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中国历史极简本 作者:陈舜臣 |
||||
游骑北来尘满城,月明空照汉家营。 卷中正有家山在,一片伤心画不成。 上面这首诗题为《家山归梦图》,是元好问三十二岁时所作。 所谓“游骑北来”指的是蒙古的铁骑兵。元好问十七岁时,蒙古英雄孛儿只斤?铁木真即位可汗尊为“成吉思汗”。元好问二十五岁时,金国中都被蒙古军包围,其兄元好古死于战乱中。第二年,蒙古军占领金国城邑达八百六十二座…… 在战乱中一路走来,今年元好问四十二岁了。成吉思汗已经去世,他的继任者们继承了他的遗志,不停地东征西讨。 诗中咏叹道:画卷中描绘的分明是故乡的山水,然而人的悲伤又怎能画得出来呢? “你这也能叫‘汉家营’?”王勉不满地咂咂嘴。 他很赞赏这首诗,但不能认同第二句的“汉家营”。此处的“汉家营”自然是指金国的军营。对于认为南宋才是正统的王勉来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绝对不能算是“汉家”,虽然其国民大部分都是汉族人。 在东北崛起的女真族建立王朝、攻入中原以来,一直在迅速推行汉化。建国初期还维持着独特的女真族制度,但没过多久,从行政机构到礼仪风俗全盘汉化,俨然变成了汉文明的传承者。金国历代皇帝大都是汉文明的崇拜者,其痴迷程度甚至不下于汉族人。慢慢地,他们认为:自己才是光辉绚烂的中原文明的继承者。 其实,塞外民族政权入关后,都无一例外地汉化了。例如,从4世纪到6世纪统治中国北方地区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北魏王朝:386~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为了迅速推行汉化,甚至连皇族原本的姓氏“拓拔”也改成了汉姓“元”。与之相比,金国皇室倒没这么彻底,并没有改姓,仍是“完颜氏”。 据说,元好问就是北魏皇族的后裔,但他相信自己是“汉家人”。他认为:“汉”并不单是指血统,更是指文明,金国是汉文明的继承者。因此,他深爱着金国。 然而,金国正濒临灭亡。 往年的十二月份,街上总是热闹非凡。但今年(正大八年,1231年)的十二月,城内却一片死寂,令人胆战心寒。 国都汴京正处于戒严之中。当时的开封府拥有数百万人口,与南宋的临安(即杭州)、西方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并称当时世界三大城市。而现在,这里俨然变成了一座鬼城。 蒙古军占领了凤翔之后,挥师南下。同年九月,攻下南宋境内的兴元府(今陕西汉中)。消息传到汴京,百姓们无不惊慌失措。到了十一月份,四川北部已被蒙古铁骑攻陷,金国北部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正处于攻防战的殊死搏斗阶段。 时近岁末,汴京闹市中的桑家瓦舍连个人影也没有。王勉夫妇的店面自然也是冷冷清清。 两天后,元好问再次登门造访。他委托王勉制作的小字抄本诗集已经完成了。 “哇,真精致!”元好问夸赞道。 “这抄本不是为了看的吧?若想看,过后再用大字重新誊写出来,就能慢慢看了。”王勉说道。 “你好像挺了解这抄本的性质嘛。” “大概能猜到。” “过完年后,我还有别的活儿想委托你做。这次可是个大工程。你能住到我家里来吗?” “可以。我随时都能开工。”王勉一口答应下来。 “要做很久的。你可以带上夫人——如果不妨碍她剪纸的话。” “反正现在也没生意。我到时就带上内人一起去。”王勉看都没 看妻子一眼就答应了。 元好问弓着背,踏上了归途。 他一边走,一边想:金国一旦灭亡,文明也将消亡。蒙古军所到之处无不大肆破坏。在他们的统治下,金国文明必将遭到破坏,或许最后只会剩下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不,应该不至于如此……” 他寄希望于蒙古军营中的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与元好问是同年生人,他通晓诸学,才华横溢,擅长诗文。曾在金国朝廷中担任左右司员外郎之职。中都沦陷时,他被蒙古军俘虏,后来受到了成吉思汗的重用。据说,成吉思汗临终前曾留下遗嘱,让儿子们务必遵从耶律楚材的建议。如今,耶律楚材正担任蒙古的中书令,即宰相之职。只要成吉思汗的儿子们能遵守遗嘱的话,金国的文明就一定有获救的希望——元好问对这一点坚信不疑。 他停下脚步,仰望天空。太阳西斜,十二月的寒风卷起路上的尘沙,漫天飞扬。到处都是灰蒙蒙的。或许,大家都忘了年末要打扫一下家门吧。 这一年,元好问的妻子去世了。他孑然一身,凄凉寂寞,映入眼中的景物想必也显得无比凄凉吧? “不,光靠耶律楚材一个人,恐怕还不行……” 元好问念及此,不由心生焦虑,脚下加快了步伐。 |
||||
上一章:2 | 下一章:4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