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内务府的人

康熙的红票  作者:孙立天

南怀仁去世后四年,传教士终于实现了他们入华百年来的目标:天主教得到了朝廷认可,合法地位得到了正式确认。1692年,经过索额图多方打点、私下运作,礼部最终同意了天主教的传播。康熙在礼部部议基础上下发了容教诏书。根据当时法国传教士洪若翰的记录,传教士协助大清签订了与俄罗斯的条约后,康熙私下和他身边的传教士徐日升和安多讲,让他们在公开上朝的时候,上一个折子来请求允准天主教的传播。据洪若翰提供的细节,康熙在朝堂上收到传教士的折子以后,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把这份折子和其他收到的折子混在一起,交给了内阁官员,由他们将折子下放到朝廷相应部门处理。礼部收到这份折子,部议后,否决了请求。康熙收到礼部否决意见后,并没有做出反应。洪若翰解释,因为康熙也得尊重朝廷部门的意见,不好公开提出异议。这样私下运作的任务就落到了索额图身上。三年前传教士帮他跟俄罗斯谈判时,索额图就许诺过要回报传教士。索额图具体是如何操办的,传教士没有记录。不过在索额图私下运作以后,礼部尚书顾八代给出了允许天主教传播的意见:

臣等会议得,查得西洋人仰慕圣化,由万里航海而来。现今治理历法,用兵之际,力造军器火炮;差往阿罗素(俄罗斯),诚心效力,克成其事,劳绩甚多。各省居住西洋人,并无为恶乱行之处。又并非左道惑众,异端生事。喇嘛僧道等寺庙尚容人烧香行走,西洋人并无违法之事,反行禁止,似属不宜。相应将各处天主堂俱照旧存留,凡进香供奉之人,仍许照常行走,不必禁止。俟命下之日,通行直隶各省可也。

传教士在天文历法、制造火器以及与俄罗斯谈判这三条公认的功绩是容教的基础。而这三条功绩中,天文历法、制造火器都是南怀仁的功劳,这两条也刻在了南怀仁的墓碑上。与俄罗斯的最后边境谈判虽然发生在南怀仁死后一年,但前面数十年的准备工作都是南怀仁一手操持的。

顾八代给出的容教理由,在逻辑上其实很直白,就是既然其他外来宗教都允准在华传播,那么天主教也应该被容许。这个容教诏书印证了耶稣会传教士长久以来的策略判断,就是在北京朝廷内的服务有可能为整个在华传教打开方便之门。康熙在收到礼部建议后第三天就发了容教诏书。这一消息也迅速传回了欧洲,一下激起了更多传教士来华传教的热情。在1701年,也就是容教诏书颁布十年以后,整个来华的传教士人数,以及天主教受洗人数都成倍增长。

上一章:《尼布... 下一章:臣子和奴才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