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

有人跳舞  作者:辽京

我用X公司来指代一家有名的大公司,大家能理解吧?谁也不想惹麻烦。大家都知道他们喜欢打官司,而且总能赢。我要爆料X公司的一个大秘密,所以这个帖子很快就会消失。阅读之前最好先保存一下,复制粘贴、保存网页、拍照截图,随便你们。关掉就可能再也打不开了。

一句话,他们养的那只猫,雪球,大家都认识的,一身白色长毛的狮子猫早就死了。我知道这个谣言传了很久,他们辟谣也辟过好几次,还发过律师函警告。越是这样,谣言传得越广、越隐秘,因此就越像个谣言。这几年我悟出一个道理,隐藏真相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将它瞒得滴水不漏,而是放出一点口风,然后把它打成一个真假莫辨的谣言,传谣、辟谣,这只猫的生死存亡变成一场愤怒的争吵,它本身反而不重要了。

随着这些乱七八糟的小道消息,雪球越来越有名了,有人没看过它的直播吗?有多少人把它每天的直播录下来,一帧帧地分析,说它去年和前年的眼球颜色有些微不同,肯定是有替身?替身到底有几只?从哪天的直播开始,雪球就不再是最初的那只雪球了?这些疑问,每个月、每天、每个小时都有。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信,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跑去举报了,但是谁也没拿它的命当回事,谁在乎一只猫是生是死?大家只是想找个机会唱唱反调而已。随便反对点什么,人一反对,就显得有主见、有立场、有价值。现在我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它是假的,每天对着摄像头的雪球是个幻影,真身早就死了,是我亲眼所见。

这件事得从头说起,麻烦大家给点耐心。那是我小学一年级入学的日子,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天,我爸把我送到学校门口,两扇对开的铁门上插着两排飘飘的旗子,质地薄得近乎虚无,像蓝色的泡沫。后来上美术课,老师让画长城,城墙上插着两排旗子,我画的就是学校门口的蓝旗,颜色涂得非常浓重。一盒十二色的水彩笔,蓝色最快用完。

班主任金老师站在学校门口迎接新生,等学生到齐了,一起带进班里,分配了座位。我坐好了,低着头,有点不敢看老师的脸。我爸刚才跟老师说的那句话还回荡着,“您该打就打!”金老师严肃地点了点头。她是各科老师里我最害怕的一位,脾气很大,生气了就把黑板擦砸到不守纪律的学生头上,我挨过好几次。她有个女儿,叫金玲,是我的同桌。在班里,金玲从来不叫“妈妈”,到二年级我才知道她们是母女。

你们一家三口都姓金?我问她,她就用铅笔头戳我的脖子。类似这样的事不少,拿英语课本拍我的头,抡起铅笔盒敲我的背,伸手拧我的脸,小时候我也没什么绅士风度,她打我,我也打她,绝不能吃亏,坐同桌,对打起来简直太方便。三年级之后,我们之间的争斗渐渐文明起来,我意识到她与我之间的不同,有一次她打我,我不像平常那样立刻还手,而是用轻蔑的语气说:“好男不跟女斗。”结果大大激怒了她,她把我从二楼的教室追到楼下的花坛边,逼我不得不还手,直到上课铃响,才停止了扭打。

“你有病吧?”我说。她拍打着膝盖上和手掌上的灰土,胳膊肘上破了一个洞,一言不发地上楼回到教室。记忆中,那是我和她的最后一次打架,我还挺怀念的。从那以后,她彻底地成为一个无聊的文静女生,不再抢我的漫画书、翻出我的水彩笔在我的语文书边角上乱涂乱画。那些旧书现在还留在我家里。

就在那一天,那次疯狂打架之后,我和她都变了,好像火气一下子就消退了,短暂而狂躁的童年结束了,我们开始保持距离,书本整齐地摆放在自己的桌子上,绝不侵占对方一分一毫。她不再打开她的跳跳糖袋子,稀里哗啦倒在我手心一堆,我也不再问她数学应用题。这些事情全部消失了,消失得干干净净,顺理成章,仿佛一向就是如此,从来没改变过,也不会有任何别的可能,我们变成了客气有礼的男生和女生。她学会了说“谢谢”,我学会了说“对不起”,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字面上的意思并不算数,真正的意思是:我跟她不再是玩伴了。

小学毕业后,我和金玲升入同一所初中,不在一个班,我想她应该和我一样松了口气,终于不用跟讨厌的男生坐同桌了。奇怪的是,作为班主任的女儿,她从来没有向她妈妈要求换座位,这本来是很容易的,这个问题盘绕在我心里,我决定找个机会问问她,看她怎么说。

初一开学没多久,有一天,天气暖和,下午的阳光金灿灿的,我一放学就早早地出了教室,在学校门口等着堵住她,打算问个清楚。我站在校门口等了又等,她一个人背着书包走出来。我打听过了,今天她要做值日,放学比平常晚。

我截住金玲,跟她说了几句话,然后我们就一起离开了学校,沿着附近的一条偏僻马路闲逛,走到路口,又折回来,直到太阳落山,路灯依次点亮,我和她一直在聊天,好像活了这十几年,这才是第一次真正聊天。我们说到父母、家庭、新班级里的同学和老师,原来她父母很早就分手了,她随母姓,从来没见过自己的父亲,还提到她最近在看的书,那些书的名字我都是第一次听说,一句话也插不上嘴。她兴致勃勃地给我讲故事梗概,穷女孩、家庭教师、楼上有个疯子,或者海底的潜水艇、吃人的生番和几维鸟……那条普通的灰色水泥马路好像穿行在一座繁茂的花园里,到处开着我不认识的鲜花。天渐渐黑下来,金玲说她得回家了,明天她可以继续给我讲书里的故事。

第二天,我们又在学校门口会合,第三天、第四天……我开始期待,像小时候期待每天六点的动画片那样盼着和她见面。在学校里,做课间操的时候,穿过相隔的几排同学,我看见她穿着跟大家一模一样的校服,每个动作都做得认真到位。我总是不自觉地找寻,然后一眼发现她。从那时开始,到后来的很多年,我一直等着她,想听她脑子里那些无穷无尽的故事,以及跟讲故事无关的其余的部分。

她给我讲了《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简·爱》和《傲慢与偏见》,我记不住那些人名,人物关系也经常搞混,因为她经常两本书的故事一起讲,在不同的情节、不同的地点和时代中间跳来跳去,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她讲起来非常自由,还夹杂着一些自己的观点,完全不顾及作为听众的我的感受。我时常会提出一些傻问题,有时候她耐心地回答,有时候却显得很暴躁,告诉我这件事她昨天讲过,怪我没仔细听,语气跟金老师训人时一模一样,然后再快速地解释一遍,词语从她嘴里蹦出来,像出膛的子弹。

渐渐地,她的暴躁越来越少,和颜悦色的时候越来越多,使我有一种隐隐约约的预感:她将再一次疏远我。我忐忑不安,忍不住故意惹她生气,跟她说反话,她喜欢的人物我就说太讨厌了,或者指责主角不应该这么愚蠢。她沉浸在那些陈旧遥远的故事里,而我就在一心一意地挑毛病,把她一次又一次地拉回到现实中,让她注意到我的存在,不要把我当成无关紧要的土豆。

初一就这么晃过去了。暑假,我父母把我送到乡下的奶奶家。在那里,我每天坐在院子里,翻看金玲提到过的那些书,我从头读到尾,发现故事与她讲的并不一样,她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规划了结局,她让苦苦相爱的人最后没能在一起,让潜水艇沉掉,所有人死在海底,她让八十天环游地球的计划功亏一篑,因为算错了时差,真正的结局恰恰相反……所有这些都让我迷惑,为什么呢?是不是所有男孩面对女孩的第一感受都是迷惑?我不知道,我坐在奶奶家的院子里,没有跟从小熟识的伙伴一起去疯跑,起初经常有人来叫我,渐渐地他们知道我不出去,总是坐在院子里翻书,就不来找我了。我花很多时间去琢磨金玲,如此投入地去琢磨一个人是前所未有的,恐怕以后也不会再有。我盼着开学,因为我把她提到的那些书都读完了,很多话积在肚子里,争先恐后地想跟她说。


开学第一天,放学后我们一起走。仅仅过了一个暑假,她就长高了很多,比我还要高一点。走在一起,我一转头就看见她鲜明到有些崎岖的侧脸,校服裤子穿在她身上显得有点短了,手腕也露出一截,加上她说话时候那种容易激动的、上扬的语气,好像整个人要冲破所有限制,飞到天上去。我时常有个念头:她要飞走的时候,我要拉住她,要么和她一起飞,要么把她拉下来。有一次我跟她说了这个奇怪的想法,她先愣了一下,然后大笑起来,然后说,那我肯定带你一起飞。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几乎感受到吹到脸上的刀刃一般的烈风,以及下方棋盘似的城市街道、爬虫似的汽车、蚂蚁似的行人、彩色地图似的无边无际的视野。金玲就是有这样的力量,她的动作、神情、语气、用词,跟她有关的一切有着扭曲现实的力量,仿佛她就代表着梦想本身,甚至连虚构的故事也不放在眼里,她有力气去创造全新的故事和现实,只要她想。


有一天,放学后我照例在学校门口等她。她出来了,对我说,以后不想再跟你一起走了。这个人就是这么直爽,从来不说“我不能”,费力去找借口,只是一句简单的“我不想”,让我连挽回都说不出口。就像小学的那次,我俩突然就不打架了。我和她的关系总是倏忽而来,又戛然而止。她不解释为什么,说到做到,有时候,我在放学路上碰见她,她一个人背着书包行色匆匆,我喊她,她不理,追她,她就加快脚步。

有一次,在一个人少僻静的路口,我拦住她,想问问她到底为什么。是男生拦女生的那种拦法,不让她走过去,动用体力上的优势。她恼怒起来,狠狠地一把推开我,说明金玲还是原来的那个金玲,我毫不犹豫地还手推她,我们就在马路上扭打起来,直到两个人都摔倒在地,校服滚得全是灰尘。我说,你是有病吧,她一言不发地站起来,拿起自己的书包,拍打上面的土,她的书包还是小学用的那只旧的,背带断了又胡乱缝起来,缝得歪歪扭扭。我想到了什么,问她,是你妈不让你和我玩的吗?

是我自己不想和你玩了。说完,她背起书包走了,我想起了假期中那些孤独的日子,为了跟她有话可说,为了能够跟得上她的思维而拼命读的那些书、那些故事,心里涌起一阵沉重的委屈,我在她后面喊:“你说的那些书我全看完了!你讲的全不对!”她像没听见一样,拐个弯就消失了。

期中考试,我的成绩严重下滑。班主任叫我妈去了学校,回来之后,她狠狠地骂了我一顿,而金玲还在年级前二十名。对于我们之间的友谊,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好学生有一百个理由不跟差生一起玩。放了学,我不想直接回家,在外面闲逛,或者溜进小学的操场上,那儿有个摇摇晃晃的篮球架,球筐的网都没了,就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圆环,像一张朝向天空的大嘴。我不停地向它喂球,吞下去,掉出来,好像在无尽的循环中存在着某种真相。直到暮色降临,球筐渐渐隐没在黑暗中,看不清了,才拾起书包和篮球回家。我父母以为我在学校上自习。

期末考试又是稀里哗啦。寒假,我妈给我报了补习班,每天上课。开补习班的是学校的任课老师,姓郭,和金老师住一栋楼的同一单元。郭老师家的客厅里挤挤挨挨地坐十几个学生,补习代数和几何。房间里的暖气很足,我们都热得冒汗,老师单调的讲解声像蜂群在嗡嗡,我总是走神,想着如何才能巧遇金玲。她就住在这个单元的顶楼,寒假里,金老师也是整天在家。没想到完全用不着我费心思,有一天正在郭老师家上课,有人轻轻敲门,打开门,是金玲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盘包子,说是我妈蒸的,要给郭老师尝尝。她眼睛没朝我这边看,包子热腾腾的香味我已经闻到了。我猜是牛肉馅的。

我猜对了,金玲走后,郭老师把包子分给我们吃,满屋子飘起肉包子的香味,枯燥的补课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下课之后,我走出单元楼的门口,大家各自回家,金玲突然从路边一座枯萎的花坛边上跳了下来,像潜伏的绿林大盗,大喊一声:“孙震!”身上背着平常用的那只书包。

一开始我没理她,报复她之前不理我的行为。她跟着我,一直喋喋不休,没过多久我的怨气就消散了,心里像响晴的天一样敞亮起来。她说她要带我去一个地方,有好玩的东西。

她带着我绕过几处深冬衰败的花坛、一个小铁门,又回到刚才的楼下,楼下有一片自行车棚,里面横七竖八地塞着一些没人骑的旧自行车,还有一小片空地。“我小时候老在这儿跳皮筋,尤其是下雨天。”她走在前头,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

我来不及想象她跳皮筋的样子,就跟着她走进车棚。在两三辆倒着叠在一起的、已经生了锈的自行车前面,她蹲下来,逼真地模仿猫叫,简直比真的猫还像猫。

片刻间,几只小猫不知道从哪个缝隙里钻出来,瘦尖的三角脸,脏黑的爪子,毛色混沌不清,朝着金玲喵喵叫着。她把书包拿到前面,拉开拉链,几只猫叫得更急了,只见她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的显然是肉包子。她把包子掰成小块,几只猫扑过来狼吞虎咽。

“别告诉我妈。”她低声说。

我和她的友谊,是从这一刻才正式开始的,因为她向我展示了一个秘密。我们在那儿逗了一会儿小猫,她学起猫叫可真是一绝。三只小猫里,有一只白色的长毛猫,白毛脏得像黑毛,身上全是打结的毛球,我问金玲怎么没看见母猫,她说她从来没见过母猫,也许死了,也许丢下小猫跑了。“我可以给它们当妈妈。”她说,伸手去摸那只小白猫,白猫的眼球是蓝色的,一种难以形容的深沉的蓝色。

那个寒假,除了过春节的几天,我每天都来补课,每天都能见到金玲。有时候我也带些零食来喂小猫,或者用压岁钱买火腿肠给它们吃,渐渐地它们没那么脏了,身体长大了,眼神也明亮起来。快开学了,有一天,金玲对我说:“真不想开学啊。”

“我也不想开学。”我说,“开学之后,咱俩放学还一块儿走吧。”

“我妈不让。”

我就知道是金老师。金老师像一座山,横在我和金玲之间。她说她想把三只猫带回家养,至少,带回去一只也行,金老师不同意。金玲还说,除了看书学习,无论想做什么,金老师都不赞同,好像她生下女儿就是用来否定、用来衬托自己的正确。平常金玲很少提到家里的事,但是我知道金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当她的孩子,想想就令人害怕。

“让你挑,你想选哪一只呢?”

“那只白色蓝眼睛的。”她说,“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它眼睛里有东西,不是脏东西,是很特别的、深沉的东西。”

开学了,我和金玲常常趁着课间休息,在教学楼后面那条没人去的夹道上见面,她亲过我,我也主动亲过她。我们很喜欢这种冒险的感觉,天气暖和了,春天的柳絮飘飘地粘在各自的头顶,回到教室还不知道。

这当然瞒不过金老师,但是金玲下定决心不理会她妈妈。回想起来,她到底有多喜欢我,还是为了存心跟妈妈对抗,或者二者兼有?直到有一天,校长在学校的广播里点名批评了我俩,早恋,行为不端。当时我就站在校长身边,默背着一会儿要向全校广播的检讨。

“就是我妈。”金玲说,“她管不了我,就想让校长出面管我?谁也管不了我!”她咬牙切齿的。那天晚上,我和她在自行车棚里,她不肯回家,我也不想回。金玲说:“她说她只要我学习好,我做到了,凭什么还管我!”

这时,我忽然想明白一件事,一直以来,她用各种办法来对抗她妈妈,看课外书、用肉包子喂野猫、和我玩恋爱的游戏,这些事她妈妈都不知道。金玲想要扩展自己的生活边界,但是金老师只想把她锁在书桌前做练习题,除此之外,别的一概不要想。

“她还说这是为我好!”她气得胸口上下起伏,黑暗中,看不清她是否掉了眼泪,到这时候还不见人回来,金老师一定急了。她故意躲在这里,任凭时间一分一秒地流过去,她不回家,我也不回家,就想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几只猫在脚边围着,喵喵叫着。

她家住的那栋楼,是学校的家属楼。我们不知道,各家的电话都打疯了,铃声片刻不停地此起彼伏,楼上楼下、对门邻居、校长和副校长、中学和小学的班主任、临近退休的数学和英语老师,全部知道了:今天校长点名批评的那两个学生没有回家。

自行车棚里黑漆漆的,隔着铁栅栏,看得见楼房里的灯火,我们坐在地上,感到水泥地的丝丝凉气,像一块万古不化的极地的冰,外面是看不到也听不见的无声忙乱。他们不停地打电话,互相打听,派人出来找,心急的已经提议报警。校长心里会有一丝愧疚吗?后来我知道了,大人之所以成为大人,就因为他们忘记了如何感到愧疚。

九点多,也可能是十点多了,我俩都没戴手表。我们肩挨肩坐着,铁皮屋顶上漏进一小块月亮,满月之夜,月亮表面透出一种幽幽的蓝,闪闪烁烁,像汪着一层水,一种很熟悉而又特别的蓝色,像雪球的眼睛。我猜她也有同样的感受,那一刻,我和她的呼吸变得同步,思维仿佛也连通了,一汪淡蓝色的月亮照亮一切,黑暗的角落也一览无余。我们这样呆呆地望着天空,直到一个手电筒的光照射过来,伴着一声吼:“金玲!”

是金老师,幻境破碎了。月亮隐入厚厚的云层,手电筒的强光像要射进人心里,金老师快步走过来,几只小猫蹲坐在地上,望着她,它们并不怕人。

“你在这儿干什么!”金老师吼道。金玲还没回答,刚站起来,脸上就挨了一巴掌,她没有哭。我也站了起来,金老师一眼也不看我,好像我不存在。她开始骂金玲,语气非常凶狠,完全不像平常她在学校那副严肃冷静的样子。雪球忽然尖叫了一声,原来是我不小心踩到了它的尾巴,金老师转过头来,并没有看我,而是向地下看,她看见了那只猫。

“这就是你想带回家的那些野猫?”她问金玲,金玲不回答她。

金老师用手电筒照着,动作非常迅捷。她一把抓住白猫的后脖子,揪着它的长毛,提到半空中,猫并不挣扎,蓝眼睛瞪圆了,看着她,非常平静,带着一点点茫然。我心里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是地震来临前,老鼠和蝙蝠的那种预感,焦躁、恐惧、茫无头绪,找不到出口。

一个月之后,金玲转学了,金老师也调去了别的学校,我没有留下她的任何联系方式,电话、地址都不知道,那些年的朋友很容易就失联了,不像现在。她消失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而在那个晚上之后,我和她就没有再单独说过话。在学校不巧碰见,各自低下头,就过去了。我和她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只是两个中学生而已。

我不知道死猫后来是怎么处理的,只记得金老师把白猫提起来,往地下一掼,摔死了。她就是有这样的力量,就像一年级开学的那天,我爸把我交给她,让她该打就打,那句话像咒语似的印在我心里,把我爸爸和我的老师连接起来,形成同盟,所有小孩子都属于他们的势力范围,圈在他们的掌心里。她摔死那只猫仿佛是顺理成章的,无论如何都会走到那一步。

之后我按部就班地上学,考高中、考大学、考研、毕业,后来进了X公司,再也没见过金玲。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雪球,那双眼睛我绝对不会认错,那种无法形容的冷幽幽的蓝色。据说凡是见过它的人都被它的魔力罩住了,它利用网络、摄像头和大大小小的屏幕去控制人,而只有我知道它就是那只猫,那只被母猫抛弃、被一下子摔死的流浪猫。

写到这里,我恳求大家,在被删除之前帮忙转发这个帖子,越快越好,我没有别的渠道可以解释这件事。这个故事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环,被摔死的猫怎么会活过来?我亲眼看见它的鼻孔、眼睛和嘴巴里流出血来,金玲大叫一声,扭过头去,金老师余怒未消。别的猫一下子逃散了。

金玲那样扭着头,脸隐没在自行车棚的阴影里,她的马尾辫松开了,头发散了半张脸,我感觉到她在深呼吸,胸口缓缓地一起一伏,可能过了很久,也可能就几秒钟,她慢慢转过头,我看见一张猫的侧脸,半侧脸,正脸,蓝色的瞳孔涨满了眼眶,梦到这里我就醒了。近来这个梦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躺在床上一闭眼就看见金玲变成了一只猫,她身体向前弯曲,腿一节一节地缩短,双手却越伸越长,最后落地变成两条毛茸茸的前腿,每次我都会被吓得出不了声,像被人掐住了喉咙,明知是梦却真的恐惧,再这么下去我一定会疯。

我得找到她,把事情搞清楚,那只死猫后来怎么处理的?它真的死了吗?这些梦又是怎么回事?大家帮帮忙,我一定要找到金玲,找到她才能拯救我自己,甚至有可能拯救全世界。


昨天晚上,我又做了那个梦,在一片混沌的黑暗中,我变成了一只猫,小时候喂过的那只猫。我低着头,看见自己的指尖变成了爪子,胳膊上长满了毛,视野越来越低,同时也越来越清晰,周围的一切骤然被未知的光源点亮了,我大喊起来,却只发出猫的凄厉的叫声。醒过来时,还趴在病区的护士台,面前的电脑桌面上,一条金鱼呆板地游着。医院的走廊又亮又静,空空荡荡,两边都是骨科的病房,我妈就住在其中的一间,明天就要出院了。周大夫说手术做得很成功。

我妈对周大夫印象很好。住院的这些天,全靠他的关照。他对我有点意思,男女之间的意思,在医院这不算新鲜,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到很恐慌。此前我没有真正谈过恋爱,想象不出和周大夫恋爱走在一起的情景,是肩并肩?还是一前一后,像平常去查房的样子?值夜班的时候,他会跑来找我聊天、吃零食,用护士站的微波炉热牛奶喝,一人一杯暖乎乎地捧在手里,却不能热到心里,我的心始终冷静如冰。他经常鼓动我去进修一个在职研究生,有硕士学位,干同样的工作,工资多几百块,或者他的同学在哪家医院升职了,八卦一些琐碎无关的闲事。

如果没有那些奇怪的梦,说不定我和周大夫早就在一起了。过不了多久,就可以给科室的同事发喜糖,我妈对此一定很满意,从小到大我还没做过什么让她特别满意的事。她是一名小学教师,也是我的小学班主任,那时候,我觉得跟我有关的所有事情都在我妈的掌控之中,别人的妈妈是天空、是屋顶、是雨伞,我的妈妈是铁桶,扣得严严实实,我是永远逃不掉的。

在那些梦里,除了我妈,还有孙震。我背对着他,他在叫我的名字,声音忽近忽远,就像在放学路上,我走在前面,他在后面赶着喊我,我不想理他,心里很生气,忘记是因为什么事不开心。小时候我们俩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打起来,要不是这样,我妈也不会让我俩坐同桌。她觉得交朋友会使人分心,我和孙震越爱打架,她越放心。我的所有朋友她都不喜欢,我想是因为她连我也不喜欢,由此连累了跟我有关的一切。初二那次,她警告孙震不许再来找我,让我们都好好学习,学习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事情。她怒气冲冲,让我跟她回家,我假装没看见地上的猫尸,眼睛还半睁着,嘴巴也没有完全合上,露出一截白色的尖牙,鼻孔附近有血。第二天我再去自行车棚里看,它已经不见了,别的猫也跑散了,没有再出现过。

我知道我不能怪我妈一辈子,永远恨一个人也是不可能。时间一长,我就发现原来的强烈的爱恨都是偏见,只有日复一日地相处。我长大了,她渐渐地老了,衰退了,时间就自作主张地替我原谅了她。直到有一天,噩梦重现,仿佛旧病复发,我不得不拒绝了周大夫一起吃晚饭的邀请。

“孙震”这个名字再次翻腾出来。像之前的那几次一样,我上高中的时候、念大学的时候,每次遇到喜欢的男生,我想接近他们或者他们主动来接近我,到了关键时刻,关于猫的梦总会出现。梦的前半截总也记不清楚,吵闹、哭泣、尖叫,剧烈晃动的影子、黑色的铁栅栏印在模糊的月亮上、我妈的脸,清晰从后半截开始,演变成一段逼真的3D动画:我变成了一只猫。

怪梦重复着袭来。白天,我在医院上班,照顾病人,协助医生,在病房和护士台之间穿梭往来,卖力工作,希望晚上一夜无梦,睡个好觉,却从来没有成功过。后来,我偶然看见了雪球,凭着那双蓝眼,我一下子就认出来,就是它,我亲眼看见它被我妈摔死在自行车棚里。现在,我的同事们,包括周大夫,都被这只蓝眼睛的猫迷得如痴如醉。在病房里,医院的领导做主加装了电视,让病人可以随时欣赏雪球,它出现在所有的地方、所有人的手机上和电脑上,好像身体内部的某个开关被一起按下去了,对雪球的爱和膜拜便源源不断地流淌,满溢出来,不能停止。

然而我很清楚,这个世界上能够对抗雪球的人,只剩下我和孙震了,只有我们能够打破那些持续不断的噩梦,把所有人拉出迷津。那只欺骗了所有人的猫,它早就死了,根本就不是世间该有的东西。有了这个念头,生活顿时变得无关紧要,在职研究生、职称考试、绩效考核、病人投诉,还有周大夫,这些凸显出来的东西都显得死气沉沉,成为房间里无关紧要的摆件。我只想尽快找到孙震。


人民医院的住院部是一栋灰色的大楼,像个侧立的火柴盒。楼前有一小片花园,病人们可以下来散步,绕着花坛一圈圈地走,或者坐在轮椅上晒太阳。虽然地处闹市,这里总是很安静。住院等待开刀的那几天,金老师常常在这里一待几个小时,晒得全身暖烘烘的,再踱回病房,等着吃午饭。

她女儿金玲在这家医院当护士,让她失望透顶。她觉得金玲起码要当个医生,高考失利、复读,又失利,最后学了护理专业,她很后悔高中让女儿去住校,一离开家,她的管束就失效了。从高一开始,金玲的成绩就在中下游徘徊,一直到高三也没有好过,复读一年,进步有限,她终于认命,哪里录取,就去哪里吧。

金玲第一次高考那年,有一天她听见邻居闲聊,那个孙震,玲玲的小学同学,是今年本市的状元,要去北京念大学了。听完这些闲话,她推着自行车进了楼道,把车把上挂着的菜和肉拿下来,费力地爬上五楼。那时候她的膝盖就有问题,常年贴着膏药,没有实际的效果,只是心理安慰,当时县里的人民医院还做不了膝关节置换术,她只能忍着。

回到家,金玲的房门照常锁着。饭做好了,叫她她才出来,问她在干什么,就说在看书。金老师忍不住嘲讽她,高考完了,你知道看书了?她不说话,飞快地把饭吃完,回房关上了门。金老师经常觉得,没有这个女儿,说不定自己能过得更好,但是她又想象不出是什么样的好,更轻松、更没牵挂、更自由,这么一想,又被吓到了。她自己就是被自由的爱情害苦了,她觉得自由是个坏东西。

自从金玲离家去省城念书,金老师的日子就舒服多了,好像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筒子楼,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周末跟金玲的爸爸去看场电影,那时候小学的操场还放过电影,谁想去都行。她不记得电影演了什么,只记得幕布后面的夜空挂着一轮满月,像舞台头顶的白炽灯,月光冷冷地照着,圈住她,她才是主角,而电影里那美丽女人的爱情故事不过是她自己故事的注脚而已。他总围着她转,她就以为全世界都围着自己转,等清醒过来,一切都已经太晚。

膝关节置换手术,是半身麻醉,她听得见医生说话、金属交碰的声音、切割的噪声。进口的钛金属关节植入,保用二十年,骨科的专家说您年龄偏小了,这个手术过几年再做不迟,她坚持要做,“说不定我活不到二十年后呢”。她计划好了,做完手术,能正常走路了,她要出去转转,谁也不带,谁也不跟,就自己一个人。

金玲小时候,母女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辛苦,还是很亲密的。她们互相保护,一起玩的小孩子问金玲,你爸是谁呀?你爸在哪儿呀?她就大骂那个孩子,也不管人家爸爸是学校的领导、她的上司。等金玲大一点了,对待那些敢提出这种问题的人,不管男孩女孩,一律翻脸就打。“他们全是故意的,”金玲说,“我打得他们不敢再说。”

虽然是搞教育的,她并不忌讳使用暴力,金玲不听话要挨打,学生也是一样,罚站,黑板擦砸到后排男生的头顶上,一脑袋白灰。时候久了,这个女教师的严厉脾气出了名,家长对她倒放心了。男孩子淘气,家长会对她说:“没事,您该管就管,该打就打,我们打也打不听。”

现在,时代变了,文明进步了,这一套行不通了,年青一代的家长们对体罚大惊小怪。不能打孩子,不能打学生,长大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小时候受过那样的待遇,回过头来指责父母和老师,说他们毁了自己的童年。“好像我们不打不骂,他们就能成为爱因斯坦似的”,金老师想,把手机丢到一边,不再看那些社会新闻底下无聊的争吵。有一次,她在街上碰见从前教过也打过的学生,已经长成一米八几的大块头男人,她拄着拐杖,停下来,挺直了腰,等着对方来跟自己打招呼,没想到对方走到她面前,攒足了表情,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就昂首走了过去。也是这个孩子,在小学毕业的时候,给她写过一封长长的感谢信,让她印象很深,也很感动。她脾性暴躁却容易心软,要不是这样,也不会有金玲了,生下女儿就是因为不忍杀生,然而从一开始,她就觉得金玲欠她很多,她把男人的账算到女儿头上,又把对女儿的怨气算到学生头上,打着为他们好的名义,最后一切反弹回来。她在路边呆呆地站了一会儿,顶着八月里炎火般的烈日,慢慢走回家。

世道变了,她想,年轻人不知道感恩,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享受,想着吃喝玩乐、傻哭傻笑。前一阵子,金玲迷上了一个男演员,在她看来,出现在电视上的,除了新闻节目的播音员,其余无论干什么,都叫演员。她被那个比她还小好几岁的未成年男孩弄得神魂颠倒,一个已经工作的人竟然如此幼稚,金老师丝毫理解不了。“你上班的时候也是这样整天看手机吗?”有一次她说,金玲没有回答,从沙发上站起来,回自己房间,用脚后跟把门关上,眼睛始终没离开屏幕上的综艺节目。

有一天,金老师特意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金玲昨天上夜班,白天睡觉,中午睡醒一觉起来,看见一桌子都是自己爱吃的菜,坐下来就吃,金老师也坐下来,用不容商量的口吻通知金玲,你得搬走,你那间屋子我要租出去。

金玲边吃边说,那租给我吧,我给你钱,市场价。金老师拒绝了,说我不能拿你的钱,那太难看了,说出去让人家笑话,你就搬走,我租给别人,你早就该自立了。金玲放下筷子就回了房间,来不及接着补觉,迅速地收拾起一些衣服,把行李箱拉出来立在卧室门口,倒头接着睡,傍晚醒来时,行李箱已经被拉到客厅的大门口了。金老师的房门紧紧关着,决裂来得悄无声息。金玲知道一切的肇始、裂痕的浮现,都在那天晚上——那只猫被丢在地上摔死。第二天就不见了,它到底去哪儿了?是死是活?

她走进厨房去做晚饭,等妈妈午睡起来。退休以来,金老师变得非常懒散,午睡经常睡到傍晚才起来。等她起床了,晚饭摆在桌子上,鸡蛋西红柿面,面条有点粘在一起,金老师说:“你应该等我起来再下面条,这都粘成一坨了。快三十了,做什么事都没个算计。”

金玲没答话,端起碗开始吃面,想问金老师的话,拌着面条一口一口吃下去了。她想,我妈不会有任何新鲜的答案,她摔死了我喂的猫,还能有什么?还能对她抱什么期待?她就是一堵石墙,是对着她吼叫、连回声都听不见的石墙。吃完面,她洗了碗,然后拉起行李箱出门,一出门凉风习习,吹散了白天的闷热,西边的天空火红得像一片流淌的熔岩。她沿着小区里的道路走,就是她和孙震一起跑过的那条坑坑洼洼的人行道,道边的杨树新近被削掉了树顶,变成两排齐刷刷的平头板寸,很有几分滑稽。行李箱的塑料滚轮轰隆隆地响,她一直走到外面的街上,找到一家门面很小的宾馆,开了一间房,床单上有股淡淡的霉味,窗户很小,窗外不到半米,便是另一栋楼的灰色砖墙。她把窗户向外推开一线,透透气。在这个宾馆里,她住了六七天,很快在网上搜到一处出租的房子,一套两居室中的一间,房东住带阳台的那间,她住阴面的小房间,靠着厨房。房东跟金老师年纪差不多,离婚了,儿子在北京工作,老人觉得孤单,就把空出来的房间招个姑娘合住,平常做了饭,碰上金玲正好在家休息,也大方地叫她一起吃。晚上,她会趴在床头的台灯下面看看书,有些是她自己买的书,有些是放在房间里、房东儿子的旧书,很多都是她从前看过的,恍然像是她自己的书架。

金玲翻看他的旧书,看页边空白处的读书笔记,字迹细小而有力,记录着一些小孩幼稚的看法,他喜欢,他不喜欢,这怎么可能呢???太可怕了!!!激烈地表达他的观点和情绪。这个男孩喜欢在书上写字,有时候他甚至联想到与书的内容完全无关的东西,随着时间推移,字迹渐渐成熟,语句也越来越清晰,话变少了,但是更能切入核心。有时候,金玲觉得看他写的这些批注甚至比书本身更有意思,有几次,在推理小说上,他看到三分之二就猜到了凶手,把名字和自己的推论过程写在边上,看到这里,金玲只好把书合上,关灯睡觉。

那些怪梦就是从她搬进这个房间才开始的。她重复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猫,四脚落地的那一刻,梦就熄灭了,剩下一片灰暗的朦胧,自己好像在猫的身体里左奔右突,找不到出路。有一天夜里,她惊醒过来,拧开床边的灯,觉得这个房间内的一切看起来非常熟悉,好像是另一个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那些书、那些笔记,没有任何地方留下一个名字,那个名字就在她心里浮浮沉沉,像静默的闪电在云层时忽隐忽现,预示着紧随其后的闷沉的雷。她翻身下床,到处搜索,像个闯进陌生房间的小偷。最后,她从床底下拉出几只落满灰尘的纸箱,里面装着他从小到大的课本、练习册、作业本、绘画本,美术课上画的城堡,他喜欢用蓝色,蓝色的水彩笔总是最先用完,问她借。他父母离婚后,他妈妈让他改了姓,也改了名,房东偶尔提起他的时候,用他的新名字。金玲丝毫没有意识到房东的儿子就是孙震,那些小学和初中的课本上,还写着他原来的名字。

是那只猫,她想,再次把我和他联系起来了。她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等待天明,觉得与这样奇异的连接相比,日常生活中的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毫无意义。一定要找到孙震。


我又遇到了金玲,这中间的巧合恐怕是小说也不敢写的。简单说,她租了我们家的房子,在我的房间里住了几个月,才发现房东的儿子原来是我。通过我妈妈,我们重新联系上了,她请了几天年假,来到北京,我去机场接她。在路上,她给我讲了她一直在做的那些梦,金老师把小猫摔在地上,有血流出来,紧接着,她觉得自己变成了那只猫,困在猫的身体里。

她说,噩梦不仅仅是梦,甚至开始影响她的正常生活。在梦里她仿佛过着另一种生活,被人追赶着,抢着抱起来抚摸,耳边乱哄哄的,她挣扎着醒来,像打了一仗似的疲惫。

“好像在梦里过着一只猫的生活。”她说,“猫睡着了,我又醒过来。”

我开着车,她坐在副驾上,车子堵在机场附近的高速路上,触目所及是一片静默而焦躁的红灯。她的神情和语气都很认真,让人无法不思考她说的话,即便再荒诞,也有一种神奇的说服力。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和她,这种荒唐的想象没有人会相信。汽车堵在路上,窗外是灰蒙蒙的飘着浮尘的空气,又高又扁的楼房,像用积木搭成的,坚硬而脆弱,似乎一切都可以随时拆解开来,变成气味、颜色、毛发、血肉、砖块、钢铁和砂石,她说的那些话,把我拉回既近又远的少年时代,既短暂又永恒凝固的那一刻:猫摔死在地上,手电筒的强光取代了月亮,我转身就跑。

计划的第一步,就是接近雪球。她认定了雪球的形象就是这些噩梦的根源,只要看到它,她就忘不掉从前的事情,就要一次又一次地被卷进可怕的回忆。她逃不掉,因为雪球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只要打开手机,就不停地被推送过来,它的照片、它的近况、它今天的直播视频,以它命名的今年的流行色,雪球蓝,正是它眼睛的颜色。那种蓝色出现在所有的地方,是网店的背景、餐馆的招牌、商场里的新款毛衣和运动鞋,难以形容的深蓝像不见底的深海,也像阴天里冰冷的河水,或者博物馆陈列的珠冠上的蓝宝石,凝结出一种沉静的混浊。“这只猫是个鬼魂。”她说,“它找我们复仇来了。”

“那金老师呢?”我问,“她为什么什么事也没有?她怎么不做噩梦?”

“因为她没有心。”

这些东西纠缠着金玲,像茧丝一点点地缠绕毛虫,是自己吐出来的丝。我把她带回我的住处,安顿在卧室里,把自己的被子拿到客厅,打算晚上睡沙发。我们叫了外卖,比萨和啤酒。她第一次来北京,我想带她去逛逛故宫和颐和园。当天夜里北风呼啸,第二天阳光灿烂、晴朗无云,我们坐地铁去了几个著名的景点。在地铁上,雪球的画面在窗外连缀成一串动画,最后蹦出来一个酸奶的名字,金玲说:“咱们得想个办法,弄死它。”

“它不是已经死过一次了吗?”

“那就再弄死它一次,彻底消灭它。”她说,“对了,那天你为什么要跑?”

“哪天?”

“就是我妈摔猫的那天。”

我说我那时候吓坏了,不知怎么就想跑。她愣了一下,又笑了,岔开了话题。

我们逛了故宫博物院,在东华门喝到了有名的网红咖啡,为此排了很久的长队。咖啡店门口的黑板上用粉笔画着一只蓝眼睛的白色长毛猫,雪球正一统天下。

我告诉金玲,我有个朋友在X公司工作——在北京,好像每个人都有朋友、同学、亲戚或者老乡在X公司工作,我们可以想办法混进去,找到它,杀死它,像电影里演的那么顺当,像我们小时候在放学路上,她给我讲过的那些冒险。她提到的书我都找来看了,但是那时候我不好意思告诉她,对于青春期的男生来说,向一个女生表示崇拜似乎是件没面子的事。她的体验总是那么神奇,充满幻想色彩、虚构的故事由她讲出来也显得特别真实,她有一种模糊真伪、颠倒乾坤的能力,从前她只是给我讲别人的、别的时代的故事,现在她亲自投身进来了。

我约了在X公司当程序员的朋友一起吃饭,他是我本科的校友,学计算机,我学中文,一起打篮球认识的,我们那一届有不少人进了X公司,收入都很可观。他爽快地应约,在X公司附近的一家餐厅见面,他主动说起现在的收入、公司的各种福利,还允诺一有机会就向老板推荐我的简历。

我趁机向他说起,想去他们公司里面看看。X公司每周有一天开放日,允许员工带家人孩子来公司,组织孩子们在一起玩,还可以近距离地接触一下雪球。他答应了,说我可以假装是他的表弟。与他告别之后,我回到家,发现金玲不见了。等到晚上,她也没有回来,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我一直等到夜深,在沙发上歪着睡着了,醒来天色微明,屋子里静悄悄的,我站起来在屋子里找了一圈,她的衣服和背包不见了,睡过的床收拾得平平整整。我打电话给老家的人民医院,电话转了几次,最后才问明白,金玲已经辞职了——不是休年假,是再也不回去。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雪球的阴影日益浓重。像一种病毒似的,它侵入所有人的视野,继而攻占了身心,说不清这是对世界的贡献还是索取,是施恩还是报仇。金玲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前她噩梦连连,觉得自己被困进一只猫的身体,这一切的起因是她妈妈。我向老家的熟人打听过金老师的近况,她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来把整套房子都租给外人,一个人去南方旅居,据说过得非常开心。除此之外的事,她女儿在哪儿,她跟她女儿有没有联系、关系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因为走得突然,没有告别,我总觉得金玲还会回来,就像小时候,她突然就不理我了,后来又主动与我和好。当她有了新发现和新想法,或者看了有趣的新书,她总是急着与我分享。上次是因为她发现了几只小猫,这次是因为她坚信雪球是个魔鬼,下次又是什么呢?我怀着期待,一天天地过下去。后来,通过朋友的推荐,我也进入X公司工作,负责写文案,这些年我一直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现在我跳了出来,给视频部门写几分钟的小剧本。有空的时候,我也去看看雪球。

在猫身上,时间近乎停滞。它的白色长毛就像山顶亘古不化的积雪,在阳光下闪耀着波光,眼睛还是那样蓝。雪球蓝流行过几年,现在稍微过气了,即便如此,那些年流行的痕迹还时常能在街上看到,蓝色的皮包、运动鞋、围巾,或者清仓打折的商场推车里,堆着一些蓝色的毛衣。

不知不觉,大家对它的爱开始衰减。新偶像层出不穷,金玲描述的那个世界,所有人被一只猫统治的癫狂世界并没有到来。就在某一天、某一刻,大家忽然冷静了,失去了兴趣和耐心,失去了对雪球的狂热的爱,仿佛做了一场热闹的大梦,醒来时浑身疲惫,发现周遭还是昨天的模样,坚实冷硬,容不下神魂颠倒,也没时间胡思乱想。

公司还是养着它。它的生活面积缩小了,搬出了顶楼的直播室,猫屋被挪到一间小会议室的角落。白天,它可以在办公楼里随意走动,不再需要专人看管,谁看见它,都可以摸摸它的背,挠挠它的下巴,猫还是原来的那只猫,那种令人销魂的吸引力却消失了。它的食量减少,身体消瘦下去,长毛不再每天梳理,变得枯涩无光,纠缠着滚成一个个毛团,睡眠时间变得很短。与此同时,它的行动却越来越快,越来越矫健。大部分时候,它像个移动的影子,办公楼里忽现忽隐,出现在各种出人意料的地方。有一次,我看见它在玻璃窗外侧的下沿上蹲着,随时有可能掉下去。它发现我在观察它,就站起来,迈着从容的步子走开,从这个窗台跳到下一个,无论多险陡的地方,对人类来说,几乎是悬崖峭壁,在它看来都是方便阶梯,随处都能容身落脚。一眨眼,它就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

渐渐地,雪球成了一个遥远的名字。人们对它的迷恋,像潮来又潮去,沙滩被抚平了,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周边产品积压下来,以它为主题的手账、背包、圆珠笔、保温壶和T恤衫都堆积在库房里,电影计划也中止了。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好像所有人齐齐地从一场持续的高烧中清醒过来,洗了一把脸,将雪球忘得干干净净。最后,它变回一只普普通通的无人注意的猫。

没人知道它何时从办公楼里跑了出去,大家都忙着手头的新工作、新计划、新项目、开会、总结、邮件和PPT,不再关注一只猫。除了我,我仍然觉得它跟我有关,跟金玲有关,是连接我与她、过去与现在的一扇门。它突然消失的那天,下班后,我在附近转悠,想找到它。晚上八点多了,园区里有不少人加班,办公楼里灯火通明。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草坪上散落着一些幽暗的小灯,我沿着草坪中的石子路走着,经过两三丛开得爆裂的迎春花。今年的春天暖得反常,刚刚三月,外套已经穿不住了,脱下来搭在手臂上。我在公司转了很久,叫着雪球的名字,没有任何回应。这些年,对于那些倏忽间发生的变故,我从来都毫无准备,也毫无办法,到处找不到它,我放弃了,打车回家。我还住在原来的地方,走出电梯的时候,我看见门前站着一个人,还穿着上次见面的那身衣服,同样的背包,头发纠缠散乱着披在肩上,没有好好梳理。金玲看起来非常疲倦,风尘仆仆,仿佛经历了一次漫长的旅行,见到我,她露出笑容。她回来了。像从前那样,她忽然离开,又忽然回来,而我只能在原地等待,相信她的故事,接受她带给我的一切。


那天,孙震打电话告诉我,他有办法接近雪球了。向来就是这样,我说什么他都相信。他相信我的梦,相信我随口编的故事结局,相信我妈妈真的会蒸包子送给邻居。不会,她不是那样的人。包子是我用零花钱在外面买的,想借机去看看孙震有没有过来补课。我妈跟郭老师根本没什么交情,等一开学,郭老师见到我妈,向她道谢,一下子就败露了。她迅速地察觉到,那个上小学时总跟我打架的男生孙震,跟我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成了我最好的朋友,甚至更亲密。她让我不要跟男生交往,好好学习,她历数了早恋的危害,说到别的学校有怀孕的女生被开除了,以后没有学校收,只能在家靠父母养着。这些事离我都很遥远,但是我妈用的那种威胁的语气,好像明天我就会变成辍学的不良少女。

她越这么说,我就越跃跃欲试,看看恋爱能怎么毁掉一个人。课间,我们俩从班里跑出来,跑到教学楼后面的小路上偷偷接吻;放学后,我们一起回家,用零花钱买几根火腿肠去喂小猫。在那个到处蒙着厚厚灰尘的自行车棚里,我们俩东拉西扯,聊一些漫无边际的事情,他告诉我他父母正在闹离婚,他不想回家听他们争吵、摔东西,甚至动手打架,将来他想跟着妈妈生活。有时候我们互相监督着背政治题,什么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什么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些概念、定义和结论滔滔不绝,要背得非常流畅,背到不需要动脑子,话语就自动流淌出来。课本里的内容像一把细齿的梳子,梳理我们年轻凌乱的脑子。有时候我觉得很烦躁,为什么要死记硬背?为什么要考试?为什么非要上大学?我妈是她那辈人里少见的大学生、佼佼者,还不是一样变老,变得啰唆又烦人,连我也不爱她?我妈向我描绘了一幅恐怖的图景,好像只要我不听她的话,就会直直地走进一场人生悲剧,可是那时候,她要我相信的事情,我一点都不相信,她禁止我去做的,我全想尝试一遍。

全校通报批评的那一天,我正坐在教室里收拾书包,准备回家,校长的声音在操场上响起来,他先是说了一段校风校纪,又说了一段中考的重要性,然后,毫无准备地,我听见了我和孙震的名字。校长说我们行为不检点、不端正,影响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班里的同学都不说话了,安静下来,有人低声地哧哧笑着。

我飞快地背起书包,冲出教室,校长的声音还嗡嗡地笼罩着操场和教学楼,像一张正义的蜘蛛网,上面粘满了道德正确的苍蝇。他的那些话里很少有事实,几乎没有任何描述性的内容,他说我行为不检,却没有具体说是如何的不检,他说我们败坏校风,也没说为什么败坏了良好的校风,他只字不提我们轻轻地牵手、温柔地拥抱、害羞地接吻、热烈地聊天、默契地放声大笑或者相对无言,用操场上的高音喇叭捏造出两个不守本分的坏学生形象,我无法将他的话语跟我和孙震联系起来。最后,校长说完了,孙震的声音响了起来,我呆住了,响彻天地的大喇叭里,真切地传出他的声音,他说:“我不应该早恋,我做错了,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可能还有一些别的,但是我已经听不见了,因为从他说第一个字开始,我就拔足狂奔,跑出学校的大门口,跑上马路,直到听不见大喇叭的声音,耳边只剩下街上车水马龙的低沉噪声,路边音像店放着流行歌曲,鼓点如雷,轰击着耳膜。

我无处可去。回家去面对我妈,听她新一轮的嘲讽和指责?我听够了。我走进音像店,漫无目的地浏览,转了一圈又走出来,强迫自己不要去想孙震,他在哪里?他说完没有?他是不是已经回到家开始写作业了?他要继续当一个好学生?他这个浑蛋!天渐渐黑了,这条街不是我平常回家走的路,我走进一家卖烟酒零食的小铺,买了一包夹心饼干,在路上边走边吃。我妈肯定在找我了,我猜她既不担心也不后悔,而是愤怒,愤怒是她永远用不完的情绪。饼干又甜又脆,我用力地大声地咀嚼着,第一次体验被人背叛的滋味,就是花生酱夹心的味道。


在街上晃到十点多,行人车辆都减少了,店铺都已经关门,我开始往家的方向走。这时候我已经不那么难受了,迅速地忘却和平复,是跟我妈妈生活十几年练出的本领,我学会了同时使用暴躁和冷漠来保护自己。路上,我发现一个空的可乐易拉罐,一脚踢过去,罐子滚出去很远,走过去继续踢,同时心里渐渐平静下来,夜色中不断地传来易拉罐磕碰路面的响声,越来越远,却怎么也逃不出我的下一脚猛踢。最后,它滚到马路中间,一辆汽车过去将它压成扁扁的一片,印在路灯光里,仿佛暗沉的沥青上渗出一块鲜血。我哼着歌儿往家走。

经过楼下的自行车棚,有人叫我的名字。我走过去,边走边摘下沉重的书包,一照面就朝他砸了过去。孙震用双手推开,我发现他力气变大了,跟小学时候大不一样了。我扑过去打他,就像从前我们打架那样,他一边抵挡,一边说:“别打,别打,我错了!”

我停下来,气喘吁吁,他又说:“我错了,校长说要开除我俩,除非公开检讨。”

“那他为什么不来找我?为什么不让我去广播上检讨?”

“那得问金老师。”他说,几只小猫喵喵地围过来,在我俩之间,竖着尾巴转悠着。

我想着他说的那些可恶的话,我听到的,还有我没听到的,眼泪几乎不受控制地涌出来。孙震说:“那些话都是校长让我说的。我自己不是那么想。”

“那你怎么想?”

“完全相反的意思。”

我哭得更厉害了,我和他互相都没表示过喜欢,虽然我们拉过手、接过吻,也就像小时候那些打闹的一种延伸,一开始不好意思说,到现在也不用说了。他走到我跟前,冒着被我继续打的风险,想亲我,几个小时之前,他还在学校的广播里说早恋是错误。我轻轻推开了他,表示我还没有完全原谅。

就在这时,手电筒照了进来,我们被发现了。我妈、猫、死去的猫、尖叫,我的回忆到此为止,因为后面的那些年都恍然如梦。我们都考上了高中,不是同一所,后来他考上了北京的名校,我复读了一年,去读了一所普通大学的护理专业。毕业后,通过我妈的熟人关系,在老家的医院当了护士。她觉得医院是个好单位,将来她年纪越来越大,如果需要看病住院,有个女儿在医院多方便。

在周大夫出现之前,我还没意识到我在期待什么。他是新来的医生,我妈做膝关节置换术,他给了很多额外的关照,我妈认为那都是冲着我来的,对人家也笑脸相迎,十分热情。我不讨厌他,时常聊聊天,开个玩笑,但是我没办法往别的方面去琢磨,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我不能喜欢周大夫。那天晚上之后,我再也没有真心喜欢过任何人。

我妈把小猫摔在地上,我尖叫起来,感觉全身被裹上了一层带刺的沉重甲胄。孙震跑了,还没忘记捡起地上的书包,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又一次被抛弃,这次他没办法解释,没办法再用看似真诚实则狡猾的借口来哄我。事实证明,面对大人,他毫无招架之力,不但不敢反抗,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他这么一跑,让我妈抓住了把柄,对我说:“你看他是个什么熊玩意儿!”过了几分钟,我才冷静下来,背起书包,跟着我妈回家了。一路上,她不停地说话,我一句也没听进去,耳边全是心底的海啸声。第二天,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我又遇见了孙震,他想跟我说什么,我躲开了,不想说话,也不想打他骂他,心里充满失望。自那时起,我决定收拢心思,听我妈的话,好好念书。

这些年本来一切平顺,我早就忘掉了孙震。然而,认识周大夫以后,我发现,我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关于爱情的问题,只有孙震才能解答。我有一半的灵魂还停留在那个晚上,他想亲我却被我推开的时刻。我想知道,你既然喜欢我,为什么在我最恐惧最脆弱的时候,独自跑掉了?我要找到他问个明白,然后才能全心地投入未来。

我在网上写了一个帖子,假托孙震的名字和语气。他早就改名了,只要看见这篇文章,一定能猜出是我写的。我编造了关于雪球的谣言,什么真正的雪球早就死了,现在的那只是个冒牌货之类的,危言耸听,只是为了让这个故事流传得更广,更有可能被他看见。

我跳进孙震的身体去讲我们的故事,意外地发现很多新东西。原来我小时候那么暴躁不讲理,一言不合就抡起铅笔盒拍他的脑袋,打着打着,有一天忽然不想打了,就在那一霎间结束了友情。升到初中,有一天他在校门外等我,我们又开始交往,我急迫地向他展示我看了什么书,我滔滔不绝,想要显示我的聪明博学。他学习成绩比我好,年级排名更靠前,我想让他知道,我不是像他那样只读课本,我看很多课外书,知道的事情比他更多、更丰富。从孙震的视角来看,原来我才是进攻的那一方,为了对抗我,他去找我看过的书,在假期里全啃完了,就为了跟我有话可说。而我呢,我也想提高成绩,将来他能考上的高中,希望我也能考上。我越是回忆过往,越觉得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我们都觉得对方很厉害,谁也不想落后,最后我妈把这一切全打碎了。

他考上省城的重点高中,后来又去北京念大学、读研、工作,而我就留在老家,在医院当护士。周大夫出现了,让我意识到时间紧迫,说不定脑子一热,我就会恋爱、结婚、生子,永远在这个地方生活下去,像我妈诅咒的那样。她说我没出息、太笨,哪儿也不能去,到了别处,我会弄丢自己,会被人骗,找不到工作。在她的安排下,我进了县城的人民医院,得到一个铁饭碗,这就是我妈设想的最适合我的生活。自从她当着我们的面摔死了小猫,她的权威就变得牢不可破,之后的很多年,我都没办法对她说“不”。

直到那天,她让我搬走,我才意识到不光是我受不了她,她也受不了我,不想再跟我一起生活。我一直觉得是我妈束缚着我,没想到反过来也是一样。我搬走以后,她把房子租了出去,拿着租金和退休金,去南方旅居。在海边,她穿着长到脚踝的花裙子,戴着浅色草帽拍照,从小到大,我没见过她穿裙子,永远是一身深色衣服配一双老气的旧黑皮鞋,原来她还有别的模样,那个美丽女人的模样被一层严肃的坚冰包裹着,现在终于被晒化了——我就是包裹她的那一层冰。她去南方没多久,我就悄悄辞了职,到北京去找孙震。

我编造了离奇的故事,把那只万众瞩目的名猫雪球和我们喂的小野猫联系起来。我说,我总是在做同样的噩梦,梦里我变成一只猫。孙震又相信了,他总是相信我说的话。他不记得我在放学路上胡编乱造的那些故事结局了吗?就因为他总是毫不迟疑地信任我,我才忘不掉他,即便他又胆小,又懦弱,遇事跑得比我还快。

在北京,他去找了他的朋友,打算帮我混进X公司,就在那天,我收拾东西悄悄离开了。在他看来,也许是我的另一次心血来潮,想和好就和好,想不理就不理,想走就走。他认真地对待我,相信我的幻想,可是当幻想散去,我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一个多年未见的老熟人家里,没有工作,也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他会按部就班地上班、跳槽、加薪、升职,一路向前,走到我看不见的地方。而我呢,我对抗他的武器还剩下什么?我来到北京,用一个神奇的故事来包装自己,那些神秘的梦境和感受全是假的,编造出来骗人的,而唯一真实的,就是我害怕平凡,害怕普通,害怕变成一个不值得好奇的人。他说,当时他也被吓住了,他从小就怕我妈,不知怎么就拔腿跑掉了,我一下子明白了理想的爱情只是一种想象,而想象这东西,无论如何完整坚实,最终总是通向失落的。

我背起背包,踏出他家的门口,一脚踏进沉甸甸的未知,眼前的世界一下子变得澄澈明净,黑暗中霎时雪亮,仿佛透过雪球的眼睛在看。等有一天,我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不再追求绝对完美的忠诚,也不再渴望被关注、被追逐、被狂热地爱慕,我就回来找他。假如孙震还住在这里,还在等我,那我们就可以坐下来,诚恳地谈一谈爱情。

上一章:暴雨内涝 下一章:门外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