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 进入职场 Lesson1 如何匹配自己的职业目标

好好工作  作者:懒人老猫

要不要把兴趣变成工作

年轻的时候,最怕的也许是日复一日做差不多的事情,感觉不到工作中的成就感以及拔节成长的快感。但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种比较麻烦的闲愁情绪。在我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有一次听到我父亲在家评价手下一个技术人员说:“才干了半年就想学别的,怎么不明白我用你是干活的,不是纯粹让你学习的。”—这就是个人逻辑与企业逻辑不同的一个典型。

我们在学习人力资源课程的时候,有一条普遍应用,但看起来非常冷漠、没有人性的原则叫作“因事设岗,依岗定人”。也就是说,在管理需要的角度,绝大多数个人只可能尽量去适应岗位的要求,而作为个人所需要的“丰富性”则需要通过福利、文化以及私人业余生活来实现。

一般来说,正如感情生活一样,一个非常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也会对自己的工作有不少槽点,也一样会有“不理解我”的老板、“拖后腿”的同事以及“让人无奈的”客户。能够热爱工作中 70% 的内容就很不容易了。我觉得可以大致为自己分辨一下—是喜欢与人打交道更多,还是与事务打交道更多;是喜欢听与说、阅读和写,还是喜欢研究和操作设备;是喜欢事情有序进行、可以预期,还是喜欢不断出现新的工作路径和新问题……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来思考,这比用星座来解释自己的个性更靠谱一点。但无论如何,懒惰不在我们所谈的范围内。

有一个很著名的、被持续讨论的题目是“要不要把兴趣变成工作”。我觉得这个命题想说的是“我们要不要投入感情在工作里”。说起这个问题,我曾见过一位做古玩生意的先生,他曾感慨地说自己只做懂但不喜欢的类别,否则感情与利润纠结在一起,太累心。但这确实属于我见过的比较特殊的例子。

我觉得这还是怎么界定兴趣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真正的兴趣意味着可以不眠不休、不计代价,如果是这种情况,兴趣变成工作大约是一件好事。既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挣钱,而且还容易做得精彩。

但大多数人所谓的兴趣是一种“消费的兴趣”,并没有太多的练习上的投入,比如喜欢喝咖啡却并不想了解咖啡的所有知识和做咖啡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找个自己相对擅长的工作更靠谱、更省心。

另一方面,对工作中的成就感以及价值感的期待确实不能太高了,靠激情来驱动工作如同靠灵感来驱动写作一样无法持久,并且很容易产生无力感—大部分人的工作有 50% 的时候应该是依照流程、应用经验有序地工作,20% 的精力用来看待自己现在的工作是否还能有优化的空间,20% 的时候需要死磕复杂问题及突发问题,另外 10% 的时间可以用来体验成就感和价值感。

当我们经过 1~3 年的工作实践之后,往往已经掌握了当前岗位上比较熟练的工作技能,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出现厌倦的阶段。但此时无论是晋升调岗还是跳槽都会受自己经验的限制,晋升可能机会还不够多,如果想通过调岗和跳槽尝试别的领域来丰富自己的技能会相当麻烦:“领导和 HR 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被虐几次之后,甚至会忍不住产生“也许我可以辞了工作去休个假”“干脆去摆摊卖包子可能挣得更多”之类的念头吧(我至今还会偶尔想)。

虽然随着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在的一部分年轻人已经有比以前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快的晋升路径(三四线城市可能仍比较难),但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难一步解决。在我父辈那个时代,大家被强制安排在一个单位里,跳槽需要有接收单位的调令,而轻易辞职则可能意味着不但没有工作和薪水,连身份都会变得无法解释。所以一个人如果有心向上,就需要收敛自己的锋芒,默默地揣摩领导、同事和工作,以便可以制造或者抓住任何突然出现的机会。

但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在大城市里的,可以较少用心在和同事的互相揣测上。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关心与研究自己岗位之外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如果你有创业的期待,那么“市场—采购—制造”或者“市场—技术”乃至一些财务方面的问题都需要适当关注。做得更多一点,眼界更广一点,花一些时间去发掘志同道合的人。

很多时候浪费时间去显示一些小聪明并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和效益,比如在人际交往中搞一些无谓的争斗或者平衡、一定要在某个圈子里赶上流行的话题、在人多的场合抖机灵等。

我很少见到真正的坏人和奇葩,但麻木、甘于碌碌无为、消极地对待工作以及自己的人生,实在让人看着既不忍又有些生气。人生如此不易,我们如何还能去浪费呢?

地域、行业、岗位的选择

关于这三个维度的选择,说的人多,说法也很多,而不得不说的是,每种选择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我倾向于首先选择行业,因为第一个进入的行业对人的工作习惯和工作经验影响非常大,而且行业会间接地带来对地域选择的影响。虽然现在不太讲究专业对口了,但对口专业和行业之间的过渡还是要比跨专业来得容易一点。

在早期的职业选择过程中,很多人都不确定自己“擅长”干什么,虽然从理论上说,只要加以训练,大部分工作内容、方法都是可以学会的,但毕竟人有感受性问题。所以在工作前 3 年,我觉得岗位的选择是可以调整的。但要注意成长的时间节点,一般来说一个岗位入门需要 3 个月,6 个月基本能独立操作,但往往 3 年才能达到处理与岗位相关的各种情况,也就是“独当一面”的成熟度。或者可以作为自己对一个岗位的调适期的参考。如果时间太短,大概还不足以了解一个岗位的价值呢。

从职业成长角度看,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除非是自己兴趣使然,或者已经很明确为什么要干这份工作以及作为过渡下一步打算是什么,否则非常不建议从两类岗位干起,一类是行政文员或者前台,这种是入门极容易但比较难做出彩,而职业成熟期又很短的岗位;一类是电话销售或者保险销售这种压力极大、获得支持度极小、炮灰率极高的岗位。打磨自己的阅历和性情,完全可以在其他岗位上通过有意识地审视自己来完成。但无论干什么岗位,最糟糕的方式都是只看到当前自己手里的那些职能。

性格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虽然性格对职业发展有影响,但一个好的工作者要做到的是扬长避短。

首先要说,性格确实是一种跟先天相关的特质,一旦形成就不太容易改变。性格会影响职业发展吗?这个绝对会!但性格并不能直接影响我们的表现,我们所有能让他人看到或者感受的都是行为。性格虽然不太能改变,可是我们的行为确实是可以改变的。

例如无论是粗心大意还是说话口无遮拦,都是职场中比较明显让其他人觉得困扰的行为,但很多人会说,我就是这个性格没有办法。我觉得对此可以部分理解,比如一个擅长看全局的人对报告中的错别字往往不敏感,但“提交一份没有错别字的报告”还是有办法实现的。其中没有什么奥秘,无非是多看几遍,一个字一个字去读,总能做到。不要低估用心和努力在工作训练中的作用,努力本来就包含克服自己弱点的意义。

相对于性格,管理中会把潜在能力划分得更细,然后分别定义成不同级别的行为表现。在职业所需要的能力素质中,有一些确实是天生使然,比如“亲和力”,这几乎不可破解,同样的话从有亲和力的人嘴里说出来就是说不出的吸引人。但没有这种天生魅力的人也并不等于只能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当小透明,跟同事见面主动微笑点头打招呼都能把存在感刷得更清晰。如果不能天然地让周围的人如沐春风,至少可以把自己的态度在需要的时候调整成“诚恳和蔼”,用表情、语言和姿态表达出来。

有一些能力素质确实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抗压”“人际敏感度”,虽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培养到很高的水平,但确实是跟阅历相关的。同时,这种积累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有意识关注,可能很长时间进步并不明显,但一旦意识到了,就不会退化。其实这很像肌肉记忆,需要反复练习来形成,一旦形成就不会遗忘。

合理使用测评结果

对于职业咨询者来说,在网上就能搜到大量心理学专业量表真是糟糕的消息。测评的“测”和“解读”这两个环节在我看来都很重要,但在网上自测的时候往往得不到很充分的解读,而且测评结果也会有一些使用上的误区。有时候会碰到有人告诉我:“我的 XX 测评结果是 XX,你能告诉我我适合什么工作吗?”倒不是说测评对工作选择没有用,但据我所知,有些公司的能力素质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能更准确地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升迁或者是否适合某个岗位。

但对个人来说,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是更为强大的力量。测评结果的意义并不在于排除各种可能性,而在于了解自己的短板并进行有意识的提升,这种提升有可能是弥补短板(在严重限制发展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是强化长板。

另外,随着近些年心理学爱好者文章的流传,甚至会把很多问题归咎到我们的“原生家庭”和“童年创伤”上。虽然我同意与父母相处的模式会比较大地影响我们与他人相处的行为模式,但觉察的目的不是哀叹,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之后更好地努力。

其实人之所以受教育也好,推崇努力向上的文化、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风度也好,都是说明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和泯灭人的主观能动性带来的力量。突破和改变一定是非常艰难的,但这也正是这种行为的价值所在。

持续的自我认识与改进

对于自己,我们经常很难分辨什么时候是在“赶鸭子上架”,什么时候是在“发掘那个更好的自己”,什么时候又是“想太多”。大部分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期许是有道理的,但还有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会免不了有美化效应,并且会对自己任性—“我必须要原谅这样的自己啊。”从经验上来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一次判断就长期生效,对自己的了解,必须放在人生的经历中去动态观察与调整。

我刚毕业时有一段非常痛苦的日子,那时候大学毕业生刚开始“双向选择”而不再是包分配,而校招这种高大上的活动还没有在市场上兴起,一时间茫然到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工作以及找什么样的工作。更茫然的是,十几年的书读下来,这个过程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读书,于是不知道自己除了读书还会做什么。从那时开始,我度过了一段漫长的被人鄙视的时光—随便一个人都可以过来说,你怎么做事慢/接电话生硬/文章写不好/没有眼力见儿/工作不积极……这段黑暗的时光持续了数年,甚至在我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想起来还是哆嗦了一下。

但我挺了过来,并找到了自己擅长且喜欢的工作内容,这个过程中的曲折和艰难无法一一言明,最痛苦的时候我咬着牙问自己,这回总算到底了吧,但事实就像 2015 年的 A 股市场—底外有底,底底不休。当有人问起我是如何做到的,我思考了半天之后觉得直接因素完全是一个偶然,一个外行的领导把外行的我放到咨询顾问的岗位上,唯一的理由是那时候他觉得我过得太寒碜了。间接的因素是,我多年的广泛阅读、逻辑思维、沟通能力以及我当时的阅历,恰恰适合了这个岗位,得以顺利上手。

每当我自己回首往事,各种黑历史总让我惭愧冒冷汗。但好在这些年的人生还算没有活到狗身上,我一点点变得比当初要好了。从这段经历里我得出了以下结论:不管信奉和知道什么道理或者方法论,做不到的时候就不能说自己懂;生命中的好事和坏事,最后都会成为有益的人生经验,而不会被浪费;挺住不是一切,持续改进才是,但如果挺不住,那什么事也谈不了了。

前几天有一位读者问我:“你是否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和方法论,只能一点点积累?”我说:“我觉得成功首先靠命好,然后靠天赋过人。如果这两样都没有,还想过得好一点,那就只能一点点积累,而且只有方法论,没有路线图。你要非得问我怎么当央企总经理,那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其实多数时候我知道的“怎么办”都在常识范围内,比如“如何让领导支持我的工作”,方法只有一个:首先你要展示出把工作做好的能力;其次让领导知道你的能力,并且相信你会支持他。这个道理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多数人就是做不到。

做不到的原因其实很多,比如这位领导就是与这位下属三观冲突,他们之间实在无法对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达成一致;比如这位领导就是个傻帽或者人品低劣—很多职业指南总教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首先反省自己,但领导也是人,出现这种情况是完全有可能的。真到这种程度,也许改换门庭是最合理的选择。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多人坚信:“有些人不会做事只会表现也能得到领导重用,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从我的经验来说,相信这个理由的人做事水平并不会很高,只是还过得去。跟周围同一层级的人比较之后,发现自己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还过得去的时候,最容易滋生这种不公平的感觉。但从常识来看,就算大家的做事能力谁也不比谁好多少,从人的本能来说,还是会比较信任自己熟悉或喜欢的人。

第二种情况是有些工作能力还不错,也比较有自己独立想法的人耻于和领导走得近,怕人说自己是因为搞关系才得到发展机会,希望“用能力说话”。这种思路与上一种情况是一体两面,高发于技术类人员。如果是真清高,用实力说话其实倒也还好,就怕误解了“不卑不亢”的真正含义,挟知识/技术/特长以傲众人包括领导,那便过头了。

第三种情况是误把“支持领导”等同于拍马谄媚。拍马谄媚到点子上可是个大学问,这几乎是一种天赋,学不来的,有些人就是能做到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让人觉得亲切,给领导安排会议和行程细节妥当、服务周到。其实从常识而论,这种人在谁手下谁不舒服?!谁不喜欢?!

一般人做不到这个程度或者希望公私分明该怎么办?其实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凡是领导交办的任务,一边听吩咐一边分析自己打算怎么做,能做到的要果断而兴奋地接受,不好做的也要果断而谨慎地接受。接受下来,还得跟领导进一步确认方案是否行得通。如果办事周期短,那么做完之后要汇报结果;如果办事周期长,那么过程中要找准节点,多请示、多汇报。汇报时不要老讲细节,要讲怎么做的,做了有什么效果;请示的时候一定要带着自己的意见和行动方案请领导决策,而不是把问题就地一撂问领导:“你说怎么办?”更好的是,工作中能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用自己的能力把领导有需求但没顾上的事情也都趟平—这些,其实也都是常识。

如果真按照这个方式来做,一个人就不能太计较自己“是不是比别人干的多了、是不是领导把比较难办的事都推过来了、某甲是不是觉得我净去领导那里挣表现了”。如果为了讨好领导,自然也可以这么干;但即使只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让自己发展好,如果能把这种工作方式融会贯通,实践一段时间,也会发觉自己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见长。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作为普通人,其实我们往往高估自己,这不仅是我的经验,也有心理学研究的证实。我们在自己心目中,一定是风度翩翩又气质过人、勤奋又上进、聪明又和气、善良又美貌的那个,我们配得上这世界上最好的幸福。只要不在生活中也犯玛丽苏,这倒也没什么太大问题。所以相对应的,我们往往也高估了自己对于吃苦的承受能力—我所说的吃苦并不是说没有饭吃、流落街头或者是耕作搬砖的苦,而是思考的痛苦和改变自己的信念,是那种在茫然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让自己相信总有一天会好的痛苦。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我们认为是常识性的事情是因为我们忍受不了改变自己的痛苦,但这种痛苦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也许如影随形,唯一的报偿是,如果能挺过去,就会收获到“原来我还可以这样!”的欣慰以及一些成就感的美好体验。

记得在我刚过 30 岁的时候,向一个岁数跟我差不多的女同事请教:“怎样才能每天精神饱满地来上班呢?”她盯着我看了一眼,诧异地问:“你居然还有这种奢望?!”当然,听到这句话之后,我觉得既然大家状态都差不多,那么我也算正常,从而放弃了这个美好的愿望。一般来说,接到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时,我自然就能精神饱满,虽然这种时候不是太多,但基本也够用了。

有时候我们喜欢隔靴搔痒地痛惜这个世界。比如我也曾经感慨为何大街上、地铁里行色匆匆的人都有一张木然的脸,如果大家脸上都有点好气色,带着点喜庆的感觉该多么好。可自己天天挤地铁就知道,哪有那么多喜庆?能够早上把自己及时拔起来再留出坐在家里吃个早饭的时间就需要极大的毅力。

年轻的时候,感觉格外敏锐,一点挫折、一点让自己不舒服的感受,都很容易让我们分析来分析去,恨不得从宏观经济一直分析到自己的潜意识,满怀的委屈久久不能散去。我们的职场长久以来强调职业化,要把感情剥离出来,但找我咨询的人多半是把事实、直接的感受和对事实的判断全搅和在一起了,而其实现实往往并没有这么复杂。

我买了苹果电脑的那天,老板突然对我说:“从来没见你笑得这样发自内心,一路上你的两排牙齿就没合上。难道你平时过得都不开心吗?”这就跟蜈蚣被问到“你用哪条腿开始迈步”一样,我开始翻来覆去地想:“我平时开心吗?不开心吗?”后来我发觉大部分时候我是说不上开心的,有时疲劳,有时懒散,有时焦虑,有时厌倦,大部分时候是乏味—很多时候我都是靠技巧勉强维持工作中该有的沟通。

我知道我的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但当我接受这些问题成为生活一部分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解决必须解决的,搁置可以搁置的,甩我想甩的脸色,在条件允许的时间里充分懒惰—不能说这种生活方式没有问题,但当我接受这个德行的自己之后,我就不会去跟别人比较,反而倒没耽误真正不能耽误的事。

如果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将压力指向自己,就会给自己更多的负荷和挑战。面对一些无法达成的愿望会让自己很累—有一次我穿得十分普通地去大剧院看演出,走在入场通道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虽然我还有机会打扮得优雅,但已经永远失去了在最好的年华穿得青春而又有格调的机会。可即使这样,也还好吧。

尽管我已经讲过很多次课,但每次讲课之前我仍然还会紧张(似乎很多人都会这样),但我并不试图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也不会试图把自己课程的内容背下来以显得更熟练,而是就带着这种紧张的感觉上台、开讲,然后自然地进入状态。

我也曾经谈丢过客户,那感觉真的很不好,而且总有一段时间会想着:“如果我不是这样,而是那样,也许这个客户就不会丢了。”但在真实的世界里,我大概永远不会彻底知道我丢掉这个客户的原因所在。如果我承认自身永远存在着局限性,不大可能让所有客户都满意,我就会在下一次不带着负担,尽我所能去做到最好。

如果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而把压力指向外界,那么可能会更糟。这一点在我的客户中见到过不少例子—每一个领导都觉得自己知人善任,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我觉得与其说这是对下属和求职者的挑剔,不如说是不能接受自己和下属在能力、思维方面的差异。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不现实的期待—下属能做好我们做不好(或者不喜欢做)的那些事情,并能在我们做得好的那些事上与我们保持平衡(最好不要超过我本人)。但其实在这种心态下,是不会拥有富于创造力而又有默契感的下属的。

我觉得将自己的心理负担与上进心区分开来的有效方式是审视自己是如何描述这件事的:上进心和心理负担里都包括对自己的期许,但上进心可以得到更清晰的描述—对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以及即将采取的行动;而心理负担显示出的更多是外界的影响—别人对于同样事情的反应、别人怎么看我、别人对我施加了什么,过多地引用概念而没有细节,比如空泛地谈自己应该更有执行力、自己应该更有毅力、自己不擅长与人沟通等,又或者无论什么问题都归咎到“这就是我的性格”上来。

我们的生活里总会出现“别人家的丈夫/妻子/孩子/父母”等各种被迫参照的对象,而掩饰我们的缺点和窘迫又是如此耗费心力的一件事。也许最后我们每个人不得不学会的就是接受—“我只能作为一个不完美的人继续向前。”

了解目标职业的要求

大学时代大概要注意三件事:第一是学好功课,至少保证不挂科,不然有好工作机会的时候真的会受影响;第二,去认识这个社会是什么、职业是什么,没事去做做兼职,学生会工作代替不了工作实践;第三,学学怎么和同性、异性交往,明白自己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但也值得一爱。

而工作以后,不管干什么,都主要需要:一,勤奋;二,有担当,勇于面对自己会出错的可能并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寻求帮助;三,能沟通,别说“我就是我”这种废话,也别这么想;四,尊重他人,适当尊重老同事;五,要明白情感固然可贵,但契约就是契约,买卖就是买卖;六,如果还能有热情、有情怀,那你赢了。

工作与爱情相似的部分是:“如果你不相信这世上有真爱,凑合过也能过,但你凑合过的时候肯定觉得人生不够快乐。”无论是工作还是爱情,只靠等待自己的真爱是远远不够的,当你足够好—也就是你的实力和你的理想相匹配、你的追求与你的价值观相匹配的时候,真爱才会来临。

从整个职业生涯来看,寻找工作机会时往往会在几个问题上被卡住:刚毕业的时候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跨专业、行业跳槽时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想竞争更高级别的工作时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这些的实质是如何证明我能胜任这些我没干过的活儿。对于这些问题来说,首先要证明“我研究过我接下来需要做的是什么”,其次要证明“虽然有一些工作我还没有接触过,但我深信之前培养的这些能力会很快弥补这些不足”。用积极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能力,谈得有道理、有例子、有细节的话,就能说明虽然经验上有些欠缺,但不会是硬伤。

了解自己目标职业要求的最简单方式是阅读各种招聘启事。现在信息如此畅通,无论是咨询业内人士还是在网上检索都比较便利,即使不用太科学的分析工具,多看一些资料也能找到感觉。最好的办法是用不同来源的信息互相印证,而不是偏听一两个人的说法,这样很有可能将别人的成见也一并吸收过来。从业人员往往对自己的工作又爱又恨,如果问一个人“你的工作重要吗”,他一定会从各种角度证明自己的工作特别有价值、特别崇高,但如果问一个人“你喜欢你的工作吗?它有哪些好处?”却往往会引发激烈的吐槽。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了解用人单位寻找的不仅仅是符合“硬条件”的人选,同样重要的是“看起来这人的风格能在一起合作”。大多数管理者都会赞同在中低阶职位上,“如果候选人资质还可以,有些岗位技能是可以到了再学的”。

“资质”这种东西具体来说可以体现在“亲善合群、为人正直、谈吐得体、思路清晰、善于学习、勇于承担”等行为特点上。这些行为背后的能力有一部分是基础核心能力,几乎无论什么行业与岗位都需要有,大致包括:与人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能力等。我们在这些能力上最好不要有太明显的短板。

也许有人会说人无完人,虽然这话无可反驳,但作为一个职业人士,首先还是要知道“好”是个什么标准,在这个标准下努力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同时设法弥补自己的短板。这个与年龄无关,也与资本家是否有人性无关,如果问“你想要什么样的同事”,首先想起来的应该也无非是这些品质,再加上特定的技能要求。即使是那些非常有个性的人,也往往希望自己的同事是“包容的”,而不是“和我同样个性张扬的”。

还会有人说职场总是会让那些玩不正经手段的人上位,老老实实干活的人吃亏。先抛开道德评判,诚实地说,走正路比走邪路容易,如果都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就会是装都装不对路,而正路都没走好就玩邪的,掉到沟里是分分钟的事儿。以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对自己更合适。

上一章:Lesson4 下一章:Lesson2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