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氏孤儿:灭门惨案背后的权力游戏野史未必假 作者:王磊 |
||||
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国都城绛城内一片混乱。人们瑟瑟发抖地躲在屋子里,竖起耳朵紧张地听着下宫方向传来的喊杀声,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下宫,是赵氏家族居住的地方。这个曾经执掌晋国朝堂二十多年的超级家族,已经迎来了自己的灭顶之灾。在晋国其他大家族的联合绞杀下,强盛一时的赵氏惨遭灭门。 当然,严谨地说也不能算“灭门”,还有一个赵家人活了下来,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男婴。 这个孩子的母亲叫赵庄姬,是晋景公的亲姐姐[有争议。《史记·赵世家》记载为“成公姊”。后世多认为应为“成公女”之误。]。此刻她正抱着襁褓中的儿子躲在弟弟的宫殿里。 赵庄姬知道,自己毕竟是国君的姐姐,外面的人不会拿她怎么样,但怀里的儿子就未必了。那些围剿赵家的人为了斩草除根,哪怕是无辜的婴儿也不会放过的。 这不,怕什么就来什么。 赵庄姬得到消息——晋国司寇屠岸贾,也是这次赵家灭门案的始作俑者,已经带人闯入宫中,目的就是要搜捕自己的孩子。 万般无奈之下,赵庄姬只能把儿子藏在自己的胫衣[指没有裆的套裤。]里。古人的衣服宽松肥大,藏个婴儿还真看不出来。但这孩子又不是块木头,他要是一哭闹,那也就露馅了。 赵庄姬强装镇定,在心里默默祈祷:儿啊,如果老天爷要保全赵家,你就别出声!如果天要亡赵家,那你就扯着嗓子号吧。 结果屠岸贾带人来搜查的时候,这孩子竟然真的一声不吭,成功躲过了搜捕。后来这个劫后余生的孩子长大了,在小伙伴的支持下成功手刃仇人,不但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还带领赵家实现了中兴,最终奠定了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基础。这个故事被称为“赵氏孤儿大复仇”,故事的主角,那个大难不死的赵氏孤儿,叫赵武。 春秋战国时代,在政治斗争中落败被杀光一户口本的家族比比皆是。像赵武这样的“幸存者”实在不多,能在跌落谷底后带领家族逆袭成功的案例那更是绝无仅有。“赵氏孤儿”的故事后来被改编成文学作品,并数次搬上大银幕,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传说。 但是这桩灭门惨案的背后,却隐藏着更多的谜团。 上面说的是司马迁在《赵世家》中写的版本。但《左传》中却记录着一个从案发时间、作案动机、杀人凶手到受害者名单都不一样的另一个版本。 《左传》版的“赵氏孤儿”发生在晋景公十七年,即公元前583年,比上一个故事的时间推迟了十几年。更诡异的是,这个版本中灭门案的凶手并不是外人屠岸贾,而是赵武的亲娘赵庄姬。 赵武的亲爹赵朔死得早,老娘赵庄姬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当时赵家说了算的是赵朔的三个叔叔——赵同、赵括和赵婴齐。没想到赵庄姬竟然和老公的小叔赵婴齐产生了亲密接触。 这桩侄媳妇和叔叔间的丑事很快被人发现了,赵婴齐被赵同、赵括流放到齐国,不久就死了。赵庄姬听说情夫死讯后恼羞成怒,直接诬告老赵家要谋反,这才导致了灭门案的发生。 一个是舍身救儿的单亲母亲,一个是淫乱歹毒的黑心毒妇。同一个老赵家,同一个赵庄姬,这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其实这并不矛盾。 只要我们搞清楚一件事——赵庄姬要护的“赵家”和她要毁的“赵家”,并不是一个概念。 为了搞清楚老赵家这桩扑朔迷离的灭门案,还得从赵氏家族的崛起开始说起。 赵氏和晋国的深度绑定始于晋文公时代。 晋文公重耳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从青年时代开始流亡,到了快退休的年纪才登上晋国的君位。你别看晋文公前半辈子事业运不咋地,但桃花运却是好得可以,基本上每到一个地方就有人给他介绍对象。 他流亡到狄人的地盘时,狄人国君就送给了他一对姐妹花。晋文公娶了妹妹,把姐姐转手送给了自己的得力干将赵衰。这个姐姐给赵衰生下了长子赵盾。 多年后晋文公回国继位,又把自己的一个女儿赵姬嫁给了赵衰,君臣之间从连襟升级为翁婿。赵姬给赵衰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赵同、赵括和赵婴齐。 按理说赵姬作为国君的女儿,身份尊贵,理应是正妻,她生的儿子也应该是继承家业的嫡子。但赵姬却让出了正妻之位,把不是自己亲生的赵盾立为嫡子。 不得不说赵姬还是非常有智慧的。当时晋国国内政局不稳,各大家族之间明争暗斗,而赵盾年纪大,有阅历,工作能力强,更适合成为带领家族的那个人。 事实证明,赵盾也的确有两把刷子,他拳打脚踢干掉了几乎所有竞争者,很快就成了晋国朝堂上真正的大佬,就连新任国君晋灵公都是他拥立的。 可长大后的晋灵公荒唐放纵,极其不靠谱。身为臣子的赵盾只能各种劝谏。晋灵公却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甚至收买杀手去刺杀赵盾,行刺失败后又放狗想咬死赵盾。幸亏赵盾的安保人员比较给力,这才让他逃出生天。 面对离谱国君的连环追杀,赵盾只能流亡他国。可他还没走出国界,就得到消息说他的堂弟[一说为堂侄。]赵穿把晋灵公杀了——他不用跑了。 于是赵盾就打道回府,重新执掌起晋国的朝政,并拥立了一位新国君晋成公。晋灵公虽然不是赵盾杀的,但一来杀人的就是老赵家自己人,二来赵盾回来后也完全没有追究凶手的意思,这不就是明显的默许加包庇吗?所以晋国史官董狐非常硬气地给赵盾记下了一笔黑账——“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夷皋就是晋灵公的名字。后世也用“董狐笔”来称赞史官的秉笔直书。 但些许黑料并不妨碍赵盾大权在握,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让自己家族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机会。 赵盾作为天选打工人,带领家族在晋国混得风生水起是不假,但再风光他也就是个打工仔,干到这种程度已经算是业界天花板了。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也变成股东。 在别的国家可能没机会,但晋国自有特殊国情在。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好比一个家族企业,国君就是董事长,国君的家庭成员、同姓亲戚就是持股的董事会成员,这群人叫“公族”。就晋国来说,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姬姓国君带着一大群姬姓公族干活儿,但晋国历史上发生过好几次“股东内斗”,一家人彼此杀来杀去,最后发现已经不剩几个“公族”了,一开会连会议室都坐不满,简直太冷清了。 “自己人”不够,那就只能找“外人”来凑。 晋成公上台后发布了一个重大福利——朝中卿士家的嫡子可以出任公族大夫,庶子可以出任公车大夫。“公族大夫”就是持股的董事会成员,“公车大夫”就是董事会的安保队伍,这项措施相当于让公司职工持有公司股权,直接由“打工仔”升级为“合伙人”了。 而赵盾作为赵氏家族的掌门人,他的儿子就是嫡子,是大宗;他的三个异母弟弟就是庶子,是小宗。按照宗法制,大宗代表家族,可以领导小宗。这“公族大夫”的福利本应该由赵盾的嫡子赵朔认领,但赵盾却打报告申请把这个福利转让给自己的异母弟赵括,说是为了报答赵姬当年的恩情——当初你把嫡子的位置让给了我,今天我再把嫡子的位置还给你儿子,以后你们那一支血脉就是大宗了。咱们一家人有来有回,恩荣并济,多好。 赵盾这样做既给自己赢得了知恩图报的美名,也极大地团结了赵氏家族,更重要的是将赵氏的势力又提高了一个等级。 原本在晋国朝堂上没多少存在感的赵同、赵括、赵婴齐三兄弟,因为从庶子小宗变成了嫡系大宗,可以享受“公族”带来的身份红利,获得了相应的官职,一下子就变成了高级干部。 而赵盾的儿子赵朔虽然从大宗变成了小宗,享受不到家族嫡子的加成,但别忘了他亲爹赵盾还是晋国的一把手,哪能少得了亲儿子的好处?赵朔的官位也是一路水涨船高,还娶了晋成公的女儿,勉强也称得上是宗室外戚。还有,别忘了赵氏旁系的赵穿———杀过一个国君还啥事没有的狠人,他也是晋国的高级官员。 这么算起来,赵氏无论嫡系旁支,基本上都有一两个人身居高位,赵氏也当之无愧地成了整个晋国最强大的家族。 但在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祥和气氛中,却埋藏了巨大的隐患。 首先是国内的其他家族不乐意了。 赵盾执掌朝政多年,他执法严格,手段狠辣,被他收拾过的人多了去了。曾有人评价过赵衰和赵盾这对父子的做人风格,说父子俩都是如日中天的一把手,但赵衰就像冬天的太阳那样温暖可爱,赵盾却像夏天的太阳那样酷烈可畏。 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就能看出赵盾在台上肯定没少得罪人。 当然,赵盾这么做也是为了晋国的霸权。但问题是赵盾把晋国这块蛋糕做大之后,也顺手切走了最大的一块,其他家族肯定忍不了这种多吃多占的行为。 而赵氏家族内部也是暗流涌动。 赵同、赵括、赵婴齐三兄弟是大宗,在家族里地位更高。但身为小宗的赵朔却直接继承了老爹的权力,在朝堂上官位更高,隐隐有接班赵盾继续执掌朝政的意思。 这种宗族身份和政治权力的错位也是种潜在的隐患,这意味着老赵家未来将出现说不清谁才是掌门人的问题。总不能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咱俩各论各的吧? 这一切的问题,在赵盾活着的时候都不是问题。不管是赵氏内部的隐患,还是其他家族的不满,在赵盾的铁腕统治下全都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赵盾总归是要死的。 公元前601年,赵盾去世。一年后,晋成公去世,晋景公继位,晋国的朝堂上迎来了一次权力洗牌。赵盾虽然死了,但赵朔已经官拜下军将,在晋国的执政团队中排名相当靠前。只要再给赵朔几年时间,他完全有机会成为一把手。 但其他人似乎并不是很想给赵朔这个机会。 对于其他家族来说,晋国也不是你老赵家一家的,凭啥好事都是赵氏占大头啊? 而在赵氏家族内部,身为大宗的赵同、赵括和赵婴齐也未必乐意。因为赵朔的飞黄腾达意味着他们这个“大宗”还得被“小宗”踩在脚下。 无论在朝堂上,还是在家族里,赵朔都成了别人的绊脚石。而绊脚石,注定要被一脚踢开。 晋景公三年,司寇屠岸贾突然把各大家族的话事人召集起来开会,会议的主题就一个——翻旧账。 屠岸贾曾是晋灵公的宠臣。“屠岸贾”这个名字从字面意义上看,指的是训练猎犬的专业人员。晋灵公曾放狗想咬死赵盾,这个屠岸贾很可能就是当时给晋灵公驯狗的驯犬师之一,而且还是训练水平最好、最讨晋灵公欢心的那个。 不过后来晋灵公被赵家人弄死了,屠岸贾虽然没跟着挨收拾,但仕途坎坷是肯定的了,一直到赵盾去世他才混到一个司寇的官职。司寇,就是主抓治安或司法的执法人员。这个身份给了屠岸贾一个向赵家人报仇的机会。 屠岸贾在大会上提出,晋灵公被杀,赵盾脱不了干系,但他本人不但没受到惩罚,他的子孙还能继续在朝中担任高官,这还有王法吗?咱们应该一起灭了他! 韩氏家族的韩厥表示反对,说这都是过去式了,当初都没处理,哪有隔了这么久再定罪的道理呢?韩厥曾受过赵盾的恩惠,所以极力为赵氏辩护,可惜屠岸贾并不采纳他的辩护意见,执意要对赵氏动手。 韩厥没办法,只能偷偷跑去给赵朔通风报信,告诉他赶紧跑路。但赵朔却不肯逃亡,并让韩厥不要掺和这件事,以后赵氏的复兴还得靠韩厥帮忙。 很快,其他家族在屠岸贾的串联下,对赵氏发起了围剿。 在这里《史记》的记载是:“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按照这个说法,在晋景公三年的这场“下宫之难”中,老赵家无论是小宗的赵朔还是大宗的赵同、赵括、赵婴齐全都被干掉了,只有赵武一个婴儿逃过一劫。 但问题是,赵同、赵括、赵婴齐这三人在“下宫之难”后还多次出现在史料中,明显没被灭门。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是司马迁笔误了,提前把那三位给“写死”了。 但还有一种非常开脑洞的观点,认为司马迁没笔误,是后人把断句和读音搞错了。《史记》中的这句话应该断句为“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皆,可读成“偕”,就是辅助、协同的意思。 那这句的意思就变成了——屠岸贾和诸将攻杀了赵朔,赵朔的三个叔叔赵同、赵括、赵婴齐从旁协助,勾结外人灭了赵朔这一支血脉。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赵同兄弟直接参与了这场大屠杀,但他们肯定从中捞了不少好处。因为只有身居高位的小宗赵朔不在了,他们这一支大宗才能真正地成为赵氏的掌门人,如果按照“谁获利最多,谁嫌疑最大”的刑侦原则来推论,赵同兄弟很明显是具备作案动机的。 好家伙,这也太刺激了吧。难道这是一场针对赵盾直系血脉的精准爆破,而不是对整个赵氏家族的绞杀吗? 恐怕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如果我们把“下宫之难”看作一出持续了十几年、杂糅了赵氏家族内斗和晋国朝堂阴谋的连续剧,就刚好可以解释为什么《左传》和《赵世家》的记载会出现时间、人物和剧情上的矛盾,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一件事。[目前对于“下宫之难”史学界并存四种观点:一是全面否定《史记》;二是全面否定《左传》;三是认为《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可以并存;四是认为《左传》和《史记》所记录的并不是同一件事。如明代王樵《春秋辑传》:“人所疑者,以据《左氏》,则赵氏之祸由庄姬;据《史记》,则赵氏之祸由屠岸贾。然尝深考之,则屠岸贾杀赵朔自一事也,赵庄姬谮杀同、括又一事也。”本书采信第四种观点。] 司马迁在《赵世家》中记载的其实是“下宫之难1.0版”,这场阴谋针对的是赵盾之子赵朔;《左传》《晋世家》中记载的是“下宫之难2.0版”,这场阴谋针对的是赵同、赵括兄弟。 从史书上的字里行间,我们也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首先,屠岸贾翻旧账时的发言中针对的打击对象就是赵盾的“在朝子孙”,不是兄弟,也不是整个赵家,就是赵盾的儿子赵朔。 其次,屠岸贾是以当年“赵盾弑其君”这件事为理由,号召大家对赵家动手。如果说赵盾相当于买凶杀人的主谋,被追究也符合逻辑,那直接的杀人凶手赵穿不更应该被收拾吗?但“下宫之难”后赵穿一族都活得好好的,甚至还娶了国君的女儿,继续享受着高官厚禄,没有受到一丁点儿冲击。 最后,当韩厥去赵家通风报信时,找到的也是赵朔。按理说如果这场大屠杀针对的是整个赵氏,韩厥应该去找赵同、赵括和赵婴齐三兄弟才对,因为他们才是代表赵氏的嫡子血脉,是决定整个家族命运的第一责任人。 但韩厥却只通知了赵朔,因为这场阴谋就是针对赵朔的。赵穿和赵括三兄弟都不在打击名单上,至于给晋灵公报仇、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之类的话,更是糊弄人的借口。 此时的赵朔已经陷入了内外交困的绝境当中,所以他连逃亡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寄希望于韩厥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找机会延续自己的血脉,为自己报仇。 然后,“下宫之难1.0版”就发生了。 虽然表面上看屠岸贾才是“下宫之难”的发起者,但他一个底层出身的小官,要人脉没人脉,要武装没武装,想报复赵氏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屠岸贾有私心,想报仇,但是实力不够,想要办成事只能搞众筹,拉人拼单,到处找人来帮他“砍一刀”。 而那些看赵朔不顺眼的人等的就是这个机会。这场惨案既是晋国朝廷不同家族之间的权力争夺,也是赵氏内部大小宗之间的家族内斗。最终的结果就是其他家族干掉了一个危险的竞争对手,赵氏家族内部也理顺了大小宗关系。大家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完全是双赢的局面。 当然,这个双赢显然是没把赵庄姬和赵武这对孤儿寡母考虑在内的。 “赵氏孤儿”赵武是如何长大的,司马迁在《赵世家》中写得详细又精彩,还塑造了程婴、公孙杵臼这样的经典形象。 但今天咱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赵氏孤儿,而是赵氏孤儿的母亲赵庄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赵庄姬和赵婴齐搞到一块儿了。但这并不是守寡的侄媳妇和年轻的叔叔之间的狗血伦理剧,更像是一个别有用心的阴谋。 “下宫之难1.0版”发生后,赵庄姬并没有留在赵家,而是返回宫中生活。这说明赵朔一脉已经从赵氏家族中除名了,赵朔其他的姬妾子女也被屠杀殆尽,只有赵庄姬凭借国君姐姐的身份幸免于难。但能活下来的只能是赵庄姬,并不包括赵朔的血脉,这也是赵庄姬隐藏儿子赵武存在的原因。 赵庄姬既然是住在宫里,和赵婴齐自然不存在什么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暧昧机会。两个人之间想发生点什么,想必是其中一方刻意为之的结果。 相对而言,身为臣子的赵婴齐主动冲到宫里勾引国君姐姐的可能性要小一些,这个事很可能是赵庄姬起的头。但如果赵庄姬真就是个耐不住寂寞的荡妇,以她国君姐姐的身份,找个男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为何非要去找老公的小叔叔呢?难道就专好赵家人这一口? 除非,赵庄姬另有目的,比如帮儿子赵武夺回家产这种。 从性格上来说,赵婴齐和两个哥哥赵同、赵括不太一样。赵同、赵括属于荷尔蒙爆炸的猛男,动不动就暴走莽一波,说话做事总是不管不顾的。 而赵婴齐反而和死去的赵朔比较像,都属于冷静智谋型人才,为人处世更有大局观。也许赵庄姬就是看中了赵婴齐这一点,希望能通过他为儿子赵武的未来铺铺路。 但这事后来被赵同、赵括知道了。他们火速出手,把亲弟弟赵婴齐直接赶出家族,放逐到齐国去了。 在春秋时代,被逐出家族是仅次于肉体消灭的惩罚。赵婴齐苦苦哀求两个哥哥,说:因为我在,政敌栾氏才不敢对咱赵家动手。我要是不在了,二位哥哥恐怕护不住这个家啊。 当时晋国朝堂上,势力最强大的卿大夫就是荀氏、士氏、栾氏、郤氏、韩氏和赵氏等几个家族。其中的栾氏一直和赵氏明争暗斗,两大家族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而赵婴齐作为三兄弟中的脑力担当,一直努力维持着斗而不破的脆弱平衡。 但赵婴齐的话并没有引起两位哥哥的重视,最终他在被放逐到齐国不久后就客死他乡了。 然后,赵庄姬出场了。 这就是《左传》中记载的“下宫之难2.0版”——赵庄姬跑到弟弟晋景公跟前告了个黑状,说赵同、赵括要谋反!而和赵氏有矛盾的栾氏、郤氏也跳出来给赵庄姬做伪证。 于是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又一次针对赵氏的屠杀开始了。赵同、赵括兄弟全家被杀,赵氏的封地也被晋景公改封给大夫祁奚。 是的,短短十几年内,赵氏家族就摊上了两次“灭门”,只不过灭的不是一拨人而已。 但这事还没完。 有一天,晋景公生病了,占卜的结果说是嬴姓赵氏的不顺遂的后人在作祟。晋景公很害怕,就问韩厥怎么办。 韩厥表示:好办,只要重新拥立一个赵氏的子孙就可以了。刚好我知道还有个赵氏孤儿活在世上,还是您的亲外甥,咱立他就行。 于是晋景公和韩厥就偷偷把赵武招进宫里来,趁着各大家族进宫探病的时候宣布给赵氏平反。当然是平赵朔的反,而不是刚被灭掉的赵同和赵括。 就这样,赵氏封地和赵氏家族的宗主之位,兜兜转转又重新回到了赵武的手中。 至此,“赵氏孤儿”成功“复仇”,赵氏家族成功“复兴”!仿佛一切都回到了应有的轨道上。 但这看似理所当然的表象背后,还有更暗黑的细节。 赵同、赵括兄弟的灭亡,表面上看是赵庄姬和栾氏、郤氏的联合陷害,其实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国君晋景公。 对于晋景公而言,和楚国争霸并不是最重要的,打压国内的强势家族、巩固国君的权力才是第一位的。 执掌赵氏的赵同、赵括兄弟行事粗暴,专权擅政,对于晋景公而言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与其让这哥俩继续留在台上碍眼,倒不如扶持自己的亲外甥赵武复位,毕竟甥舅关系肯定比旁系更亲近。 在对赵氏兄弟动手的前一年,晋景公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迁都新绛。这明显是为了远离原有的权力中心,省得日后发生冲突时崩自己一身血。 后面发生的事情就很好理解了。 出面告发赵同、赵括的是景公的姐姐,跟着做伪证的栾氏、郤氏算是国君的自己人。诛灭赵同、赵括后接管赵氏封地的祁奚本就是晋景公的亲戚,还有着“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美名,是个完美的临时托管人;事后提议复立赵武的韩厥也和国君关系良好。 这环环相扣的情节,怎么看都像是一出设计好的连环计,就是为了让赵氏孤儿成功复位,实现赵氏家族的权力转移,达到晋景公“君权”压制“臣权”的目的。 所以整件事的核心是“孤儿复位”,而不是“孤儿复仇”。 在“下宫之难1.0版”中,真正参与谋划诛灭赵氏的、执行灭门计划的、事后追杀赵武的,从来都是“诸将”,也就是国内的其他家族,他们才是赵武真正的仇人。 但赵武想要拿回赵氏的主导权,自然不能和整个晋国的顶级家族开战,所以在“下宫之难2.0版”中,他只能配合舅舅晋景公的表演,放弃复仇的执念,以换取自己这支赵氏血脉的复兴。 这样的权力游戏,实在是太过压抑。就连赵武的后代也觉得好说不好听,所以他们更侧重记录的是“赵氏孤儿”如何大难不死,英雄母亲如何舍命护子,忠臣良友如何伸张正义等情节,这些资料应该也是后来司马迁创作《赵世家》时的资料来源,并在后世逐渐演变成“赵氏孤儿复仇记”的精彩故事。 而《左传》和《史记·晋世家》则是站在晋国的角度来记录历史,并没有美化赵氏家族的必要,所以记录的侧重点也完全不同,这才给后人留下了另一个不那么流行的“赵氏孤儿复位记”。 复仇、复位、复兴,是赵武人生的三个关键词。 只不过如何排列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取舍三者之间的真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
||||
上一章:昏君的... | 下一章:美女间...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