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十七章(治国)老子 作者:老子 |
||||
本章论述清静无为,重在治国。 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并非空穴来风,面壁虚构,而是针对乱世进行冷静地观察思考后确认,统治者所谓“有为”,就是人间动乱不安的根源。因此,《十九章》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三十七章》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就是老子解决治国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章是进一步的论述和阐发。 以正治国 (1) ,以奇用兵 (2) ,以无事取天下 (3)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 (4) ,而民弥贫;人多利器 (5) ,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6) ,奇物滋起;法令滋彰 (7) ,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注释】 (1) 以正治国:以无为正道治理国家。正,正道。 (2) 以奇用兵:以诡异奇谋指挥战争。奇,奇谋。 (3) 以无事取天下:以无所事事管理天下。《四十八章》曰:“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六十章》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取,为,治理,管理。 (4) 忌讳:禁忌,指戒律禁令。 (5) 利器:锐利的武器,权谋。《三十六章》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6) 伎巧:技能智慧。 (7) 滋彰:繁多显明。 【译文】 以无为正道治理国家,以诡异奇谋指挥战争,以无所事事管理天下。我为什么知道是这样呢?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天下多禁忌,百姓就愈贫穷;人们多权谋,国家就愈混乱;人们多技巧,奇事就多发生;法令繁多显明,盗贼就多出现。 因此,圣人说:“我无所作为,而百姓就自我教化;我喜欢清静,而百姓自然端正;我无所事事,而百姓自己富足;我没有私欲,而百姓自然质朴。” |
||||
上一章:五十六章 | 下一章:五十八章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