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登顶的总督

乾隆制造  作者:李正

尹继善官场生涯的前三年还是比较常规的。尹继善一边在翰林院实习,一边得空时去怡亲王府当秘书,到了雍正三年(1725),翰林院实习期结束,也只是被授予了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并没有多特别。

接着,在没有任何明确的功绩记载的情况下,仅仅过了两年,尹继善便连升三级,成了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这一年,尹继善33岁。

两年里连升三级,33岁任侍读,整体看,尹继善在官场的前5年,只能说升得比较快,但升迁速度还算正常,并不离谱。但是,在尹继善升任翰林院侍读的那年,他的人生轨迹突然就变了。

尹继善在三月升了翰林院侍读,九月,广东就出了件大案子——时任广东按察使的方愿瑛被弹劾,说有贪墨罪状。雍正派尹继善南下去陪同查案,没想到,查明无误后,雍正居然直接派尹继善临时署理广东按察使的职位。史书记载:

上遣通政使留保等如广东按布政使官达、按察使方愿瑛受赇状,以尹继善偕。鞫实,即以尹继善署按察使。[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三百七,《列传九十四·尹继善》,中华书局,1977,第10545页。]

考虑到按察使是主管一省司法的正三品官员,而尹继善刚刚升到从五品,中间差了五级。此时的尹继善哪怕只是代理广东按察使,也足见雍正对他的重视。

在尹继善入仕的第六年,他开始飞升。年初时,尹继善还只是从五品官,四月份,尹继善就升任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按理说,这已经连升两级了,仅过了四个月,尹继善再次被外放,去署理从二品的江苏巡抚,成了江苏省的一把手。这一年,尹继善年仅34岁。

问题来了:雍正为何会如此重视并越级提拔尹继善呢?尽管尹继善为官前六年的事迹较少,我们很难分析准确原因,但通过尹继善在江苏巡抚任上的表现,不难发现,尹继善是很会当官的一个人。史书记载:

(尹继善)年三十余即任封疆,遇事镜烛犀刻,八面莹澈,而和颜接物,虽素不善者,亦必寒暄周旋之。[昭梿:《啸亭杂录》卷七,《尹文端公》,中华书局,1980,第191页。]

尹继善虽然年纪不大,但为官做事细心,明察秋毫,洞察细微,与人交往又八面玲珑,待人总是和颜悦色,即便双方关系不好,尹继善也一定会寒暄应酬,不让周围的人难堪。

这里,我们说尹继善会当官,可不是说他是一个年纪不大只知左右逢源的好好先生,而是指尹继善从不在人际关系上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在关键业务上,尹继善可从不手软,而且他非常有主见。

比如,雍正七年(1729),尹继善实授江苏巡抚,并继续署理江南河道总督,在河道问题上,尹继善不但拒绝了雍正的一项指示,还直接批评雍正的宠臣——时任浙江总督的李卫不懂水利。

当时的情况是,雍正为了治理黄河,想搞一个天然堤坝。结果,这个想法当即被尹继善给否了。恰巧,当时李卫要进京,路过江南河道衙门,也专门找了尹继善一趟,说:

卫已奏明,黄水小,开固毋妨。[袁枚:《小仓山房文集》文集卷三,《神道碑·文华殿大学士尹文端公神道碑》,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第39页。]

我已经跟皇上说过了,黄河水量小,开一个天然坝完全没问题。李卫贵为浙江总督,是尽人皆知的雍正宠臣,同时其官声名望也不错。换了别的官员,前有雍正命令,后有李卫督促,肯定早就去开凿新坝了。然而,尹继善却直接上奏雍正,把李卫参了。奏折原文是:

李卫不问河身之深浅,而但问河水之小大,非知河者也。[袁枚:《小仓山房文集》文集卷三,《神道碑·文华殿大学士尹文端公神道碑》,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第39页。]

李卫想开坝,却不管河流的深浅落差,只考虑河流的流量大小,这完全是不懂水利之举,是在瞎搞!后面,尹继善还解释了,只要开坝,黄河必然泛滥。尹继善这道奏折,不仅是说李卫不懂治河,本质上也是在否定雍正的决议。

当时河道衙门里的幕僚知道尹继善上了这封奏折之后,都吓坏了。他们觉得尹继善这回肯定完蛋了——在他们眼中,在古代的官场里,无论理由有多么正当,也得服从领导的意志才行,尹继善这么愣,肯定是不行的。据史书记载,尹继善方草奏时,幕中客齐为公危,有治装求去者,公不为动。[袁枚:《小仓山房文集》文集卷三,《神道碑·文华殿大学士尹文端公神道碑》,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第40页。]

有的幕僚知道尹继善上这样的奏折后,直接申请离职了。可没想到,雍正看完尹继善的奏折,非但不生气,反而很开心,回复说:

卿有定见,朕复何忧?[袁枚:《小仓山房文集》文集卷三,《神道碑·文华殿大学士尹文端公神道碑》,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第40页。]

哎,爱卿你想好对策了,朕就不担心了。后来事实证明,尹继善确实有高见。雍正还特别给尹继善加了个太子太保头衔以示鼓励。

尹继善在否定雍正开坝的方案后,很快便提出了自己研究过后的修缮河道的新方案。整个方案非常得体,以至于雍正看后当即写下朱批,夸赞尹继善道:

朕嘉悦之怀笔难批谕,汝父积何德,得生汝如此之子也!朕实为汝君父庆喜焉!勉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一五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第436页。]

朕太开心了,言语无法形容的开心,尹继善,你说你爸是积了什么德,才能有你这么优秀的儿子?朕都替你爸感觉到庆幸啊!

尹继善不仅注重同僚关系,自己办事认真、专精业务,他本人在对待百姓生活方面做得也很出色。

其一,尹继善心疼良善百姓,不愿意百姓被管理者盘剥。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政府经常找南方百姓征收粮食,再把粮食运去北方,这个南粮北运的过程往往要借助漕运。而每年征收漕粮时,常有各级官吏盘剥百姓。尹继善便逐一核查漕运征粮的每个环节,重新制定章程,以减轻百姓压力。在尹继善及继任者的努力下,雍正朝乃至乾隆朝早期的漕运之务,都转向了难得的清明状态。以至于史书记载:

漕务肃清者凡四十余年,皆文端遗惠也,宜吴人思公至今犹不置云。[赵翼:《檐曝杂记》卷二,《尹文端公肃清江南漕政》,中华书局,1982,第31页。]

“文端”指的就是尹继善,这句话是说,雍、乾两朝40多年来漕运清明,多亏了尹继善当年的努力,因此江苏百姓一直对尹继善念念不忘。

其二,除了心疼良善百姓外,尹继善对误入歧途的百姓也没有一竿子打死。古代有一种现象,叫“杀良冒功”,也就是官兵在斩获敌人不多时杀害普通老百姓,假装杀了敌人,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功绩。在杀良冒功现象频频发生的年代,尹继善非但从不迫害良民,反而下功夫尽量让浪子们及早回头。史书记载:

(尹继善)居官安静,声名亦好。又闻得不时在外,潜行私访,凡地方光棍,以及窝娼窝赌匪类,俱将其姓名开列一单,实贴巡抚衙门前,以示其悛改敛迹之意。[见《朱批谕旨》卷一百十六,《朱批祖秉衡奏折》,四库全书本,第15页a。]

尹继善做官清廉安静,名声也很好,他还时常进行秘密访查,查出地方上的各种无赖之徒,以及窝藏娼妓、赌徒的不法刁民后,尹继善也不会第一时间逮捕,而是一边监视、控制,一边把他们的名字都列出来,贴在巡抚衙门门前公示,希望他们及早悔悟。说到底,无非是给这些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总的来说,尹继善很会做官,因为他无论是上对领导,还是下对百姓,抑或是对同僚、对业务,都能穿梭各方,游刃有余,还不耽误工作。

时间长了,雍正越看尹继善便越喜欢,不但在雍正九年(1731)七月将尹继善正式升为从一品的两江总督,让尹继善入仕仅八年半,就成了清朝顶级的地方官员——封疆大吏,后来,雍正爱屋及乌,对尹继善的父母也有特别优待。

比如尹继善的父亲尹泰,我们之前提到过,尹泰原本是国子监祭酒,早在康熙朝就退休了。结果到了雍正朝,老爷子70多岁了,又被雍正请回朝中为官。在雍正七年,雍正还任命尹泰担任东阁大学士。并且,雍正后来亲口承认,他将尹泰升为大学士,纯粹是看尹继善的面子。

至于雍正是怎么承认的呢?这就必须提到尹继善的妈妈了。

尹继善他妈妈姓徐,是尹泰的小妾,并非正妻,在家里的内眷中始终地位不高。雍正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就想帮尹继善一把。雍正十一年(1733),39岁的尹继善被调任云贵总督。在赴任前,雍正问尹继善:你母亲可有过封号吗?在清朝,按规定,侧室是不能有封号的。尹继善听后,便摘下帽子,一头磕了下去,想和雍正解释。结果,雍正一下子拦住了尹继善。史书记载:

公叩头免冠,将有所奏。世宗曰:“止。朕知汝意。汝庶生也,嫡母封,生母未封,朕即有旨。”公拜谢出。[袁枚:《小仓山房文集》文集卷九,《书事·稗事二则》,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第193页。]

雍正的意思是:朕知道,你是庶子,你的嫡母有过封号,但你的亲生母亲一直没能有封号,朕会下旨帮你解决的。雍正说完,尹继善感激涕零。

明明是一件好事,结果圣旨到家之后,尹泰不愿意了,大骂尹继善。尹泰的核心逻辑是:你尹继善想对你亲妈好,连我这个当爹的都不问一句,居然直接找到皇上那里去了,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爹?

尹泰越骂越气,越气越骂,拎着拐杖就打,把尹继善帽子上的孔雀翎都敲掉了。80多岁的爹,打快40岁的儿子,一时间,全家都鸡飞狗跳。尹继善他亲妈徐氏看见之后,心疼得不行,直接给尹泰跪下了,求尹泰别再打了。跪了半天,尹泰才住手。

尹泰在家里这一通闹腾,也不知道怎么地就传到雍正耳朵里了。雍正听完也很生气——朕亲自下的旨,尹泰你哪儿来的这么大的脾气啊?转天,雍正就派了4个太监、4个宫女捧着受封要用的衣服、首饰等去尹泰家里,伺候徐氏接受封号。同时,雍正还命令八旗贵族中凡有封号的女同志都打扮隆重点过去祝贺。并且,在这个受封仪式上,雍正还安排了满、汉内阁学士专门给尹泰宣读了一段圣旨。圣旨的原文是:

大学士尹泰,非借其子继善之贤,不得入相。非侧室徐氏,继善何由生?着敕封徐氏为一品夫人。尹泰先肃谢夫人,再如诏行礼。[袁枚:《小仓山房文集》文集卷九,《书事·稗事二则》,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第193页。]

雍正敲打尹泰:尹泰,要不是你有尹继善这么个好儿子,朕是不会让你入内阁的;要不是有侧室徐氏,也没人能给你生出尹继善这么好的儿子!现在朕要封徐氏为一品夫人,你现在先郑重、严肃地给徐氏说声对不起,再给朕按规定进行后面的行礼!

旨意宣读完,4个太监就按着尹泰给徐氏行拜见礼去了。徐氏看见老爷来了,吓得想站起来,结果被4个宫女摁住了。最终,在尹泰拜完尹继善他妈妈徐氏后,册封典礼正式开始,雍正还把宫里的戏班子临时派去尹泰家里唱曲。最后,在雍正的强行安排下,整个册封仪式还算顺利地收场了。

因此,尽管在人们提起雍正朝的三大督抚,往往是指鄂尔泰、李卫和田文镜,但相较三人,尹继善所获的盛宠不遑多让。那么,雍正驾崩后,尹继善到了乾隆朝是否依然会圣眷长隆呢?

上一章:两位领... 下一章:谨小慎...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