方:被你们扣留的楚怀王已经不再是楚国国君,以后不能作为交易筹码啦。

秦国想借盟约之名耍横,结果却没占到便宜。秦昭王大怒,从武关发兵攻打楚国,杀敌五万,攻占十五座城池,取得大胜。

楚顷襄王刚即位就面临困境。

次年,被秦国扣留的楚怀王——应该称“前王”更准确吧——逃出秦国,打算回楚国。秦国一发现,立刻封锁了道路。楚怀王只得中途改道,投奔赵国。

当时,赵武灵王刚退位,由其儿子赵惠王执政。赵惠王担心收留楚怀王会惹怒秦国,于是拒绝让他入境。

楚怀王吃了闭门羹,无奈之下,只得去投奔魏国。但途中被秦国的追兵抓住,又押送回秦国。

楚顷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悲惨的楚怀王在秦国病死,遗体被送回了楚国。楚国人对楚怀王的不幸遭遇深感同情,就像哀悼自己的亲人一样。

三年后,秦国派名将白起攻打韩国,杀敌二十四万,取得大胜。同时,写信给楚王:“秦国遭到楚国背叛,所以将率各路诸侯讨伐楚国,一决胜负。还请楚王好好整顿士兵,让我们痛痛快快地大战一场。”这显然是在恐吓。

楚顷襄王很害怕,希望和秦国讲和。于是就采取各种方法讨好秦国,例如从秦国迎娶新妇以促成秦楚联姻等。

楚顷襄王即位第十四年,和秦昭王在宛会面,缔结和约。次年,楚国联合秦国、三晋、燕国出兵攻打曾经的同盟国——齐国,夺取了一些领土。

在楚国宫廷里,亲秦派和抗秦派展开了激烈争论。结果,主张“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亲秦派占了上风。

抵抗派首领屈原心中充满了愤怒。每当想到楚怀王的屈辱,他就觉得蛮横残暴的秦国不可饶恕。无论如何,必须要联合齐国等诸侯合力抵抗秦国,不仅是为楚国报仇,也是为了伸张天下大义。然而,现在楚国政权的基本方针却与此背道而驰,越来越倾向于亲秦。

屈原一定是言辞激烈地反对这个方针,而且一定斥责过各种各样的人。例如,楚怀王的末子子兰。当初,就是他不顾屈原等抵抗派的反对,力劝父王去会见秦王。楚顷襄王即位后,他当上了令尹,即宰相之职。

【陈说】

文学家屈原留下了优秀的诗篇,他在作品中进行自我辩护,仇敌上官大夫靳尚自然是“坏人”。靳尚的自我辩护没有文字流传。《史记》的记载也是以屈原的作品为基础的。此时,我们似乎应该想想上官大夫是如何自我辩护的。

屈原的亲齐主张未被采纳,楚国采用亲秦政策,结果被秦所灭。倘若联齐抗秦,结果会如何,我们不得而知,甚至也不知齐是否愿意和楚联盟。唯一清楚的是,亲秦政策彻底失败了。

屈原精通古今治乱之术,他应该是看清了秦国冷酷无情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因而认为全力抗秦才是正确之道。但是,也不能说主张联秦者都是投降派、卖国贼,因为他们也认为自己的做法对楚国有利。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蜀和楚》

令尹子兰屡遭屈原痛骂后,心想:“必须把他赶出宫廷去。”于是,他和上官大夫靳尚等亲秦派大臣联合发起了驱逐屈原的运动。他们不断进谗言诬陷屈原。

楚顷襄王终于听信了他们的话,下令流放屈原。之前屈原也曾经被撤职,但这次却是终身流放。

屈原割断束发的带子,以此明志:从此不再做文明人!

他在长江和洞庭湖畔徘徊,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头发被风吹得乱飞。

行至长江岸边时,有个渔翁看见他,就问道:“哎呀,这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在这里呢?”

三闾大夫是掌管楚国“昭”、“屈”、“景”三姓王族事务的大臣。屈原曾任此职。

屈原答道:“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我才被流放到这里。”

渔翁皱起眉头说道:“我听说,圣人能顺应时世而改变。既然举世混浊,你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既然众人皆醉,你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喝呢?又何必怀抱美玉而落得被流放的下场呢?”

屈原答道:“刚洗头之人一定要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刚入浴之人一定要抖落衣服上的尘土。谁愿意把脏衣服穿到洁净的身上呢?我宁愿跳进这河里葬身鱼腹,也不能让自己的清白受到玷污!”

屈原说完便离去,作《怀沙》,而后投身汨罗江。

所谓“怀沙”,意为怀抱沙石以自沉,但也有人认为是“怀念长沙”之意。汨罗离长沙很近。

以下摘录《怀沙》中的一节:

变白而为黑兮,

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

鸡雉翔舞。

同糅玉石兮,

一概而相量。[此节意为:把白色变成黑色,把上颠倒为下;把凤凰关进笼子里,却让家鸡野雉飞翔起舞;把美玉和石头掺杂在一起,都用升斗来量。]

屈原对这样的世态深感绝望而选择了死。

《怀沙》以此句结尾:“明以告君子兮,吾将以为类兮。”

“类”是“法则”,即“榜样”之意。

屈原想树立什么榜样呢?

有人认为:是“忠臣不事昏君”之榜样。侍奉昏庸的君主,对忠臣来说是件痛苦的事,可能会落得和屈原一样的下场。后世如果出现这样的忠臣,请以屈原为鉴,早日离开为上。

但也有不同的解释:将来国难当头之时,希望国人能回想起祖先曾有这样一位忠烈之士——他坚定不移地主张抵抗,死而后已。

无论如何,屈原满怀怨恨而投江,他的冤魂应该会对世人——特别是对在位者进行惩戒吧。

屈原去世一百年后,汉代文人贾生被贬至长沙。渡过湘水时,写了一篇辞赋投入江中,以此悼念屈原。

一般认为,屈原投身汨罗江大约是在公元前296年——楚顷襄王即位不久。但后来郭沫若却提出:屈原投江是在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都城之时。按郭沫若的说法,屈原是因为不忍心看见亡国而自杀的。

按民间传说,屈原死于农历五月初五。不知从何时开始,民间有了这样的习俗——在屈原忌日,人们把米放进竹筒,投入江水中,以告慰屈原的冤魂。据说这就是粽子的起源。

从长沙往武汉方向北上约七十公里处,有个汨罗站。汨罗江至今依旧流淌。

上一章:功成身... 下一章:鬼谷先...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