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群

总会过去 总会到来  作者:王潇

人生是源源不断的,随着情节推进,命运还会在前面安排惊喜和际遇,以及,新的好朋友。

小时候,我一眼就能认出,来我家的人里,谁是带着塑料笑容假客气的大人。

这样的大人明明就很容易辨认,他们会拎着礼物,寒暄环顾左右,还会顺带夸奖我几句,或者过问我的学习。我心想,你又不是真的想知道,就板着脸不愿回答。我爸爸就会说:“叔叔问你学习呢,你不要没礼貌。”

我严重怀疑我爸妈认不出来谁是假客气。但我能认出来!因为不兜兜转转说出来意,假客气大人是不会走的。看吧,尤其是那些竟然还留下吃饭,还会提出喝点儿酒的人。菜端出来,酒味呛鼻,喝了几盅之后,还会说出某个老师教的总起句“我说句实话”。哼,既然后面才是实话,那你前边说的都是啥呢?

作为旁观的小孩,我很担心爸妈真的会向他们敞开心扉。我也想好了,等我长大,第一不要成为这样假惺惺的大人,第二不要和这样的大人做朋友,因为我一定能认出他们,不会给他们表演的舞台。

等我长大,发现小时候真的想多了。像我这种人,根本就没太多朋友。或者说,人生里的真朋友,本来也不会是塑料笑容假客气,要么是真客气,要么就不客气。在过去,我把进入生活的朋友们都写进了书里。2015年夏天写完《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的时候,我意识到,来来回回,朋友总是那老几位。再一觉,人已经三十七岁,确实很难再有真挚的新朋友了。

而现在想一想,三十七岁的时候,还是不够了解人生。人生是源源不断的,随着情节推进,命运还会在前面安排惊喜和际遇,以及,新的好朋友。

2015年夏天,我刚卸任《时尚COSMO》主编不久,问问也刚开始上幼儿园小小班。我和塔塔驱车去三里屯约人谈一个重要合作。路上,我正和塔塔闲聊,正说着不知道问问能否适应幼儿园生活,就接到了幼儿园打来的电话,说家长请马上赶去!再问是什么事,幼儿园只说赶快来,孩子情绪很不稳定。再给叶先生打电话,发现他正在一个会上。我一下就慌了起来,掉转车头,并通知对方,见面取消了!

后来遇到采访和讨论,被问到“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时候,我总会记起这个场景。哪有什么平衡呢?在特定的单位时间之内,必有优先级,在物理上当你必须出现在一个场景时,你就必须做出选择。选了这个,你就放弃了那个。如果放弃的那个是工作,连同那个工作在单位时间中的机会成本,就一起塌陷了。不过,像这样的选择,在决定生育时就意味着早已做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永恒的第一选择。有了孩子,就是另一条道路,塌陷的有很多,得到的也会很多。

等我慌慌张张赶到幼儿园,发现有几个妈妈已经先到了。她们正在小小班的门外透过玻璃窗观察。一个妈妈转头发现又来了一个人,对我说:“真是大惊小怪!我以为什么事儿呢。”

“到底什么事儿啊?”我赶紧也贴到玻璃上去看,看到几个小孩子,好端端地坐在一起,只是看上去都刚刚哭过,有的还在抽泣,其中包括我的小小的问问。

另一个妈妈也把脸从玻璃上撤下来说:“就是没有什么事儿。他们几个哭了一会儿。”

第三个妈妈说:“那咱们还进去看孩子吗?不用进去了吧?”

第一个妈妈说:“进去孩子们就看见我们了,以为一哭家长就会来,就是条件反射。我们不要进去。”

我们四个妈妈又聊了几句,迅速达成了一致:一、幼儿园打这个电话没必要;二、孩子哭着哭着就习惯了,这是过程;三、都是给妈妈打的电话,不知道怎么想的;四、跑这一趟,可太耽误我时间了,我可得赶紧回去。

鉴于幼儿园刚刚开学,家长们互相都还不认识,为了以后再遇到此类情况的时候能有所沟通,四个人当场各自做了类似“我是问问妈妈”的自我介绍,并拉了一个微信群。

有了微信工具以后,你可能曾被拉进许许多多的微信群。有的群,会像我们在小小班门口拉的群一样,里面都是初次见面的人,但你永远不知道会有一个群,以娃会友,未来七年,成为你的真朋友。

这个群的另外三个妈妈分别叫大美、Q姐和徐医生。有意思的是,建群以后,我们才发现,群里的四个妈妈,年龄相仿,工作忙碌,也都只有一个孩子。大美的是个儿子,其他三个人的都是女儿,四个孩子是小小班的同班同学,在幼儿园里也很喜欢一起玩。

2015年建群初期,因为家离得近,我们组织了几次集体带娃活动。具体内容就是选择一个公共儿童活动区,把孩子们投放在里面,这样大人可以在附近工作和交谈。这样带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因为是和好朋友一起,会玩得更加热火朝天,而即使需要陪同的时候,大人也可以临时轮流分工,那么剩下的人就可以休息。

孩子们玩了几次后,我们四个人就渐渐认识了。这里说的认识,是那种基于事实的认识,就像一个班刚开学,既知道同学的名字,又通过交谈知道了彼此擅长什么,正在从事什么,成绩怎么样。不过,当我们说真正了解了一个人,是因为知道了他的目标,也理解了他面临的问题。而由于共同的需求,我们四个人,很快就由认识上升到了解了。

这个共同需求的发现,是从起群名开始的。几次聚会之后,我们都认为需要有一个正式的群名了。

我们先否定掉了“小小班妈妈群”这个群名。同样,诸如“亲子群”“育儿群”这样的群名,大家都表示不太喜欢。

Q姐说:“这种名字看着没有意思。”

大美说:“是啊,看上去除了弄孩子就没有别的事了。”

徐医生说:“应该体现出孩子也弄好了,事也办了。”

我说:“那需要的是一个能体现群精神的名字。”

大美说:“那大家说说,应该是什么精神呢?”

接下来,在对群精神的讨论中,四个人充分梳理了各自的思路,最后取得了表述上的一致:

孩子是一定要弄好的,但事业也要做好。只有事业做好了,才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弄孩子。孩子和事业,都是我们的心愿,需要我们有能力、有时间,还要有钱。

那么,每个人的事业怎么样才算做好了呢?在2015年,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当务之急和远大理想。

比如徐医生,说她当务之急就是要去广州拜师。徐医生是牙医,当时在国贸附近的一家牙科诊所工作。她告诉我们,中国正畸矫正的泰斗和桥头堡,就在广州。想要专攻颅颌面生长发育的科研方向,发展中国正畸事业,成为正畸专家、业界翘楚,就一定要去广州完成持续的拜师求学。那么未来,等她的资源、技术和团队成熟的时候,她就能够拥有一家自己的牙科诊所了!

再比如大美——有化学科研背景的食品配料供应商,她的当务之急就是率领实验室研发出更多配方。有研发,才有生产和应用,才能进入消费大市场。等探索了足够的路径,未来,才能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产能。

至于Q姐,是一家软件服务公司的合伙人和销售负责人。她的当务之急就是见大客户,冲业绩,继续帮助公司增长营收,早日实现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的那天,就是Q姐财务自由的那天。等那天来了,她还想再生一个孩子。

这是一次纲领性的梳理和讨论。得出结论后,当晚群名被定为“早日财务自由群”,简称“自由群”,沿用至今。

自由群的成员虽然行业各不相同,但愿望是相似的。并且,彼此的当务之急也相当一致,就是本阶段都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用于工作。面对这个矛盾,我们在讨论中又展开了一个推演,要想在时间、精力综合成本最低的条件下,还保证育儿效率,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结社。

这个建议,最早是大美提出来的:“能不能每周六下午孩子们在Q姐家附近学画画,学完Q姐一起接呢?”

试行了一个月很有效,徐医生又提出:“周三放学早,孩子们能不能和问问一起,先回问问家吃饭呢?”

我说:“那能不能把经常重复的安排,整理进一个日程咱们一起看呢?”

徐医生说:“太可以了,就按我们牙医预约制那么弄。”

Q姐说:“等于用一套系统,对应四个客户需求。”

我们明白了,要想互相帮助,就要在小范围内形成更匹配的分工、更广泛的协作;想要实现总时间最优,就要实现总资源配置,简单说,就是要实现至少在家庭间组织轮流托管小课堂和小饭桌。

方案构思到了这一步,就必须联合配偶上阵执行了。于是,我们把各自的配偶又都邀请进群,壮大了自由群的队伍。从2015年年底开始,自由群得到了四位配偶的大力支持,协作能力空前强大,形成了一个以四人为核心,辐射八人的育儿共同体,实现了新型的多家庭组织联合。

在这个联合中,每个人都被重新按胜任程度分工,有爸爸专门负责出行,有爸爸负责餐饮,有爸爸负责科普,有爸爸负责运动,一切向着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家庭时间规划的方向设计。在执行过程中,当所有人必须真诚地面对孩子和有限的时间,就涤荡了假客气,只剩下真客气和不客气。真客气就是对得到帮助的真诚感谢,不客气就是在衡量了时间和能力后,不敷衍应对。一个分工任务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当人们彼此分担生活里的难处,彼此之间就再也不是塑料友谊了。

后来,我们的聚会也跟随四个家庭的愿望实现路径,不断改变主题。新的聚会都会以每一段的里程碑作为主题和节点。有时候,自由群很久没有一个里程碑实现,有时候,里程碑一个接一个地实现。每个家庭都有着自己的坎坷,坎坷是常态,所以里程碑才显得那么有意义。

七年间,自由群的四个孩子已从三岁长到了十岁,从幼儿园进入了小学,自由群一共完成了四次搬家和大大小小十几次共同的旅行。直到我这一本书出版之际,自由群创始成员的主要里程碑如下:

徐医生,于2015年开始,往返于北京、广州两地,深耕牙齿矫正领域,并于2020年如愿创办了自己的牙科诊所“天使角”。现在,半个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天使角的客户。

大美,研发获得了极大进展。公司于2018年成为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于2020年完成了B轮融资,目前已在全国建立了三个面积共达八十亩的生产基地,公司业务覆盖超过四十个国家和地区。

Q姐,所在公司于2016年第一次创业板上市未果,后于2019年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第二个孩子于2018年出生。

我现在打下这些字,对每个年份的每个里程碑都如数家珍,因为那都是记忆中一次次聚会的主题;在一次次聚会中间,是时间表中的生活和起伏,是很多的辗转腾挪,穿过一个个的小课堂和小饭桌。

打开每个主人公的故事,都有生生死死,也许记录下来是像我这样的一本书,也许会更多更厚。在路上,好朋友会随着前方的道路删减增补,伴自己重生。在生生死死中,人也会脱离原有社会关系的窠臼,重塑新的关系,形成新的群体。

现在,七年过去了,我相信,人生是源源不断的,随着情节推进,命运还会在前面安排惊喜和际遇。世界上永远不会缺少美好的事物和人,那么就让美好的事和人走近你,让不好的事和人离开你。

上一章:阿尔法伴侣 下一章:高手常温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