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中国历史极简本 作者:陈舜臣 |
||||
1975年9月,我和家人一起到中国的甘肃省旅游,主要目的是去参观敦煌。之后,又顺便去了附近的玉门油田和刘家峡水电站。 刘家峡位于兰州市附近,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水电站,我甚至觉得有日本的琵琶湖那么大[琵琶湖位于日本中西部山区,是日本最大的湖泊,面积约674平方公里;刘家峡水电站面积是130平方公里。]。家人原本商议乘船绕行一周,但当天往返的时间实在太紧,所以转了一半就决定中途返回了。 回程中,刘家峡的王主任对我说道:“你看,洮河从那里流进来了。水的颜色有点儿变化吧?” “噢,洮河?”我不禁脱口而出,“就是那个产砚台的地方吧……”从洮河河底捞起的石料制造而成的砚台,即为洮砚,自古以来就作为名砚而为人所知。 黄河顾名思义,是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卷入了大量的泥沙,变成了浑黄的浊流。刘家峡水电站在高原峡谷中截黄河干流而建。截流之后,才发现上游的黄河之水原来也挺清澈的。洮河支流流进来时,能够明显看出水的颜色有所变化。 一说起这洮河,我不由联想到几件事,比如说,临洮。秦始皇建造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这“临洮”据说就是“濒临洮河”的意思。 坐在我旁边的王主任点了根烟,然后把火柴盒搁在船舱的桌面上,火柴盒上印着“天水火柴”几个字。天水市位于西安和兰州之间,是甘肃省的工业城市。 斯情斯景,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幕幕历史画面。 这一带在历史上是复杂的地区交界处。 12世纪后半段至13世纪前半期,蒙古迅速崛起,东亚形势危急。当时,在中国的土地上,主要有三方势力角逐:宋朝受到金国的军事压迫,不得不放弃首都开封,逃到南方,建立了南宋;金人南下,占据了中国北方,并迁都燕京(今北京),与南宋划江而治;另外,自从11世纪以来,中国的西北方就一直被党项族政权西夏所占据。 我乘船经过的这片地区,就是历史上三国并立的交界处:洮河汇入黄河的入河口,在当时大致由金国控制;而火柴盒上印着的“天水”就在附近,却是南宋的领土;我的旅游目的地敦煌及河西一带(即黄河以西地区),则属于西夏的版图。这三个国家各出奇招,时而联合,时而对抗。随着时代的发展,三方势力也各有消长。 此时,蒙古铁骑的马蹄声正渐渐逼近…… 这是一个激烈动荡的时代。很久以前,我就想过,有机会一定要写一写这个时代的故事。 临河而眺,我不禁诗兴大发,想到了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大诗人——元好问。 元好问生于乱世之中,用“传奇”一词来概括其生涯,未免有些失礼;不过,若以他为切入点,来介绍这个时代或许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如果采用轻描淡写的手法,恐怕又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我因此而发愁,无法动笔。 望着坝中清澈的河水,我突然觉得:既然这段历史让自己魂牵梦萦,就应该率性地信笔写来,不必顾虑太多。在这个念头的鼓动下,我奋笔疾书…… |
||||
上一章:落日孤云 | 下一章:2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