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死亡

解剖无聊  作者:马克·金维尔

正如我们都知道但又拼命想要忘记的那样,有限的生命是一种真实的状态,此中的无聊永远仅仅是一种症状。

到这里,我们就要结束了。我可以继续说下去,但我不想让你们感到无聊。只有死亡能让人从无聊的世界里解脱,但我们必须学会如何等待。这些真理是没法在手机屏幕上左滑拒绝的。在那些已经如此熟悉的阵阵疯狂的消费浪潮中,永远逃离自我的新自由主义无聊,必须转变为哲学上的无聊,这样一来,停滞和静止的感觉,无事可做的日常刺激却反而会开启反思的大门。即便如此,恶性循环仍然包围着我们。自我反省是一种危险的追求:毕竟,头脑清晰也是一种负担。这是无法解决的。

一本书,就其本质而言,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线性的体验——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自愿的沉迷。当然,我们可以有选择地阅读,或者进行碎片化阅读,但句子作为一种机制总是在推动我们前进。然而,正如齐泽克对叙述本身的看法:“体验一连串线性‘有机’的事件”是一种必要的错觉[Žižek,Looking Awry,69。]。思想,就像事件和行动一样,可以按顺序排列,进而进行线性的记录。但是思想是不受约束的:它们总是设法逃避可靠的向前进步的束缚。齐泽克认为,唯一可以揭示无意识地接受进步的错觉的方法是“反向推进”,即以哈罗德·品特的《背叛》(Betrayal,1978年话剧版,1983年电影版)或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记忆碎片》里的那种方式对叙事顺序进行切割或反向推导。有时候,结束真的就是开始。当然,当一本书的最后一个论点与它最初的提示相呼应时,那可能表明看似前进的过程实际上是一连串的圆环,而不是一条直线。

我们应该回忆一下,环式论证未必就是循环论证;无论如何,循环论证在学术层面都是有据可依的(结论总是遵循前提)。为了使论点站得住脚,我们还必须证明前提为真。至少目前的一些前提都可证为真。无聊的体验是一种折磨。我们往往会寻求逃离或者摧毁它。但我们的努力注定要失败。更糟的是,无聊会让我们卷入欲望经济和注意力经济中,而事实证明,这些可能对自我和幸福有所损害。

即使我们做了必要的社会和文化审查,揭露了那些利用我们薄弱意志的机制,但无聊的最初体验是无法被消除掉的。我们无法通过解释来消除无聊,我们必须直面无聊,与它进行殊死搏斗。根据苏格拉底和斯多葛学派的观点,死亡让我们回到了一个与出生前没有什么差别的非存在状态。即便我们幻想着死后还会以某种形式存在——我个人没有这种想法——但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一生无疑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停止。这个真理是人类意识所无法逃避的,就像意识本身的存在一样。

法国“反人道主义”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抑郁症患者、高智商骗子。他在自己死后出版的自传《来日方长》(L'avenir dure longtemps,该书于1992年出版,阿尔都塞于1990年去世)的第一页,承认自己谋杀了妻子埃莱娜·里特曼(Hélène Rytmann)。这是一个可怕的过程,他一开始让他的妻子享受着舒适的颈部按摩,最终半蓄意地把她掐死。他写道:“埃莱娜面容安详,一动也不动,两眼瞪大,看着天花板。突然,我吓了一跳:她的眼睛呆滞了,过了好一会儿,她的舌头的一小部分,以一种奇怪而平静的方式,在嘴唇和牙齿之间露了出来。我以前确实见过死人,但我从来没有见过被勒死的女人的脸。但我知道她被勒死了。为什么呢?我站起来大叫:‘我勒死了埃莱娜。’[Louis Althusser,The Future Lasts Forever,Richard Veasey译(New York:W.W. Norton,1993)。]”先生,你的确勒死了她。

阿尔都塞从未因谋杀而接受过审判,相反,他被送进了一家精神病医院,并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最长的一本书里,他坦白了自己各种各样的不端行为,包括他特有的欺骗行为:假装了解某些经典文本,实际上他从未读过。(他说,他“对斯宾诺莎略知一二,对亚里士多德、智者学派和斯多葛学派一无所知,对柏拉图和帕斯卡尔颇为了解,对康德一无所知,对黑格尔略有所知,还读过马克思的几篇文章”。)评论者认为,该书纯粹的自我毁灭性是一种“死后自杀”的表现[Gilbert Adair,“Getting Away with Murder:It's the Talk of Paris”,Independent,1992年7月2日]。这本书的书名暗示了这位哲学家一生大部分时间所遭受的沮丧和无聊,被翻译成《漫长的未来》(The Future Lasts a Long Time,贴合原标题但不够灵活)和《来日方长》(The Future Lasts Forever,更好些,不过法文书名的longtemps多了层诗意的破格)两个不同版本。不管怎样,我们都能感觉到时间的沉重。与此同时,L'Avenir确实是“未来”的意思,但la future也有此意,这种微妙的差异在英语中无法传达,不过大部分手机在线翻译软件都将前者译为“the future”,而后者译为“The Future”。这种徒有虚名的解释抓住了la future的内涵,即未来是一种若有若无的客观存在,就像一堵时间之墙,而L'Avenir就是将要发生的事。

为什么要纠结于这些毛骨悚然的事呢?阿尔都塞所面对的其实几乎是所有人都会遭遇的:对自己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只不过他更为极端。绝大多数人都会时不时思索: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能做些什么?这些都是基本的哲学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不再浑浑噩噩,不再像行尸走肉一般无限地重复着渴望呢?将一本书铺陈开来,即使是环式论证的书籍也无法永存,所以我们共度的这段时光也将结束,此刻我们必须问问自己:未来会怎样?我们又该如何继续下去?此时此刻,“未来”与“懂得等待”相遇。一如往常,我们的双手再次感受到时间的沉重,而生命却太过短暂。这些都是事实。

无聊既是与死亡常伴的体现,同时也是对生命的迫切认可。欲望是缠结的、阻滞的、自相矛盾的、暴力的,或者,也是在上瘾的泥潭中深陷、无法自拔的。

这不是世界的终点,而是一切的开始。我们仍会发现自己再次陷入无聊,我们会发现自己暂时失去了什么,但这意味着,我们会知道如何与自我相处。朋友们,这就是继续下去的方法。这是活着的时刻!一如既往,活在此刻、当下、现在,仅此而已。

上一章:2 下一章:致谢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