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得是霸凌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作者:蕾切尔·西蒙斯

孩子感到被同龄人拒绝,一定是霸凌受害者吗?到底是什么会让女孩“落单”?

即便不存在霸凌,也会存在排斥。当关系日益密切,对他人的排斥自然就会发生。虽然我们将排斥列作另类攻击的表现之一,但它不一定是霸凌。本书主旨并非对抗排斥。

每一个排斥案例都和涉及的儿童一样具有独特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孩子在哪儿都落单,或在特定群体中落单,那她的确是到处被孤立了——多多少少就是这样。如果她只是无法与他人形成密切关系,那不能急于判定她是霸凌受害者,需要进一步调查。如果她受到排斥,为自己和父母带来了烦恼,那么就需要审视这种失望缘何而起。渴望孩子受欢迎,也许会让我们戴上有色眼镜看待她的社交世界,让我们无法客观看待日常生活中友谊的起落。假如孩子需要帮助才能提高社交技巧,那她应该得到帮助,但弥补某个女孩缺乏的社交能力,并非其他孩子的责任。

女孩有时的确会将友谊作为武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愿交朋友就是攻击。我们必须区分蓄意的刻薄行为与儿童世界的社交规则。和排斥一样,受欢迎的现象也始终存在,说这种规则不合理,只会让父母显得溺爱无知。

无视女孩自己的愿望,希望她与人人都成为朋友,实际上是在将我们试图阻止的行为强加给她们:这是一种“讨喜友善暴政”,会扼杀女孩的真实心声,逼迫她们形成理想化的、异化的友谊,让她们认为自己的需求应服务于他人,甚至为此不惜代价。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女孩默默跟着另一个女孩,模仿她的行为和外表,似乎想借此潜移默化地获得某种自己无法独立塑造的特质。被模仿的女孩感到气愤,也很尴尬。她有义务和那个只是默默跟在身后、其他什么也不做的追随者一起玩耍吗?我觉得她没有义务这么做。

只有孩子被大部分同龄人躲着,或突然被曾经的伙伴疏远时,排斥行为才更有可能是关系攻击,而非社交规则。即便如此,管教也不一定合适。这并不是说一个女孩为了受欢迎而抛弃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算不上刻薄,的确算,但有人能“逼”我和安妮说话吗?恐怕没人能做到。总有些时候,要让女孩自己协商社交生活。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为她们提供精神支持,让她们明白事情会好起来的。

“我希望女儿做出非常强烈的回应,”一位母亲告诉我,“我不希望女儿懦弱。我们都希望孩子比我们当年强大。”话虽如此,但绝大部分家长都会发现自己面临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何时让孩子自己放手一搏,何时干预?我总是告诉父母,相信自己的直觉。要是在经历了几天的不安之后,女儿的行为发生了改变——如饮食睡眠不规律、不言不语、手机不再响起或震动——那就出问题了,她需要帮助。家长问我,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我会让他们假设,不作为会怎样:学校发现了吗?情况严重时会有人介入吗?学校重视此类问题吗?

滋养女孩隐性攻击文化的是沉默和孤立。正如玛丽·皮弗所写:“我们需要让家庭政治化,而不是病态化。”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为了对抗家庭之外伤害孩子的力量,我们必须先站出来公开表明我们的问题以及孩子内心的恐惧。女孩在被霸凌时觉得只有自己在受苦,但有这种感觉的不仅是她们,父母也是如此。父母们不说出来,就无法向其他家长学习,更容易默默自责。责怪父母意味着我们会更少关注到女儿的同龄人文化,这将阻碍整个社会形成集体意识,并意识到一些制度性问题和社会规则有待我们抵制和矫正。

上一章:如果欺... 下一章:专为女...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