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鞋狗》的故事一模一样

因为独特  作者:李翔

李翔:当时聚焦到潮玩这个赛道,是因为看到出现爆品,市场给了这个反馈?

王宁:当年我们开始注意到这个赛道,是因为它确实卖得太好了,能占到我们30%的销量。而且那时候我们为了做多品类,已经在北京和天津开了很大的店,都是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我们在北京王府井开的大店有六七百平方米,还有咖啡业务。因为我们那时候想的是做很多品类,然后分区,有咖啡,甚至还有一些吃的。那时候我们就发现,这个单品可能只占店铺面积的三十分之一,有的店铺甚至只是一个小格子,但是贡献了销售额的30%。然后我们就想,一个单品就能创造30%的销量,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开这么大的店?或者我们能不能找到同样的单品,如果多找几个这样的单品,岂不是就不需要这么多SKU了?所以我们就开始思考和寻找。这是个契机。

李翔:当时去寻找这种爆款单品的时候,除了潮玩这个方向,还有其他类型的选择吗?

王宁:当我们把店开到很多购物中心以后,发现我们在潮玩这个品类里很独特。当然这也得益于当年的日本合作伙伴,他们比较克制,没有很混乱地去找合作伙伴和代理,那个时候北方的合作伙伴就是我们,南方他们也找了几家。后来我们不再跟他们合作,也是因为当我们往南方发展的时候,发现大家会出现矛盾。但在那个时候他们的产品还是我们比较核心和独特的东西。

李翔:后来还有合作吗,跟Sonny Angel这家公司?

王宁:没有了。

李翔:就是因为南北代理的问题吗?

王宁:我们慢慢开始找到感觉以后,大概在2015年,就开始往南扩张,包括江苏和上海。到了上海以后,我们在上海恒隆开了一家店,我觉得那家店还挺重要的,也花了血本,毕竟是最好的购物中心,我们付了最贵的房租,想要进入上海市场。

当初我记得我们合作的一个潜规则是:只要这个商场里面没有其他人卖,我们就可以卖。但是花了那么多钱之后,我们快要开业了,Sonny Angle说:“不只是这个商场不许有人卖,附近300米之内有商场卖也不行。”你想,我们付了这么多房租,它又占30%的销售额,直接不许我们卖了,那给我们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就开始跟他们沟通,我们提出来是不是可以做更大范围的代理?或者一起去做一些营销,甚至去做一些跨界联名款、共同创作,但是发现双方存在非常大的分歧。

举个例子,我们那个时候已经有了MOLLY,也开始做潮流玩具的展会等,但是他们甚至不愿意把他们的产品叫作潮玩,他们觉得自己是家居类产品。我们发现双方在理念上有很大的冲突。

李翔:这个故事感觉很像耐克创业早期的故事,耐克开始的时候是代理鬼冢虎,然后双方出现了分歧,所以菲尔·奈特才自己做了“耐克”这个品牌。

王宁:其实一模一样。当年我还问过他们有没有看过一本书叫《鞋狗》。一模一样,都是代理日本的品牌,因为代理的问题大家出现分歧,然后为了找Plan B,奈特找到了耐克,我们找到了MOLLY。

李翔:你说完之后对方什么反应呢?

王宁:他们当年还给我们发了封邮件,大概意思是说,就让Sonny Angel走自己的路吧。

李翔:成年人的潮流玩具加盲盒这个模式,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卖Sonny Angel的时候,就是这样了吗?

王宁:我们虽然把盲盒这个概念在中国普及了,但实际上盲盒并不是我们发明的。日本公司已经用了很多年。

李翔:Sonny Angel当时是怎么卖的?也是盲盒吗?

王宁:也是盲盒。

李翔:所以当时就已经用了这个模式。你之前也讲过,2016年,泡泡玛特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这个转变,主要就是从采买变成自己生产吗?

王宁:最大的转变就是我们开始做潮玩。我们之前也自己生产过很多东西,比如家居类的产品、毛绒类的产品。这时我们开始从一个渠道品牌变成一个产品品牌。

李翔:现在可以说泡泡玛特是一个产品品牌吗?它也是个渠道,门店里也有不少产品。

王宁:最起码消费者肯定不会认为它是一个渠道品牌。就好像你说星巴克到底是产品品牌还是渠道品牌?我们其实也差不多。

上一章:减宽加... 下一章:线下店...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