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浪漫主义的管理

因为独特  作者:李翔

李翔:你们的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哪里?

王宁:前两三年的核心成员是我的同学,以及我刚来北漂的时候,在第一家企业认识的一些同事。后来到2014年,我去北大读研究生以后,开始陆陆续续有北大的同学加入。到2016年、2017年,公司初具规模以后,开始有更多从其他行业空降过来的同事补充整个团队。

李翔:现在有多少人是直接向你汇报的?

王宁:现在直接向我汇报的人不是很多。我们好像没有一个很强的直接汇报的概念。

李翔:没有这个概念?

王宁:对,因为我现在属于“自己都很难评价自己”的管理风格。你觉得我的管理是什么风格?(问泡泡玛特公关负责人王涛)

王涛:我觉得是抓大抓小。大指的是战略方向的东西,小指的是关注一些细节,但不是事无巨细,而是通过一些小事情,反映出整个运营管理中的问题,督促整个团队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刚才讲的汇报关系,明线上应该只有司德等几个人,但实际上好像又跟各个业务线都有各种连接。

王宁:他们向我汇报也不是说有具体的工作。如果真的算直接汇报,海外业务负责人、司德、财务负责人会向我汇报。但实际上这种汇报,不像大家理解的那样,每天或者每周布置工作然后给反馈。相对来讲,我基本不参与具体的业务,但是总监会上大家汇报的时候,我也都会去听、去看,也去问一些有关细节的问题。

李翔:你跟核心高管会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吗?

王宁:我其实比较信奉的是,CEO(首席执行官)一定不要过于深度参与。我觉得我是属于这种风格:可能我有自己的想法,但我还是愿意听大家的声音,让大家去发挥自己擅长的东西。但是我也知道有的CEO会极致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给每个人分工,把每个人的规定动作都事无巨细地分配好。对这种类型的CEO而言,可能就会需要你刚刚讲的那种要有多少人向他汇报、要汇报什么事情。

李翔:需要拆解得很细。

王宁:我觉得自己在管理上偏浪漫主义,不会那么强势地去做每一件事情。我每次开会时的总结也一样,一般我们开例会最后我都会总结几分钟,但我的总结都是开放性总结。

李翔:不是说给一个指令。

王宁:对,不是具体说你这周要干什么,都是开放性的思考和总结。比如,我最近有这样的思考,然后大家应该怎么做。总之,非常开放。

李翔:你看过《史蒂夫·乔布斯传》吗?你喜欢他的那种风格吗?他的管理风格就非常强硬。

王宁:我的理念是,我从来不信奉单一方式的成功逻辑。很多人,包括我的一些朋友很喜欢乔布斯,也有人喜欢自己没有办公室,只用一张小桌子,跟大家坐在一起办公。有人说,我就喜欢那种军队式管理风格;也有人说,我就喜欢谷歌这种风格,大家自由开放,什么时候上班、下班都行。

我不信奉任何单一的成功逻辑,好像这样做就意味着成功,不这样做就意味着失败。我认为每一种方式都有可能成功,每一种方式也都有可能失败。我觉得你的成功不在于你有没有单独的办公室,你是不是学习了军事化管理,或者用了开放自由的管理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行。每一种方式和逻辑都有可能成功,每一种方式和逻辑也都有可能失败。我觉得最不应该的就是对它们有执念,把自己困在里面。

李翔:单独办公室这件事情,曾经给过你某种困扰吗?

王宁:从来没有给过我困扰,但我发现它给过我很多创业的朋友困扰。当然有些人喜欢单独办公室,也有些人会非常强调自己没有单独办公室。

李翔:从一起工作的角度来看,你喜欢什么样的人?他们有共同特质吗?

王宁:我觉得慢慢会性格趋同。开始时,有我喜欢的风格或者说整个团队喜欢的风格,然后大家相互影响,开始趋同。有可能大家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久了,思考方式、做事方法也都会比较像。整体来看,我们公司性格偏内敛的人多些。

李翔:内向者俱乐部吗?(笑)

王宁:可能不太像大家理解的潮玩公司,员工都很张扬那种。

上一章:再次错... 下一章:用“三”...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