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三板到港股上市

因为独特  作者:李翔

李翔:你是从2017年之后就决定不再拿投资人的钱了,是吗?

王宁:我们2017年以后就没有再拿投资人的钱。

李翔:当时做这个决定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盈利可以支持公司发展了吗?

王宁:差不多,最起码不会再为钱焦虑了。

李翔:会不会有VC[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投资方式。]来跟你说,因为你的线下门店模型已经跑通了,拿更多钱之后可以用钱来换时间,开更多店,规模做得更大。肯定有吧?

王宁:我觉得是双向的,一方面其实我们那时候对很多人来讲也还是一个偏小众的品类,多数VC对这个品类依旧没有那么强的认知;另一方面,我们开始赢利以后,也不那么积极地花时间去跟这些VC聊天了。那时候已经是2017年、2018年,我们上了新三板,所以我们的销售情况也会定期披露,包括卖什么、卖得怎么样、现在大概是一个什么情况。

我们已经不想花太多时间在融资上,但是也有很多有名的基金找过来。我记得有一次有一家很有名的基金通过FA找过来,我就跟FA说,我有两个要求:第一,合伙人必须来,投资经理来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必须有决策能力的人来;第二,他必须了解我们公司,看过我们的财报,做过功课,充分了解了之后直接问核心问题,那我们愿意聊,看看对不对脾气。FA就打包票说,保证对公司很了解,而且很迫切,是能很快做决策的,可以的话,大概两周之内就能打钱。然后这个人就来了,来了以后,第一个问题是:你们的核心产品是什么?问完第一个问题,我就说:“不好意思,今天我们挺忙的,等你改天有机会了解了解我们之后再说。”真的,不到5分钟,我直接这么说,那天司德也在。我不管你是多么大的基金、很有名的合伙人,你不能都不做功课就来聊。不做功课就是浪费大家的时间。我们已经过了迫切需要钱的阶段了。

李翔:红杉后来投资是因为什么?

王宁:红杉是买老股[指原股东出售自己持有的股权,卖给新股东。],我们帮助它买老股。买老股的投资人,其实跟早期的投资人还不一样。

李翔:“真正意义上帮助你们成长”指的是什么?雪中送炭?

王宁:需要钱的时候他给你钱,而且是把钱打给公司。买老股的钱最后没打给公司,是做生意,跟别人买卖,它是投资股票,不是投资公司。

李翔:我听说腾讯投资也跟你们谈过,是吗?

王宁:其实是很微妙的,那时候价格没谈拢。

李翔:2017年去新三板上市,当时的考虑是什么?

王宁:当年新三板刚推出来,说是要做中国的纳斯达克。我觉得也挺好,相当于我们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去做规范化和各方面的流程梳理,等于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在要求自己。就像是找了一位监考老师,然后让你用更规范的方式去经营公司。

李翔:新三板退市之后,也没有选A股,而是到香港,这里面有什么考虑吗?

王宁:那时候我已经想清楚了,IPO前就已经很坚定,将来希望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当时很多人认为如果我们上A股,估值肯定会更高,但是我们还是觉得要相信市场的力量。我们不去赚炒作的钱,如果你是家好公司,市场依旧会给出好的估值,比如腾讯。好的企业会有被市场认可的价值。而且在香港融的钱是美元,可以帮助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签约海外艺术家的时候对他们做一些股权激励也方便些。

李翔:相比于美股,你们对港股投资者也会更熟悉一点。

王宁:我们从来没考虑过美股,可能有一个原因是我不想睡觉睡到半夜还得起来看股票。(笑)

李翔:所以你们上市之后你会看股价,是吗?

王宁:不是我看,会被动知道,因为别人会告诉我最近股价怎么样了。

李翔:在香港上市对你会有特别大的影响吗?一下子被这么多人看到,然后有了那么大的舆论关注度。

王宁: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中国商业史上最年轻的团队,白手起家,IPO的时候公司市值达到千亿。我们上市的时候其实刚好碰到一个在商业上大家都很低调的时期,所以我们也选择了低调的姿态。其实作为一个新的中国品牌,新一代年轻创业者的故事,而且还不是做互联网的,可能是可以激励很多年轻创业者的。但是当时的舆论环境会更多地对我们进行一些负面的报道,甚至把我们妖魔化,让我觉得真的就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当然也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很多人都想要参与到这个行业中。

李翔:所以当时对你个人而言,是压力比较大的一段时间,有那么多负面信息,并且竞争又来了?

王宁:对。但是我得到的也很多,得到多少就得承受多少。最起码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人都说那是最好的上市时间节点,我们是在最幸运的时间节点上市。我对得起所有投资过我们的人,IPO前所有投资过公司的人都赚到钱了。也对得起所有参与我们IPO的公司,因为IPO以后股价翻了快一倍,它们也赚到了钱。因此我们不会像很多公司那样,现在有巨大的股东压力。很多没上市或者是上市公司,现在的市值或者估值还不如当初股东投资的价格,那对整个团队的压力是很大的。再有,也对得起所有跟着我们一起创业的兄弟,这是上市带给我们的好处。

李翔:其实也是心态。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他们公司本来计划在2021年上市,但是因为宏观环境的变化没有上市。他说其实没上市也挺好,真上了可能现在股价压力就很大。

王宁:是的,都一样,我们现在感慨幸亏当年上了,上了以后相当于公司有了足够的“子弹”,能够经受市场各种风险的考验,哪怕你突然需要钱,也可以快速融资。但是我也有很多公司没有上市的朋友,他们见我的时候会说:“幸亏没上,现在环境时好时坏,我不用天天对外披露公司现在的情况,可以好好做自己的事情。”

上一章:选投资... 下一章:全球化...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