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了资本的口子

因为独特  作者:李翔

李翔:“多快好省”本身就是稀缺的产物。你们的第一笔融资是怎么拿到的?

王宁:也是机缘巧合。我们做泡泡玛特第一年的时候就是卖杂货,刚开始挺难的,东拼西凑借到50万,认为做这个事就够了,后来发现每个月赚了钱还得往里面投,最后陆陆续续投了100万,还是认为这家店没有做到理想中的样子。

当时从大学开始跟着我一起创业的同学也过来了三五个,那时候我们也没有办公室,很多时候大家都在店里面当服务员。你会觉得,大家都在店里面当服务员,这不是我们原本的追求,总觉得我们大学毕业了,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且我们这些人也不够专业,同时这家店已经完成了从0到1,所以就招聘了一些专门做收银员的、服务员的人。

不用做服务员了,我们这几个人怎么办?这些人都是所谓的知识分子,有从大学毕业就一起创业的,也有从其他公司挖过来的。所以那时候我们就做了一个项目叫淘货网,还花钱买了个域名:taohuo.com.cn。做这个项目是因为我们刚开始卖杂货的时候,其实也不知道要卖什么,后来去了广州、义乌和北京的批发市场,熬了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我们知道哪里有批发货源,怎么组一盘丰富的货,所以就想能不能做一个B2C的电商,专门服务小店铺。当时在阿里巴巴平台,你想批发笔、杯子或者雨伞,就能在上面找到专门卖笔、杯子和雨伞的厂家,但是我们发现,无数个中国的夫妻店和我们这种精品杂货店的需求是:给我发来一箱货,里边能不能有两个杯子、三把雨伞、一个毛绒玩具,再加一些饰品。这是一个混批需求,而且是混品类的、小批量的需求。所以我们就开始想,能不能做这样一个B2C的混批电商网站,于是就做了淘货网。那时候挺有意思的,我们四五个人,每天去楼上的COSTA(咖世家)每个人点一杯咖啡,坐一下午,占一张桌子在那儿办公,基本上每天就在那儿待着,搞网站开发。

做了网站之后,我们就想,这种网站是不是可以去找找投资?于是那时候我们就见了很多人,聊了很多,但是也没人搭理我们。肖杨,也就是我们现在商务拓展的负责人当时已经加入团队了,他进入一个投资人的微信群里,别人给了他一堆邮箱地址,他就把我们的BP(商业计划书)群发了出去。我们的PPT里有80%讲淘货网,20%讲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原因是我们做了一个泡泡玛特,我们有成熟的采购经验。

我们都已经准备放弃这件事了。2012年,我们去国展参加中国创业加盟品牌展览会,准备要开放加盟了,因为实在没拿到投资去开更多的店,那就走加盟吧。而且我们还收到了很多加盟意向,那时候已经有两家加盟店了。我们也觉得很神奇,我们只有一家店,还有人愿意加盟。就在那时候,麦刚突然给我们打电话说,他翻到了一两个月前的邮件,说他对淘货网不感兴趣,但是对泡泡玛特特别感兴趣,能不能来找我们聊一聊?

当时我们在联想桥附近一个叫满庭芳园的小区租了一个民宅办公,两室一厅,还有人住在里面。租房子的时候还刻意选了一楼,想的是拉货方便,客厅和其中一个卧室做办公室,另一间卧室里住了两三个人,厨房是我们的仓库。我们现在物流的负责人,原来是我第一家公司的行政,他以前还当过两年卡车司机,他为人比较实诚,所以就请他帮我们管仓库。他管的第一个仓库就是那间厨房,从两平方米开始管,现在管着全国几万平方米的仓库。

因为独特
图2-4 2012年,王宁和团队在满庭芳园的民宅中开会

李翔:然后麦刚就去了这个地方找你?

王宁:对。第一,可能是他觉得,我们当时的估值相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讲太便宜了,对他来说不算钱。因为便宜,所以他做决策也快。第二,天使投资主要是看团队,算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搞的那些事,当时就花了一个小时对他讲了我们都干了什么,他也很快能判断这个团队靠不靠谱。

李翔:后来他说过为什么要投资你们吗?当时你们只有一家店?

王宁:这个他没说过,但我们应该算是他最成功的天使投资案例。当时也挺有意思的,第一天见完,第二天他又来找我,第三天我们就签了合同。他刚开始提出的估值是500万,他投100万占20%,我们说那你就别投了,100万我们认为不够,开店都不够,没办法推动什么业务,我说你最少要投200万。然后那时候算估值也很简单,就是我算了算他投200万要占多少股份,我们还有几个同事一人再分一点股份,我自己的股份算1000万,就这么算出来的估值。投完以后我跟他说:“麦总,如果有一天我成了周杰伦,那你就是吴宗宪啊。”

因为独特
图2-5 2012年,王宁和泡泡玛特天使投资人麦刚(左)合影

我记得我还出来打电话给我爸说:“爸,从今天开始你孩子就是千万富翁了,因为我持有的股份估值1000万了。”那时候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才几百块钱。大学创业的时候我一个月挣一万块,已经觉得很多了,百万对我来讲就是一笔大钱。

后来我们就在三元桥租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办公室,100多平方米,然后在太阳宫凯德MALL开了一家店。因为经验不足,也是赔得一塌糊涂,相当于这200万就是用来开了一家店,把公司往前推了一小步。但确实对我们有帮助,可以算是打开了资本的一个口子,麦刚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投资人,让我们可以跟更多人接触。而且我觉得那个时期算是创业的好时候,一年以后我们又拿到了几百万的Pre-A轮融资。

上一章:真正的... 下一章:不要总...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