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章(修身)

老子  作者:老子

本章说明知雄守雌的道理,重在修身。

守雌贵柔是老子一再强调的道的原则,行道之人必须在深知自己雄强的前提下,主动地甘守雌弱,居于下流,因为,弱胜强,柔胜刚,牝胜牡,“以静为下”才能处于不败之地,所以,老子非常赞赏以柔弱克坚强的水、善下的江海成为百谷王、含德深厚的赤子和以至柔驰骋天下至坚的无为之道,愿意“为天下谿”,“为天下谷”,使得“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因而“大制不割”。


知其雄,守其雌 (1) ,为天下谿 (2)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 (3) ,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 (4) ,)守其辱 (5) ,为天下谷 (6)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7) 。

朴散则为器 (8)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9) ,故大制不割 (10) 。

【注释】

(1) 知其雄,守其雌:深知自己雄强,却甘守雌柔。《四十三章》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五十五章》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六十一章》曰:“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六章》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七十六章》曰:“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八章》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种守雌贵柔的思想,贯穿全篇。

(2) 天下谿:言其处于天下低洼之地。谿,山间小水沟,溪涧。《八章》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二十二章》曰:“洼则盈。”

(3) 常德不离:永恒的德不会离身。

(4) 以上六句为后人妄加,当删。《庄子·天下篇》引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可证。

(5) 辱:污黑。《四十一章》曰:“大白若辱。”正是以白对辱,可证。

(6) 谷:有水曰溪,无水曰谷。谷无水则空虚。

(7) 复归于朴:恢复到质朴的状态。

(8) 朴散则为器:质朴分散为各种器具。

(9) 官长:百官之长。

(10) 大制不割:完美的制度是不会伤害百姓的。割,害。《三十五章》曰:“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五十八章》曰:“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六十章》曰:“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深知自己雄强,却甘守雌柔,作为天下的溪涧。作为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不会离身,就恢复到婴儿的纯真状态。

深知自己的洁白,却甘守污黑,作为天下的空谷。作为天下的空谷,永恒的德才能充足,恢复到质朴的状态。

质朴分散为各种器具,圣人使用这些器具,就可以成为百官之长。所以说,完美的制度是不会伤害百姓的。

上一章:二十七章 下一章:二十九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