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五生死之间 作者:汤姆·克兰西 |
||||
飞机的前轮甚至还没有滑上跑道,飞机就又回到了登机口。没有什么解释,只有一位空乘人员带着职业所特有的僵硬刻板的微笑,对克拉克和查韦斯说了一句:“请跟我来。”克拉克意识到这个请求没有讨论的余地。 “丁,你忘记缴纳违章停车罚单了?”克拉克问他的女婿。 “没有,老兄,我可是个循规蹈矩的人。” 他们俩各自吻了一下自己的妻子,说了句“别担心”,然后跟着空乘人员沿着过道走向已经打开的飞机舱门。在登机桥上等待他们的是一位伦敦警察厅的警官。克拉克从帽子上黑白相间的棋盘格看出他不是个普通的警察,毛衣上的臂章显示他隶属于SCD11——专门刑事部情报组。 “先生们,非常抱歉打断了你们回家的旅程,”这个警察说道,“但有件事必须请你们出席。请跟我来。” 英国人开车的方向和别人相反,很多东西的叫法和别人不一样,这些都让人感到别扭。还有就是英国式的礼貌,克拉克对此一直都很不习惯,特别是在军队的上层人士中间。注意,礼貌总比粗鲁好,但有些人杀死的歹徒可能比大多数人一辈子见过的都多,当这些人用非常客气的口吻跟你谈话时,总会让人感觉到浑身不自在。克拉克在这里遇到过几个这样的家伙,他们会详细解释怎么用叉子杀死一个人,喝他的血,剥他的皮,听上去就跟邀请别人喝下午茶一样轻松。 克拉克和查韦斯跟着这个警察沿登机通道往下走,穿过几个检查点,然后又穿过一道带刷卡器的安全门,来到了希思罗机场的安全中心。他们被领进一间小会议室,在日光灯刺眼的灯光下,阿利斯泰尔·斯坦利站在一张菱形的桌子旁等着他们,斯坦利目前的正式身份仍是“彩虹六号”的副指挥官,他来自SAS——皇家特种空勤团,这是英军首屈一指的特种作战部队。 虽然克拉克在公开场合不愿意承认,但据他所知,说到战绩和历史,SAS是举世无双的。当然还有和SAS一样出色的部队,比如他曾经待过的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但英国人在很早以前就为现代特种部队制定了“黄金标准”。这可以追溯到一九四一年,一位名叫斯特林(后来以斯特林冲锋枪而闻名)的苏格兰近卫团军官率领一支六十五人的L别动队,在北非与纳粹德国国防军作战。从早期在北非的敌后破坏行动,到在伊拉克荒漠中的疾行作战,SAS见证并参与了这一切,在特种作战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和先前他的弟兄们一样,阿利斯泰尔·斯坦利也是一位顶尖的特种部队士兵。事实上,克拉克很少把斯坦利当成自己的副手,而是把他当成共同的指挥官,对他非常尊重。 就像在英国要靠左行驶、对薯条的叫法不同,SAS的组织架构是克拉克需要调整适应的另一个问题。根据典型的英国风格,SAS的组织架构是独一无二的,它被分为团——分别是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团,还有中队——编号分别从A到G,根据需要,中间保留了几个字母编号以为备用。克拉克不得不承认,英国人做任何事都很有眼光。 “阿利斯泰尔,”克拉克边说边向他点头致意。斯坦利脸上的表情告诉他,有十分严重的事情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 “斯坦利,这么快就想我们了?”丁和他握了握手,说道。 “我倒希望是这样,伙计。打断了你们的行程,非常抱歉。不过我想你们可能希望在彻底放松前再来一点儿刺激。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来自哪里?”克拉克问道。 “瑞典,通过间接的途径。似乎他们丢掉了在的黎波里的大使馆。这让他们感到十分难堪。” 查韦斯说道:“‘丢掉’?我猜你的意思不是指放错地方吧?” “当然不是,对不起。典型的英国式的表达方式,虽然很动听,但并不一定很实用。情报还在确认当中,但位置已经确定了,不费多大劲大概也能猜出恐怖分子的大致身份。” 克拉克和查韦斯拉出椅子在桌旁坐了下来。斯坦利也坐下了,他打开公文包,里面装着一本拍纸簿,上面有手写的笔记。 “给我们介绍一下。”克拉克说道,他的大脑又开始工作了。 十分钟前他是一个普通公民——至少他自己是这么看的,和家人坐在一起,准备乘飞机回家。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他又成了“彩虹六号”的指挥官。必须承认,这种感觉很好。 “就目前所知,一共有八个人。”斯坦利说,“他们非常迅速地绕过了当地的警察,没有造成伤亡。卫星图片显示,四名瑞典人——可能是瑞典空降部队士兵——倒在大使馆院子里。” 瑞典空降部队士兵是从军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他们可能是瑞典特别卫队(仅次于瑞典安全保卫局)的成员,负责大使馆的保卫工作。 “这是些很难对付的家伙,”查韦斯说道,“显然有人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而且下手很干脆,大使馆内部有什么消息吗?” 斯坦利摇了摇头。“没有任何通讯信号。” 克拉克认为,这很好理解。既然这些人可以非常迅速地进入大使馆,干掉四名瑞典空降部队士兵,那么他们肯定也明白首先占领通讯室的重要性。 “没有人宣称对此事负责吗?”查韦斯问道。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但我想这不会持续太久的。利比亚方面现在还没对外公布消息,但恐怕这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各式各样的恐怖组织常常同时宣布对某起重大的恐怖事件负责,这样做的目的未必是要提高自己的声望,更有可能是想把水搅浑。这和警察侦破重大凶杀案的过程有些类似。在一个案子里,你可能会碰到不少很快就招供的家伙,以及好几个变态的嫌疑人,每一个人都不能轻易放过,以免漏掉真正的凶手。对付恐怖主义也是如此。 “我猜他们也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对吧?”克拉克继续问道。 “是的。” 这种情况很常见。其实他们并非没有要求。劫持人质的恐怖分子在处决人质之前,他们的目的只是吸引国际上更广泛的关注,向国际社会说明他们之所以这么做的理由。倒不是说这对于克拉克和他的团队不重要,而是在某个政府官员说“开始行动”之前,“彩虹六号”和其他特种部队一样,都是受政治支配的。只有在政客们认为有必要松开这头战争猛犬的链子的时候,“彩虹六号”才会开始自己最拿手的工作。 “现在事情有点儿棘手。”斯坦利说道。 “政治方面的原因?”克拉克猜道。 “对。正如你可能想到的,我们的上校朋友打算派出他的‘民众卫队’,实际上他已经把他们部署在附近了,但考虑到‘民众卫队’的交战规则,瑞典总领事对这个主意不太感冒。” “民众卫队”本质上说是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的个人特种部队,由大约两千人组成,成员都来自他的家乡苏尔特。克拉克知道,“民众卫队”是一支精良的部队,有良好的后勤保障和情报支持,但“民众卫队”临场处置能力不为外人所知,而且他们对行动中造成的人员财产的损失也不大在意。一旦由“民众卫队”发起进攻,瑞典人质可能会遭到重大伤亡。 卡扎菲是个很有趣的混蛋,克拉克心想。他最近从一个北非坏小子变成了一个人道主义者,并开始大力抨击恐怖主义。和大多数美国情报机构一样,克拉克对卡扎菲这种角色上的转换感到疑心重重。有一句老话说,“美洲豹无法改变身上的斑点”,这话未必完全正确,但在克拉克看来,“兄弟般的领袖和革命的导师”穆阿迈尔·阿布·米尼亚尔·阿尔——卡扎菲上校是一头彻头彻尾的美洲豹,这一点直到他自然死亡,或是不那么自然地死亡那一天为止都不会改变。 二〇〇三年,在卡扎菲的命令下,利比亚政府正式通知联合国,利比亚愿意对十五年前发生的泛美航空公司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并愿意向受害者的家庭提供总额达三十亿美元的赔偿。这一举动立即受到西方的称赞,许多欧洲国家因此放松了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并且在外交上对此表示赞赏。这头美洲豹做的还不止这些,他先是向国际检查团开放了自己的武器计划,然后又强烈抨击了9·11恐怖袭击。 克拉克对卡扎菲的改头换面有自己的看法,它并不表示卡扎菲因年岁增长而变得圆滑,他这么做主要出于经济上的原因。换句话说,油价在九十年代直线下滑,导致这个沙漠国家的经济处于石油成为黑金以来最困难的时期,这削弱了上校支持恐怖分子的能力。当然,克拉克提醒自己,美国入侵伊拉克可能也促使卡扎菲不得不转变立场,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的领地可能面临的下场。平心而论,克拉克承认,即便一头美洲豹是由于牙齿老化而假装想改变自己的习性,那也不是一件坏事。问题是,现在油价已经反弹,上校会再一次蠢蠢欲动吗?他会利用这次事件发出怒吼吗? “当然,斯德哥尔摩的最高指挥当局希望派出自己的人,但卡扎菲绝不会接受。”斯坦利继续说,“我最近听到的消息说,罗森贝德[Rosenbad Street,位于斯德哥尔摩,瑞典政府及首相办公室所在地。]正在和唐宁街会谈。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已处在待命状态。赫里福德正在召集余下的部队。有两支队伍不在驻地,一支正在接受体检,另一支正在休假,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在一小时之内就可以集结完毕,很快就能与我们会合。”斯坦利看了看手表,“也就是说,七十分钟之内就可以出发了。” “你刚才说‘集结’,”查韦斯说道,“集结在哪儿?”时间很紧迫,即便用最快的交通工具,伦敦到的黎波里也需要不短的时间,大使馆里面的人质可能活不了那么久。 “塔兰托。意大利海军很慷慨地给我们提供基地,直到政客们作出决定。一旦接到命令,我们跨过地中海就可以到达的黎波里。” |
||||
上一章:一四 | 下一章:一六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