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章(治国)

老子  作者:老子

本章讲述对立转化的道理,重在治国。

“其政闷闷”,是清静无为之政,由于圣人“不割”、“不刿”、“不肆”、“不耀”,因此百姓纯厚知足,安居乐业;“其政察察”,是精明严酷之政,统治者以智治国,政令繁多,百姓深受压迫剥削,因此百姓生活匮乏,不得温饱。其结果正好相反。所以,祸与福相倚依,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可见,老子确实认识并揭示了对立双方转化的现象和规律。但是,矛盾的转化并不是自然发生的,必须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才能进行并得以实现,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老子没有深入论述,反映了他的思想局限。


其政闷闷 (1) ,其民淳淳 (2) ;其政察察 (3) ,其民缺缺 (4) 。

祸兮,福之所倚 (5) ;福兮,祸之所伏 (6) 。孰知其极 (7) ?其无正也 (8) 。正复为奇 (9) ,善复为妖 (10)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11) ,廉而不刿 (12) ,直而不肆 (13) ,光而不耀 (14) 。

【注释】

(1) 闷闷:质朴的样子。《二十章》曰:“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 淳淳:淳厚知足的样子。

(3) 察察:精明、严酷的样子。

(4) 缺缺:欠缺、不满足的样子。《六十五章》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 倚:倚傍,依靠。《韩非子·解老》曰:“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6) 伏:隐藏,潜伏。《韩非子·解老》曰:“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7) 极:终极的结果。

(8) 正:定准,标准。

(9) 正复为奇:正又变为邪。奇,诡异不正,邪。

(10) 善复为妖:善再变为恶。妖,恶。

(11) 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伤人。《二十八章》曰:“故大制不割。”

(12) 廉而不刿(ɡuì):性格刚强而不戳伤人。刿,伤。

(13) 直而不肆:正直而不放肆。

(14) 光而不耀:光鲜而不炫耀。《韩非子·解老》曰:“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所谓廉者,必生死之明也,轻恬资财也。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心不偏党也。所谓光者,官爵尊贵,衣裘壮丽也。”

【译文】

一国的政治质朴,它的百姓就纯厚知足;一国的政治严酷,它的百姓就欠缺不满足。

灾祸,是幸福倚傍的地方;幸福,是灾祸潜伏的地方。谁知道它们极终的结果呢?大概没有一个标准。正又变为邪,善再变为恶。人们的迷惑,时日实在很久了。

因此,圣人的言行方正而不割伤人,性格刚强而不戳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鲜而不炫耀。

上一章:五十七章 下一章:五十九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