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将河墙战法进行到底

曾国藩传  作者:张宏杰

政治人物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恋权恋栈。当然,在他们自己看来,总是因为“非我不可”,别人都不如我。曾国藩却不是这样。他非常重视接班人的选择培养。“曾国藩还有一种远大的目光,为常人所不及的,便是多选替手。”[蒋星德:《曾国藩全传》,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155页。]他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曾国藩全集·家书》2,岳麓书社,2011年,第17页。]

曾国藩之所以决定抽身退步,将军事衣钵传给李鸿章,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

首先,李鸿章是曾国藩亲手培养起来的人才,对许多重大问题比如军事和洋务的看法和见解,与曾国藩有高度共鸣。

其次,李鸿章的才与“德”靠得住。曾国藩的胞弟曾国荃性格冲动、见识不高,名将鲍超文化水平太低,左宗棠和沈葆桢先后与曾国藩发生冲突,甚至决裂。相比之下,李鸿章在这些人当中综合得分最高。

最后,李鸿章比曾国藩年轻十二岁,并且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他为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刚强坚毅。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身体出了很大问题,疾病不断,进取心已经大大减弱,李鸿章却总是乐于承担一切繁难,因为他有这个能力和精力,更是因为他还没有达到人生的巅峰,实现“封侯”之志。

当然,对于李鸿章这个人的缺点,曾国藩看得也很清楚。曾国藩后来对李鸿章的评价广为人知:“李少荃(李鸿章号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也是曾国藩弟子,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拼命著书。”[司马朝军:《续修四库全书杂家类提要》,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78页。]李鸿章是行动者而非思辨者。曾国藩是以学术和道义为基,李鸿章则是以事业和手腕为基。虽然都是翰林出身,但是李鸿章一生与理学无缘,身上那种粗野之气一直不能去除。因此曾国藩说:“李少荃等才则甚好,然实处多而虚处少,讲求只在形迹。”[赵烈文:《能静居日记》2,岳麓书社,2013年,第1065页。]他是一个只能办事,不能传道的人物。然而人才无法求全,曾国藩说:“大抵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亦无完全无隙之交情。大者得正,而小者包荒,斯可耳。”[《曾国藩全集·家书》2,岳麓书社,2011年,第511页。]对李鸿章这些缺点曾国藩只能接受。

因此经过多年全面考察,曾国藩决定裁湘留淮。当曾国藩把这一计划通报给李鸿章时,李鸿章是非常兴奋的。枪杆子就是权力来源:“兵制尤关天下大计。”因此他迅速致函曾国藩支持裁湘留淮的决策,并说“吾师暨鸿章当与兵事相终始”,淮军“改隶别部,难收速效”,“唯师门若有征调,威信足以依恃,敬俟卓裁”。[王尔敏:《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第348页。]

现在,正如李鸿章所说的,“师门”曾国藩要“征调”这支保留下来的军队了。

曾国藩是一个凡事从长远筹划的人。早在他决定派李鸿章创建淮军的时候,就已经给这支军队预定了多年之后的“剿”捻任务。那时虽然是由僧格林沁负责“剿”捻,但是曾国藩认为此人头脑简单,战术单调,难以成事。湘军都是南方人,不耐北方寒冷气候,也不惯食面,而淮勇生长在北方,刚劲斗狠,正可以代替湘军“为中原平寇之用”。因此淮军东下之初,曾国藩就告诉李鸿章,这支淮军现在的任务是平定上海方面的太平军,将来还会用来平定中原一带的捻军:“目下可使在沪、常、苏之合肥健儿慕义归正,将来可恃淮勇以平捻匪而定中原。”[《曾国藩全集·书信》4,岳麓书社,2011年,第232页。]

然而淮军和湘军一样,都是基于个人恩义而建立起来的军队。如同周代的分封制一样,将领们只效忠自己的直接领导。淮军虽然广义上说,是湘军的一个分支,但是这毕竟是李鸿章的军队,有着浓重的李氏色彩,曾国藩能否指挥如意,心里并没有把握。

因此曾国藩首先要解决的是淮军的指挥问题。

他去信试探李鸿章的态度,首先问淮军部下能否听他的指挥:“贵部淮勇铭、盛、树各军,平日颇有一家之谊,不识离苏赴齐,尚能心性相孚否?”其次是要求李氏兄弟中的“季泉、幼泉同往相助。祈阁下于竹报中一为劝驾”[《曾国藩全集·书信》7,岳麓书社,2011年,第424页。]。湘军自认姓曾,淮军也一样,自认姓李。因此只有姓李的人协同指挥,他才放心。

巧的是,就在曾国藩写这封信的同一天,五月初四日,李鸿章也主动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虽然师徒二人不知道对方在这一天给自己写信,但是两信的内容竟然若合符节,李鸿章的信几乎完全是针对曾国藩一信所提问题的回答。可见师徒两人之心有灵犀,也可见李鸿章的明敏通透。对于恩师的心理,李鸿章十分清楚。他在信中对老师说,他准备把淮军中的三部交给老师指挥,同时他还打算让弟弟李鹤章随同曾国藩出师,帮助他协调诸将:“铭、盛、树三军共三十三营,计一万六七千人可供指挥。刘省三虽奉严旨敦迫,必须留置左右以备先驱。鹤弟前请开缺,如尚未出奏,应令随侍旌麾,少效犬马,藉可联络诸将。伏祈迅速缴调。鸿章奉命暂权督篆,事棘何敢固辞!所幸墨守师训,亦步亦趋,再随时随事请教,冀无颠蹶。”[《李鸿章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265页。]

他说,调拨给曾国藩的铭、盛、树三军均是淮军精锐,而刘铭传尤为“淮军特出之将”,他这样做是“以上驷奉吾师,以中、下驷留鸿章左右,设有警变,只有自将而已”[《李鸿章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267页。]。李鸿章的表态令曾国藩非常满意,看来这个徒弟比左宗棠、沈葆桢之流强过何止万倍!

然而,虽然得到门生的全力配合,曾国藩的“剿”捻进行得却不顺利。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人,他凭头脑打仗,而不凭血气之勇。在对付捻军的问题上,他吸取了僧格林沁的教训,深知对以马队为主来去如风的捻军不能采取穷追战术。经过反复考虑,曾国藩制定了“河防”战略,也就是利用天然地形限制捻军的马蹄,运用点线结合、以线控面的办法打击捻军。曾国藩计划东以大运河为防线,西以沙河、贾鲁河为防线,在这三条河的河岸增筑木栅,挖土筑墙,择要分兵驻守,以压缩和限制捻军流动作战的范围,把捻军驱逐到角落里加以歼除。这是曾国藩一贯的“以静制动”的战备原则的新发展,目的仍是争取战场上的主动权。[与此同时,针对捻军与地方联系紧密的特点,曾国藩又制定了“查圩”之法。所谓“查圩”就是命令地方官清查农村的圩寨,以清查户口来切断捻军同老百姓的联系,使之不能从老百姓那里得到补给。曾国藩规定,各乡村建立圩寨,圩设圩长,坚壁清野。在圩寨外高筑墙、深挖沟,凭墙“击贼”。把人丁、牲畜、粮米、柴草等一切足以资敌的物资,一一搬入圩寨之内,使捻军来后“无可掳掠”。同时分别良莠。圩长应编造良民册与莠民册,对于那些参加捻军或与捻军有联系的,注入“莠民册”,情节严重的不仅要杀头,还要连坐。]

曾国藩的河防之策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实施这个策略需要花很长时间,地方也不配合。主要原因是河南官绅反对设防贾鲁河、沙河,认为这是将捻军驱往豫西,是“以豫为壑”。河南方面出工不出力,堤墙一再倒塌,再三修补,勉强建成,质量又不过关。

1866年9月24日(农历八月十六日),河防堤墙建成约莫一个月光景,捻军大部队在河南省城开封以南十数里之地,“潮涌而至,抚标三营所守堤墙,当被冲破”[《曾国藩全集·奏稿》8,岳麓书社,2011年,第165页。],轻易突破了建得不坚固的贾鲁河墙,向东奔驰而去,闯至豫东、山东,纵横驰骋,破坏严重。

河防崩溃,曾国藩当然非常忧灼。不过,对这一情况,曾国藩早有预料。早在建设河防之初,曾国藩就说过:“假如初次办不成,或办成之后,一处疏防,贼仍窜过沙河以北,开、归、陈、徐之民必怨其不能屏蔽,中外必讥其既不能战,又不能防。”[《曾国藩全集·批牍》,岳麓书社,2011年,第362页。]预想到这一策略一旦受挫,可能会招来政治上的攻击。

事实正是如此,朝野舆论物议纷起,曾国藩的政敌们以此为借口,对他大加攻击。指责曾国藩靡饷两年(实际是一年五个月),捻势益张。一年多的时间内他受御史参劾五次。清廷对他也失去耐心,一年之内,廷寄责备七次。同治五年(1866)八月二十六日,他在日记中说:

接奉廷寄,有御史参劾之章,为不怿者久之。[《曾国藩全集·日记》3,岳麓书社,2011年,第323页。]

曾国藩在朝廷和捻军的双重压力下,身体每况愈下[八月十六日日记:“次早晨视四体,两臂、两腿、腰脊,瘦去一半,膝以下更甚,断不能再服官矣。”],以至“病盗汗舌蹇之症”加剧。他感觉自己一个人不能支撑,遂决定调学生李鸿章前来做自己的助手。他奏请朝廷饬李鸿章驻扎徐州,负责东路,他自己则主控大局,仍然驻扎周家口,以当中路。[曾国藩:《请饬李鸿章暂驻徐州调度军务片》,《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三十,第45~56页。转引自董蔡时:《曾国藩评传》,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

然而他没想到,朝廷竟然因此脑筋急转弯,计划让李鸿章来取代他。不久之后,曾国藩接到寄谕,令曾国藩在营调理一月,病愈后进京陛见一次,钦差大臣关防暂由李鸿章署理。

这实际上是让曾国藩把兵权交给李鸿章。这颇出曾国藩意料。

如前所述,河防的大方向是对的,虽然初次遭到失败,但只是具体地段上防守不力所致,并不是防河之策本身的错误造成的。他需要的只是时间。

但是清政府却不给曾国藩足够的时间。这个决定,是慈禧做出的。朝廷现在已经不是慈禧和恭亲王联合主政,而变成慈禧一个人专政。

原来同治四年(1865)三月,就在曾国藩出征前不久,慈禧在朝中发起了一场“小政变”:她亲拟诏旨,革去恭亲王奕议政王和其他一切差使。

祺祥政变之初,慈禧没有自己的势力,也不熟悉政务,所以把国家大事几乎全权委托给奕。奕明敏有才,因此军事大事布置得井井有条,出现同治中兴的大好局面。然而慈禧翅膀硬了之后,压抑不住争权夺势的本能,故有此举。

慈禧此举扭转了祺祥政变以来蒸蒸日上步入正轨的朝局。后来虽恢复了奕首席军机大臣的职务,但议政王的称号却从此取消,再也没有恢复。“尤为重要的是,经过这次打击,奕在那拉氏面前完全屈服下来,处处谨慎,遇事模棱,不敢轻易表示异同,在统治阶级中的威望和影响也渐趋衰微。”[朱东安:《曾国藩传》,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06页。]

朝局因此渐渐走向平庸昏乱。在曾国藩“剿”捻期间,慈禧经常瞎指挥。曾国藩在与友人的书信中,更以治病求医为喻,对此痛下针砭:

夫未病之时,桓公遇扁鹊,弗之信也。既病之后,又委诸庸医,施治失序,针药杂试,攻伐溃乱,乃别求一新医而试之。则疗治之疾徐甘苦,宜一听新医家主张,而他人不得道谋。乃病家之妇孺臧获,竟欲掉舌伸指,指麾新医,使听命焉。虽俞、扁亦难为功,况智识短浅不如俞、扁者乎?[《曾国藩全集·书信》7,岳麓书社,2011年,第764页。]

信中之“新医”,乃曾国藩自况,而病家之指手画脚的“妇孺臧获”,则影射太后、小皇帝与其周围的奴才们,厌烦之情,溢于言表。慈禧小政变之后,曾国藩对她一直表现出一种反感情绪。

慈禧和咸丰一样,对军事一贯是急于求成,对僧格林沁如此,对曾国藩依然如此,一有挫败,就想换人。因此才有曾李互易之举。这就让做事一贯坚持到底的曾国藩不得不接受半途而废的局面。

李鸿章北上之时,朝廷并未指明由何人接任两江总督。朝廷的上谕要求曾氏病愈后上京陛见,实际上含有另行安置之意。

李鸿章接旨后,即递上奏折,强烈建议曾国藩回任,因为“剿捻全军专恃两江之饷,若经理不得其人,全局或有震恐”[《李鸿章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88页。]。自己在前督师,曾国藩在后筹饷,患难与共,休戚相关,若接替人选不当,诚恐呼应不灵。因此朝廷遂命曾国藩回两江总督本任。

曾国藩不愿意这样做。曾国藩自己的想法,是以散员“留营以维系军心”[《曾国藩全集·书信》8,岳麓书社,2011年,第435页。],与军事相始终。曾国藩是一个做事追求有始有终的人,既然“剿”捻,就一定要坚持到最终胜利。劳师无功,遽回本任,在职位上与昔年学生彻底对调,一时之间无论面子上还是心理上都难以承受。无奈朝廷坚决不准他以散员留营,他只得黯然南返。

左宗棠闻听此事十分高兴,并且放出口风:“湘淮暗分气类,即从大帅分起。”[《曾国藩全集·书信》9,岳麓书社,2011年,第152页。]希望挑动曾李矛盾。朝野上下也出现很多传闻,说曾国藩“剿”捻失败,是因为他无法驾驭和指挥淮军。李鸿章经常干预和掣肘,导致曾国藩指挥不灵。

虽然在回任之时心情确实不愉快,但是作为一个有胸襟的政治家,曾国藩内心明白李鸿章是最适合接替他的统帅人选。曾国藩写信给朋友,对左宗棠的说法予以澄清,并致信李氏兄弟,让他们不必心存芥蒂。针对李鸿章初出师不利遭遇言路弹劾的局面,曾国藩坚定地表示:“如有大风波,仆自分任其愆,必不使(李鸿章)独当其咎。”[《曾国藩全集·书信》9,岳麓书社,2011年,第153页。]

交卸钦差大臣关防后,他在致曾国荃的信中特意说明:

淮军入鄂,请弟殷勤款待,视之如一家眷属。盖年余以来,诸军虽未立大功,而其听我之话,与听少荃之话实无以异。弟若隔膜视之,则将领或疑我平日之不诚。[《曾国藩全集·家书》2,岳麓书社,2011年,第464页。]

回到两江之后,虽远在千里之外,但曾国藩的心仍然悬在“剿”捻战场上。曾国藩对李鸿章全力支持,自始至终为李鸿章积极筹饷献策,尽心尽责。他诚心诚意希望李鸿章能尽快把“捻匪”荡平,因为不管是“曾家”还是“李家”,在他看来都是一家。湘淮一体,曾李一家,合则两利,离则俱伤,曾国藩是深明这个道理的。他对李鸿章说:

来示谓中外倚鄙人为砥柱,仆实视淮军、阁下为转移。淮军利,阁下安,仆则砥柱也;淮军危,阁下危,则仆累卵也。[《曾国藩全集·书信》9,岳麓书社,2011年,第245页。]

李鸿章接任之后,军事进展也并不顺利,一开始连遭惨败,张树珊败死,成大吉军哗变,号称劲旅的刘铭传军几乎被歼。曾国藩心情十分沉重,对赵烈文说,这一段时间,“各帅均被斥责”,“辞气严厉,为迩来所无。少帅(指李鸿章)及沅浦胸次未能含养,万一焦愤,致别有意外,则国家更不可问。且大局如此,断难有瘳,吾恐仍不免北行。自顾精力颓唐,亦非了此一局之人,惟祈速死为愈耳”。他在讲这些话时“神气凄怆”,致使能言善辩的赵烈文都感到“无以为慰”。[赵烈文:《能静居日记》2,岳麓书社,2013年,第1060页。]

不过事实证明,李鸿章毕竟是可以信赖的杰出人才。他接手“剿”捻后,力排众议,坚决执行曾国藩的河墙战法,利用河流的天然障碍,重点设防,布置关锁,采取坚壁清野政策。“以静制动”,“觅地灭贼”,力图将捻军束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使他们无法发挥纵横驰骋、流动作战的优势,达到聚而歼之的目的。

河防战略的首创者是曾国藩,收获成功的是他的学生李鸿章。不过李鸿章此时年富力强,头脑更为聪敏灵活,在战术上,则把守与攻、堵与击、围与剿结合得更紧密,运用得更为得心应手。因此他领兵一年多后,就把捻军镇压下去。

曾国藩以自己的抽身退步,完成了湘消淮长、曾李瓜代的过程。

上一章:2 下一章:1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