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五章我辈孤雏 作者:石黑一雄 |
||||
我不记得那次在餐厅里的争吵发生在卫生督察来访之前还是之后。我只记得那天下午雨下得好大,屋子里到处阴沉沉的,我还记得我在图书室里温习我的算术功课,梅俐则在旁陪伴。 我们称之为图书室,其实也不过是个前厅,而墙上碰巧摆了几排书罢了。中间的空地刚好只够放下一张红木书桌,那里向来是我做功课的地方,我的背就靠在通往餐厅的双开门上。梅俐,我的阿妈,认为我的学业是件严肃的大事,即使我做了一个钟头的功课,她也就一个钟头不苟言笑地站在我身边看着,从没想要往身后的书架上靠一靠,或者到我对面的椅子上坐一坐。用人们早就知道读书时间不可以闯进来,连我父母也这么认为,除非有什么重大事情,不然他们也不会来打扰我们。 那天下午,父亲竟然大步走过前厅,无视我们的存在,进入饭厅后把门牢牢关上。几分钟后,又有人闯入,是母亲,她也一样大步通过,迅速地走进饭厅。接下来的几分钟,即使隔着厚重的门,仍不时听到只字片语透过来,可见他们吵得多么不可开交。不过真正教人沮丧的是,只要我多听了一会儿,只要我手中的铅笔迟迟写不出算数题目的答案,就会招来梅俐的责骂。 可是就在这时候—我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有人来唤梅俐过去,书桌边忽然只剩我一人。起先我还继续在做功课,好怕梅俐回来会发现我离开了椅子。不过她离开愈久,我就愈想要听清楚闷在那扇重门后头的争执到底在吵什么。终究我还是站了起来,走到门边—即便到了这个节骨眼,我还是每隔几秒就跑回书桌,以为听见了阿妈的脚步声。后来,我想到一个可以理直气壮地留在门边的办法:我把尺握在手里,就算梅俐逮到我,我也可以说我正在测量房间的大小。 尽管如此,也只有在我父母按捺不住,音量失控的时候,我才听得见整句话。我约略可以从母亲愤怒的声音里,听到义正词严的语气,就像那天早上她对卫生督察说的话一样。我听见她反复说了好几次:“可耻!”还一直用“罪恶的生意”来指称她批评的事。她说:“你把我们都变成了共犯!无一幸免!真是可耻!”父亲听起来也很生气,不过他的语气是辩解与无奈。他一直说着这类的话:“事情没那么简单。一点也不像你说的那么简单!”忽然间,他扯着嗓门说: “可惜啊!我不是菲利普!我天生就不是。可惜啊!真是可惜啊!” 他的咆哮里别有深意,像是某种锥心刺骨的无奈,我忽然好气梅俐在这种情况之下留我一个人在那里。也许就是这时候,我站在门边,手里握着尺,既想再听下去,又想逃回我的游戏间,到玩具士兵身旁寻找庇护,忽然间,我听到母亲说出这些话: “为这样的公司服务,您不觉得羞耻吗?告诉我,赚这种亵渎上帝的钱财来过活,您的良心能安吗?” 我不记得后来梅俐是否回来了,或者父母出来的时候我是否还在图书室。我倒是记得随之而来的,是我父母之间一段相当长期的冷战—也就是说,持续了好几个星期,而非数日而已。我不是说他们之间连只字片语都没有,只不过所有的交谈都仅限于现实事务。 这种冷战我早就司空见惯,也从来不会多问。反正这也不太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例如,父亲来吃早餐的时候还是会先说一声:“早安!”再把双手合在一块,只不过母亲的回应是冰冷的眼神。遇到这种情况,父亲为了掩饰他的尴尬,便转向我,用同样欢愉的语气问道: “那么你呢,小海雀?昨晚有没有什么好玩的梦?” 根据我的经验,我该含糊应声然后继续吃东西。除此之外,如我所说,我的生活一切照旧。不过我想我一定对这件事多少有过什么想法,因为我确实记得,有一次我在秋良家玩耍,跟他有过一次特别的谈话。 在我记忆里,秋良的家从建筑本身来看,与我家十分类似;事实上,我记得父亲告诉过我,两栋房子是二十年前由同一家英国公司建造的。不过他家内部就另当别论了,那也是让我着迷之处。倒不是因为里头放眼皆是东方的画或装饰品—在上海,在我人生的那个阶段,我对这些东西必定是司空见惯—而是因为他家人在应用西式家具的方法上,有十分奇特的想法。我觉得该在地板上出现的小地毯,他们挂到墙上去;椅子的高度总是与桌子不搭;桌灯则顶着硕大欲坠的灯罩。最值得一游的,是他父母在屋子顶层布置的那两个和式房间。这两个房间小巧却不显得拥挤,地上铺了榻榻米,墙上则安上了纸板,如此一来,一旦进入房里—至少根据秋良的看法—就感觉不出自己其实不在木头与纸建造的纯正日式房子里。我记得这两个房间的门格外有意思:从外面看,“西式”的这面,是橡木门板配上磨亮的铜制手把;从里面看,“和式”的那面,是细致的纸配上漆木格框。 总之,有一次,天气酷热如蒸,秋良与我在其中一个和式房间里玩耍。他教我玩一种游戏,用的是一叠写了日本字的纸牌。我尽力学会了基本规则,玩了几分钟,我忽然问他: “你母亲会不会有时候不再跟你父亲讲话?” 他茫然地看着我,可能是因为他没听懂我的话;每次我像这样另起一个话题,他的英文程度往往就应付不了。于是我又问了一次,他耸耸肩说: “母亲不跟父亲讲话,当父亲在办公室;母亲不跟父亲讲话,当父亲在厕所!” 话一说完,他抱着肚子狂笑,翻身仰卧在地上,两脚朝空中乱踢。我只好暂时丢下这事不提。不过既然都提了,我决心要问出他的看法,过了几分钟,我又问了一次。 这次他似乎感觉到我是真心要问,便把纸牌摆一边,问了我几个问题,就这样我或多或少让他明白了我心中的忧虑所为何来。他接着又翻身仰卧在地,不过这次他若有所思地盯着天花板上旋转的风扇。过了一会,他说: “我知道为什么他们不。我知道。”接着他转向我说,“克里斯托弗,你,不够英国人。” 我请他解释,他又望着天花板,沉默不语。我也翻身仰卧,跟他一样盯着风扇。他躺在房内的另一角,后来他开口了,我记得他的声音哽咽几不成声。 “我家,一样,”他说,“母亲和父亲,他们不说话。因为,我,不够日本人。” 也许正如我提过的,我常把秋良当作人情世故的权威,因此那天我非常仔细地听他说话。我父母不跟对方说话,依他之见,是因为他们对我的行为感到痛心—也就是说,因为我的言行举止不够像英国人。他说,假如我朝这个方向去想,我就可以找出每次父母不说话跟自己在这方面的疏失间的关联。就他自己而言,他总是知道每次自己对不起日本血统,他果然就发现父母不再跟对方说话。我问他,那为什么他们不能像我们不乖的时候那样,用一般的方式责骂我们就好了,秋良对我解释,情况不同;他谈的犯错,迥异于平时会让我们受责罚的行为不检。他指的是,我们让父母失望到连想责骂我们都没办法。 “母亲和父亲,非常非常,很失望,”他幽幽道出,“所以他们不说话。” 接着他坐了起来,指着当时窗户上半掩的百叶遮阳帘。我们这些小孩,他说,就像把帘叶系住的绳子。以前有位日本僧侣这么告诉他。我们常常不了解这点,不过正是我们这些小孩,不但把家系在一起,也把全世界系在一起。假如我们不尽自己的责任,帘叶就会散落一地。 我不记得那天我们还谈了些什么,再说,这种事情我不会老挂在心头。无论如何,我记得,我不止一次好想跟母亲求证我朋友说的理论,结果我一次也没问成,倒是有一次我跟菲利普叔叔谈起了这个话题。 菲利普叔叔并不是我的亲叔叔。他刚到上海时,曾跟我父母同住,在我家“做客”,当时我还没出生,他还受雇于摩根洋行。后来,我还很小的时候,他基于“自身与雇主对于中国该如何成长的看法,有极深鸿沟”的理由,辞掉了公司的职务,这是母亲每次描述的用词。等我年纪渐长,知道了这号人物的存在时,他已经在经营一家名为“圣木”的慈善机构了,宗旨是要改善上海中国人区域的生活条件。他是我父母长年的朋友,不过,我也提过,在母亲热衷反鸦片运动的那几年,他更成为家里的常客。 我还记得常常跟母亲一起去菲利普叔叔的办公室,地点就在市中心某教会的花园里—如今我猜测,应该是苏州路上的“联合教会”。我们的马车会直接驶进花园,停在一片果树成荫的大草坪边。在这里,尽管四周传来大都市的噪音,气氛却相当宁静,母亲下了马车会停下脚步,抬起头说一句:“空气,这里纯净多了。”看得出她的心情变得轻松,而且有时候—假如来早了些—我们就到草地上玩游戏,打发个几分钟。如果我们玩的是捉人游戏,在果树之间穿梭,母亲常常会跟我一样兴奋地欢笑尖叫。记得有一次我们玩到一半,她看见有牧师从教堂里出来,便立刻打住。我们文静地站在草坪边,他从我们身边走过的时候,我们还跟他寒暄一番。可是一看他走掉,母亲马上转身朝我蹲下来,与我共谋似的噗嗤一笑。这种事可能不止一次。总之,我记得一想到母亲也会跟我一样,参与一些会被“教训”的事情,心里就觉得好奇妙。那些在教堂墓园里无忧无虑玩耍的时光,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层面,才让我永远有些特别的感觉。 在我记忆中,菲利普叔叔的办公室总是乱七八糟,到处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一堆堆的报纸,甚至还有零散的抽屉匣,里头仍装有东西,摇摇晃晃地叠成小塔。我猜想母亲不会准许房间搞成这副德性,不过每次形容菲利普叔叔的办公室,她都只用“温馨”、“忙碌”之类的形容词。 每次来看他,他总不忘好好招呼我,热情地与我握手,请我坐下,然后跟我聊上好几分钟,母亲则带着笑容在一旁静候。通常他还会送我一份礼物,还佯称是早就准备好,等着我来拿的—其实没几次我就看出来,他是当下眼前有什么东西就拿来给我。“猜,我给你准备了什么,小海雀?”他会这么说,而眼神则在房内寻找一件合适的东西。就这样,我得到许多办公室的用具,全都保存在游戏室的一个旧柜子里:一只烟灰缸、一个象牙笔架、一块铅制的镇纸。有一次,菲利普叔叔说要送我礼物,话说完了,却还没看到什么合适的东西。他先是尴尬地停了一下,接着跳了起来,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口中喃喃念着:“我放哪里去了?我到底丢哪儿去了?”找了半天,也许是情急之举,他走到墙边,把长江流域的地图扯下,还弄破了一角,他把地图卷起来就捧到我面前。 我向他吐露心声的那次,办公室里只有菲利普叔叔与我独处,母亲因事出去,我们正在等她回来。他邀我坐上他办公桌后的椅子,而他自己则在办公室里走动。他像平常一样,跟我闲聊些趣事,换作平时,不用多久就可以逗得我开怀大笑,不过那次不同—就在我与秋良讨论过后没几天—我没心情玩笑。菲利普叔叔马上就看出异样,于是他说: “怎么啦,小海雀,今天怎么不开心了?” 我觉得时机恰当,便顺势说了:“菲利普叔叔,我有个疑问。你觉得要怎样才能更像英国人?” “更像英国人?”他放下手边的事情,看着我。接着,他脸上带着关心的表情朝我走来,顺手拉了一张椅子到桌边坐下。 “你怎么会想要比你现在更像英国人呢,小海雀?” “我只是在想……我,我只是在想,也许可以嘛。” “谁说过你不够像英国人了?” “也没有啦。”过了一秒我又补充,“不过,我觉得也许我爸妈这样觉得。” “那么你自己觉得如何呢,小海雀?你觉得你自己应该更英国一点吗?” “我也说不上来,叔叔。” “我想也是。哪,没错,你在这里长大,周遭什么人都有。中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美国人,什么人都有。你要是长得有点像个小混血,一点也不奇怪哟。”他略微笑了一笑。接着又说:“不过那绝不是坏事。你知道我怎么想吗?小海雀,我认为像你这样的孩子,要是长大成人后,都能博采各家之长,那可绝不是坏事。到了那时,也许我们会更加善待彼此。至少,战争会比现在少得多。没错。也许有一天,一切冲突都会结束,但绝不是因为有什么伟大的政治家或教会或我们这样的机构,而是因为人们改变了。他们会像你一样,小海雀,更像是一种综合体。所以变成混血儿有什么不好?好处多多呢。” “可要是我真的变成了那样,世界可能会……”我没说下去。 “世界会怎样,小海雀?” “就像挂在那里的遮阳帘一样,”—我指了指—“假如绳子断了。世界可能会四分五裂。” 菲利普叔叔凝视我所指的百叶帘。接着他站起来走到窗边,轻轻碰了碰帘子。 “世界可能会四分五裂。也许你说得对。我想,这种事要置身事外,恐怕不容易。人总是要有归属的感觉,要属于某个国家、某个种族。否则,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我们这个文明,也许就要崩溃。然后世界就会四分五裂,如你所说的。”他叹了口气,仿佛我辩倒了他,“所以你想要更像英国人。这个嘛,小海雀。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不知道,有一件事不知道好不好,叔叔,不知道你介不介意。不知道我可不可以有时候就模仿你。” “模仿我?” “没错,叔叔。有时候而已。就这样,我学学英国人的做事方法。” “你真是太抬举我了,老弟。可是你不觉得,令尊才是该享受这项殊荣的人?他再英国人不过了,我敢这么说。” 我把脸转开,菲利普叔叔一定立刻就察觉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他坐回到椅子上,又正对着我。 “你听我说,”他平静地说,“那么我们就这样做好了:只要你觉得有件事情,不管什么事,你担心做得不好,你就来我这儿,我们再好好讨论讨论。我们就讨论到你完全清楚要怎么做为止。哪,这样有没有好一点?” “是的,叔叔。我觉得好多了。”我勉强笑笑,“谢谢你,叔叔。” “我说小海雀,你有时也是个可怕的淘气鬼。不过以淘气鬼来说,你算是最可爱乖巧的一种了。我相信你爸妈都为你感到非常非常骄傲。” “你真的这么觉得吗?” “我是真的这么觉得,真的。好啦,你感觉好过些了吗?” 说完这句话,他跳了起来,继续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他说话的语调又回复原先的轻松随兴,开始说隔壁办公室那位女士的奇闻怪谭,让我笑个不停。 我多么喜欢菲利普叔叔啊!然而,我有没有任何有根据的理由怀疑,他并非真心喜欢我?在那个阶段,也许他确实只想为了我好,然而他也跟我一样,对于世事会如何发展茫然无知。 |
||||
上一章:第四章 | 下一章:第六章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