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第八

人物志  作者:刘劭

本章是对英雄的分析。所谓英雄,就是文武才干出众的人,在他身上既有英才,又有雄才。所谓英才,即指其聪明才智;所谓雄才,即指其气魄胆力。英雄身上,英才和雄才哪一样都不能少,只有英才没有雄才或只有雄才没有英才都不能成为英雄。前者只能担任宰相,后者只能担任将军,二者兼具,才能够成为成就大业的英雄。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 (1) ,兽之特群者为雄 (2) 。故人之文武茂异 (3) ,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 (4) ,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若校其分数 (5) ,则互相须,各以二分 (6) ,取彼一分,然后乃成。

【注释】

(1) 精秀:完美优异。

(2) 特:杰出,异常。

(3) 茂异:出众。

(4) 秀出:美好特出。《国语·齐语》:“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

(5) 校其分数:考查他们的比例。校,考查,算计。分数,比例。

(6) 二分:分成两部分。

【译文】

花草中完美优异的称为英,野兽中出群的称为雄。所以文武才干出群的人,从此中取名为英雄。所以特别聪明秀出的人称为英,胆力过人的人称为雄,这是名称大体上的区别。如果考察它们的比例,则二者互相须要,各自分为两部分,互相取一部分,然后才成为英雄。

何以论其然 (1)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 (2) 。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 (3) ,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 (4) 。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 (5) ,而不可以处事。若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 (6) ,而不可以虑变 (7) 。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 (8) ,未可以为先登 (9) 。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体分不同 (10) ,以多为目 (11) ,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 (12) 。

【注释】

(1) 然:这样。

(2) 说:主张,学说。

(3) 见机:识机微,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

(4) 济:发挥。

(5) 坐论:坐而论道。

(6) 循常:遵循常规。

(7) 虑变:思虑变化。

(8) 力人:力气大的人。《左传·宣公十五年》:“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9) 先登:先锋。《后汉书·段颎传》:“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募先登。”

(10) 体分:秉赋和素质。

(11) 以多为目:以所含较多的秉赋和素质为名称。目,名称。《后汉书·酷吏·王吉传》:“凡杀人皆磔尸车上,随其罪目,宣示属县。”李贤注:“目,罪名也。”

(12) 高祖:即刘邦,庙号太祖,又称高皇帝。字季,泗水沛县(今江苏境内)人,曾任亭长。秦末率众起义,称沛公。乘项羽与秦军主力决战之机,率先进入关中,攻占秦都咸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深得民心。项羽入关后,被封为汉王,进驻汉中。后率兵东进,与项羽进行长达四年多的楚汉战争,最后消灭项羽,建立汉朝。在位期间减轻徭役,发展经济。政治上剪除异姓诸侯王,分封同姓王。豁达大度,知人善任,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项羽:即项籍,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战国末年楚国名将项燕后裔。从叔父项梁居吴,心怀反秦大志。秦末与叔父率兵起义,在巨鹿破釜沉舟,与秦军主力展开大战,坑杀秦降卒二十万。后率军入关,兵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焚毁秦宫殿。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诸侯。不久诸侯纷纷起兵,与刘邦一起反楚。最后在垓下被刘邦军打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译文】

为什么这么说呢?聪明是英才所具有的素质成分,但得不到雄才的胆力,则他的理论和主张就不能付诸实践。胆力是雄才所具有的素质成分,但得不到英才的智慧,则事情就办不成。所以英才以其聪明谋划开始,以其明智识机微预世事,还需要有雄才的胆力去实践。雄才用他的力量征服众人,用他的勇气排除困难,还要有英才的智谋才能成功。这样才能够各自发挥他们的长处。如果一个人以聪明能谋划开始,而其明智不足以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这样的人可以用他来坐而论道,却不可以用他去办事。如果一个人以聪明能谋划开始,明智也能识机微预世事,但没有勇气去实践,这样的人可以用他做常规的事,而不能用他思虑变化。如果一个人力量超人,而没有行动的勇气,这样的人可以把他作为大力士,却不可以用他做先锋。如果一个人有超人的力气,也有行动的勇气,但没有处理事务的智慧,这样的人可以用他做先锋,却不可以任他为将帅。一定要以聪明能谋划开始,明智能识机微预世事,胆力能决断事务,这样的人可以称为英才,张良就是这样的人。气力过人,有实践的勇气,有足以决断事务的智谋,才可以称为雄才,韩信就是这样的人。人们所具有的禀赋和素质不同,以所含较多的秉赋和素质为名称,所以有英才和雄才名称的不同。然而他们都是偏至之才,只能担当人臣之任。所以英才可以任宰相,雄才可以任将军,如果一个人同时兼有英才和雄才的素质,就能够称雄于世,高祖刘邦、楚霸王项羽就是这样的人。

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 (1) ,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 (2) ,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材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 (3) 。然则英、雄多少 (4) ,能自胜之数也 (5) 。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注释】

(1) 合变:与变化合拍,即随机应变。

(2) 范增:秦末居巢(今安徽桐城南)人,参加项梁反秦武装,主张立楚国后裔以为号召,随宋义、项羽救赵,被项羽尊为“亚父”,封历阳侯,为项羽重要谋士。破秦后,力主杀掉刘邦,不被采纳。后与项羽谋议封刘邦为汉王,以削弱其势。楚汉相争中,劝项羽不受刘邦请和,急攻荥阳以灭之。后因刘邦施反间计为项羽所疑,被削职夺权,死于归乡途中。

(3) 宅有天下:把天下作为自己的家,即具有天下。

(4) 英、雄多少:英才的素质与成分和雄才的素质与成分的多少。

(5) 自胜之数:决定取胜的数量。自,由来,缘由。《中庸》:“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郑玄注:“自,谓所从来也。”

【译文】

然而英才的素质与成分可以多于雄才的素质与成分,但英才的素质与成分是不可以缺少的。缺少英才成分,则智者会离开他。所以项羽气力盖世,有随机应变的明智,但不能听取采纳奇计妙策,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所以陈平等人全都脱离他而归顺刘邦。高祖刘邦英才的成分多,所以群雄都服膺他,英才也归顺他,两种人都能够发挥作用。所以刘邦能够灭秦破楚,具有天下。这就说明英才的素质与成分和雄才的素质与成分的多少是决定能否取胜的数量。只有英才素质而没有雄才成分,则雄才不会服膺他。只有雄才素质而没有英才成分,则智者也不会归顺他。所以雄才之人可以得到雄才,不能得到英才。英才之人可以得到英才,不能得到雄才。所以一个人的身上,兼有英才和雄才的素质与成分,才能够役使英才与雄才。能够役使英才与雄才,所以能成就大业。

上一章:接识第七 下一章:八观第九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