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中国历史极简本 作者:陈舜臣 |
||||
女真族政权金国灭了契丹族政权辽国之后,在1126年乘势攻占了宋国首都汴梁(即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次年,北宋灭亡,朝廷南渡,开始了以临安(浙江省杭州市)为首都的南宋时期。 起初,占领了淮河以北大片地区的金国定都于中都大兴府(现在的北京)。随着蒙古的强势崛起,蒙古铁骑入侵甚急,金宣宗于1214年迁都汴京开封府,即之前北宋的首都汴梁。 如果说长安和洛阳是威严气派的王公贵族城市,那么汴京就可以说是逍遥自在的市井平民城市。从前,也就是首都是长安或洛阳的时候,太阳一落山,城门就会关闭,夜间禁止通行,甚至连各个作坊也必须关门。而在汴京,却没有这样的规定。这里洋溢着自由的气息,即使在深夜里引吭高歌也不会有人责怪。中国的平民艺术,正是从这一时期肇兴的。 平民艺术的中心,位于汴京城内一个叫作桑家瓦舍的地区。那里有个名叫牡丹棚的大剧场,可以容纳两千人。剧场后面那一排排房屋里,住着很多手工艺人。 王勉夫妇就住在这里。 王勉擅长刻写小字,而他的妻子则是剪纸高手。 剪纸是一门可以当众表演的手艺:左手拿纸,右手持剪刀,瞬间就剪出花样或文字;但刻写小字却不行。于是,妻子经常在店门前表演剪纸,而丈夫总在家里埋头干活。 有一天,有个男人来到店门口,说道:“我有事求见你的丈夫。” “我丈夫性格有些乖僻,不知道他肯不肯见你。我去问一下他。请问您尊姓大名?” “我叫元好问。”那人自报姓名道。 王勉的妻子走进屋里,将此人求见的消息告诉了王勉。 “元好问?!”王勉双眼放光,“是尚书省掾(官名)那个写《杜诗学》的元好问吗?!” “要见他吗?” “行,让他进来吧。” 元好问想委托王勉做的,是将自己创作的三百首诗誊录到一寸见方的小册子上。王勉曾经把《般若心经》雕刻在米粒上,把《千字文》缮写在铜钱大的香木上。对他来说这并不算难事。 “好的,两天就能完成。”王勉答应了。 元好问走后,王勉对妻子说道:“金国很快就要灭亡了。” “你一直在等这一天吧!” “你难道不高兴吗?” “我在汴京已经生活了十五年——相当于半辈子了……”王勉的妻子今年三十岁。 “我还是在苏州生活的时间久一些。”王勉说着,站起身来。他的身高大约只有五尺左右,就像他的字一样小巧。 时值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年)年末。 王勉在苏州出生并长大。宋金议和后,南宋派出使节团北赴金国。王勉作为使节团的官员仆从随同前往。抵达中都后,他被扣押了下来,就这样一直留在了金国,直到今日。 金国占据中原以来,一直缺乏人才,故而经常扣留南宋的使者为己所用,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南人”。定都大兴府初期,朝中大臣大都由南人担任。虽说后来金国和南宋达成了和议,但两国间的关系仍没有恢复正常,连王勉这样地位低下的随从都不允许回国——金国不想把了解本国内情的人送回南宋去。 王勉的主人因为年纪老迈、缺乏才干,没能得到重用。他对外宣称:金国强迫自己为其效力,但他坚决不肯从命。他希望自己坚守气节的事迹可以传回故国。因此每天伏案疾书,源源不断地写下对金国的詈骂之言,并记叙自己如何坚守气节。写完之后,他想委托走私商人带回南宋,却无人肯帮忙。因为书稿又厚又重,想尽量多带货物的商人当然敬而远之;何况,书稿中写满了反金言论,如果被金国官员发现的话,就会摊上大麻烦。 “这么厚重可不行。如果是薄一点儿的、小一点儿的东西,我倒是可以帮你带。”走私商人们以此为借口拒绝了王勉的主人。 “那我用小字重新抄写一遍吧。”王勉的主人冒出这么个念头。但他毕竟上了年纪,老眼昏花,写小字实在太勉为其难了。于是,他就让书童王勉代劳——他平时经常教王勉读书识字。 “写小一点儿,再小一点儿……” 在主人的督促下,王勉尽可能把字写得很小——他无论做什么都很专心,一旦开始做,就一定要努力做好才肯罢休。王勉全神贯注于写小字之中——他学会写小字,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虽然在抄本完成之前,王勉的主人就去世了,但他这一手写小字的绝活儿却保留了了下来。 金国不仅缺乏人才,同时也缺少人口。所以,金人经常越过南宋边境,掳走附近的村民,用作劳役。王勉的妻子就是这样被抓到金国的。她因为擅长剪纸,被招进了戏班,并在那里遇到了靠写小字糊口的王勉。 这样的遭遇,自然使得夫妇二人对金国怀抱敌意,王勉的仇恨尤为刻骨铭心。 同年(1231年)四月,蒙古大军攻陷西部要冲凤翔城,迫近金国的中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誉为“北方文雄”的元好问委托王勉抄录诗集。 王勉打开元好问留下的诗集,心想:他大概是舍不得让自己的诗葬身战火之中吧。不由地抿嘴一笑。逃难时,为了方便携带,最好是选择能缝进衣领里那样小的东西。元好问委托他所做的抄本,就刚好是那样的尺寸。 元好问的诗久负盛名,但王勉之前从来没有读过。他一直认为,金国诗人的水平高不到哪里去。在他心里,宋朝才是文明的最高峰。如今,为了抄录诗集不得不读了。王勉读着读着,发出了阵阵惊叹声。 好诗!原来金国也有如此杰出的文学家! |
||||
上一章:1 | 下一章:3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