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女儿·初啼

虚拟街头漂流记  作者:宠物先生

关于幼儿时期的记忆,想必大家都所剩无几吧!不过对我而言,那是很特别的回忆。

刚出生时,人的眼睛看不见东西,进入了婴儿期,“视觉”也是所有感官中最晚成熟的。

一开始,婴儿眼睛下的世界是黑白的,只能对二维的人脸图像勾勒出大致轮廓,不知在哪里听过的育儿经,说新生儿最爱看父母的脸,可以在纸上把脸画大一点,贴在离宝宝眼睛约二十公分处,培养他们记忆和视觉的能力。

出生后一两个月,婴儿就可以分辨颜色中较明显的差异,再经过两三个月,他们已能辨认属于同一色系、但深浅不同的两种色彩了。婴儿看周遭的东西会越来越清楚,对视野里事物的探索,也越来越熟练,逐渐知道环境的特征和空间排列方式。

六个月大的婴儿,会利用双眼视觉以及手臂动作的辅助,来感受物体的距离。到了七个月大,即使蒙起一只眼,也可以从“近者大而清楚,远者小而模糊”来判断距离远近。

然而在视力方面,此时还不到零点一,满一岁时也只有零点二至零点二五,幼儿的视力要到四岁才能到达一点零──“视觉”的确是最晚成熟的感官能力。

以上这些是我学来的知识,并不是婴儿期记忆的一部分。

因为我不一样,幼儿时期的记忆片段里,从我有印象开始,眼前的虚无就持续了好几年。

并没有什么东西蒙住我的眼,我却看不见任何事物。

正确来说,是我体会不到“视觉”这种感受。“视觉”对我而言,就像超能力之于一般人,打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自己身上,我是借由和周遭大人的对话,才知道人都有“视觉”的感官能力。

看不见的四周,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墙。虽说人们除了视觉,还可以利用触觉进行探索,但也不知道是畏惧感,还是周遭的大人不允许我四处走动,我在这个空间里,几乎没有到处移动过,因此“触觉”也毫无用武之地。

似乎有一个长、宽、高各二点五米的正方体包着我,构成我生活的小小世界。

我也很惊讶,自己竟能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成长,现在看来,大概是因为周遭的大人将我的一切生活所需都打理好的缘故。

在这个时期,我与外界的唯一交流,就来自于“听觉”。

婴儿听觉的发展,本来就比视觉来得快。根据研究显示,胎儿在母体内时,外界的声音就能改变胎动与脉搏,若声音来自母亲,甚至可能让胎儿产生记忆。

出生后三个月,幼儿会察觉较大的声响,对父母的声音也会有表情和动作,再经过三个月,已经可以分辨出父母亲的声音,甚至对声音产生兴趣,表现出专注的神情。出生十个月后,更可以判断出声音的方位,并听到来自远处的声响。

也因为自己的听觉没有丧失,我才能借由这项能力,一点一滴地认识这个世界。

“听觉”就是我的触角。在小孩子牙牙学语,无法做出明确回应的那段时期,“听觉”就成为我接收外界刺激──周遭的大人说话──的唯一方式。

我刚才一直提到“周遭的大人”,但其实只有一位,就是那位我称呼“爸爸”的人。

“小艾莉,睡醒了吗?”

这是印象中,爸爸对我说的第一句话。

声音有些低沉,语调里透露出关切──当然那时的我不会这么想,那是来自外界的刺激,而我接收到了,如此而已。这句话所蕴藏的情感,当时是不会理解的。

这是什么声音呢?低低的,有点响──大致是这样的反应。

“小艾莉,爸爸要去休息了,你要乖乖的哦!”

这些来自外界的声音,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虽然内容不一样,可好像都是同一个来源产生的,会是对我发出的信息吗?那个声音里频繁出现的“小艾莉”是指我吗?

出乎意料地,我对当时的心路历程记得一清二楚。

以上想法并非在同一时间点萌生,而是经过好几次的听觉累积后,慢慢思考得来的。每个婴儿都会有这种反应,但并不会存在长大后的记忆里,或许在我幼儿时期,就拥有比一般小孩强大的思考和记忆力吧!

每次一听到声音,我就会突然从睡梦中醒来。

“小艾莉,早安,今天天气很好呢!”

一般来说,不到三个月大的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需要十六至二十小时,但很不规律,之后才开始由父母培养睡眠习惯,建立定期入睡的机制。如果培养不好,会产生“入睡困难”和“夜间惊醒”的困扰。

从这方面来看,爸爸似乎不是很好的育儿者,但我印象中自己的睡眠品质一向很好,每次我都会带着饱满的精神,迎接爸爸的呼唤。

那段时期几乎都处在睡眠状态,除此之外,就是在聆听爸爸的声音中度过。

日积月累下来,我逐渐对这些声音产生依赖,如果醒来时没有立刻听见呼唤,就会感到疑惑、恐惧,心想:那个发出声音的“东西”怎么了吗?为何今天不出声、不叫我“小艾莉”了?身处的这个世界,是否因此会有任何改变?

“抱歉,小艾莉,刚刚去上厕所了,爸爸陪你喔!”

即使完全不懂“上厕所”的含意,不过听到熟悉的声音,仍会感到心安,思绪也立刻平静下来──虽然会记得这种事令人难以置信,但我就是有这样的记忆。

有点像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的那条狗。

不可思议的是,那些声音并没有真正遗弃过我,每当我醒来感到手足无措,就会像说好了似的突然出现。现在想起来,爸爸说不定有点坏心眼,故意在旁边观察我的表情,然后才出声安慰。

借由话语的反复刺激,我逐渐知道许多事物的名字,除了“小艾莉”就是指我自己,“爸爸”就是发出声音的东西外,诸如早安、晚安、睡觉等词汇,也开始慢慢理解它们的意思。

我认为每个听得见的婴幼儿,都是这样学习的,这就是家庭教育最原始的部分吧!

“晚安,小艾莉,今天来说‘人鱼公主’的故事。”

不知从何时开始,爸爸不只是对我问候,也会开始说故事给我听,而且每次都会换一个。

爸爸总是一字一句、有条不紊地叙述故事情节,不会说得很快,却也没有丝毫停顿,我想他手上应该是捧着一本故事书吧!才能不用思考,直接将文字内容念给我听。

其实在当时,我完全无法理解故事内容,但我并没有任何反应,一方面是爸爸的声音对我而言,已经有相当的慰藉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不会说话。

统计结果显示,婴儿在出生后三个月,大脑已经能分辨数百个单词的发音,六个月时,就可以说出ma、mu、da、di和ba这些音节,要叫出“爸爸”则大约在七个月后。经过一年,幼儿的大脑可以开始理解一些单词,两岁以后,就能说出五十个以上的词汇。

这些程序在我身上,似乎足足晚了三年之久。

看不见加上不会说话,听起来或许很悲惨,但那时的我还无法体会。

爸爸后来和我说过,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不厌其烦地叫我,和我进行单向对话。也因为从我有记忆开始,并不像一般小孩已经学会了语言,才会有如此特别的回忆。

“小艾莉,叫爸爸。”

某天,爸爸对我说出这句“咒语”。

第一次当然无效──我当时愣住了,并不是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而是不知该怎么“叫”出爸爸,之前爸爸从未要求我做什么动作,此刻却突然要我说话。

我尽了最大的努力,试图发出声音──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该用什么“器官”发声──却徒劳无功。

“哈哈,果然不行吗?”

传来叹气的声音,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爸爸应该很失望。

“没关系,小艾莉一定能说话。”

音调仍然很有精神,或许他非常有自信,可以让我发出声音吧!

有人记得自己刚学会说话的那一刻吗?

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然而对父母而言,却是足以欣喜若狂的生活片段。

爸爸第一次对我说出“咒语”之后,就没有再要求我,生活仍一如往常。我睡醒,爸爸呼唤我,念故事给我听。爸爸的故事开始重复了,有时会听到三个月前的故事,不过接触的次数增多,我就更能发掘故事的内容,渐渐地,我可以借由某些词汇的反复出现,推测它们在故事里的意义,并结合其他字词的相关性,判断是代表好的意思,还是坏的意思。

懂的事物越来越多,我却一点也不感到高兴。

因为我一直惦记着那天的“咒语”,却依旧说不出话,无能为力。

一开始,是我不知道如何发声,但是经由爸爸的训练,我早已熟知“爸爸”这个词的每个特征,如音量、频率。换句话说,我知道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也很想发出那种声音,但就是无法脱口而出。

我觉得自己太没用了──虽然几年后和爸爸提起这件事时,他说那不是我的问题。

“咒语”好久没出现了,我开始感到难过,觉得爸爸已经放弃了我。但我仍抱着希望,努力练习,日积月累下来,想说话的愿望已经填满我的思绪,仿佛我是一个大皮球,填满了名为“爸爸”的一个词,虽然试着将它从体内释放出来,但却找不到那个洞,那个名为“嘴巴”的洞。

这种情况持续了整整一年,我觉得自己快要爆炸了。

然而,正因为练习的过程漫长,成功的一瞬间才令人欣喜。

“应该可以吧……小艾莉,早安。”

某天早上,又传来爸爸精神抖擞的声音,我立刻醒来,之后还听到“啪啪”的拍手声──他似乎想给我,还有自己打气。

“小艾莉,叫爸爸。”

再度听到“咒语”时,我有些惊讶,经过了一年,爸爸依然没有放弃,那我也要加油!为了回应爸爸的信赖,我使出全身的力气,想把那句话给“叫”出来。

方法和之前没两样,我想应该又要失败了,没想到就在使力的同时,我听到另一个声音,有别于爸爸浑厚、低沉的嗓音,声调有些偏高,音量也小了许多。

“爸、爸。”

我愣了一下,这声音从哪里冒出来的?爸爸没说任何话,应该也很吃惊吧!

我又试了一次,这次加了几个字。

“爸爸,我,小艾莉。”

相同的声音,几乎是在我使力的瞬间发出,这是我自己的声音吗?真不敢相信!

爸爸似乎也很惊讶,一开始听不见他的反应,过了两三秒,就传来他的欢呼声:“太好了!”然后是到处奔跑的脚步声。我也觉得好高兴,长久以来的练习,终于有了成果。

“小艾莉,你会说话了!告诉爸爸,不来梅乐队的四个动物是什么?”

爸爸大概是太兴奋了,讲话的速度突然变快,我有些不习惯。

“什、么?”

“不来梅乐队,动物,抓强盗。”

从音量看来,爸爸几乎是贴在我身旁讲话,我踌躇片刻,思考那四种动物名的发声方式。

“驴子、猎犬、猫、公鸡。”

“白雪公主、皇后,好人?坏人?”

“白雪公主,好,皇后,坏。”

“小艾莉,没想到你那么聪明!”

就这样,我开启除了听觉之外,与外界沟通的另一扇门。

你们玩过一个游戏吗?这游戏有两个人,给其中一人观看画在纸上的图案──用一些简单线条、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组合的图案──然后叙述图案的样子给另一人听,那人听着对方的叙述,试着把图案重画一遍。在第一阶段,画图的人不能问任何问题,只能低头画画,到了第二阶段,画图的人可以针对图案的叙述发问,例如“三角形是正立还是倒立”“那条线有没有通过圆心”之类的。

想也知道,第二阶段的结果会比较准确,我和爸爸这几年的生活,就像这两个阶段。

一开始我只会将一些名词,毫无章法地排列在一起,但爸爸会立刻纠正我,告诉我那些破碎的词语之间该加什么字,或是当发音不标准时,爸爸也会再念一遍。

现在看来,那时我和爸爸就像海伦·凯勒(Helen Keller)和苏利文(Annie Sullivan)一样,会花上数小时解释一个东西──这是杯子,杯子里面是水。哦。好,把手放进去,这是什么?杯子!不,这是“水”──类似这样的对话。

因为爸爸的耐心,我很快就学会如何组合这些字句,拼凑成有意义的句子。

我想,自己一定有语言上的天分,才会学得这么快。

爸爸也教了我的姓名。他经常喊我小艾莉,我才知道“艾莉”是我的名字,另外我的姓和爸爸一样,所以,我的全名应该是何艾莉。

“那爸爸的名字呢?”

“彦山,何、彦、山。”爸爸像是怕我发音错误,逐字念给我听。

转眼间又一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我比以前更期待每天的互动,而且我察觉到,睡眠的时间好像变少了,一天有更多清醒的时间可以和爸爸交谈。爸爸也乐此不疲,依然像以前一样问候、安抚我,念听过的故事给我听,不同的是对话的频繁程度,还有我那连珠炮的问题。

“为什么,皇后要送白雪公主毒苹果?”

“因为她嫉妒白雪公主。”

“‘嫉妒’是什么?”

“就是皇后讨厌白雪公主,因为白雪公主比她漂亮。”

“为什么讨厌白雪公主,还要送她礼物?”

“那不是礼物,吃了毒苹果会死,皇后想让白雪公主死掉。”

“所以爸爸才说皇后是坏人。”

“对,白雪公主是好人。”

学会如何交谈后,之前难以理解的内容全都有新的体会,爸爸将那些故事再叙述一遍,而我借着不断发问,学习更多词汇的意义,并在脑中描绘故事的构图。如此一来一往,我对整个童话世界有了初步认识,知道公主最后总会和王子在一起,知道“后母”都是些可恶的家伙,也知道大野狼会吃掉很多东西,包括猪、羊和老太太。

只是有个问题我一直没问出来,并不是不晓得该如何问,而是因为它在故事里太理所当然了,以至于我完全没发觉那是个问题。直到有一天,它才在我脑海成形。

为什么童话里的角色,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处走动呢?

那个时候,爸爸刚好在念《人鱼公主》的故事大纲。

“十五岁生日那天,人鱼公主浮出水面,第一次看到陆地的景色,也同时看到英俊潇洒的王子,原来那个大理石像就是王子。有一次,王子出海遇到暴风雨,发生船难,人鱼公主奋不顾身救起王子,可是王子却没有张开眼睛看清她的模样……”

我的听觉捕捉到一个词语,那是我未曾注意到,当下却觉得很重要的东西。

“爸爸……”

“什么事,小艾莉?”

“眼睛,是什么?”

那一瞬间,我才领悟到那个“理所当然的事实”离自己是多么遥远。

“呃……就是人用来‘看’事物的器官。”爸爸的回答有些迟疑。

“‘看’?和用耳朵‘听’不一样吗?”

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看”和“听”是同样的动作,都是感受外界的行为,爸爸和我,还有每个人都一样,都是用耳朵“听”、用耳朵“看”这世界的声音。

但是只靠听觉,真的能像童话人物那样,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吗?

为什么我就不行?

“这……不一样,人都是用耳朵‘听’,用眼睛‘看’。”

如果“看”和“听”都是用来接收外界的资讯,而且是两个不同的器官负责,那很明显是不同的动作,我之前都弄错了。人要感受这个世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那艾莉也能用眼睛‘看’吗?”

“这个……”

虽然爸爸没有再讲下去,但我早已知道答案。

人鱼公主会认识英俊潇洒的王子,进而爱上王子,并不是因为她听见王子的声音,而是因为她看见王子的容貌。换句话说,“看”比“听”更容易体会一件事物的美好,而我竟然缺乏这种能力!

和以前试图说话一样,我开始使力,希望能“看”到什么东西──可想而知,没有。我继续使力,没有,爸爸摇晃椅子的声音一清二楚,我却看不见爸爸的身影。

我突然觉得好难过,比无法说话给爸爸听还要难过。

难过的是爸爸的态度,之前我发不出声音时,爸爸对我非常有信心,我也经由不断练习,恢复了说话的能力。这次爸爸却没有给我鼓励,也就是说再怎么练习也没用,我注定一辈子和别人不一样,看不见这世上的景色,体会不到事物更美好的一面。

我和爸爸都沉默了,之前对话一刻都静不下来的我,此时却不想说话。

先开口的是爸爸:“那个……小艾莉,你本来就没办法看见东西。”

“为什么?”

“这……爸爸也不知道怎么说……”

我知道,一定是因为我生病了吧!

大野狼假扮外婆时,曾欺骗小红帽说,因为生病了,声音才会变得怪怪的。既然能成功欺骗到她,就表示生病真的有可能让声音改变,既然有会改变声音的病,应该也有让眼睛看不见的病。

而我就是得了那种病,虽然不知道爸爸为何不说,但一定是这样没错。

我同时也想到,为什么我无法像童话故事的人物,可以任意走动,一定也和自己生的病有关。如果我今天没有生病,眼睛能看到四周的景色,爸爸应该也会让我和他们一样,四处遨游。

为何以前我都不会难过呢?是因为现在知道自己和别人不同,却又渴望拥有相同的东西吗?

爸爸一直没说话,过了好久,我才听见他离去的脚步声。

当晚,我完全无法入睡,经历了生平第一次失眠。

那天以后,我绝口不提眼睛的事。

接下来几年,爸爸和我的生活一如往常,依然持续着日常的对话。随着我在语言方面的进步,已经能理解童话故事的全部内容,也越来越少问爸爸问题,到最后,变成我安静地听爸爸说故事,而且内容我几乎都会背了,故事的剧情,不再像以前那么有吸引力。

但是我不曾开口告诉爸爸“这些故事我都懂了”,因为我想听爸爸说话。那天晚上爸爸的沉默,让我难过了好久,感觉爸爸只要一停下来,又会回到那时的情形,我不喜欢这样。

不过时间一长,爸爸似乎也察觉到了。

有一天,爸爸念《青蛙王子》的故事给我听,直到爸爸念完最后一句“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之前,我都没有打断爸爸。爸爸合上书本时,我也没有提出任何问题。

“小艾莉,你对故事没兴趣了吗?”

我大吃一惊,但是爸爸的语气并没有改变,仍像往常那般亲切、平静。

“没关系的,艾莉想听爸爸说故事。”

就在此时,我感觉到爸爸的反应有点怪。

会这么说,是因为我听到爸爸“嘶──”地倒吸一口气的声音,然后沉默了数秒。

发生了什么事?我说错话了吗?爸爸不想让我听故事?

“哈哈,好、好……爸爸从明天开始,会念点别的东西。”

不知是为什么事感到兴奋,爸爸的语调有些上扬。我感到松了一口气,也开始对即将换新的故事内容期待不已。

隔天,爸爸似乎搬了一堆书,“咚”地放在桌上后,抽出一本念给我听。

内容和之前的童话故事不一样,是叫作“儿童百科”的书,我听不太懂,里面好多没听过的词汇,像地球、星星、自然等,而且好像没有人物和剧情,只是将一些知识拼凑在一起,虽然不比童话有趣,我仍兴味盎然地听着,并不时向爸爸发问。

“地球是什么?”

“地球啊,就是我们现在住的地方。”

“现在住的地方,不是‘家’吗?”

“‘家’就在地球上,我们住在‘家’里面,所以也算住在地球上。”

“那星星呢?”

“就是高挂天空,会一闪一闪的东西。”

当我想说“那我也看得到吗”时,那天的记忆又从我脑中浮现,我立刻闭嘴。

过了一周,又换了一本叫“人物传记”的书,是《爱迪生传》,这本书的内容就比较好懂,没听过的字词也比较少,我很快就理解这是在讲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故事。当爸爸说到爱迪生小时候喜欢发问,却被老师骂,最后被妈妈带回家亲自教导时,我忽然觉得自己和爱迪生好像,同时也庆幸爸爸并不像那个叫“老师”的人那么坏,而比较像和蔼可亲的“妈妈”。

我凭自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一直以为“妈妈”就是“生活在一起的人”,不过听了爱迪生的故事,觉得好像有更深刻的意义。

“爸爸,‘妈妈’是什么?”

“妈妈……就是像爸爸一样,会对你很好的人。”

“艾莉也有‘妈妈’吗?”

“这个……”

我感到不妙,爸爸又犹豫了,上次他也是回答时有所迟疑,然后就开始沉默。

所幸不像我想的那样,爸爸只停顿几秒就开口。

“不,小艾莉,你并没有妈妈,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妈妈。”

“所以爱迪生比较特别吗?”

“对,他比较幸运,而且即使有妈妈,妈妈也不一定都是好人,像‘后母’也是一种妈妈。”

我想起白雪公主、灰姑娘,以及韩塞尔(Hansel)与葛丽特(Gretel)的后母,她们都很坏。

我感到轻松多了,看来有妈妈也不见得好,和失去视觉相比,这点小事不值得难过,我甚至还有点欣喜,因为虽然没有妈妈,却有个很棒的爸爸。

《爱迪生传》的故事很长,爸爸花了三周才读完,而且后半部出现一些陌生的名词──什么留声机、电话、电灯的,爸爸光是跟我解释就花了很长时间。

之后的生活,爸爸就一直念新书给我听,而且每本书都可以学到很多事物,比童话故事要多上好几倍,我又回到过去那种满心期待的心情,每次都希望把知识全塞进脑袋里。

不过此时,我发现爸爸陪我的时间变少了。

我试着比较过,念童话故事那段时期,爸爸每天在我身边的时间至少有十小时,到了最近变成八小时,甚至最短只有六小时。

随着日渐长大,我早已能习惯醒着时,爸爸不在身旁的时光。当听不见爸爸动静时,我会沉入眼前的虚无──说穿了就是发呆,或是倾听着四周,去感受平时没注意的声音,有时会听见哗啦啦,或是啾啾的声响,爸爸跟我说,那是水流声和鸟鸣声。

但我还是希望能和爸爸多说话,发现他不再经常陪伴我,便开始感到失落。

每天寂寞的时间越来越长,终于有一天,听到爸爸的脚步声后,我忍不住开口抱怨。

“爸爸,不要一直出去,陪在艾莉身旁。”

“对不起,爸爸去了一趟研究室。呃……”

爸爸说到这里时顿了一下,是怕我不懂“研究室”的意思吧?其实这个词我早就学过了。

“爸爸,是不是去做和爱迪生一样的事?”

“嗯,对、对呀……”

这个词是从《爱迪生传》学来的,爱迪生在研究室里实验、发明,爸爸既然是去研究室,那么也应该和爱迪生一样,忙着很伟大的事。

“爸爸,你好伟大!要加油哦!”

“……”

又出现了,片刻的沉默。

“谢、谢谢你,小艾莉……”

爸爸道谢的声音有点断断续续,还不时夹杂气音,我想他一定很累。

我好像做了任性的要求。

果然没错,爸爸接下来念书给我听时,感觉不是那么有精神。以往他都会不时停下来,问我:“有问题吗,小艾莉?”我想测试看看,因此刻意不发问,但他也只是有气无力地念着书本的内容,这让我更感到难过,觉得自己刚才不该抱怨的。

“爸爸,去休息,艾莉没关系的。”

“小艾莉……”

“艾莉不该让爸爸太辛苦,是艾莉不好,爸爸要做伟大的研究,爸爸要加油,艾莉会自己过。”

“小……啊、呜啊……”

我吓了一跳,因为爸爸的声音,突然开始崩溃,那是我从来没听过的,而且他呼吸的声音,像是被液体给阻塞,非常不顺畅。这叫什么?我记得某本少年文学有写……啊,想起来了,这叫“呜咽”!

“爸爸,你为什么哭?”

“爸爸没哭,爸爸只是……有点高兴。”

我感到疑惑,在那本书里,主角是因为伤心才呜咽而泣,但是,爸爸却是怀着高兴的心情“呜咽”,这让我有点摸不着头绪,不过爸爸现在这样,我也不好意思发问。

接下来从爸爸嘴里说出的话,更是让我惊讶万分。

“小艾莉,爸爸答应你,一定要让你看见东西。”

语气坚定,容不下一丝迟疑。

我真的大吃一惊,因为自从那晚已经过了数年的光阴,到了现在,我也不会在乎这种事了,因为爸爸教会我许多事情。体验世界不一定要借由双眼,对我而言,这样便已足够。

可是爸爸竟然说要让我恢复视觉,这份惊喜来得太突然了。

那天过后,爸爸在我身旁的时间越来越少,虽然有些不习惯,但我必须时常告诉自己:爸爸为了我而努力,我也要努力不让爸爸操心。

而且,我相信爸爸出门除了去研究室,应该还会去找医生,书上说“医生”会医好人的疾病,爸爸一定是去找合适的医生,希望医好我眼睛的病。

爸爸不在时,除了聆听周遭的声音外,我也会试图想象恢复视力的那一刻。

“爸爸和艾莉,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我曾问过这个问题。

爸爸那时回答,我们住在一个宽敞的房子,是两层楼建筑,我就生活在一楼的某个房间,房间里有书桌、书柜、电脑和床,从窗外可以看见街道,门前的马路偶尔会有车经过。他说的这些东西我都没见过,只能凭描述想象那是什么。在我脑海里,已经对房子的格局有个大致构图,等我看得见以后,想在房子里四处走走,看看爸爸提到的那些东西。

我也没看过人的脸,不论是爸爸的,还是自己的容貌,我也想知道是什么样子。在童话故事里,好人如果一开始很丑,最后也一定会变漂亮,那爸爸应该长得很好看吧?我呢?如果很丑怎么办?想到这里,我突然发觉是在白操心,自己根本无法分辨美丑,不仅如此,和视觉有关的一切概念,都得等到看得见后,才能慢慢体会。

脑海的想象与日俱增,内心的期待感也逐渐加深。

然而,与这份喜悦相矛盾的是,爸爸现在回到家时,几乎不陪我了,虽然偶尔会念书给我听,但几乎是一回家倒头便睡,经常可以听见爸爸沉重的鼾声。我很担心再这么下去,往日借由书本对话的时光,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终至消逝。

既期待又怕受伤害,我那时的心情大概是如此吧!

但是“命运之日”终有一天会到来。

某天爸爸回到家,进房前的脚步非常急躁,我几乎可以想见他是冲进房门,而且有话要对我说。

果然,一进门他就开口:“小艾莉,爸爸有个好消息!”

我心中涌起两团各代表好与坏的浓雾──果然,还是来了。

“好消息?”我装作若无其事地问。

“就是啊,小艾莉的眼睛能看得见了!爸爸找到人帮忙了!”

“哇,谢谢爸爸!”

我刻意隐藏自己的担忧,将声调装得开朗些。

“呵呵,只要再过一两周,小艾莉就可以睁开眼,瞧瞧你的房间是什么样子。”

“我想看爸爸,艾莉第一个想看爸爸的脸。”

“唔,这个……”

我开始有不好的预感。爸爸又迟疑了,每次爸爸说话一停顿,我就会很紧张。

“没问题的,小艾莉可以看见爸爸。”

“真的吗?”

“对,但是,爸爸不会在你身边。”

“为什么?爸爸讨厌艾莉吗?”

“呃……不、不是的……爸、爸爸只是因为太忙,必须住在研究室一段时间,或许很久。”

“艾莉不能一起去吗?”

“不行的,爸爸的研究所不能让外人进去。”

难过的心情再度袭上我的心头,如果恢复视力需要这种代价,那我宁愿看不见。我不要寂寞,不要待在只有一个人的房间,不要没有爸爸的日子。

“艾莉,不想要这样!不想和爸爸分开!”

我大声吼叫,爸爸似乎被我激烈的态度给惊吓,默不作声,许久之后才用温柔的声音说:“小艾莉,你每天还是看得到爸爸,爸爸的身影会一直陪着你的。”

“可是爸爸明明在研究室……”

“噢,爸爸会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电脑屏幕?”

“喏,你的房间有一台电脑。”爸爸放慢说话的速度,似乎这是很重要的事情,“电脑连接着电话机,只要和爸爸研究室的电话相通,屏幕上就会出现爸爸的脸哦!”

“真的吗?”

“对,这叫可视电话。”

“电话”在爱迪生的故事出现过,不过前面加上“可视”二字,我就不知道是什么了,原来是那么神奇的东西,有了这个,不仅可以和爸爸对话,还可以见到爸爸的脸。

太好了,这么一来,也等于和爸爸一起生活,并没有太大差别。

“所以,生活没有改变啰?”

“对呀!而且会有人过去照顾小艾莉的起居,生活应该不成问题。不过啊,爸爸工作忙,可能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念书给小艾莉听了。”

“艾莉会自己照顾自己,爸爸也要专心做研究。”

方才的阴霾很快就消失了。既然看得到爸爸,我想自己也要坚强,不能拖累他。

“这样才乖。”

“嗯!因为爸爸对艾莉最好了。”

“是啊!”和上次允诺时,一样坚定的语气。“为了小艾莉,爸爸可以赌上一生。”

我在当下,并没有完全体会这句话的含意。

因为我不知道在很久以后,爸爸会做出那件难以挽回的事。

上一章:第三章 下一章:第五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