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中国历史极简本 作者:陈舜臣 |
||||
班超挑选了一个名叫李养的人随行,负责照顾饮食起居。 “他是最能理解我心情的人。”班超一直这样认为。 李养年少时曾是奴隶,后来被班家出钱赎买而成为自由身。他的年纪与班超相仿,在班家当侍从将近三十年,主要工作是伺候班超。班超认为在生活方面,李养最了解自己,就像妹妹班昭于精神方面一般。 出发前,李养对班超说道:“您终于如愿以偿了呀!” 听了这话,班超不由满脸惊讶:如果是生活方面的细节,例如自己的饮食与忌口、非常怕热、刚睡醒时会头昏脑涨……李养知道得一清二楚,倒也不足为奇;但从这句话可以听出,他对自己的了解已经深入到精神层面了。 班超说道:“我想做的事,你倒是很清楚嘛!” “不过,您有所不知。” “什么?”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 “不会。只要能离开这个家,离开洛阳,扔下笔,拿起剑,我就心满意足了。” “没这么容易知足吧。比如,在下就做不到。” “你?怎么做不到?” “从前,我还是个奴隶的时候,就一直盼望着自己能变成一个普通人,哪怕当盗墓贼、乞丐也好……如今,我已经如愿以偿地成为一个普通人了,还在班家当上了仆人总管,可是我的欲望仍然不断地膨胀。欲望这东西,其实是很难控制得住的。” “真的会这样吗?” “您迟早会明白的。”李养微笑着说道。 窦固的远征军在酒泉完成最终编制,在敦煌进行了全军检阅,随后便出兵玉门关。 永平十六年(73年),这支远征军与匈奴呼衍王的军队交战取胜,夺回伊吾地区。伊吾就在现今的新疆哈密一带。班超也在蒲类海[蒲类海:古湖泊名,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巴里坤湖 。]之役中立下了战功。 西域十分辽阔,许多小国散布于此。所以,仅凭武力是无法平定西域的,需要派使者前往游说。而且,这位使者不光要能言善辩,还必须胆识出众、智勇双全。寻遍军中,符合条件的也就只有班超一人了。 “就是他了!” 于是,窦固给班超下达了任务:“你先去游说鄯善王,让他归附汉朝。”鄯善国就是位于罗布泊西边的楼兰[鄯善国:故地在今新疆若羌县。西汉称之为“楼兰”,公元前77年(昭帝元凤四年)改称鄯善。]。鄯善国王名叫广。 班超带着三十六名部下来到了鄯善国。 开始,班超一行在当地受到了热情接待。国王的家臣们一见到班超,就把额头贴到地面上,毕恭毕敬地行礼;饭桌上经常摆着十多样菜肴——作为一个地处沙漠的小国来说,可谓是盛宴款待了。此外,还有带着五名侍从的大臣,每天两次前来请安。每次来,大臣及其侍从都会说:“不知道可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有的话就请提出来,不必客气。我们一定会尽量让你们满意的……” 看样子,国王大有归附汉朝之势。 突然有一天,那大臣只带了两名侍从过来,并且只问了一句:“不知道可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班超仔细观察,注意到:他们在行礼告辞时,额头并没有贴到地面上。 第二天仍然如此。同时,菜肴也减少了一半。 班超唤来负责翻译的胡人,问道:“匈奴使者来好几天了,他们现在住在哪里呢?”显然,这是想套出对方的话。 那个翻译心想:“原来他全都知道了呀!”于是就全部招供了。 果然,几天前,匈奴也派出使节团来到鄯善国,而且比汉朝使节团人数更多。 鄯善王向双方使节团都隐瞒了另一使节团的情况,他考虑到:如果还按照原先规格接待汉朝使节团的话,恐怕太过招摇,容易被匈奴一方发现。所以才降低了待遇。这就是沙漠小国的悲哀——不得不投靠较强的一方。 眼下,匈奴使节团的人数比较多,国王心中开始倾向于匈奴一方。敏感的家臣们揣测出了国王的心思,所以向汉朝使节团磕头行礼时也没这么殷勤了。 “现在应该怎么办呢?”班超抱着胳膊,暗自思忖。 在这个小国里,两个敌对的使节团不可能并存。鄯善王面临着二选一的局面:必须除掉其中一方,以向另一方表忠诚。 汉朝使节团危矣! |
||||
上一章:2 | 下一章:4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