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读书小屋

在自己的树下  作者:大江健三郎

1

小时候,我为读书费过不少脑筋。初中的后半阶段,我终于可以弄到自己想读的书了。不过,不是因为有意思才找来看的。一开始读就被吸引的书,自然不用费什么劲。倒是有时听了老师或比我大的朋友说,某本书应该读读,才想方设法把书弄到手的,可是实际上这类书往往很难读得下去。

自己读了读,认定这是一本优秀的学者或作家写的书、但不适合自己读的还好说,放弃读它或暂时放下,等以后再读就可以了。我有这样一个书箱子,专门存放这样的书。等自己再长大一些,觉得想看这些书的时候再看;要是仍然引不起兴趣的话,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然而,有的书却是明明知道自己应该读,可怎么也读不下去。我可以立刻举出来的有岩波文库出版的《托尔斯泰日记》。对我来说,不管是什么书,开始读了十页,却读不到最后的话,就认为是自己的耻辱。

于是,我就想了个法子。我搭建了一个专门读这种特殊的书的地方。妈妈在我家后面至河滩之间的平地上开垦了一块地。有一次,我从外国儿童故事书中,认识了一种沉甸甸的球形蔬菜,就对妈妈说:

“我要活到一百岁,一定要吃上圆白菜!”

妈妈听我这么一说,居然跟人要来了种子,为我种出了书上那样的菜叶卷成圆形的蔬菜来了!

因为战争期间粮食不够吃,妈妈才开垦了那块地。原来种的是柿子树,后来种上了小麦;用石头垒起来的靠近河滩的田头上,还种着枇杷和无花果树。一到春天,植物开始发芽生长。在那一小块柿子地里,爷爷和爸爸都对柿子做过品种改良,我也好奇地跟着观察过,到底这些嫩叶一天能长出多长来。

村里人都说,小孩子不能爬枇杷树。那怎么才能把枇杷摘下来呢?这可让我和弟弟犯了愁。那一年,无花果收获后不久,我从哗啦哗啦作响的叶子后面,发现了一个大得让人无法相信的无花果,当时我脑子里竟然冒出了这样的感受:“人生太美好了。”

还有一棵比那些果树高一些的枫树。我在枫树树干分叉的地方铺上木板,再用绳子绑住,这就建起了一个可以在上面读书的“小屋”。

很久以后,我从电视台接受了一项工作,就如何才能消灭原子弹、氢弹的问题,去世界各地进行采访。我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见到了物理学家弗里曼·泰森,和他谈完了工作上的事之后,我问起了他的儿子。因为我看到报道说,他的儿子在高大的树上搭了所房子,住在里面。

“我儿子从树上下来了。他现在正乘着用土著人的木筏子改造的小船,漂流在阿拉斯加海上呢。”泰森愉快地告诉我。

而我呢,就在那个专门用来读书的树上小屋里,读了那些我无论如何也读不下去的书。不管读不读书,我每天都要去看一下树上的小屋。那时候,我总是拿着一本读不下去的书爬上树去,在上面从不读别的书。这样一来,不知不觉形成了习惯,看完这本后,再换另一本难啃的书带上去看。

现在,电车代替了我的树上小屋。长大成人后,依照自己的经验,可以正确地判断什么书重要了。尽管这样,还是会遇到很难读下去的书。

我一周要去游泳俱乐部几次,在电车上我就读这种书。我把书放进装游泳衣和游泳镜的背包里,要是外文书的话,再外加一本辞典,以及用来画线的铅笔。一坐上电车,我就开始读那本书。要是一直到游泳开始前,我还在俱乐部的休息室里读的话,就说明能读下去了。

我常常看到和我同坐电车的初中生、高中生在看漫画书。那种有趣的书,就是坐在书桌前或者课间,不是也可以看吗?在电车上没有其他事情可干,需要忍耐三十分钟的时间,而且每天上学要这么来回两趟的话,我建议你们把平时读不下去的书籍放进书包,带到电车上去看。

2

不过,在电车里,我有时候也放下书听旁边人说话。记得是长野县新知事当选后的第二个星期,几个女中学生议论着电视里播放的某局长把前来拜访的县知事递给自己的名片给折了这件事。其中一位女学生说:

“跟孩子似的。”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自己小时候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上高中后,我甚至还为此专门查过英语辞典,想知道英语里是怎么表述的。

我先是发觉“真像个孩子”和“孩子气”都是形容词,但是自己被人说“真像个孩子”时,不觉得什么,而被人说是“孩子气”的话就会不高兴,为什么会这样呢?

查了查《国语辞典》,原来“孩子气”的意思是:已经不是孩子了,却还跟孩子似的。这明显带有贬义,所以自己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时候“孩子气”也用在孩子身上,但好像也不是褒义的。

“真像个孩子”虽然不算是贬义词,但也不能做因为自己是个孩子而被大人说“真像个孩子”的事情,哪怕大人是出于好意。我想把这条加进自己制定的行动准则中去。因为我感觉自己的性格太“孩子气”了,想要改掉它。

上高中后我知道了,英语说“像个孩子”的时候,有两种用法,即给人褒义感觉的“childlike”和与之相反的“childish”。后来我有机会去美国的大学工作,正是在美国期间,我才感受到了,当一个人的举止、言论被说成是childish时,含有比我小时候所感觉到的更强烈的社会性谴责成分。

我在电车上听到的女中学生的议论,就是把在县政府工作的成年人将接到的名片折了这件事,说成是childish式的举动。

另一个女中学生的看法不同,她说:“我爸爸说,‘我弄不懂什么叫作建立柔软县政,这种抽象的说法太费解了’。”

到了游泳池,开始游泳之后,我还想着刚才电车上的对话。如果老师收到初中生或高中生的来信,信里说,“您希望我们不论学习还是生活都要柔软地去做,可我们觉得这太抽象了,搞不懂”,老师又该怎么回答呢?

要是我的话,我会这样回答的。如果大家觉得老师的用词太抽象,那么你就先去查查字典,确认一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吧。“柔软”这个词,日语中首先被解释为高雅的、优美的,这层意思在阅读古典时,注意一下就可以了。第二层意思是柔韧的、富有弹性而弯曲的,这层意思在生活中是随处存在的。如果是注明了词源的词典,会把这层意思与古语动词“挠”的用法做出比较,即:有时也用来形容草木被压弯,被风吹弯,随风起伏,等等。这就是所谓柔软的样子。你们也要把这些记住。我想这样来回答。

另外,假设在你们这些初中生、高中生的生活中,出现了你们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例如“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该怎样生活下去”,等等,类似的难题不是有很多吗?

每当遇到某个难题,你都要想想看,自己是不是经过认真思考后,以“柔软”的姿态来面对它的。“柔软”确实是一个抽象的词,但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具体的方法。一旦你感觉这个词和像个真正的人的意思接近了,那么,它就会对你今后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有所启迪的。

我还要补充一句,你们可以参考一下我上面说的古语动词“挠”。它的积极意思是:当承受很大的压力时,不会一下子折断。每当我想到那些自杀的人,就不能不为他们感到十分遗憾。我也知道他们的确有着各自难以承受的问题,但他们毕竟缺少应有的“柔软性”。

但是,“随风起伏”这个解释也含有消极的意思。一遇到老师、长辈或高年级学生的压力,当然也有来自和自己差不多或低于自己的人的压力,等等,就立刻弯下腰来是不好的,请大家也要记住这一点。

3

对于我在枫树上的小屋读书,母亲从来没有说过什么,照常在田里忙着翻地、播种、收获蔬菜。借住在邻居家的一位女老师有些恼怒地对我说:“我跟你妈妈说,孩子在那上面太危险了,要是打瞌睡会掉下来的。你妈妈却说‘是他自己愿意那样的’,没理睬我的话。”不过,我记得母亲后来还是把枫树下面的小石子捡干净,又垫上了一层土。

我在那个狭小的地方躬着身子看书时,常常会因为书的内容太难了,而不时地抬起头来,眺望河对岸的森林。同时会想起其他一些事情来,但大脑还在继续思考着读过的内容,就像跑起来后,不能马上停下来一样,但比起平时的思考,这样思考感觉更加扎实。

我还记得,就是在树上那个读书小屋里,自己第一次意识到所谓思考就是用语言来思想这个问题。我喜欢眺望每一棵树木都笔直地朝上长的森林。我曾问过父亲:“为什么树会笔直地朝上长呢?”我想,要是人(包括我自己)也能那样就好了。那时候我对于人生的思考中,似乎既包含着“柔软性”,也包含着我上大学后才知道的upstanding,即笔直地独自站立这句英语的意思。

上一章:坦克太... 下一章:抵制流...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