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版前言——第十六版前言

艺术的故事  作者:E·H·贡布里希

第十二版前言

从一开始,本书就计划好兼用语言和图画二者来讲述艺术的故事,尽可能让读者在读书时,面前就是文中所讲的图例,不必另翻他页。为了这个目的,费顿出版社(Phaidon Press)的创办人贝拉·霍罗威茨博士(Dr Bela Horovite)和路德维希·歌德沙伊先生(Mr Ludwig Goldscheider)在1949年采用了打破常规的巧妙方式,让我在这里添上一段文字,在那里增加一幅插画,这些往事现在还珍藏在我的记忆之中。当时若干星期紧张合作的结果毫无疑问地证实了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但是最终的均衡却是那么微妙,以致保持了原来的设计就不能指望做什么重大的改动。只有最后几章在第十一版稍有修改,加上了一篇后记,而本书主要部分仍然原封未动。出版者决定以更为符合现代印刷方式的面貌更新本书,这带来了新的机会,但也提出了新的问题。《艺术的故事》阅世已久,熟悉它的版画的人为数之多,已远远超过了我当初的设想。连那12版别种文字的版本也大都模仿本书最初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我看把读者们可能要查找的段落或图画删去就不恰当。一个人从架子上拿下一本书来,发现自己本来指望会在书中找到的东西却不在这一版中,没有比这更叫人恼火的了。所以,虽然我欢迎得到这个机会去放大书中所讨论的一些作品的图版,并增加一些彩色图版,可是我丝毫未作删节,只是由于技术方面或其他不得已的情况,更换了很少的几个例子。另一方面,由于有可能趁机论述和图示更多的作品,这就既提供了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又产生了一个要加以抵制的诱惑。如果把本书增订成一部巨册,显然就要破坏本书的性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最后,我决定增加14个例子,我认为它们不仅自身有趣——哪一件艺术品没有趣呢?——而且阐述了一些能够丰富论证系统的新论点。毕竟书中的论证使本书成为艺术的故事,而不是一部作品选集。如果书中的图片无须读者分心寻找,因而,本书仍旧可以阅读,而且我还想仍旧为人喜爱,那么得益于埃尔温·布莱克尔先生(Mr Elwyn Blacker)、I.格雷夫博士(Dr I. Grafe)和基思·罗伯茨先生(Mr Keith Roberts)给予的多方面的帮助。

---E.H.G.

---1971年11月

第十三版前言

本版比第十二版增加了很多彩色图版,然而正文(参考文献除外)未加改动。另一个新特点是655页到663页的编年图表。在广阔的历史全景上看到若干路标的所在,能帮助读者消除一种不顾往昔只注重新近发展的透视错觉。年表就是这样促使人们认识美术发展史的时间尺度,这就跟我三十多年以前对本书的写作一样,都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这里我仍然可以请读者参看前几页上初版前言的开场白。

---E.H.G.

---1977年7月

第十四版前言

“书籍自有命运”。当年首作此论的罗马诗人再也不会想到他的诗句连续若干世纪递相抄录,两千多年以后还能出现在我们图书馆的书架上。以此衡量,本书还是个后生小子。尽管如此,当年写作时,我也不可能想到本书将来的生命会像现在一样。就英文本刊行的情况而言,现已逐版记载在扉页后面。对本书所作的部分更改,已见述于十二版和十三版的前言。

那些更改维持不变,但是论述艺术书籍的一节已再次据最新资料补订,为了适应工艺发展和人心所向的变化,以前的黑白插图已有多幅改为彩色版。此外,我还加上补记论述“新发现”,简述近年考古学的成果,提醒读者往昔史实经常有修正,有意外的充实。

---E.H.G.

---1984年3月

第十五版前言

悲观主义者有时告诉我们,在这个电视时代,人们已经没有读书习惯,特别是学生,他们总是耐不下心来,通读全书,从中得到乐趣。我跟其他作者一样,非常希望悲观主义者说错了。我欣然获见本书十五版问世,它新增了一部分彩色图版,修订并重拍了参考文献和索引,改善了编年表和两幅地图。但是,借此我觉得有必要再次强行指出:本书意在让人当作一个故事来欣赏,而非用作教材,更不打算成为一部参考著作。不错,这个故事现在有了新发展,超过了我第一版的停笔之处,但若要充分理解新写的情节,非得依据前面所讲的故事不可。我仍然希望读者愿意从这个故事的开端读起。

---E.H.G.

---1989年3月

第十六版前言

当我坐下来为这一最新版本加写序言时,内心充满了惊奇和感谢。惊奇是因为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当初撰写本书时毫无奢望。感谢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我能不能冒昧地说是遍布世界各地呢?——必定觉得本书颇宜用做艺术遗产的入门导引而越来越多地向别人推荐。当然,我也感谢出版者,他们随时满足读者的需要,精心地更新和增订本书。

这次更动是应费顿出版社的现任主管理查德·施拉格曼(Richard Schlagman)之请,他希望恢复最初的准则,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时候,眼前就有插图。他也希望提高插图的质量并增大尺寸,如有可能,也增加数量。当然,要增加插图的数量有严格的限制,因为一旦篇幅过长不能用做入门读物,就违背本书的原意。

尽管如此,但愿读者能欢迎这些增补,尤其是那些折叠的插图,其中之一,第237页的图155和156,能够使我展示并讨论根特祭坛画的整个画面。其他的一些添加之处将弥补先前版本的罅漏,特别是正文述及而插图阙如的那些地方,例如第65页图38的取自《亡灵书》的埃及神祇,第67页图40的阿克纳顿王的家庭肖像,第289页图186的展示了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最初设计的纪念章,第339页图217的科雷乔画于帕尔马主教堂圆顶的湿壁画,以及第415页图269的弗兰斯·哈尔斯所画的军人群像。

为了使所述作品的背景或上下文更为明朗,还增补了另外一些插画:第88页图53的德尔菲驭者的全身像,第175页图114的达勒姆主教堂,第190页图126的沙特尔主教堂北侧翼廊大门,第192页图128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南侧翼廊大门。有些插图的更替纯粹出于技术的原因,有些则是为了放大局部,对此,这里无须多作解释。但是我必须说明为什么尽管决意不让人数超出控制,还是收进了那8位艺术家:在第一版的前言中,作为我非常赞赏却不能写入书中的画家之一,我已经提到了柯罗。这个缺憾一直耿耿于怀,终至后悔,希望这次改变主意能有益于某些艺术问题的讨论。

除此之外,新收的艺术家都限于论述20世纪的章节,我从本书的德文版中补入了两位德国表现主义的大师,一位是凯绥·珂勒惠支,她对东欧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位是埃米尔·诺尔德,他强有力地运用了一种新的版画语言,他们见于第566-567页图368-369;增入第581页、583页图380和图382的作者布朗库西和尼科尔森,第590-591页图388、389的德·基里科和马格里特,分别是为了加强对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讨论。最后,作为拒斥各种风格标签而更受欢迎的20世纪艺术家的一个例证,我增入第609页图399的作者莫兰迪。

我希望这些增补能使艺术发展的脉络较之先前版本所述要连贯一些,因而也更容易理解。因为这一点仍旧是本书的首要目标。如果说,本书已经在艺术爱好者和学生中找到了许多朋友,原因只能是它让他们看到了艺术的故事如何一以贯之。记住一串名字和日期既困难又厌烦,而记住一个故事,只要我们了解了剧中每个成员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一代与一代之间和一个片段和一个片段之间各个日期如何标明了时间的推移,就轻而易举了。

我曾在本书中多次提及,在艺术中某一方面的任何所得都可能导致其他方面的所失。无疑,这也适用于本次的新版,但是我真诚地希望所得远胜于所失。

最后,感谢眼光敏锐的编辑博纳德·多德(Bernard Dod),他全心全意地关注着新版本的制作。

---E.H.G.

---1994年12月

上一章:中译本... 下一章:初版前言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