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

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  作者:费勇


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

《瘗旅文》和《何陋轩记》这两篇文章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尤其是在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这两篇是最好的励志文。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遇到了像王阳明这样的倒霉事,会怎样做呢?

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回答另一个问题:我们会不会像王阳明那样上书皇帝为别人伸张正义?

1506年的时候,王阳明的人生正在渐入佳境,有一个不错的官职,还有讲学赢得的名声,正在进入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理想的人生状态。此时却发生了一件因弹劾官员引发的风波,几乎断送了王阳明的仕途。其实,王阳明和此事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但是,他经过深思之后,却管了这件闲事。这一件闲事,差一点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值得吗?

明朝一直存在着宦官和文官之间的权斗,宦官接近皇帝,把控了皇帝,但又常常不学无术,贪赃枉法,造成小人当道、官场腐败的局势。到明武宗的时候,这种情况特别严重。刘瑾是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的小太监,也是从小的玩伴。朱厚照当皇帝的时候只有十五岁,他的父亲死前为他安排了三位辅助大臣:李东阳、刘健、谢迁。三人都是名重一时的人物,其中李东阳是著名的诗人。但武宗不喜欢文官,不喜欢有什么规矩束缚自己,他喜欢的是刘瑾无拘无束的游玩。结果,朝廷形成了以皇帝和刘瑾一方的太监集团和以刘健等为首的文官集团。文官集团希望皇帝能够按规矩做皇帝,治理国家,和太监集团产生了激烈的斗争。他们不断地上书皇帝,希望皇帝远离太监,但都没有什么效果。谢迁和刘健以辞职的行为,想要唤醒皇帝,却还是没有用。

当时明朝的首都有两个:北京和南京。北京的文官集团失败了,但南京的文官接着又向皇帝谏言。一个名叫戴铣的言官,连同另一个言官,上书皇帝弹劾刘瑾,言辞非常激烈,直接怒骂刘瑾等人是阉党、小人。结局是,皇帝认为戴铣等人一派胡言,把他们都关进了监牢里。

王阳明就是在戴铣入狱后,向皇帝写了一封信,为戴铣他们说情。戴铣并非王阳明的亲戚或好友,王阳明这样做,在我看来,是他立志的“种子”在起作用。他要做圣贤,在这样的情况下,理当上书皇帝,告诫皇帝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是臣子的责任。他当然知道危险,但对于一个立志做圣贤的人,圣贤的原则高于一切。总之,王阳明觉得他必须顺从自己的内心,去做这样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果然,这封信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明知道危险,但出于原则,仍然去做了,我们一般人并不容易做到。即使做到了,被抓进监狱,往往又会愤恨、埋怨,觉得上天不公,让好人蒙冤。自己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却要进监狱。实在是没有天理。但王阳明还是相信天理,还是那颗“做圣贤”的“种子”在推动着他。他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感到一丝后悔,更没有怨天尤人。最痛苦的时候,他有过怀疑,觉得自己走仕途是不是走入了歧途,是不是应该逍遥山水间?但很快,他的成圣之志,让他觉得只要能让皇帝醒悟,就算自己死了也无所谓。像周文王一样,他埋头学习《周易》,写了一首《读易》。《易经》把王阳明带到了宇宙规律这样一个宏大的背景里,给了他莫大的安慰。

到了龙场,王阳明一直在追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假如圣人也像我一样,被流放到龙场,会怎么做呢?

《何陋轩记》算是一个回答,开篇引述孔子的那一句话特别深刻。孔子的意思是,再简陋的地方,如果是君子去了,就不会简陋了。或者说,君子去了再简陋的地方,都不会困在简陋里,而是会让这个地方变得不再简陋。这是儒家圣人的信念:人格的力量可以改善环境。这句话应该给了王阳明巨大的力量。不到三年,他就让龙场变得不再简陋了。

《中庸》里对孔子的这句话有过进一步的解读。王阳明在搬到阳明小洞天后,写了一首诗,里面用了《中庸》里这句话作为典故:“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这里的“素位”出自《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这段话的大意是:“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做富贵中自己应该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做贫贱中自己应该做的事;处于偏僻地区,就做偏僻地区中自己应该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患难中自己应该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埋怨人。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这段话强调的是,一个君子,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应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应该因环境艰难就自暴自弃;一个君子,不管外在环境如何,能够从自己的内心去学习、去行动,从而完善自己。也就是说,自己内心的力量可以改变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改变自己。这是王阳明从监狱到龙场之后,自己切身的感受。可以说,他以自己的经历印证了这段话。

“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的问题,把王阳明带向了彻底的觉悟。据说,他带着这个问题每天静坐,很快参透了荣辱得失。但在蛮荒之地,心中还有死亡的恐惧。于是,他为自己做了一副棺材,去棺材边打坐。有一天夜晚,王阳明在静坐中,思考“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突然悟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好像是睡梦里有人告诉他一样,终于明白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个场面,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标志着王阳明心学的正式出现。

上一章:02 下一章:04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