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夹缝中的成长

风雨琳琅  作者:陈新华

1946年11月,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刊登了林徽因的一篇题名为《一片阳光》的散文。这一年,她42岁,刚由四川李庄北还。结束了8年南渡,艰难的坚守,当她终于有机会停下来喘息,由穷愁困顿里重回到往日的安宁,回到暌违已久的北平时,已经是青春不再,病痛缠身。她于这样的境地,重新翻检出这篇完成已经年的旧文,自然格外感怀。早春的日子,将午未午的辰光,倾泻而入,泼洒一地的阳光,这本是最日常、最普通不过的景象。然而,当她隔着战乱、流离、生离与死别的无常,再度和它相遇,那家常的温暖与明亮便成为她中年的心境里最弥足珍贵的景象。它带着她,穿越过往的时光,连接起所有值得珍藏的往事,值得纪念的人。

阳光的尽头,藏在记忆最深处的,是她的童年。

那是1910年的杭州,陆官巷三进深的林家老宅草木深秀,藤花绕墙。最后一进的院落,白粉墙围着小小的院子,北面一字排开三间房子,当中夹着一个开敞的厅堂。厅堂两厢,东边是母亲的房间,西边是婶婶的房间。午后两点钟的光景,大人们都在前厅忙碌,6岁的林徽因独自被隔离在此处养病。她得了小孩循例都会出的水痘,福建家乡话叫作“水珠”。因为这美丽的名字,小小年纪的她竟然“忘却它是一种病,因而也觉到一种神秘的骄傲……一种荣耀”。在那个午后,她盼着人来探病,好分享这份荣耀,幼小的心底不耐烦一个人漫长得似乎没有边际的病中时光,蹑着鞋,捱着木床走到房门边,扶着门框好奇地向外探望。午后的厅堂,一张刚开过饭的八仙桌寂寞地立在当中,桌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一个绝对悄寂的周围伴着这一片无声的金色的晶莹”,看呆了门边这6岁的孩子。

多年以后,林徽因回忆当时的场景,仍然忍不住问:为什么阳光美得那样动人?

对于她,童年是幼时的那一场“水珠”折射出的丰富而敏感的孩子的内心,不可思议的艺术气息;童年是老宅午后厅堂里的那一片阳光,逸出寻常的诗意,在每个孤单的日子,寂寥、悠长又温暖的陪伴。

它们追随了她的一生。

上一章:“恋爱大家” 下一章:新世界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