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闹剧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作者:蕾切尔·西蒙斯

刚开始,科技只是辅助关系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女孩联系他人,填补在家与在校之间的联系断层。如今,科技已经成了关系的一部分。常见的便携式设备越来越多,普通的8岁到18岁儿童或青少年每天最多会在科技产品上花上八个小时[种族差距近年来明显扩大,据凯泽家族基金会称,相比较白人孩子而言,黑人和拉美裔孩子每天在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多出4.5个小时。最大的差别在于看电视的时间,电脑和手机使用时间差距小一些。2009年,白人青少年平均每天发送短信的时长为1小时22分钟,而黑人和拉美裔青少年分别达到2小时3分钟和1小时42分钟。]。就像本章开头提及的利娅和埃莉一样,女孩们可以在虚拟谈话和口头谈话之间自由转换。

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常常会变成网上分享的话题。正如采访中一位高中生告诉我的那样,现在说“帮我拍张照”,言下之意就是“发到Facebook上”。一位大二学生说:“大学里,大家参加聚会就是为了晚上能在Facebook上发照片。如果有人在聚会上开了玩笑,另一个可能会接上说,‘天哪,当我的相册名称太完美了’。”2009年,一位女孩告诉《青少年潮流》(Teen Vogue)杂志:“如果没在Facebook上更新婚恋状态,就不算在约会。”一年后,“FBO”,即“Facebook官方认证”(Facebook Official)功能,成了衡量正式约会的新标准。

无论站在哪所学校的操场边上,每天都能看到同样的场景在上演:男孩大多在运动,女孩大多在边上说话。网络世界亦是如此:社交媒体的功用是“社交”,女孩使用科技联系他人、分享生活。每天,女孩收发的短信比男孩多出50条。14岁到17岁之间的女孩最为活跃,她们平均每天会发出100条短信。与男孩相比,女孩更愿意随时随地带着手机。

人们常说,科技能够放大原本存在的感情和动态关系。女孩也不例外,一个女孩的实时地位由关系决定:她和谁坐在一起,参加哪些聚会,谁被算作她“最好的朋友”。今天,一个有社交抱负的女孩定是一名建筑师,在这片用来联系他人和展示个性的未知之地上筑起网络声誉的高楼大厦。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美国女孩会坐在笔记本电脑前聊天,同时身边的手机突然震动提示新信息来了(常常是写作业的时候)。要想平衡协调地处理这一切,需要新的社交技巧,需要时间,需要练习。

这就是为何女孩们称如果没有Facebook账号,她们就“不存在”。这就是为何有父母睡觉时会把没收的电脑藏在自己的枕头下,因为他们知道女儿会想方设法地拿回去。这就是为何女孩被禁止使用手机或网络后会表现出强烈的愤怒和焦虑。这正是科技在女孩心目中的价值,科技在女孩关系中占据中心地位。这同样也说明我们有必要留心女孩日常的线上交流。

认为女孩能以成人无法企及的方式“掌握”科技,是我们最大的误区。表象具有欺骗性。“永远做最好的朋友2.0版”给女孩们带来了数码友谊不成文的新规则,也带来了新的社交挑战。如果某人平日习惯于发送长长的短信,但这次只写了一个词,那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和朋友都在给某个女孩发信息,但她只回复了你朋友,那是怎么一回事?她不那么喜欢你吗?你该怎么应对?这些网络社交互动产生了新情况,需要精湛的技巧来应付。不懂这些社交技巧,在面对网络攻击和更为恶劣的局面时,女孩就会显得无比脆弱。

女孩的青春期充斥着对身份和关系的不安。在网络上,女孩发现了似乎可以消除这种焦虑的百宝箱。如果现实生活中的局面多半无法改变,只需在线轻点鼠标,就能控制自己的网络形象。担心自己看起来太胖或长痘痘?放一张修过图的照片做头像就可以了。想让别人知道你在听很酷的音乐?那就在感兴趣的事物栏目下列出一堆独立音乐节的主页。希望同龄人认为你“酷得与众不同”?可以上传自己拍的艺术感静物照片。没有男友,但是想告诉所有人男孩们喜欢自己?那就把头像改成你和夏令营最要好的男性朋友的合影。

2010年女童子军(Girl Scouts)的一项研究发现,女孩在网上会将自己的自信、善良和天赋全部轻描淡写,更倾向于展示自己多么快乐、多么有趣、多么酷。研究认为,女孩的社交形象是自己一手打造的,是当代信息高速公路上面加了滤镜的广告牌。现实生活可能乱如麻,上学时也许会穿“错”衣服,上课时也许会说出尴尬的话,但Facebook头像不同,那是自己可以控制的社交替身,酷酷的,用来代替真实的你。Facebook和Tumblr等网络空间是女孩赢取社交认可的新场所,跟她们用来展示新衣服或新朋友的学校过道一样。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是,网络世界更容易隐藏真实的自我。

琳赛解释了运作原理。“更新状态,别人就知道我喜欢哪些乐队。我希望别人明白,我认为那些乐队很酷,用Facebook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理想的形象。”她补充道,“大家在Facebook上的形象都是自己画出来的。”这时大家更偏向于“画”出美化后的自己和生活状况。

社交媒体还能缓解许多女孩因关系而产生的焦虑,它可以提供热门社交问题的答案:“其他人怎么看我?”“别人喜欢我吗?”“我正常吗?”“我受欢迎吗?”“我酷吗?”一串短信,尤其是来自“理想”发送者的,会让人感到别人需要你、愿意和你联系。发布你和朋友大笑、摆姿势拍照、参加聚会的照片,就类似于开了一场社交新闻发布会,宣布“这些是我朋友”“这些是我的小团体”“我的圈子很耀眼”。琳赛解释道:“大家拍这种照片,展示自己希望别人看到的一面。我去这些聚会,我去这些活动,你没我酷。”源源不断的信息、聊天、群聊视频通话以及新信息,这些突然涌入的联系可以为女孩提供一整天的情感滋养。

然而,这一切皆须付出代价。

女孩用来缓解担忧的工具,同样也可以点燃忧虑。关系日益公开化,我们会看到自己宁愿不知道的事情。17岁的梅根邀朋友看电影,朋友说不太想去,随后梅根看到她和别人去了。15岁的朱迪丝的父母不允许她去逛街,看到最好的两个朋友逛街的即时消息后,她的内心无比焦灼。“我宁愿当时不知道她们一起在那儿逛街,”她告诉我,“我宁愿第二天知道。因为当时我在家,无所事事,而她们玩得正开心。”社交媒体迫使女孩目睹关系的痛苦现实,从前,这些场景都不会出现在视野之中。

这是一种新式的“信息泛滥”:若未能外出玩耍或参加聚会,看到别人更新照片,女孩的紧张和悲伤情绪会立刻爆发。浏览自己的个人主页(如本章后文中会提及的Formspring)上冷酷无情的匿名留言看似自虐,但也成了不可或缺的仪式。这个年代,消息就是力量,但它们不经过滤,直接涌来。女孩们会点击鼠标阅读最尖刻的社交新闻,因为那些内容近在咫尺,点一下就可以打开。况且,她们可以看到。

因此,女孩学会了在电子领土上联系他人并监控自己的社交安全状态。13岁的杰茜卡将手机描述为潜望镜,当与朋友发生冲突时,她会用它来观测事态、获取情报。

如果没有手机,上学也许会变得更可怕,比如那个周一,要是没手机,我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样我就不知道谁在跟我生气、谁没有跟我生气,没手机就不能和别人聊天、问别人情况。比如,那样我就不会知道萨斯基亚是不是站我这边、她是不是再次原谅吉尔了。没手机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知道吉尔……周一上学后吉尔还是会对我很不客气。

这个世界与男孩们玩的电脑游戏非常相似。男孩的游戏中会创造黑暗、难以预测的世界,里面到处隐藏着敌人和奖励。社交媒体亦是如此。对自我意识较强或缺乏安全感的女孩来说,科技是一种有害的瘾,是一种无法满足的饥饿感,她们不仅想要和他人联系,还想获得所有人的喜欢,而后者是一项永不可能达成的承诺。

19岁的萨曼莎在大学孤身一人,远离高中时代最好的朋友,看着朋友苏茜离她远去。每天,在狭小的宿舍里,萨曼莎登陆Facebook都会看到苏茜和另一个陌生女孩越来越亲密。

“我记得她第一次把和我合影的头像照片换成了她们两人的,”萨曼莎说道,“我看到她们更新的状态是关于对方的,还有视频,我感觉自己被取代了。”尽管她希望远离这些,但Facebook的实时推送很无情,所有情况一目了然。“连跟踪都用不着亲自出马,”萨曼莎告诉我,“Facebook已经在帮你跟踪了。”

社交媒体就像地动仪一样,能够探测友情的跌宕起伏,细微的摩擦都会被记录下来,可观可感。当然,女孩们不只是目睹自己被排斥或处境尴尬的时刻,她们还会做出回应。信息过剩,引发狂乱和冲突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多:生长于数字土壤之中的闹剧始终有新鲜泥土滋养。

发现朋友欺骗自己,梅根该说些什么吗?朱迪丝能控制好自己的嫉妒和愤怒吗?萨曼莎是否有权质问自己最好的朋友?尽管催生这些21世纪小插曲的情感或许在各个时代都存在,但大部分女孩都心生困惑,不知该如何回应。

社交媒体确立起了对友谊的新期待和新规则。如今,许多女孩认为,好朋友除了保守秘密、提供支持外,还需要承担网络责任。有些规则简明易懂,但有的则会引发困惑和不安。

想一想过生日这件事。“你会根据别人沟通的方式来衡量对方到底多在乎,”萨曼莎告诉我,“熟人会在我的Facebook留言板留言,朋友会发短信,最好的朋友会打电话。”萨曼莎生日那天,她最好的朋友到晚上才发了条短信,她感到很受伤。“我觉得她好像是后来才想到的。”女孩们始终保持联系,她们评论和分析那些短信,连发送时间都可以拿来分析。

Facebook上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你在别人的留言墙上留言,尽自己的一份力让他们社交状态显得“火爆”,他们可能也会还你人情。一个女孩也许会在帅气男生的留言墙上留言,或为高年级女生的新头像点“赞”,期待能够收到公开回复,让所有人都看见。但最终结果如何往往取决于你的社交地位:回复公开留言的数量和频率成了衡量受欢迎程度的新标准。如果你收获了许多在线留言和帖子,只需要回复其中“最酷的”朋友即可。

如今,关系主要体现在一阵阵短信、状态和聊天中,误读时有发生。“你看不见人,看不见肢体语言或表情,”16岁的埃琳·兰伯特解释道,“比如,你不知道他们的动机。某个人可能15分钟后才会回你的信息,你不知道他们是无视你,还是没看手机,你不知道他们到底想不想和你说话。”

兰伯特曾和一个用语简练的男孩调情,她描述了等待短信回复时的焦虑:“他为什么不立刻回我信息?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我冒犯他了吗?我太讽刺了吗?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为什么不回复?我做错了什么吗?他故意让我有这种感觉的吗?想引我追他还是怎么一回事?”单是听兰伯特在网络调情中产生的沉重想法就足以让人疲倦。虽然面对面的调情也许同样充满焦虑,但科技可以让这种焦虑加倍。

朋友发短信时最后少了“亲亲抱抱”(XOXO)是怎么回事?是生气吗?梅根一遇到这种情况就会紧张起来。“那种结尾一消失,你就会开始想,一切都好吗?我们关系不好了吗?”梅根考虑是否要当面询问朋友是否出了什么问题。也许她只是过分解读了与自己无关的小变化而已,但也许不是。她会担心朋友是否觉得自己过于粘人、懦弱或苛刻。她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个问题在女孩文化中尚无标准答案。这种特别的“女孩问题”——短信语气的变化——仅有短短几年历史。

女孩与朋友发生矛盾时用来发泄情绪的新兴公共平台也会令她们心绪不宁。设想一下,登陆Facebook或即时通信软件,看到让你不安的人更新状态:“有的人真的让我生气,但我不想说得那么直白。”高中女孩一发出这样的状态,立刻就会被700个“好友”看到。它会引发形形色色的同龄人一阵好奇的留言,更别提攻击目标内心波涛汹涌的尴尬、气愤和焦虑。

短信无处不在,影响了友情的实时走向。许多女孩认为,如果别人不能立即回复短信,就很无礼。如今的女孩们普遍认为,和朋友在一起时给别人发短信很正常(也有人觉得这非常无礼)。这种安排满足了发短信者迫切联系的渴望,让她感到自己同时身处两地——甚至七地。但在这种状态下与朋友共度时光并不愉快,13岁的埃米告诉我:“朋友们在我家时,总是给男朋友或其他朋友发短信或打电话,我感觉我要失去她们了,她们也不注意我。我感觉自己被她们忘了。”但埃米依然保持沉默,她觉得自己对此无权表态。

在网络世界中,缺乏安全感,心生嫉妒、焦虑或愤怒,这些感受每时每刻都能引爆大矛盾。如果朱迪丝迅速给那两个逛街的朋友发送语带讽刺的短信,就能立即引爆一场闹剧。如果梅根决定给公开撒谎的朋友发送一条暴怒短信,双方就会剑拔弩张。短短几年前,这些独特的挑战和问题都还不存在。但现在,如果一个女孩打开电脑或手机,没有朋友给她宽心的目光交流或安慰,多疑、恐惧、焦虑和心神不定之感就会涌上她们的心头。

然而,将女孩面临的“永远做最好的朋友2.0版”问题完全归咎于媒介并不合适。社交媒体可能会放大情绪,助长残酷,但无法“让”女孩以特定的方式行事。因为不仅是科技在改变女孩的友谊,女孩也在影响科技使用的方式。她们将典型的女孩价值观移入网络,在网络世界中展现出来。

女孩用巧妙的方式操控科技并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动态。面对面时,一个女孩也许会通过在走廊里和新朋友或男友手挽手走过来让另一个女孩嫉妒。在网络上,女孩则会上传复仇性质的亲密照片来复刻这种效果。在Facebook取消排列“亲密好友”或最好朋友的功能后,女孩们用另一种功能来进行替代,她们将亲密好友设为家人乃至配偶。如果父母禁止他们玩与战争相关的玩具,一些男孩就会将面包片切成枪的形状;同理,女孩们让Facebook摇身一变,成为满足自己划分社交等级需求的工具。

女孩独特的沟通仪式和习惯也在网络世界安家落户了。在走廊里,被惹怒的女孩通过简短地说一声“嘿”来暗示出了问题。在手机上,琳赛仅用一个小写的“h”就传达了她阴沉的“hi”。“这表明我生气了,”她解释道,如果一切都好,“我会(打)‘嗨,你怎么样?’”以兰伯特为例,她对别人生气时就会拒绝回短信,这是21世纪新式的沉默相待。“如果可以选择不回复短信,就有权力感。那是你说‘我控制了这段友情’的方式。”

“开玩笑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够糟糕了,在更加伤人但模糊的“永远做最好的朋友2.0版”中只会更糟。看看这样的短信:“嘿换个新头像吧女人哈哈哈哈爱你[本书中部分短信内容按照原文的格式未加标点符号,旨在忠实反映发信者的情绪以及与朋友间的交流方式。——编者注](原文为大写表强调)。”“闭嘴安布尔144-1。”“罗莎你真是贱人。开玩笑,你可不是贱人,你很棒。”这些发送者真的只是开玩笑吗?如果你是接收到这些信息的女孩,你会有何感受?人们可以通过语调或肢体语言来判断实时笑话,而这些评论却独立出现在屏幕之上。读到这些文字的女孩也许正心神不定,也许对开玩笑者心怀怨恨,也许很自信,也许心不在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触发点,但都存在误读和报复的可能性。

12岁的利娅·马丁就读于东海岸大城市的一所市区中产阶级公立初中。电话访谈中,她语速极快,连我都很难跟上。我的收件箱一直在叮咚作响,她坐在电脑前为我发送也许研究会用得上的链接、聊天记录和邮件,我们的谈话也没有因此被打断。她飞速地从一个故事说到另一个故事,我急匆匆地紧紧跟随,窥探她的社交世界。

在利娅的生活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凭借科技形成的社交层级。利娅有一位名叫卡丽的朋友,她见过面,但现在只通过短信交流。尽管两人常常联系,但在学校走廊相遇时却不会打招呼。

她们根本不说话?一点儿都不说?“如果我对她说你好,会很尴尬的。”她解释道,我迫不及待地想听下去。利娅还有一类朋友,主要是信息聊天但也会打招呼,不过要是“一起外出玩耍还是会很尴尬,简直难以想象。当面聊天真的会很尴尬,我甚至都不想跟她们说话”。她还有一个叫安德鲁的朋友,他发短信向利娅表白,可当面就是说不出口。

利娅主动解释自己所谓的友谊“食物链”:

在食物链最底端的朋友,我差不多一直会发信息,但不会当面交流。另一个级别的朋友是在Facebook上结交的,但从没见过。在Facebook上,我有超过800个朋友,有的既没见过面,也不认识,我也不跟他们聊天。然后就是会发短信、见面会打招呼的熟人。再就是好朋友了:我们一直发信息,也会一起出去玩。紧接着还有最好的朋友,不发短信,一直都会打电话。可以当面聊,可以说真心话,会给她们发信息,也会打电话聊天,每周末会一起出去玩。她们就像你的生命一样。

如果说女孩需要让自己始终处于联系之中、有一大堆朋友,那社交媒体就让利娅有机会“超常发挥”了。她可以向同龄人炫耀自己的成功,明白自己绝对不孤单,让自己安心。

利娅也可以实验一些不同形式的关系,但也许会有点尴尬。一方面,她与只发信息的朋友似乎是在用科技替代当面交流。另一方面,我们有权评判吗?只要利娅感到安全和满足,她为什么不能享受令人激动的社交媒体呢?最有说服力的是,尽管这些关系会发生新的排列组合,但一些事情始终不会变:现实中能当面交流的好朋友才是最好的。2010年的女童子军调查证实,92%的女孩称如果放弃所有社交媒体朋友就可以换得最好的朋友始终不变,她们心甘情愿这么做。你最亲密的朋友,正如利娅所说,“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样”。

女孩们在网络虚拟世界的灵活度让她们能够利用社交媒体来达成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意图。让我们看一下特丽莎和利娅之间的即时通信对话[这段对话按照发送给我的原话出版,笔误和其他错误均来自原始对话。]。特丽莎先给利娅发信息,表面上是告诉利娅自己接到了另一个万圣节糖果活动的邀请,很快我们就可以发现,特丽莎不只是为了讨论万圣节:她和两人共同的朋友朱莉在闹矛盾。

特丽莎:利娅我需要跟你谈谈我手机快没电了我得赶快充电快回复。

利娅:哈哈哈好的怎么了。

特丽莎:没什么诺拉邀请我们去要糖果。

利娅:你想去吗?她只邀请了你还是我们俩?

特丽莎:我俩可你要跟朱莉一起也行我不介意。

利娅:朱莉没邀请我……但我其他朋友会跟我一起来如果你想和诺拉一起我不介意,但你和朱莉怎么了?你在跟她生气吗?

特丽莎:和朱莉没什么如果她不理我的话我不会太在意的。

利娅:耶没事的特丽莎!!!!!我爱你你和朱莉是最好的朋友一切都会解决的

特丽莎:实际上如果不和好才是好事。

利娅:我们还是最好的朋友:D。

特丽莎:朱莉说了我什么吗。

利娅:她只说了你俩午餐时吵了架,现在你不愿跟她说话了。

利娅明白,作为朋友,她现在有义务让特丽莎发泄出来,表明自己跟她站在一边。利娅表明忠心后,特丽莎更近一步,要求利娅背叛朱莉,说出朱莉议论自己的话。利娅同意后,特丽莎说了更多:

特丽莎:我们其实都没怎么吵她就不和我说话了她在年级教室和迪娜珍和伊丽莎白一起她们周末去了她的演出她们大笑还说悄悄话我在想嘿朱莉怎么了谁才是你最好的朋友她们还是我感觉她说我俩是最好的朋友但这不是真心话好像她什么都不想告诉我一样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我最好的朋友。

利娅:好像你们俩不是那么要好。我有点难过因为我爱你们两个但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喜欢我们。

注意,利娅现在有所保留,她努力为双方考虑,肯定自己与特丽莎的友谊,但仍然说她也喜欢朱莉。

请留心特丽莎的反应:她发现自己需要再努力一点,才能让利娅完全站在自己这一边,她暗示朱莉也背叛了利娅,针对利娅和朱莉的关系来说。然后特丽莎更进一步,暗示利娅不可能真正弄清朱莉是不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因为她作假、撒谎:

特丽莎:她不是我真正的好朋友我知道她不是真诚的朋友比如说她会说朋友坏话如果你和她走近一些她就会跟人说你的事儿如果你质问她她就会否认比如她会告诉我关于你的事情如果我告诉你你质问她她就会否认通常大家都会相信她因为她和我不一样,我会说自己想说的话我会对人不客气我不在乎我不跟自己不喜欢的人一起玩但朱莉会和她们一起玩会议论她们她更友好喜欢努力装无辜。

利娅:那她做得就很糟糕了,那样太无礼刻薄了。我都不想知道她说了关于我的哪些坏话因为她可能也说了关于你的。

特丽莎:我知道她说我坏话也说你坏话但我跟她关系一般般所以我不希望你认为我这么说是为了躲开麻烦,因为我还要和她一起上学至少还要面对她两年所以我可能最好不要和她做最好的朋友。

特丽莎成功实现了多方协调,将利娅和自己一起列在了朱莉的目标之列。利娅从两边都支持变成了被抛弃的愤怒朋友。她突然蹦出几句,说朱莉怎样在特丽莎背后说她的事情。

利娅:太无礼了她乱说我们两个人的事情然后否认一切这不行的特丽莎她说你坏话时我总是想发火,现在她也到处说我坏话?哇哦她真的很不靠谱。

特丽莎:她现在变得我都不认识了我只想在她反咬一口之前先告诉你。

利娅:我不知道我都不在乎她会说什么。她乱说的时候你怎么回答?如果你没有帮我说话我不会生气的很多人都不帮别人说话的。

特丽莎:我总是帮你说话的因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要是我任由别人说你这样可不妙。

利娅:嗷我也一样我忍不了她乱说♥。

特丽莎:女孩们的地下战争先不说了我得给手机充电回头再聊。

谈话结束时,利娅不仅向特丽莎表忠心,还胆怯地问了特丽莎是否愿意为自己辩护。特丽莎以终极友谊宣誓回应——“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利娅也回赠了这句话。几行短信,利娅就从被求助的可靠朋友变成了同样需要寻求帮助的恳求者,开始惧怕一个不忠诚的朋友。特丽莎成功将利娅变成和自己同一战线,并在此过程中,肯定了两人是最好的朋友。

没什么能比这一例更能体现女孩复杂的社交回报和攻击了。利娅和特丽莎在朱莉背后贬低她,这种闲话显然会增强彼此间的紧张和冲突,但与此同时,利娅和特丽莎的关系变得更密切了。

同类对话可能也会在走廊或电话里发生。但在网上你既不用当面说脏话,也不用在破坏对方和别人的友谊时直视对方双眼,如此一来,让一个女孩反感某人不是变得更简单了?我问13岁的杰茜卡生气的时候发短信是不是更轻松,她说:“是啊,因为感觉算不上个人攻击。感觉不像攻击别人,因为你只是,它们只是文字……我发短信时,不用当面说,我知道如果当面说,她会回更多话,那会惹更多麻烦。”

同理,利娅之所以和我分享这些对话,是因为她把它们都存了下来。为什么?朱莉某天会看见这些话吗?社交媒体当然不是此类对话的创造者,但它改变了这种对话的影响力和速度,让这一切变得更容易发生。

允许使用者匿名评论他人的网站和应用是社交媒体世界的寄生虫。2010年Formspring.me引领潮流,无数青少年在该网站注册了账号,这个网站可以让你的访问者——大部分是同学——在上面写关于你的任何话,且不会暴露身份。

Formspring的力量在于它能为这个问题提供答案:“别人怎么看我?”大部分女孩开这个账户是为了读到关于自己外表、个性或才能的积极评价。但她们得到的留言常常不如人意:

好吧,我觉得我应该帮你一把,好吧,我努力尽可能说最美好的一面……你算不上辣妹垃圾。好了别那样了。好吧该死的没人喜欢你,他们都是装的。没男生会喜欢你,女孩们觉得你就是贱人,如果我是你该死的我会停下来。该死的你真烦。如果你还没注意到你鼻子有多大……我的确这么想的,但是你居然注册了自己的Formspring主页,那就别指望别人说你好话了。<3[表情符号,横着看是个爱心。——编者注]再见贱人。

想象一下,你走进走廊或坐在教室里,但数学课坐在边上的同学很有可能就是在Formspring上骂你的人。由于表面上已达成共识,该网站的残酷程度更是没有底线:注册账号实际上就等同于邀请他人用“诚实”的言论来抨击你。由于双方都同意使用条款,所以看起来你情我愿,一点都不像网络暴行。

出于某些原因,女孩在Formspring上更为脆弱。女孩对同龄人的意见尤为痴迷,这个网站看起来简直好到难以置信。女孩认为——终于——可以在这里挖掘自己真正的社交价值了。一些女孩将成功定义为被所有人喜欢,Formspring让希望不时涌现:你可以开一个账号,也许,只是也许,你不会收获刻薄的评论。也可能所有人会聚集到一起说好话,你就是那个人人都爱的女孩!

无须多言,这是一种有毒的、自我加强的循环:如果你迫切渴望了解同龄人的看法,那可能就会缺乏定义自身价值的自尊。越是依靠读取网站意见来寻求外界认可自我价值,就会放弃越多的个体权威和自信。

女孩生活在一个屏蔽真话、避免冲突的社交世界中,她们蜂拥到Formspring上,是因为这些感情在这里能够浮上表面。Formspring让用户幻想自己可以迂回地窥探女孩的地下世界。但Formspring允许人们不负责地说残酷的话,用户可以夸大其词、攻击他人或者说谎,因为他们完全可以这么做。他们将他人的感情视作儿戏,只想看对方如何回应。无须承担言论的代价和结果,人们就会丧失道德感和理性判断。

然而许多女孩相信了这个错觉,认为Formspring就是在实话实说。她们不会停下来思考:如果无须为自己的言论负责或署名,那些“真话”还能算是真话吗?她们无法从中脱身。13岁的香农因拒绝放弃Formspring被关了好几次禁闭。每次母亲查到她的主页更新,就会惩罚她。然而,她迫切希望知道同龄人的想法,所以每次都会无视关禁闭的威胁,她认为Formspring能告诉她现实生活给不了的东西:能看清别人如何看她。这样她才能有机会修复自己的形象,痛改前非。

尽管在Formspring主页上会出现令人震惊的、肆无忌惮的残酷言论,但使用该网站的女孩会带着令人惊讶的冷漠回应自己的攻击者。

“我想***你(骂人话)。”一条评论如此写道。

“谢了,很直白,不过还是受宠若惊。”这是页面主人的回复。

“你自己明白你对什么都过敏!!应该吃一把花生然后过敏反应然后死掉(原文为大写)……”一个人评论道。页面主人回敬:“哈哈,你应该吃阴茎然后呛死!”

“你又胖又火辣,你的胸很大。”一条评论这样写道。

“K(意为okay)。”页面主人只轻松愉快地回了一个字母。

这些女孩为何如此老于世故?很难彻底看清,也许是因为自卫反击只会引发更多攻击:网络世界的人际规则完全不一样,不良行为的底线不停地被设置、提升、重置。对许多女孩来说,有Formspring页面似乎是值得骄傲的,这代表你可以忍受讨厌自己的人,坚强到足以面对他人眼中的事实。然而,实际上许多女孩希望得到的绝非此类评论。对账号主人来说,每一条轻浮的回应都是在授权他人继续斥责自己。

在Formspring之前,有社交媒体网站Juicy Campus和Facebook的“实话信箱”(Honesty Box)功能,目前已经有不少同类网站,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后来者。Facebook充斥着各种应用,诱惑女孩读取朋友们对自己的看法。在我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隔三岔五就会有教过的学生回答关于我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诱惑我使用,该应用还会让我预览一列长长的匿名答复。一条问题是:“你认为蕾切尔·西蒙斯爱模仿别人吗?”“是。”显然有人这么写了。“你觉得蕾切尔·西蒙斯可爱吗?”(是的。)“你认为蕾切尔·西蒙斯有体味吗?”(没有。)如此等等。如果想挖出是谁在花时间评价我,我必须下载其他应用来“赚金币”。如今30多岁的我不屑一顾,那中学时代的我呢?我一定会不遗余力地赚取这些金币。

也许这就是问题所在。这些网站开发者似乎知道自己是在从青少年发展阶段中获利:他们贪婪地寻求他人的认可。这让我想起了童书《不老泉》(Tuck Everlasting),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孩遇见了一户人家,他们曾经喝下不老泉水,后来却在长生不老中挣扎。在Formspring上,女孩们也相信自己发现了类似的万能钥匙——渴望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可她们却受到了信息泛滥的诅咒。“人不需要永远活着,”在该书电影版的结尾处叙述者说道,“只要活下去。”同理,女孩只要被人喜欢就好,无须被所有人喜欢。

上一章:网络霸凌 下一章:性爱短信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