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七章 |
||||
数骑驰骋出太安城,皆是离阳最精锐的驿卒,所骑乘的驿马,竟是皇帝心爱的汗血宝马。驿骑在御街大道上策马狂奔,所过之处,无一人胆敢稍加阻滞。
为首驿骑携带有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圣旨。 圣旨不合礼制,除了盖有一方离阳天子的国玺大印外,在金黄绢帛上只有寥寥四字:或战,或退。 驿骑疾驰出城之时,恰好有一人缓缓走入正南城门,汗血宝马竟直接从此人身躯中一穿而过,既没有人仰马翻的画面,也没有血肉模糊的场景。骑士继续南下送去十万火急的密旨,那位太安城访客依旧安然无恙地入城。甚至没有巡城甲士擒拿此人,所有南门附近的甲士百姓都对他视而不见。他入城之后,一路来到下马嵬驿馆,在一棵龙爪槐下驻足,看到有十四名佩刀男子依次走出这座专供徐家将士使用的驻京驿馆,纷纷上马,前往皇城。龙爪槐下的年轻男子跟随其后,如仙人御风,从头到尾,都没有人看他一眼。 但他认识他们,或者说猜得出他们的各自身份。 骑队里的为首老人,叫冯岭,出身辽东草莽,时徐骁麾下一员步军猛将,甲子高龄,前年靠着实打实的军功在京城当上了正三品高官,要知道去年初夏徐骁立下灭国之功,也不过从二品的品秩。 后一骑是辽西马贼出身的朱长福,鱼鼓营创建者,重伤未愈,暂时在京城养伤,没能跟随徐家铁骑南下。 接下来是降将张都坚,最终在莲子营标统的位置上退下来, 秦云,先登营老卒,一辈子只当过伍长这么个“大官”。 赵凤阳,蓟州人士,是徐家军里资格最老的斥候,后背挨过一根毒箭后,每逢阴雨天气就犯病,痛入骨髓,只好退出行伍。 宋开卷,绰号摇头秀才,读过几天书,与人言谈时喜欢摇头晃脑,文绉绉说话,曾经是辽西一股匪寇的狗头军师,结果撞到当时还是校尉的徐骁矛头刀尖上去,给一锅端,宋开卷因祸得福,由匪变兵。上了年纪后,越发骑不动马,就在太安城里开了家酒楼,只要是徐家铁骑的袍泽,酒肉管够饭菜管饱,所以这些年一直做着赔本买卖,也没见老酸儒就如何心疼了,总给自家婆娘子女不断念叨。 等等,总计十四人,都是一次次枪林箭雨中侥幸不死、本该在京城安度晚年的老人。 此时此刻的天下大势,是被后世史家称作北汉、东越的两个北方政权相继覆灭,期间徐骁先是逼死北汉有“大汉神木”美誉的樊大将军,势如破竹,率军攻破皇宫,一路策马踏入金銮殿。另一路南征军,卢升象以千骑雪夜下庐州,一举打开东越门户,顾剑棠几乎兵不血刃就轻松拿下半国之地。离阳赵室的卧榻之侧,已无外人酣睡,随后赵家天子站在徐顾两位正值青壮的功勋将领一边,力排众议,执意要跟兵甲雄壮不输离阳的大楚来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但是景河一役,妃子坟死战,接连数场大战,之前战事一直占据绝对优势的离阳兵马开始接连受挫,一直等到西垒壁两军对峙,双方谁都不敢自称稳操胜券,何况大楚有一位号称百战百胜的兵圣叶白夔亲自压阵,离阳朝廷开始人心浮动。随着徐骁按兵不动多时,京城里的流言蜚语铺天盖地,更有数份分量极重的隐蔽谍报传入皇宫,言之凿凿,大楚皇帝亲笔加玺密信就搁在徐骁军营的书桌上,要与离阳庙堂内饱受委屈的徐骁划江而治,共治天下。 朝廷里主张先下大楚再吃天下的主战派,人数本就不多,两军对垒西垒壁,胜负难料,输则输掉好不容易打下的整座北方江山,就连被朝廷寄予厚望的顾剑棠都开始选择闭口不言,放缓了南下速度。如此一来,离阳朝廷再无一人愿意为徐骁出头说话,徐骁以往种种僭越举动都被罗列出来,满朝文武都苦劝皇帝,务必火速召回离阳一口气屯于西垒壁的三十万大军,否则徐骁一旦心怀不臣之心,莫说跟大楚争夺天下,恐怕连离阳的家底都要给掀翻了。 老人冯岭高坐马背,视野中的皇城大门越来越高大,骑术娴熟,这些年虽说是在太安城养老,但一直没落下。老人歪头朝御街狠狠吐了口唾沫,伸出拇指习惯性抹了抹嘴角,喃喃道:“你们这帮王八蛋个个在皇帝面前要死要活,不是披麻戴孝就是让人抬着棺材,还有在金銮殿上假装要撞梁的,结果呢,你娘的,到头来一个都没死!老子就让你们这些软蛋知道徐家铁骑是怎么个活法,怎么个死法!” 十四骑来到皇城门外,冯岭一骑居中停马,其余十三骑一线排开,然后十四人同时翻身下马,不约而同松开缰绳,摸了摸马脖子。 张都坚咧咧嘴,转头看着宋开卷,“摇头秀才,咱们都是糙老爷们儿,说不来话,就你老小子读过书,要不你来?” 宋开卷白眼道:“换嗓门大的。” 一手创立先登营的秦云轻声道:“干他娘!真想有机会带着兄弟们爬上那儿的城门,插上咱们的徐家旗。” 赵凤阳笑骂道:“狗日的,你要这么干,这不坐实了那些咱们要造反的谣言吗,闭上你那张吐不出象牙的歪嘴。” 冯岭摸了摸腰间刀柄,轻声道:“嗓门大小都没用,那帮官老爷就算听见,也只当没听见的。” 宋开卷就算同意别人,也会下意识摇头,微笑道:“老宋我这辈子只会出些馊主意,没怎么上战场打仗,就更别提冲锋陷阵了,要不今天让老宋走第一个?” 一直瞧不起宋开卷的老卒蒋盛伸出大拇指,啧啧笑道:“宋秀才,你一辈子窝囊怕死,这回够爷们儿,以前蒋盛骂了你很多次,今儿心服口服,说你一句好,再给你赔个不是!” 朱长福轻声笑道:“晚啦晚啦,到了地底下,老宋他可就没有酒楼给咱们蹭酒喝喽。” 老秀才重重吐出一口浊气,环视左右两边的老兄弟,沉声道:“宋开卷先行一步。” 与此同时,冯岭怒喝道:“抽刀!” 十四柄徐家刀,十四条命。 慷慨赴死。 年轻人就像一只既不在阳间又不在阴间的孤魂野鬼,只能安静站着十四人身后,眼睁睁看着他们同时抽刀割脖自尽,又几乎同时往后倒去。 他走到冯岭身边,蹲下身,缓缓伸出手,似乎是想帮死不瞑目的老人合上眼睛。 丹铜关,关内十步一禁,明桩暗哨无数,关外更有离阳近千精骑终日游弋。 看似是严密保护关内的一大帮天潢贵胄,可关内关外都心知肚明,哪怕是那些年纪都不大的稚童和少年,都清楚他们是朝不保夕的可怜“质子”,他们是死是活,取决于父辈是否获得那名坐在太安城龙椅上的老人的信任。日后半个字都不见于史书的丹铜关,关押着许多将来影响王朝格局的皇亲国戚和金枝玉叶。有北凉王妃吴素和第二代北凉王徐凤年这对母子,有淮南王赵英的独子,有未来的燕剌王世子赵铸,有大将军顾剑棠的长子和女儿,等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关外的亲人,无一例外都是坚定的主战派,并且足以决定一时一地甚至是一朝一国的局势。 但是这些人的重中之重,无疑是那位女子剑仙,吴家剑冢的当代剑冠吴素!若非是她的存在,丹铜关根本不需要如此兴师动众地重兵把守。 这个夜晚,一名小乞儿熟门熟路地奔跑在阴暗小巷中,始终紧贴在墙根,到了一栋院子外墙,轻轻扒开一堆早已松动的砖头,露出狗洞大小的窟窿。小乞儿悄悄钻进去后,顺手捡起三颗小石子,猫腰潜行到一扇窗下,丢了两颗到窗纸上,才丢出第三颗,就听到一声沉闷的吃痛声,然后一道身影翻窗落下。小乞儿无奈道:“小年,咱们不是约好了三颗后才开窗吗?” 挨了一石子的同伴,是个比小乞儿还要年幼的稚童,眉清目秀,有着不常见的北人南相,。他轻轻对小乞儿瞪眼,低声道:“死脑筋,就你还想跟我娘亲学剑!” 小乞儿赧颜一笑,然后抓住同伴的袖子,满脸焦急说道:“我老师今晚就要带我离开这里,你走不走?要走咱们哥俩一起跑!” 小小年纪便很有书卷气的孩子摇头道:“我娘说了,不是不能走,是不能走。” 小乞儿听得一阵头大,“都啥时候还跟我打哑谜,就你读书多!你就说到底走不走!我可是求了老师大半夜才求来的机会,错过了这次,咱们以后可能就真的再也见不着面了。” 说到这里,小乞儿有些红了眼睛。 另外一个孩子咧嘴一笑,“我真不走,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是你放心,书上也说了,人生何处不相逢。” 小乞儿火急火燎地去挠自己的脑袋,显然给这个小年彻底弄迷糊了。 小年嘿嘿笑道:“你还有老师?是老乞儿吗?” 小乞儿赶紧摇头道:“当然不是!是个学问很大很大的读书人。” 小年悄悄坏笑道:“很大是多大?有隔壁街上燕子姐姐的胸脯那么大吗?” 小乞儿无奈道:“小年,真不走?我可真不管你了啊,我要是再不回去,师父就要急死了!” 小孩子嗯了一声,让小乞儿等会儿,翻窗回屋,很快就又翻窗而出,熟练至极,塞给小乞儿一只袋子,摸了摸小乞儿的脑袋,老气横秋地说道:“本来说好了以后咱们一起上阵杀敌,你力气大,管冲在前头,我读书识字多些,就帮你出谋划策,现在看来是不行了。这袋子钱你拿着,出门在外,一文钱难死英雄汉。嘿,你不是总馋嘴鸡腿吗,记得到了安全的地方,买两只,就算我也吃了。” 小乞儿小心翼翼放好袋子,抬起手臂擦了擦眼睛,正要开口说出那个爹让他在关内对谁都不能说的秘密,小年已经推了他一把,“赶紧走啊,愣着干什么?!等你走后,我就去喊娘亲到院子里练剑,大概能帮到你一点。” 小乞儿哽咽起来,“小年,你千万别死啊,以后我一定会去找你的,我这辈子就只认你一个兄弟的。” 那个稚童的年龄比小乞儿要小好几岁,却似乎远比小乞儿老到成熟,反而在安慰他:“你才多大,就一辈子一辈子的,走你的,史书上那些成大事者,连老子媳妇儿子都能说丢就丢,哪像你这么婆婆妈妈。” 小乞儿重重点了点头,又猫腰反身离去,在狗洞那边的阴影中,朝小年挥了挥手。 小年摆了摆手。 等小乞儿走了以后,一直像是很无所谓的乐观孩子,蹲坐在墙脚根下,抱起双膝,偷偷抽了抽鼻子。 突然脑袋上被轻轻拍了一下。 吓了一跳的孩子赶紧转头,结果看到娘亲那张温暖的笑脸,赶忙擦去眼泪,轻声道:“娘,别跟爹说我哭了啊。” 仪容无双的女子将儿子提坐在窗口上,柔声笑道:“小年,要记住,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只因未到伤心处。真伤心的时候,想哭就哭,别憋在心里。” 稚童哦了一声。 女子笑道:“去,拿剑匣。” 孩子雀跃道:“娘亲答应了?好咧,我这就去!” 孩子跳下窗台,去搬动那只差不多跟他人一样高的紫檀剑匣。 女子来到院中,回眸一笑,看到了儿子很吃力地扛来那只剑匣。 她接过剑匣,孩子就转身小跑,坐在台阶上,托着腮帮,目不转睛凝视着娘亲。爹可是亲口说过的,娘能打趴下一百个他呢。 女子竖立起紫檀剑匣,一手按在剑匣上端。 她没有立即驾驭那柄天下闻名的大凉龙雀出剑匣,可名剑虽藏在匣,那份剑势,已是气冲牛斗。 丹铜关内一连串尖锐鸣镝骤然响起。 女子负手而立,剑匣微颤,一缕缕紫色剑气不断渗出剑匣,映照着整座院落都紫气盎然。 可让丹铜关上上下下都如临大敌的那柄大凉龙雀,竟是整整一刻钟都未曾出匣,但是丹铜关所有披甲将士和江湖高手都早已鸡飞狗跳,人人提心吊胆。 好在那名女子剑仙不知为何改变了出剑破关的初衷,这让丹铜关如释重负,说实话他们对这位吴家剑冢走出的女子,是三分警惕三分畏惧四分敬重,很不希望跟她正面对敌。 院中娘儿俩相视会心一笑,孩子扛回剑匣放好,然后出屋子跟娘亲一起坐在台阶上,看着满天繁星。 而一个看似近在咫尺实则远在天边的年轻人,就坐在不远处,陪着他们。 孩子把脑袋搁在娘亲的膝盖上,好奇问道:“娘,大姐说人死了以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二姐说不会,那到底会不会啊。” 女子摸着孩子的脑袋,微笑道:“不知道啊。” 孩子叹了口气,“我要是能快些长大就好了。” 女子摇头笑道:“不长大才好。” 孩子站起身,把手放在比脑袋更高的地方,笑道:“娘,你信不信我明天一觉醒来,就有这么高了!” 女子笑着没有说话。 孩子抬着手蹦跳了几下,“后天就有这么高!” 女子站起身,站在孩子面前,抬起手,手的位置比她自己还要高些,然后低头柔声道:“小年,慢慢长大,不要急,迟早有一天,你会这么高的。” 然后她抬起头,望着那个高度,笑了笑。 “小年”身后站着一个人。 身高恰好在女子比画的那个高度。 出窍神游于春秋中的徐凤年泪流满面,望着她,轻轻喊道:“娘。” 两军对峙西垒壁,才熬过该死的梅雨季节,泥泞地面渐硬,一道出自太安城的圣旨不知如何被公之于众,广泛散布,宛如一声夏雷,蓦然炸响在大地之上,使得人心摇动。 离阳徐骁之前好不容易用大半徐家铁骑精锐赢下景河一役,拼光了大楚号称天下无敌的大戟士,正值气势如虹,只差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在西垒壁上一锤定音,然后圣旨一出,功亏一篑,对大楚形成的包围圈本就没有彻底完成,此时越发松动。 用十数万徐家将士性命换来的一场均势,转瞬间就变成危如累卵。 东北防线尚好,毕竟顾剑棠已经灭掉东越,不费吹灰之力,绝大多数顾部精锐犹在,哪怕没有按约南下策应徐骁大军,毕竟对大楚而言仍是一柄悬于头顶的刀。可是南征途中从头到尾一直规避正面战场的大将军赵波当,即便仅是负责构建西北防线这么轻松的担子,作为屈指可数有着皇室宗亲背景的高官将领,竟然在关键时刻撂挑子,一口气后撤了整整六百里,似乎打定主意要隔岸观火,这无疑是把景河一役的巨大战果双手奉送出去。赵波当比起南边西垒壁战场上殚精竭虑的徐骁,显然要更早接触到圣旨,所以当他的大军连夜火速退至妃子坟六百里开外的铅山关之时,明眼人都清楚,真正意义上的两国定鼎之战,已经提前浮出水面! 当时兵力还占据优势的大楚只要重新夺回妃子坟沿线,就可以用不影响西垒壁战局的兵力去获得更大的战略纵深,只要兵力显劣势的徐骁胆敢分兵妃子坟,兵圣叶白夔完全可以率先在西垒壁战场上吹响号角,从无败绩的叶白夔怎会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视而不见?大楚之所以沦落到当前的困局,就在于徐骁打了一连串近乎孤注一掷的速战速决,名声不显的义子褚禄山正是在这些战役中脱颖而出,正是这个擅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褚胖子,用一种蛮横无理的毒辣手腕把大楚北军给打蒙了,这才帮助陈芝豹清理了北线全部外围,最终造就了景河大捷,迫使大楚不得不龟缩屯兵西垒壁,以至于空有人和,却丢了地利。叶白夔身为大楚的定海神针,被誉为一人可当一国的兵法大家,在此时作出了一个为后世史学争论不休的决定,他放弃了初出茅庐就展露出惊艳军事才华的曹长卿,而是选择资历深重、军功卓著同时性格稳重的心腹大将蒙鹄,派遣此人率领一支精锐兵马奔赴妃子坟。 与之针锋相对,徐家军在不得不出兵之前,有一场局限于小范围的激烈争执,一向配合默契的两大军师赵长陵李义山之间,终于产生了第一次剧烈分歧。阳才赵长陵决意既然我方丧失了一鼓作气的格局,而且赵家皇帝又下旨不战则退,那么以大将军为统帅的三十万大军,就退给离阳看一看,大可以光明正大退至妃子坟,甚至可以退到赵波当驻扎地,顺势“吃掉”这支兵马,再让顾剑棠也俯首听命,解决掉后“顾”之忧,再来跟大楚跟叶白夔决一死战。而李义山则认为这一退,就是让仅剩下半口气的大楚缓回了一口大气,因此李义山建议果断分兵,但同时绝对不可多分,两万是极限数目。一直温文尔雅的赵长陵怒不可遏,直斥李义山儿戏,叶白夔明摆着比大将军更早获知圣旨和赵波当的撤军,大楚从本就拥挤不堪的西垒壁东边分割出去四五万人,不会伤筋动骨,但是大将军这边的两万人,既有损于大将军在两军对垒中的胜算,又是杯水车薪的昏聩举措,更无异于去妃子坟白白送死。 气氛凝重的军帐之中,挂有一张大楚形势地图,被朱笔炭笔圈出一条条象征攻守的红黑双线,桌上用以精准计时的行军箭漏则在缓缓滴水。 帐内,站着三十几岁就已经可以关系天下归属的徐骁,一直在大帐内运筹帷幄的赵长陵和李义山,紧急召唤入帐的三位义子陈芝豹、袁左宗与褚禄山,还有一批步骑两军的功勋统领,有跟姐姐一起来自吴家剑冢的剑士吴起,他算是陈芝豹的半个兵学师父,还有在骑军中声望不输大将军小舅子吴起的徐璞,是徐家军中颇为罕见的儒将,有将军钟洪武,还有新得绰号“步步成营”的步军新锐燕文鸾,以及刘元季、尉铁山诸位将领。可以说帐内这十几号人要是被成功刺杀,只需要死一半,整个天下就会是大楚的囊中之物。 徐凤年转过身,望着这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正是他们为徐骁打下了江山。 他们都没有看到一个年轻人站在地图下,手指沿着那些条红黑行军路线轻轻抹过。武当莲花峰顶,一心两用梦春秋,三“人”各自入春秋看春秋,其中这个“他”出现在惨烈的景河一役中,然后一路跟随到了西垒壁。只是在他眼中,春秋中的人和物,颜色只分黑白,他的喜怒哀乐,不会丝毫影响春秋的局中人。此时,钟洪武还未一手掌控北凉骑军,在他之前犹有吴起、徐璞两座大山,燕文鸾已经瞎了一眼,但在大帐之内数他最是新人新面孔。褚禄山比起以后的禄球儿,似乎要清瘦几十斤,戾气十足,不像十几年后那般时时挂着谄媚笑脸。成名已久的白熊袁左宗大概是顾不上打理胡须,胡茬子厚密,越发英气勃勃。 老将洪泽还没有病死在襄樊城外,大将苏横渠也没有在西蜀境内阵亡。 徐凤年望向站在徐骁身边的赵长陵,看着这名出身大楚广陵绿亭赵氏的谋士侧脸,清逸并且坚毅,赵长陵是那种能够让君王公卿一眼见到便心仪的读书人。攻打算是家国所在的大楚,赵长陵非但没有任何手下留情,相反,徐家铁骑的经略大楚,大多出自他的手笔谋划。赵长陵为主,李义山为辅,两大谋士总能相得益彰。 徐凤年稍稍偏了偏视线,那个一直心甘情愿被赵长陵遮盖锋芒的寒门谋士,在赵长陵咄咄逼人的质问下,神情平静。 这时候,师父的面色,还很好。 极少跟人争执的李义山依旧没有当面反驳赵长陵,而是走到地图下,伸出手指点在妃子坟,看着帐内众人,说道:“叶白夔早已出兵赶赴此处,显而易见,若是设身处地站在他的角度,我会先后派出两支兵马:一支轻骑,以便应对我方的驰援;一支行军相对缓慢的重骑,用作后手。西楚国库里头的银子多到不计其数,世人皆知,否则咱们大将军也不会成天念叨着打赢仗后,一定要去金山银山里躺着美美睡上一觉……” 李义山说到这里,便是赵长陵也脸色和缓几分,徐骁讪讪然咧嘴,其余将领皆是会心一笑。 李义山继续说道:“大楚有两块金疙瘩,那十几万大戟士已经被咱们证明的确是过时的鸡肋,但叶白夔麾下的六万重骑,是否属于累赘,尚待商榷。养重骑自然很烧钱,普通一骑大概起码等于养肥三到四名精锐轻骑的价钱,利弊都很显著,弊处是重马重甲,在战事真正开启之前,行动不便,披甲慢,上马慢,可以说除了一切妥当后的上马冲锋,什么都慢,而且转身更慢,在一次成功冲锋杀穿敌方阵形后,仍是不能停,得绕出一个巨大半径来缓冲,才能顺利转身展开第二次冲锋。在合适的战场上,被许多轻骑将领讥讽为只能做一锤子买卖的重骑,其实是当之无愧的战场之王,而地势宽阔易于冲杀的妃子坟,就是大楚重骑便于发挥的合适战场,长陵说我方分兵前往,只要没有五万以上的人马,都是送死。” 李义山言语急促,显然是不想浪费一寸光阴,但仍是在这里下意识停顿了一下,才说道:“当然是去送死。” 李义山迅速做了一个翻覆手心的手势,继续说道:“只要打下大楚,接下来打蜀打唐打南诏,那就是顺水推舟的小事,易如反掌!我们对此都不会怀疑,也正是我们徐家铁骑仗仗打头,战战冲前,才一鼓作气打到了西垒壁。但如果我们在这个节点选择后退,避其锋芒,接下来不说能否赢过大楚,大将军能否继续掌握兵权,都难说了。我们死了很多人,接下来照样要死人,但是,这时候在妃子坟少死两万人,我们之前死的所有徐家袍泽,都将白死!” 李义山不去看赵长陵,只是盯着徐骁,沉声道:“恳请大将军,让一人领两万轻骑去死!” 从各处战场巡视中风尘仆仆赶来大帐的陈芝豹平淡道:“义父,不用两万人,给我一万五千骑,但是我要体力最好的战马、最好的长矛、最好的弓弩,我去守下妃子坟。” 赵长陵盯着这个自己极为器重的年轻将领,神情复杂。 袁左宗伸出手掌摸了摸下巴胡茬子,笑道:“芝豹还要摸清各方军伍的校尉用兵本事和习惯,才能做到最后一场大战的如臂使指,毕竟还有那么多外姓兵马和众多降将,拖延不得。还是我这个大闲人去妃子坟吧。” 褚禄山突然嘿嘿笑道:“这种大家一起死光光的死仗,袁白熊你有我熟稔?跟我抢,你也不害臊?” 李义山平淡道:“妃子坟这场仗,叶白夔有先后手,咱们也得分作两拨,算是先后赴死,前者死得要慢,越慢越好,最好是耗光大楚的所有轻骑,甚至务必要让大楚重骑进行过一轮冲锋。左宗擅长保存实力的骑战。” 袁左宗点了点头。 褚禄山瞪眼道:“那后边的兵马,总该是我的了吧?” 李义山摇头道:“要是求一个两败俱伤,你去无妨,可那样的话,大楚归根结底还是赢了。叶白夔可以源源不断派兵前往妃子坟,那就成了一场对我方很不利的消耗战,除了消耗大将军的实力,更消耗太安城的耐心,可惜任何一点,我们都输不起。” 陈芝豹笑道:“我去好了。一万五千骑给左宗,我只要后续的五千骑,只要左宗拖到大楚重骑投入战场,我就能保证吃光他们,让叶白夔再不敢用一兵一卒染指妃子坟。” 赵长陵担忧道:“要是此时叶白夔突然展开决战?” 主帅徐骁轻轻拍了拍这名有“滴水不漏,算无遗策”美誉的谋士的肩头,爽朗笑道:“谍报上不是说那个大麻烦曹长卿还待在南边嘛,叶白夔既然没用此人,说明多半不敢过早决战,何况这会儿还是他占优的,他一个大楚主心骨的大人物,没必要跟咱们这帮光脚的穷光蛋豪赌。” 风流倜傥的赵长陵嘴角泛起苦笑,但终于不再坚持己见。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是这一次两万轻骑的悄然长途奔袭,除了携带少数粮草,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为了掩人耳目,陈芝豹甚至特意策马前往西垒壁前沿战场,白马长枪,一骑独行。 大楚前军都可以清楚看到此人的风采。 袁左宗领一万五千骑率先赶往妃子坟,路线是先北再东。 上马之前,李义山走上前,嘴唇微颤,却没有说话。 袁左宗猛然抱拳拱手,眼神清澈,神色坚毅,亦是没有说话。 徐骁走上前,轻声道:左宗啊,义父不会说什么好话,就说一句。就算死了,好歹争取留个全尸,以后入棺的时候,义父也好帮你穿上一双亲手缝的布鞋。” 袁左宗听着丧气话,却没有半点愤懑,洒然笑道:“不用,留着给小年穿就行。就当左宗给他的礼物,这么多年也没送过他什么物件,心里头总过意不去。” 徐骁挥手道:“去吧。” 一万五千轻骑在深夜中悄然离开西垒壁。 徐骁站在原地,左边是赵长陵,后边是李义山,恰似大将军徐骁的左膀右臂。 褚禄山蹲在义父前头生闷气,拔起一根侥幸没被马蹄踩烂的野草,连草带泥嚼着。 徐骁在这名义子身边蹲下,抬手拍了拍褚禄山的脑袋,笑着说道:“只要这回能吃掉大楚,就由你做开蜀先锋。义父本来已经许诺给左宗,他要是死了,刚好你来算上他那份。” 在徐家军中抢军功比谁都翻脸不认人的死胖子,破天荒没有半点高兴,耷拉着肥头大耳。 徐家铁骑,一拨拨老人走新人来,可自打追随徐骁出两辽起,打到了这座西垒壁,就没有生离,唯有死别! 曾是狼奔豕突的楚、越、唐,现是狗屠驴贩的奴、贼、盗,巍巍春秋,只余下个伤春悲秋,笑哉悲哉? 传闻神州陆沉的罪魁祸首黄龙士,在亲眼瞧见士子北奔的一幕幕凄凉场景后,只是捧腹大笑,作了数支幸灾乐祸的曲子以供后人哼唱,自称不但武林要感激于他的颠倒气运,文坛更该如此,因为国家不幸诗家幸。 春秋这盘逐鹿大棋收官时的士子北奔,离阳正史上只记载有一次永徽北渡,嘉勉以一段段华美辞藻,不吝称赞,赞以八姓衣冠过广陵。但在北莽史书上,则有两次,除了笔墨简略的永徽北渡,更多书写的是在徐骁就藩北凉之前的第二次北渡。这一次对离阳朝廷彻底失望的中原士子名流,开始疯狂拥入北莽如今的南朝境内,如今占据南朝高位的所谓豪阀,绝大多数是此时如丧家犬般仓皇北窜的高门大第。这些大族当时不遗余力在太安城暗中运作,希望让性情相对温和的顾剑棠封王北凉,而不是那个姓徐的刽子手,他们坚信两人之中谁能封异姓王,会决定着离阳接下来的国策是严密还是宽大的风向。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那个瘸子要以藩王身份而非普通的封疆大吏,亲自坐镇帝国西北门户,如此一来,他们就希望赶在大门完全关上之前,树挪死人挪活,为家族子弟在离阳朝廷接下来的“秋后算账”中留下几缕香火,哪怕是背负着依附北蛮子苟延残喘的骂名,也在所不惜。对于他们这些动辄四世三公的庞然大物而言,一国更换姓氏,从来不是什么灭顶之灾,故而国亡事小,家破事大! 一座座名门望族丢了老树根,不说其他,仅是那些几百年下来代代珍惜如命的族谱祖像,在北上逃亡途中就散落满地无人顾。 春雨绵绵,一个年轻人蹲在路旁,他捡不起翻不开那些珍贵图谱,就只能看着当下正摊开着的一页族谱。撰谱之人显然是位书法宗师,字迹飘逸而不失风骨,这页谱牒所写文字,字字珠玑,寥寥几笔就能写出某一位家祖的功绩全貌。然后一只扛有四只金漆箱子的疲累骡子就踏着蹄子一踩而过,一脚踩烂了整本谱牒,使之深陷泥泞,字迹趋于模糊。年轻人站起身,眼中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人流,一族跟一族,一姓接一姓,共同由南向北奔走。他轻轻收回视线,看到那匹骡子所扛的一只箱子在绳断后轰然坠地,溅起许多泥泞,赶骡人全然视而不见,只是狠狠一鞭子打在骡子身上,不是心疼那只箱子里数代人重金购置的孤本古籍,而是恼火骡子的蹄子太过缓慢。 这支骏马骡子夹杂而走的慌乱车队过后,后边的车队就要井然有序许多,并无骡驴这些低贱畜生,尽是在北地逃亡途中极有华而不实之嫌的高头大马,车队也尤为绵长,约莫不下四百人,乘车乘马之人,不论老幼青壮,都不像前后车队那般惶惶不可终日,甚至其中几辆车子的马夫身后帘子以外的位置上,簇拥着许多衣襟为春雨略微打湿的白衣稚童,男女皆有,无须手捧书籍,皆默诵词章,琅琅上口。一名族塾教书先生模样的老人坐在稚童之中,闭目凝神,偶尔才会跟随学生们一起出声。 梦而游春秋的徐凤年没有跟随这支车队前行,只是驻足原地,一直从“女慕贞洁,男效才良”,听到“坚持雅操,好爵自縻”,最后到“高冠陪辇,驱毂振缨”,读书声才渐渐消散于耳。 一直不出声的年迈教书先生在这期间只高声诵读了一次,而且无法掩饰老人的眼眶湿润,“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徐凤年心想,他们不是什么后世史书上人人唾弃的北奔丧家犬,他们大概才算真正的北渡衣冠,而他们,应该有朝一日返乡祭祖,但是那位教书先生,则肯定有生之日见不着家乡的杨柳依依,青苔流萤。 人流之中,突兀走出一名本就无依无靠的老儒生,就那么盯着徐凤年,想必在附近的阳间活人眼中,对老儒的痴呆作态,也早已习以为常,一路北行,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老人病死、气死、投水而死。 头顶春雨的老儒生捻须笑道:“总算见着这个你了。” “你早就算到了?”徐凤年习惯性张口,虽然哑然无声,但这个日后会馈赠一只包子的老儒生既然看得见他,更应该“看得见”他说话。 在旁人看来就是在疯疯癫癫自言自语的老儒生点头一笑,“贫道说过,哦不对,是将来有一天会在倒马关内对你说,贫道袁青山此生不算天地,只算人。赵希抟授予你弟弟徐龙象的大梦春秋,是一条漫长的夜路,而那只包子,算是指路的灯笼。” 袁青山微笑道:“两朝灭佛,唯独北凉诚心亲佛,你既然愿意扛起重担,那么就该你得到刘松涛的那份气数,由此搭起了灯笼骨架,因此龙树僧人的那碗血,也该点亮笼中灯芯了。可惜啊,贫道到底还是没能亲眼见过另外两个你。” 徐凤年问道:“你不担心北莽被离阳覆灭?” 袁青山摇头淡然道:“王朝可兴衰,浩气需长存。” 徐凤年抬头望着灰蒙蒙天空,轻声道:“这个‘我’,已经亲眼见识过齐玄帧坐斩魔台斩天魔;李淳罡青衫仗剑入西蜀,剑气滚龙壁;西蜀剑皇替天子一剑守国门,直至剑毁人亡,为马蹄践踏成肉泥;邓太阿骑驴拎枝入江湖;襄樊守将王明阳在城破之后自刎,捧一旧罐而死,罐中堆有妻儿枯骨,曾以此罐做烹具。见过了许许多多人事,可一直觉得没能找到该找之物。” 袁青山说天机却不说透,“一心二用三人梦春秋入春秋,各有所寻,不外乎儒释道三教根柢。后两者与你天然相亲,其实不用你找,就已找到你,水到渠成而已,只欠其余两人回神,你不用太过担忧。至于儒家的浩气,你要刻意寻找的话,多半是找不到了。就算你去找棋待诏的大官子曹青衣,找黄门郎的张巨鹿碧眼儿,恐怕找遍了春秋,都只会徒劳无功。” 徐凤年叹了口气,“那如何去挡路?” 袁青山闭目掐指,睁眼后缓缓说道:“贫道毕竟不是真的神仙,飞升之前注定算不准身后事。不过此时此地,贫道不管如何竭力推算,你都拦不住王仙芝。” 徐凤年没有任何焦躁不安。袁青山又凝视着这个“徐凤年”的气象,掐诀如飞,脸色阴晴不定,“奇了怪哉,为何越算你越是必死之局?!既然是如此,为何我以后会跟你用包子换铜钱?” 儒生装束的北莽国师陷入沉思,许久后抬头道:“这兴许便是天道漏一,贫道也算不准一些人一些事。贫道也不能与你言谈过多,这就要护送这些士子进入北莽。徐凤年,你好自为之。” 徐凤年点了点头。 徐凤年一直停在原地,给泥泞路上的车队垫底,这才跟在后头,在日后的幽州边境目送他们继续向北远去。 然后徐凤年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他进入这座黑白春秋后有过许多次闭目,总是一睁一闭之间即一梦,永远猜想不到下一次睁眼会出现在何时何地,更不知道又会见到哪些人。 之后数度睁眼闭眼。 徐凤年见到了清凉山王府搭建的整个过程,也知晓了为何羊皮裘老头会在此被大亭镇压。原来这里正是酆都的遗址,是同为四大宗师之一酆都绿袍的家乡。后人都以为当时最隐秘的帮派“酆都”必然是鬼气森森的地下之城,不曾想到那名女子宗师会选择一处青山绿湖之畔,取名为酆都。也许仅是在说心死之人栖息于心死之地,也许没什么缘由,就是女子钟情于大漠黄沙之中的这颗绿珠子,喜欢跟她衣裳相同颜色的地方而已。独臂无剑的老人一人占山,便拒退了新凉王徐骁的数百精骑,后来是徐骁数次独自一人提酒上山,皆是在贫苦北凉之地千金难买的中原好酒,就坐在老人身边,说着一些平时不可言说的心里话,好几次都喝得酩酊大醉,彻底醉倒在老人身边,依旧醉话连篇,都是给李义山搀扶下山的。终于有一天,羊皮裘老人接过了徐骁手里的一壶新酒,破天荒开口询问堂堂北凉王此酒如何,徐骁直言不讳说这没名字的劣酒,比起以往的好酒,口味差得远了,但价钱便宜,喝着痛快不说,更是很能醉人,这就足够。老人喝了一口,说这酒其实叫绿蚁,以前有人劝酒,他也是嫌弃此酒的劣烈。 二姐后来作诗,绿蚁酒第一次被北凉以外熟知,得以风靡离阳朝野上下,应该是来源于此。 之后闭眼复睁眼,期间看到了头回进入清凉山梧桐院的两个女孩,一个她当时还叫着红麝,青鸟还是青鸟,但多了个姓氏,王,王青鸟。 只是那会儿两个女孩的性情与日后截然不同。红麝带着浓重的北莽气息,眼神冷冽如刀子,见着谁都心怀敌意,哪怕是那个需要她侍奉的小主人,北凉世子殿下徐凤年,也不例外。青鸟则截然相反,他父亲是四大宗师中最年轻亦是死得最晚的枪仙。王绣晚年得女,对其尤为宠溺。她的初次入府登山,并非以婢女身份现世,而是作为小贵客,当时尚未改姓的王绣师弟刘偃兵带着少女进入王府,只是未与少年徐凤年相见。后来发生了陈芝豹大逆不道弑师的巨大变故,刘偃兵曾经单枪匹马挑衅有五百骑护驾的北凉王,直到最后被剑九黄用了八剑才堪堪拦下。对江湖武夫向来很不客气的徐骁竟是任由这名武道天才离去,许他三次报仇机会。三次用完之后,刘偃兵既没有杀掉徐骁,也没能杀掉在边境上如日中天的陈芝豹。他跟后来已经做了几年马夫的剑九黄不打不相识,相约喝酒,刘偃兵才知道本名黄阵图的缺门牙老剑客,原来是西蜀剑皇的师弟,起先是跑来北凉报仇,后来也是很多次杀着杀着,就没了那份恨意。 刘偃兵随口说了一句,君臣死国门,剑客死江湖。西蜀剑皇,两者都死得其所。老黄笑着回了一句,是这个道理,不过俺可说不出来这种话。 老黄还说他挺喜欢那个小殿下的,不会嫌弃自己一身马骚味,看人的时候,的确是在看人,不像以往走江湖瞧见的许多豪阀王孙,看门当户对的家伙才算看人,看其他人都是看狗。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小子只要去马厩牵马,都会偷偷给他这马夫带来一壶酒,看着自己喝就很开心。老黄说这孩子总念叨着江湖好玩,老马夫就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带他去真正的市井江湖走一走看一看,这个孩子一定会失望的。 说到这里,缺门牙的老黄笑得合不拢嘴,不小心从嘴里漏出许多黄酒。 没过多久,青鸟就丢了那个姓氏不用。而刘偃兵也改姓徐,当了老凉王的亲卫扈从。 不知为何,这个徐凤年知道了自己是最后一次睁眼神游于春秋。 他站在一名小姑娘的裹尸草席附近,只能看着她被人嘲讽和殴打,然后他看到了年轻世子殿下即年轻自己的鲜衣怒马。 车上坐着当时城内身价最高的腴美花魁,见一面就需要五百两银子做敲门砖,哪怕他是北凉王的儿子,只是从她嘴里听一些江湖趣闻,也得一样付钱。 徐凤年虽然看书可以过目不忘,但依旧对眼下这份场景很记忆模糊,所以他“未来”哪怕多次从小姑娘手里接过酱牛肉,哪怕后来被一名少女刺客追杀,也没有认出她会是当年那个自己随手赠送出一根珠钗的小女孩。 乱世人命贱如草,岁岁有荣枯,谁会留心自己在年少时一份本就是漫不经心的善举? 那时候的世子殿下更多想着如何提防府上府外的刺杀,想着如何才可以练武报仇,想着如何应对师父李义山的繁重课业,有太多太多事情都忙不过来。如果说许多豪族子弟还能有些闲情逸致,哪怕少年不知愁滋味,还可以为赋新词强说愁,那么他的整个少年时代,始终是灰蒙蒙雾沉沉的印象。既记仇,又懵懂无知,还会不懂事地去恼火迁怒于徐骁空有北凉王跟大柱国的两大头衔,却毫不作为,不肯报仇。所以那时候的徐凤年很反感自己的世子身份,连徐骁这个有三十万铁骑的藩王都报不了仇,就算他世袭罔替成了北凉王,又能如何?少年更多是想着习武,练刀,成为一名绝顶高手,然后去太安城找那个坐龙椅的皇帝。 徐凤年来到一座新坟坟头,在暗中护送小姑娘的徐家扈从离去之后,看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一位中年男子。 黄三甲。 春秋三大魔头之首的黄龙士。 游历北凉安植长线谍子的男子,这段时日本就一直在仔细观察那个少年殿下,他出现在跪在坟前不起身的小丫头身边,蹲下身,捏起一块黄泥,很快熟能生巧地捏出一尊小泥塑,递给小丫头,问道:“像不像?” 小姑娘猛然听到声音,没有接过泥人,而是跪着后移几步,眼神冰凉。 他双指捏住泥人,抬了抬手臂,继续问道:“像不像?” 破草鞋烂薄衣,双手双脚都长满裂开见骨冻疮的小姑娘,呆滞了一下,瞪大眼睛看着那只泥人,一把抢过,小心翼翼双手抱在怀里,终于号啕大哭。 中年男人一屁股坐在地上,柔声笑道:“泥人像你娘亲,但你,像我女儿,很高兴遇见你,这比我在这个春秋找到任何‘书上之人’,都要开心。” 小女孩只顾着撕心裂肺哭泣。 他不在意,眼神异常温柔,就像一个几近绝望的父亲,在万里之外的他乡,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闺女。继续说道:“我叫黄龙士,在这里独占了春秋三甲,你以后就叫贾家嘉好了,你生在春秋,就当跟春秋十三甲同姓,但是,跟一个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她,同名。” 小女孩止住了哭泣,但仍然不敢靠近这个奇怪的男人。 但她知道他应该没有恶意。 因为她打心底里不讨厌。 黄龙士坐在坟前泥地中,“我以后会教你武功,你要报恩的那个少年,也是书上之人,可他会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死掉,正史野史记载了很多种稀奇古怪的死法,反正都是骂名,最好也是最坏的一种,说他是死在北莽铁蹄之下,死无全尸。我想以后他如果能死在你手上,就是一种很好的报答了。” 黄龙士看着她听不懂太多却满是悲伤的稚嫩脸庞,心蓦然一软,轻声道:“既然翻书之人莫名其妙来到了书中,并且没有被书页压死,那么以后的事,可能就会说不定了。” 黄龙士站起身,笑着向她伸出手。 小女孩被他牵着站起身,然后望向远处一片金灿灿的向日葵田地,怔怔出神。 黄龙士转头看了眼那只新土培成的小坟包,叹了口气,不用想也知道坟会被不敬鬼神的贪财之人一次又一次刨开,只为拿走那支缀珠金钗。但他没有跟她说这个。 小女孩突然跑去那片金黄的向日葵地,折了两秆,一秆摆在坟前,然后她想了想,又放下打算扛在肩上的另外一秆,放在脚边。 她跪在泥地上,面向远方,重重磕了三个头。 恰好站在小女孩跪拜方位的徐凤年,轻轻侧过身。 蒙学“三、百、千”中的《千字文》,以气势恢宏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八字开篇,其中宇宙又解析为“上下四方,古往今来”八字。 道教老真人赵希抟所学的大梦春秋,归根结底,是缘于一位先古得道之人的“出无本,入无窍”。 这才是后世天人出窍逍遥游的精髓所在。 此时此地的这个徐凤年,抬起头,跟那个如今才不惑之年的黄龙士一起望向远方。 小莲花峰顶,以往十次出窍神游都不妨碍外在肉体行走思想的新凉王,如同陷入深睡的半死之人。 武当跟剑痴王小屏相同辈分的宋知命、陈繇、俞兴瑞,这三名老道人轮流为徐凤年“镇守关外”。 不断有神俊游隼落在龟驮碑之上,传递来谍报,其中第二份姗姗来迟,因为在那柄桃木剑飞掠上山之后,当时正在守关的宋知命就等于知道结局了。陈繇和俞兴瑞闻讯赶来,都默不作声。 俞兴瑞在师兄弟中除了小师弟洪洗象,数他性情最易自然流露,悲喜分明。老人背靠石龟巨足,仰起头,不敢去看那柄悬停飞剑。 比这位此代武当掌教的师父更年老的陈繇,坐在这个师弟身边,轻声道:“这算喜丧了,你也别让小王师弟走得不安心。” 俞兴瑞木然点了点头,说道:“掌教师兄走了,小师弟走了,王师弟也走了,宋师兄也说自己快走了,这才几年工夫,咱们六个师兄弟……” 陈繇笑道:“可他们走得都没什么遗憾啊,而且你回头想一想,玉斧给你带上山了,还有那么多后辈孩子也都上山了,以后还会有一代代新人上山,有些时候看着那些年轻脸孔,连我这么个死板的老古董,都要忍不住想笑啊。” 俞兴瑞叹息一声,闷声道:“我可没你想得开。” 陈繇打趣道:“你徒弟比你强。” 俞兴瑞沉声道:“他要是敢不接回小师弟,他继续当他的掌教,反正我不认他这个徒弟。” 陈繇气乎乎道:“还讲理不讲理了?师兄我可是掌管戒律的,一大把年纪了还想吃板子?” 俞兴瑞突然笑了笑,揉了揉脸颊,感慨说道:“咱们年轻那会儿,是彭师伯管着山上戒律,我总喜欢跟师伯作对,他老人家气急后总说有本事当掌教才不来管我,不承想玉斧这孩子倒是当上了掌教,我啊,也算没遗憾了。” 陈繇忧心忡忡道:“这么一个个去拦,不是个事啊。” 行走江湖时间最长的俞兴瑞摇头道:“没法子的事,历代的天下十大高手,除了新近那趟劫持高树露,魔头洛阳和断矛邓茂联手过,何曾听说还有哪两位并肩作战?何况这次邓太阿是偏向王仙芝的,而曹长卿就算有心插手,但大楚已经复国,也不会离开广陵道。退一步说,就算有人愿意跟小屏联手迎敌,咱们师弟会愿意?再退一步说,真愿意了,恐怕就万万使不出那最后圆满一剑了。更退一步说,拦王仙芝,本就不在拖延时间,王仙芝走得是不慢,但绝对不快,拦路之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办法去寻找破绽罢了。” 陈繇无奈道:“小师弟要是还在就好了,这种战事,一个人比三十万铁骑都要有用。” 俞兴瑞想了想,说道:“求人不如求己。唯有自己惜福福才来。” 陈繇不再说话。 两人坐在龟驮碑另一面,冷不丁听到师兄宋知命惊讶出声。 两位老人起身去看,终于释然,相视一笑。 一个“徐凤年”回神,但是没有归窍,站在桃木剑附近,对三位武当真人轻轻作了一揖。 在一个月后的明月当空照峰顶之时,陈繇等到了第二位“徐凤年”归来。 他身前,有一团灵动紫金之气,围着这个“徐凤年”悠悠然流转萦绕。 徐凤年侧躺在崖畔,单手撑起脑袋,面朝山外。 睡春秋,睡春秋,石根高卧忘其年。不卧毡,不盖被,天地做床披明月。轰雷掣电泰山摧,万丈海水空里坠,骊龙叫喊鬼神惊,我当恁时正酣睡…… 以眼对鼻,鼻对生门,心目内观。绵绵呼吸,默默行持,虚极静笃。真气浮丹池,神水环五内。呼甲丁,召百灵,吾神出乎九宫,恣游青碧。梦中观沧海,烟里提阴阳,不知春秋以外已过多少年…… 这位忘忧之人。 真正是那,高枕无忧。 山上已经有三位“徐凤年”,或坐或躺或站。 就差最后一位了。 在一个朝霞万丈的清晨,坐着的徐凤年仿佛如遭雷击,似乎想竭力醒来。 陈繇心中震撼,老人就算不知梦春秋的玄妙,也该知道这不是什么好消息。 照理说,最新一份谍报上说王仙芝还在河州,尚未进入北凉道,徐凤年哪怕预演计算到了什么,最不济还有徐偃兵可以抵挡上一阵,新凉王万万不该如此急不可耐才对,难道是睡梦神游之中遇到了什么不可抵挡的挫折? 陈繇不敢言语,只能听天由命。 终于,徐凤年睁开眼睛,沉思片刻之后,呢喃道:“不能再等了。” 暂时只有高树露体魄而无齐全魂魄的徐凤年转身,面对陈繇愧疚说道:“这些年,我欠了武当太多。” 陈繇深呼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没有真武,何来武当。” 随后陈繇忍不住小声问道:“为何早早醒来?” 徐凤年一笑置之,只是摇了摇头,并没有给出答案。 徐凤年走向崖内十几丈,转身后开始奔跑冲刺。 其余两位“徐凤年”则让出了一条山巅道路。 徐凤年一跃而出莲花峰。 撞入云海。 坠向山脚。 随着声如大山撞天钟的巨响遥遥传来,就连站在峰顶的陈繇都觉得整座山峰摇晃了一下。 陈繇突然有些不安。 这可是钟响如丧钟啊。 徐凤年双膝弯曲落地,在山脚砸出一个数人高的大坑,跃出坑后,继续朝着北凉边境狂奔而去。 人活一世,总有一个不用去讲道理的瞬间,会让人生出一个念头。 当死则死! 徽山紫衣和武当剑痴先后拦路王仙芝,两场大战在江湖上掀起轩然大波,峡口外铁锁沉江所在的这一段广陵江,依旧江水平缓如昔,只是不断有武林中人赶来观看“遗迹”,既有武林盟主轩辕青锋撞出的棺冢,更有王老怪的搬山。一拨拨江湖豪客来了又去,大多惋惜没能亲眼瞧见王小屏临终前的地仙一剑,以及那一袭徽山紫衣的婀娜身影。无人知晓在广陵江下游某地,龙虎山无名老道静候多时,虽然仅是中年人的面貌,却总有一股不可言说的暮气。赵姓道人蹲在江畔,伸手揽起一捧水,有些感慨。四百年前高树露曾言一口吸尽广陵水,原是譬喻一气呵成贯通万法,如今早已面目全非,只是用作讥讽某人一劳永逸。四百年间,褒奖之言竟然沦为贬低之语。本名早已弃而不用的道人望着水中的模糊面孔,轻轻吹了口气,掌中浑浊江水涟漪微微,刹那之后,清澈平稳如镜,映照出一抹紫色。 人生不过百年,物是人非事事休。 只存于天子赵家族谱之上的老人叹息一声,向上抛起手中水镜,双指弯曲,从镜面中捻住那抹紫色衣角,随着道人做出这个动作,广陵大江水面上有一名女子缓缓浮出。这无疑是指玄境界中极为晦涩艰深的一手“水中捞月”。女子已经不复起先蜷缩如胎婴的姿态,盘膝坐江,不过仍然闭目凝神。这段时日,她先是即如沉江石牛,非但没有为江水冲击往下游退去,反而往上游峡口推移,但是随着生出一股新气萦绕体魄,这才开始随水而下,最终被自甘百年寂寞的老道人截江捞出。 老道人这百年来除了名声不显,所做之事亦是草蛇灰线,隐于不言,细入无间,这才是孤隐之道的道之所在。地肺山养出恶龙,是用以汲取龙虎山赵氏气运,滋养龙兴于太安城的本家赵氏;下马嵬驿馆移植下老槐树,是为了镇压徐家父子的煞气,跟同辈人的天师府老家伙赵宣素对赌,一玺换一玺。但是他赵黄巢在毗邻徽山的龙虎山结茅隐居,交好于轩辕大磐、轩辕敬城这对性情截然相反的祖孙,看似是妙手偶得之,何尝没有隐情?只是这种点到即止的行径,从来都不会干涉到他潜心百年的大业。就像一种闲情雅致的点缀,像是一位隐士在院中栽了一株梅,花开是好,不开也无妨。 赵黄巢望向在水面上缓缓站起的年轻女子,年龄渐长,越发形似,不知为何一些神似之处却越发稀薄。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也难怪刘松涛在最后关头,选择了后者,而不是她。轩辕青锋睁开眼睛,对这名看不出深浅的道人充满戒心。赵黄巢微笑道:“你无须如此,大雪坪上许多留给你的遗产,例如轩辕大磐来不及享用的‘嫁衣子’,你父亲专门留给你用来驾驭下人的‘宽心丸’,都出自贫道之手。” 轩辕青锋将信将疑,冷笑道:“哦?如此说来,真人该是大雪坪的恩人才对?是要我这个做晚辈的替先人还债?” 赵黄巢笑着摇头,何止是不像她,简直是太不像了。当年那女子,看待世人世事,非黑即白,哪来这么多心眼。也对,若还是当年那个懵懂女子,怎么可能硬生生把自己逼成无骨之人,也就更加做不成玲珑心窍的徽山主人,和心狠手辣的武林盟主。 赵黄巢抬起手,似乎是想要拂去清晨江上的雾霭,语气趋于冷淡,说道:“贫道以往跟徽山两代人交好,是看好轩辕大磐的野心勃勃,轩辕敬城的正心诚意,只是他们都没能成事,贫道那点可有可无的心血,也就如同付诸东流,并无怨言。” 轩辕青锋问道:“那真人找我何事?” 赵黄巢笑问道:“轩辕青锋,你想不想重塑筋骨,铸造真正的菩萨金身,然后一步跨过天象?要知道王仙芝舍弃武帝城,看似是徒弟一个不留,实则是留了后手在江湖上的。你要想做名副其实的江湖魁首,而不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武林盟主,很难绕开贫道。你如果觉得贫道是井底之蛙,口气太大,那就换一个说法,贫道可以让你在武道一途上走得更快,少走许多弯路。” 轩辕青锋甚至没有掩饰她的鄙夷神情。 赵黄巢修身养气的时间,已经是凡夫俗子的两世甚至是三世之长久,自然不会因此动怒,平静道:“方才贫道想到半句话,叫人争一口气。轩辕青锋,你既然跻身天象境,可有感悟?” 轩辕青锋虽然极端不信任这个自命不凡的道人,可没有半点轻视小觑的心思,犹豫了一下,抖了抖袖子,干脆就席水而坐,几乎同时,赵黄巢也席地而坐,两人平等相视。轩辕青锋沉声说道:“争一口气,先争己身气数,孕养的是气机,再争天下气运,成就磅礴气势。一切都在渐进之中,然后在某时某地,一蹴而就,如同鲤鱼游千里,终于跃过龙门。” 赵黄巢面露赞赏,点头道:“气数、气机、气运、气势,都在一口气的范畴之内,陆地神仙之下,准确说来是天人之下,无人可以免俗。轩辕青锋,你在武道上,虽然走的是一条三教中人眼中的旁门左道,却也已登堂入室。” 轩辕青锋冷笑道:“真人今日找上我,就是说大道理来了?你我二人相逢,可不是斩魔台上十年一度的佛道争辩。” 赵黄巢仍是心平气和,也不故作捻须的高人姿态,双手叠放在膝上,微笑着抛出一句:“做笔交易,如何?” 轩辕青锋低头弯腰,伸手入水,另外一手卷起袖口,露出一截可见鲜血青筋、唯独不见白骨的透明手腕。赵黄巢朗声笑道:“不做无妨,何时想明白了,那时若是贫道还未身死道消,依旧有效,只需来龙虎山喊我一声即可,贫道原名赵黄巢。” 轩辕青锋点了点头,默然无语。 赵黄巢站起身,一闪而逝,笑声阵阵传来,“国有九破民八亡,他年我若为青帝,待到秋来九月八,扶摇山上摇桂子,此花开后百花杀……” 轩辕青锋流露出凝重的神色,嫁衣子和宽心丸都是旧徽山大雪坪的秘密遗产,前者是轩辕大磐用作登天的人肉梯子,否则轩辕青锋就算广杀高手汲取内力,也绝不会有迎战王仙芝时的大天象修为,后者则是一种玄奇蛊药,防止恩威并济之后人心犹是反复不可信。这个叫赵黄巢的道人应该所言非虚,确是牯牛大岗的旧识。只不过轩辕青锋掌握徽山大权之后,除了自己,谁都不信,对龙虎山上的道士更是恶感深重,怎会轻易跟一个横空出世的无名道人做买卖。轩辕青锋缩回手,根本不用抖腕,就已是不沾滴水。站起身后,她环视四周,视线最后有意无意停留在一秆落水芦苇上,脚尖一点,踩在芦苇上。 若有所思,似有所悟。 一袭紫衣,重出江湖,随水东流。 河州驿路上,一头庞然大物横冲直撞。 大多数商旅都只觉得眼前一花,然后就只看到尘土飞扬,看不清到底是何方神圣。一些有眼力见儿的江湖高手才认得出,那只巨大活物竟是一个异常魁梧的大活人,像是传说中隐匿于昆仑山上的先古荒人遗民,身高两丈,可力拔山河,五千年前圣人治水,功成之后便是让九百昆仑巨人分别搬运九鼎镇压九州。 这名巨人手脚皆触地,奔跑如雷,脚力远胜塞外名驹。 身上坐着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腰间勒捆了一根绳索,以防坠落。 在春秋之间祸乱九国的老魔头,此时本该在西楚复国中继续搬弄唇舌,可是正值新大楚国揭竿而起的关键时刻,老人竟然弃之不顾,招来远比提兵山昆仑奴要更加名副其实的奴仆,奔赴北凉边境。 老人一路颠簸,除了不得不停留的饮食休憩,从头到尾没有耽搁一点点光阴,也没有半句言语,但是临近北凉道后,就开始时不时地有些喃喃自语。 “王老怪你打架打早了,早知道当初就该让你在气候未成的时候,城破人死!亏得老夫帮你把江湖变得如此有趣,你王仙芝不领情也就罢了,瞧姓徐的小子不顺眼也行,可为何要连累一个小丫头? “王仙芝,徐凤年,你们两个都该死!要是我那闺女死了,王仙芝你休想镇守天门,北凉也休想有片刻安宁! “尤其是你徐凤年,打不过王仙芝又如何,磕头求饶便是,王仙芝见你如此没出息,自然会不屑跟你一战,非要不知死活,占据高树露的体魄与气魄,怎的,怕高树露宰了曹长卿,你心仪的女子就要无所依?你连北凉安危都顾及不来,还敢奢望去护住那姜姒的性命?好,算你是多情,可你要是厚此薄彼,眼睁睁看着我那闺女去送死,我黄龙士以前是祸害过北凉,但也给北凉留过退路,以后你小子就等着真如书上所写,死无全尸!” 昆仑巨人已经奔入河州,直线赶往幽河两州接壤的边界。 黄龙士一颗心开始越发下沉,因为不管他怎么看,那小子都没能功成圆满,根柢源自四百年前一位无名道人的大梦春秋,缺一不可,而且在老人算来,那小子生性谨小慎微,却也算顾全大局,如今重担在肩,如何会为了一个双方牵挂极为纤薄的女子拼上性命?设身处地,不说他春秋之中生性最是凉薄的黄龙士,就是寻常人,也万万不会如此莽撞行事,因为这个时候出手,自身修为没了,家业没了,国事也贻误了,后世冠之以千秋罪人也不为过。他徐凤年袖手旁观才是正确之事。 黄龙士这么多年,风光无限好的背后,不论受到多少白眼挫折,都不曾如此束手无策。 座下巨人已是强弩之末。 黄龙士仍是冷血说道:“你该去死了。” 巨人毫无怨言,拼得七窍流血,也要奔尽最后三百里路程。 三百里之后,一路屏气凝神的黄龙士就要开始步行前冲,然后尽力赶在王仙芝动手杀人之前到达。 前提是那傻闺女还没死! 黄龙士有一句话没有对那个妮子说过,若不是遇上她,他在离阳一统中原之后,就该退隐山林,专心习武修道,然后试试看能否飞升,人间无所恋,大可以再去看一看天上风景。 临近幽州,黄龙士猛然喝道:“停!” 巨人匆忙刹住身形,双手双脚在地面上抓出数条沟壑。老人跃下,向前掠去,隐约怆然道:“来不及了。” 王仙芝说到做到,哪怕对手是个小姑娘,是个很有新意的杀手,可他既然说过下一次见面就要她死,所以当她不惜命地拦在边界驿路中央时,王仙芝就真的上前,一脚踩踏在个子不高的小姑娘腹部。 她后仰倒去,身躯倒滑出去十数丈。 已经没有什么气机傍身的她,背后衣裳破碎,伤痕累累。 她理该是站不起来的,躺着死去,可她大概是靠着那口气,摇摇晃晃站起。 她站起身后,仍是没有半点惧意。 她杀过王明寅,杀过柳蒿师,杀过很多很多的高手,她不怕杀人,也不怕被人杀。 她只是有点不快乐,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她还完了钗子。 可还没还完他后来送给她的貂帽。 她的视线早就模糊不清,但仍是抬起头。以前有一次,她与一截柳和一个胖女人还有一个老谍子相互捕杀,那一次撑不下去了,然后他就从天而降,落在了她身前。 她就很开心,不是开心可以活下去,而是开心他来了。 就这么简单。 呵呵姑娘闭上眼睛,老黄说人死了,就是睡一场谁都再也吵不到叫不醒的春秋大觉,她觉得挺好,睡喽。 这时候,不知是不是错觉,一只温暖手掌轻轻按在她的脑袋上,柔声道:“不准睡懒觉。” 半睡半醒之间,她又感到身后人走到她身边,对自己和对那个很厉害的老头子分别说了一句话。 一句很轻。 “我来了。” 一句很重。 好似天下世间都听到了。 “王仙芝,你该死了。” |
||||
上一章:第六章 | 下一章:第八章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