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不明的皇帝:建文帝下落之谜

野史未必假  作者:王磊

公元1402年,大明京师南京应天府历经几十年修建、扩建、完善、改造而形成的四重城垣防御工事,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实战检验的机会。

讽刺的是,这次攻城的是明军,守城的也是明军。

这场战争就是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攻城的是燕王朱棣,守城的是建文帝朱允炆。

明太祖朱元璋精心修筑的南京城依山临水,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堪称古代攻城者的噩梦。

但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当燕王朱棣的主力部队出现在金川门外时,守城的谷王朱穗与曹国公李景隆第一时间开城投降。京师陷落,这场皇族内战也终于迎来了最终的落幕。

好吧,并没有。

因为接下来的事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当燕王的军队潮水般涌入城中时,皇宫大内突然燃起大火,滚滚浓烟直冲天际。等到燕王朱棣赶到失火现场,只看到一片狼藉的宫殿废墟和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

据参与救火的太监们说,建文帝本来是想亲自迎接叔叔朱棣的,但又觉得没脸见人,就拉着妻子马皇后以及七岁的太子朱文奎自焚而死了。

朱棣听完后哭着说:这傻孩子,咋那么想不开呢!我是来帮你的啊,你咋还走极端了呢!

伤心表演完毕,朱棣就在群臣的劝进下称帝,改年号为永乐,史称明太宗,后在嘉靖时改为明成祖。

对于建文帝的结局,明代官方给出的说法大概就是建文帝接了太祖朱元璋的班后,被奸臣所蒙蔽,各种干坏事,结果英明神武的朱棣一出手就成功挽救了误入歧途的大明,建文帝受奸臣逼迫再加上没脸见人,所以就拉着老婆、孩子自焚了。朱棣第一时间派人去救火,但可惜来迟一步,没能阻止建文帝做傻事。

这不只是大明内宣的专用版本,在明朝对朝鲜等附属国所颁布的诏书中也是这么说的。

当然,说是这么说的,真不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靖难之役虽然从军事上来说是结束了,建文帝在法律意义和政治层面上也被官宣为“死亡”了,但有关他的传说却一直扑朔迷离。有人说他在城破时自焚殉难,也有人说他是假死出逃。

不只是今天的人们在争论建文帝的死活,古人也普遍不相信建文帝真的死在了那场大火中。许多年后,年幼的万历皇帝曾问过自己的老师张居正:建文帝到底是死了还是跑了?

博学多才的张居正老师也只能说这个事咱大明的国史里没写,但老人们都传说建文帝当年是落发为僧,从暗道跑掉了,具体去哪儿了谁也不知道。

可见张居正也倾向于认为建文帝没死,这应该是当时人的普遍观点。所以后来清朝修《明史》的时候,也说建文帝是“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或云帝由地道出亡”,并没有一口咬定建文帝死于自焚。

于是这就引发了一场持续千百年的大争论,即建文帝的下落之谜。

建文帝到底是死是逃?如果是逃走,他又逃到哪里去了?

一切的谜团都源于城破之时的那场大火。

作为内战中的失败者,建文帝的确有自杀的可能。当然所谓建文帝被奸臣胁迫,或者是觉得没脸见叔叔朱棣这种理由,完全是史书为了给朱棣脸上贴金,强调朱棣称帝是人心所向、天命所归而已,基本上没啥可信度。

在金川门被自己人打开的那一刻,建文帝应该是绝望的。

明明他才是大明的合法皇帝,战争中的绝对优势方,结果手拿一把王炸的他却被叔叔朱棣反败为胜,打进城来,这仗输得的确是窝火,在心灰意冷之下选择自我了断也是很合理的。

但相比于大明另一位自杀的皇帝崇祯皇帝,你就会发现这里面还是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建文帝和崇祯帝面临的绝境很相似,都是败局无法挽回,内部有人反水,众叛亲离,一败涂地。

但不同的是,建文帝面对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叔叔,说到底是老朱家自家人的内斗。而崇祯帝面对的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是真正的亡国灭种。

在敌军打进来时,建文帝和崇祯帝都亲手杀过人,只不过建文帝杀的是勾结朱棣的徐达次子徐增寿,而崇祯杀的是自己的老婆、孩子。由此可以看出,建文帝在临死前还有心情杀人解恨,而崇祯则是真的已经绝望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可哪怕绝望成这样,崇祯选择的自我了断方式也是上吊,总归痛苦小些,还能留个全尸。建文帝为何要选择自焚这种惨烈的方式呢?

除非,火是建文帝必须用到的关键道具。

在侦探片里,经常会看到凶手放火焚烧犯罪现场的情节,因为很多关键信息都会被大火掩盖。如果说凶手放火是为了毁尸灭迹,那建文帝放火会不会就是为了销声匿迹呢?

毕竟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皇宫中忙作一团,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这肯定方便建文帝趁乱跑路。同时大火焚烧后,各种行动痕迹、出逃线索,包括尸体的面貌都被破坏,也具备偷天换日、冒名顶替的条件。如果像崇祯那样上吊而死,尸体完整,面目清晰,就完全没有后续操作的空间了。

事实上,这场大火的确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在火场中找到的尸体到底是不是建文帝,其实并没有确凿证据,毕竟那个时候也没有类似今天的法医尸检和基因鉴定,面对一具面目全非的焦尸,谁能认出来他是谁啊?

《明史》中记载这场大火时,用了“出帝后尸于火中”这样的句子。其实这本身就留有想象的空间,所谓“帝后尸”,是指“皇帝和皇后”的尸体,还是“皇帝的皇后”的尸体?

有观点认为,当时找到的只是建文帝的皇后马氏的尸体,但造反的燕王朱棣需要一个死掉的建文帝,所以才指鹿为马,撒谎说找到了建文帝的尸体。这样朱棣的称帝才符合法理。

对于刚打进南京城的朱棣来说,他第一时间需要的是在政治上宣告建文帝的“死亡”,确立自己称帝的合法性,而不是追查这个人是否还活着。之后他费了好大的力气,十几年如一日地试图抹去建文帝存在过的痕迹。比如,朱棣从来不承认建文帝的皇帝身份,一直称朱允炆为“建文君”;甚至连“建文”这个年号他也不承认,直接把老爹朱元璋的“洪武”年号强行延长了四年,把建文四年(1402)改成了洪武三十五年,然后接上永乐元年,给人一种朱元璋完事之后就是朱棣接班的错觉。

但神奇的是,对这样一场皇室内部的权力争夺,底下的大臣却个个反应激烈。朱允炆的老师方孝孺就因为拒不投降朱棣,被朱棣一怒之下“株连十族”。

而类似方孝孺这样的建文忠臣并不在少数。史书中记载朱棣称帝之初,大批官员选择自杀殉难或逃亡,甚至有位御史模仿“荆轲刺秦王”,企图刺杀朱棣。

这在以往的皇室内部斗争中并不常见,你看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兄灭弟逼父夺权,那也不耽误李建成阵营的魏徵跳槽啊。

其实在大臣们看来,你们高层之间的斗争不过是“肉烂在锅里”的权力游戏,甭管谁赢了,总归是你们某某家自己人,又不是改朝换代、亡国灭种,我们这些打工仔只需要跟着胜利者继续混就完了呗。

但到了靖难之役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臣在城破后依然选择忠于建文帝,哪怕身死逃亡也不愿臣服于朱棣?很可能就是因为大家都相信建文帝并没有死,这场战争还没有真正结束。

而就朱棣称帝后的许多反应来看,也能从侧面证明建文帝并没有死。

史料记载建文帝曾为浦江义门郑氏题字,算是对郑家人有恩。朱棣称帝后,有人举报郑家窝藏了建文帝,朱棣就“遣使廉之”,也就是派出专案组去调查。结果调查发现郑家并无窝藏之事,于是就把诬告者给砍了。

这件事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仔细一琢磨却有点不对劲——如果朱棣百分百确定建文帝死于那场大火,为什么要派出专案组去调查之后,才能确定郑家是被诬告呢?难道不应该在一开始有人举报的时候,朱棣就把举报者砍了,还郑家一个清白吗?

没错,朱棣不能这么做。因为他也知道那具尸体不是建文帝,所以他得通过调查才能确认这是检举还是诬告。

既然建文帝大概率没有死在那场大火中,那他是怎么逃出去的呢?普遍观点认为,他是带着心腹大臣,化妆成僧人通过暗道逃出城的。因为朱棣登基后曾长期关押了一个据说是为建文帝剃度的和尚,直到多年后才释放。还有观点认为南京城墙的确留有可供人秘密进出的暗道,完全可以满足建文帝君臣逃亡的需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连建文帝逃亡的具体细节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了。

明代中期以来,有关建文帝的话题不再是不可言说的政治禁区,于是大量相关的文人笔记都冒出来,据说都是当初跟随建文帝流亡四方的忠臣留下来的逃亡笔记,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从亡随笔》《致身录》等。

这些笔记中的记载往往非常神奇,甚至是神神道道,大概画风是这个样子的:

当朱棣的大军进入金川门时,建文帝是想一死了之的。但身边的随从程济却劝皇帝不如跑路,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而且据说这位程先生还擅长奇门遁甲,一早就预测出朱棣要造反,所以建文帝对他的话特别信服,这才打消了寻死的念头,燃起了逃亡的希望。

但是敌军已经进城了,建文帝又是个文弱皇帝,就这么跑出去那也是白给啊。

这时身边人又说了,太祖皇帝生前留下一句话,说奉先殿里有一个保命的匣子,遇到危难的时候可以打开。

于是大伙把那个匣子找来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僧人用的东西——有僧衣、僧鞋、剃头的剃刀,还有三张度牒,也就是和尚的法定证件,还有一些金银。

原来明太祖朱元璋早就料到燕王朱棣要造反,为了以防万一,已经给孙子建文帝找好了后路,定下了脱身之法。

我大明太祖,真是英明神武,算无遗策,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载……

啊,等一下。

危难之际的锦囊妙计,提前备好的万全之策,预判了所有人预判的神机妙算……嗯?这是朱元璋,还是诸葛亮啊?

如果老朱真的料到四儿子朱棣会造反,甚至还能一路逆袭打下南京城,以他老人家那个杀伐果断的脾气,早就把四儿子灭了以绝后患,再不济也是夺爵罢免,在这玩儿什么未卜先知呢?

对于这些所谓“建文流亡笔记”的真实性,明朝时的人就已经吵成一锅粥了。例如,钱谦益、陈继儒、胡汝亨、文震孟等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都参与到了这场论战之中,有人相信,有人否定。这些笔记中虽然有夸张神化的成分,但大多数人都相信建文帝的确是落发为僧、逃出南京了。

那么,最关键的一个悬念来了——建文帝逃出城后,去了哪里呢?

关于建文帝出逃后的下落,存有不少遗迹和传说,包括云南说、贵州说、重庆说、四川说、两广说、湖广说、福建说、浙江说、海外说等十五大类观点,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六十二种具体说法。

但朱棣登基后对建文帝相关史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删除,再加上逃避追杀本就是行踪隐秘、居无定所的事情,两相结合让整件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更让人头疼的是,近些年文旅产业兴起,各地为打造文化旅游标签、吸引各地游客,都非常注重发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建文帝的迷踪本来就是非常吸引人的特色标签,所以我们能看到好多地方都言之凿凿地宣布自己是建文帝的落脚点。

但这些传说或证据大多是间接史料,虽然逻辑可以自洽,证据可以解释,但却始终无法形成一条让人信服的逻辑链,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远也吵不出个结果。

所以,我们只能换个角度去思考,尝试用建文帝的视角来看待这条逃亡之路。

如果我们是城破战败的建文帝,在好不容易逃出南京城之后,会选择哪里落脚呢?

千万别小瞧跑路,这可是一个非常考验智商的操作。跑得好,那叫战略转移,东山再起;跑得不好,那就是无头苍蝇,盲目流窜。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建文帝逃出南京后是要东山再起还是逃难流亡?

就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显然不是前者。建文帝最重用的大臣有三位——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在朱棣兵临城下时,建文帝为了表示求和的诚意,就把齐泰和黄子澄贬到外地去了。当然这只是表面说法,其实建文帝是派两个心腹去地方招兵买马了。只不过招兵计划还没搞定,南京城就被攻破了。

齐泰和黄子澄当时主要的活动区域是在江浙一带,如果建文帝想要东山再起,再拉起一支队伍和朱棣接着干,那他第一选择当然是投奔齐泰或黄子澄,然后利用自己的皇帝身份和影响力,招募勤王军继续战斗。

但这是建立在南京城没丢的前提下。眼下朱棣已经入主京城,对于建文帝来说,其实没有选择了。毕竟当年他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都没能打赢朱棣,现在更是没什么信心能卷土重来了。

惹不起,那就只能躲了。

所以建文帝出逃后的首要目标是躲避追杀,保住自己的小命。那他最合理的选择就是去穷乡僻壤钻山沟,甚至扬帆出海赴海外。总之,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越是朝廷控制力薄弱的真空地带,对他来说就越安全。

这样一来,多山靠海、民族杂居、远离内地的西南边疆地区,就是最符合条件的选择。所以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都留下了大量有关建文帝的传说,甚至还有许多有关建文帝出海的传闻。

但今天的我们能想明白这个事,当年的朱棣自然也能想到。

所以这位明成祖在登基称帝后,做出了很多非常“耐人寻味”的动作。比如,派遣心腹胡濙跑遍各地,名义上是寻访仙人“张邋遢”,其实是在追捕建文帝;派遣宦官郑和,率领一支数万人组成的强大舰队,六次下西洋,行程遍及东南亚、南亚甚至非洲东海岸,也是在寻找建文帝;还有宦官李达、吏部郎陈诚出使西域,还是在寻找建文帝……

当然,以上的所有行为都有官方的合理解释。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建文帝并没有死,并且四处躲藏,最终也没落在朱棣手里。

甚至人们愿意相信,这对斗了一辈子的叔侄俩,最后在岁月的冲刷下,实现了心有灵犀的隔空和解。

历史的真相或许扑朔迷离。但重点在于,人们愿意相信什么。

明代人对于建文帝的同情,是不断累积和发酵的。

随着明朝中期的几次皇位继承顺序的大更迭,如明英宗的“夺门之变”、明世宗的“大礼议事件”等,建文帝的往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甚至出现了为建文帝君臣正名的平反运动。也是在这一时期,各种有关建文帝逃亡的记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在明朝晚期社会矛盾激化、弊端丛生的社会现实映衬下,建文帝反而成了尊师重道、勤政爱民的象征。尤其是在明亡清兴的过程中,大明的末代皇帝永历帝就是一路逃亡西南,和传说中的建文帝的逃亡路线几乎一模一样。

很难说,是建文帝逃亡的传说启发了后来的永历帝,还是永历帝的真实逃亡路线被附会在建文帝身上,总之,等到清朝开始大规模编写《明史》的时候,建文帝“假死出逃”的说法虽然查无实据,但已经成了全社会都接受的共识,所以才被正史记录在史书里,成了后人想方设法要破解的疑案。

上一章:致命的... 下一章:崇祯太...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