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你要做的只是清除心中的杂草

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  作者:费勇


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

这篇《教条示龙场诸生》很简单,却又不简单,其实是王阳明根据自己的心学,总结出了做人的基本方法。第一是立志,第二是勤学,第三是改过,第四是责善。四种方法体现的是王阳明所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能成己,才能成人”。即使在今天,我们在茫然的时候,反复研读这篇教规,仍然会有巨大收获,它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种子,找到我们应该做什么人的那颗心。

这颗心,会让我们在世上做什么都变得容易。

这颗心在哪里呢?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人之道”就在我们自己心里,我们只要回到自己心里,就可以了。但事实上,并不这么简单。为什么?答案就在这篇教规里。一开篇就讲立志,这是种子法则。立志也可以说是回到内心,找到那个与万物一体的心,这是心灵法则。但王阳明讲了立志之后,并没有讲心,而是讲了善、恶的分别,然后讲了勤学、改过、责善。

这里,王阳明把“心”具体化了。那个与万物一体的心,那个能够给予我们不断能量的心,一直在那里,但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呢?这篇教规里,王阳明的回答是:因为“恶”。因为我们的心装满了“恶”,所以,我们看不到那颗真正的心。因此,王阳明在教育中,第一,要求学生立志,立志的同时分清善恶,做一个君子,做一个善良的人;第二,通过勤学、改过、责善等手段,去除心中的恶,培植心中的善,最后达到澄明的境界,心就成为我们自己的心,成为与宇宙一体的心。

这条教规引出了王阳明心学关于做人的第三条法则:纯粹法则。

所谓心学,就是修心,让心变得越来越纯粹。做人,就是让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纯粹。做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做减法,不断让生命变得纯粹的过程。有人问王阳明:“人都有这颗心,心即理。为什么有人会行善,有人会作恶呢?”王阳明回答:“因为恶人的心,失去了心的本性。”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清净的本心存在,“恶”是因为失去了这个本心,所以做人的根本,就是要把这个本心找回来。王阳明有时候把这个本心叫作“道心”,即没有人为因素污染过的心,而被人为因素污染过的心,叫“人心”。

纯粹法则的核心就是要去掉人心里的“私欲”,让它变得纯洁。用王阳明的话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但,什么是人欲呢?

第一种是偏于“恶”的私欲。违背了人性的基本原则,伤害别人,违反伦理,也包括平常讲的各种人格上的缺点,比如杀人、偷盗、说谎、虚伪、爱说闲话、嫉妒,等等。这些都是“恶”。

王阳明的学生孟源有自以为是、贪求虚名的毛病,王阳明常常批评他。一天,王阳明刚刚责备过他,来了一位友人,谈了自己近来的功夫,请先生指正。孟源在一旁插嘴说:“这才找到我过去的家当。”王阳明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孟源满脸通红,想为自己辩解。王阳明接着开导他:“这是你人生中最大的问题。打个比方吧。在一块一丈见方的地里种一棵大树,雨露滋润,土壤肥沃,都只是在滋养这个树根。如果想要在树的周围种栽一些优良的谷物,上有树叶遮住阳光,下被树根盘结,缺乏营养,谷物怎能生长成熟?所以只有砍掉这棵树,一点根须也不留,才能种植优良谷物。否则,任凭你如何耕耘栽培,也只是在滋养那棵大树的根。”

第二种是“过度”的欲望。即使这种欲望是善的,但一旦过度,也会成为“人欲”(私欲)。

王阳明的学生陆澄暂住鸿胪寺时,突然收到家信一封,说儿子病危,他心里万分忧虑,难以忍受。先生说:“现在正是用功的时刻,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平时讲学有什么用呢?人就是要在这时候磨炼自己。父亲爱儿子,感情至深,但天理也有个中和处,过分了就是私心。人们在这个时候往往认为按天理就应该烦恼,就去一味忧苦而不能自拔,于是陷入了‘有所忧患,不得其正’的境地。一般人七情六欲的表露,过分的多,不够的少,稍有过分,就不再是心的本体,必须要调整适中才可以。比如,父母双亲去世,做儿女的恨不得一下子哭死心里才痛快呢。然而,《孝经》中说:‘不能过分悲哀而失去本性。’这并非是圣人要求世人抑制情感,而是天理本身自有它的分寸界限,不可超越太过。人只要明了了心体,欲望自然就不会增减一分一毫了。”

过分了就是私欲。对于“过度”的私欲,要有所中和。朱熹说过一句名言:夫妻是天理,三妻四妾是人欲;饮食是天理,美食是人欲。需要一个合适的度。

《传习录》里王阳明对于中和有不少的解读。王阳明说:“诸如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人心中怎会没有呢?只是不应该有罢了。一个人在愤怒时,比较容易感情用事,多了一分意思,就会过于愤怒,就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愤怒,心就不能保持中正。现在,我们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抑制或放任,心的本体就会‘廓然大公’,从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例如,出门看见有人打架,对错误的一方,我心中很愤怒,但虽然愤怒,我心中廓然,并不动气。对别人有怒气时,也应该这样,这才是中正。”

王阳明又说:“古人治理天下,首先把人培养得心平气和,而后才作乐。例如在这里吟诗,你心平气和的,听的人自然会感到愉悦满意,这就是元声的起始处。《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志就是乐的根本;‘歌永言’,歌就是作乐的根本;‘声依永,律和声’,音律只要与声音和谐一致,声音和谐就是制定音律之根本。所以,怎能到心外去寻找呢?”

第三种是只为自己,无益于别人的欲望。比如“养生”,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私欲”。一个学生问他如何养生,他这样回答:“一定要这颗心纯乎天理,没有丝毫的私欲,这才是做圣人的功夫。你所说的私欲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入室再驱赶的现象,是被自私自利、刻意追求造成的,而不是克治荡除本身的问题。现在你说养生最关键的是清心寡欲,这‘养生’二字,就是自私自利、刻意追求的根源。有这个根源隐藏在心中,就会产生你所说这种情况,就是东边的除掉了而西边的又生发出来。”

另外,佛家的“解脱”“涅槃”,道家的“成仙”,王阳明都认为是私欲,应该摈弃。他的理由是:“我们儒家修养心性,不会离开世间的事物,只是顺应天理、法则自然,这就是功夫。佛家却要远离世间的事物,将心看成幻相,逐渐陷入虚妄寂静,似乎与世间毫无关系,所以,不能用来治理天下。”与世间无关,不能有益于他人的欲望,都是私欲。当然,站在学术的立场,可以说王阳明的这个看法是带着儒家的偏见。王阳明晚年讲过一句话:“夫道家之长生,释家之解脱,吾儒家皆可得也。”很显然,他受到过道家和佛家的深刻影响,但龙场悟道之后,完全皈依儒家,然后用了儒家的视角来看道家和佛家,觉得儒家高于这两者。这其实多少有点偏颇。佛家的自利利他,其实也是完全的无私,只是不能用来治理天下而已。

第四种私欲,是“生死之念”,就是看不破死亡这件事,害怕死。这个念头是最不容易去掉的“私欲”。王阳明说:“学问的功夫,在一切声色名利嗜好上,都能摆脱殆尽,但仍有一种生死的念头牵挂在心里,就不能和整个本体融合一体。人的生死之念,原本是从生身命根上带来的,不容易去除。如果在这一点上识得破、看得透,那么,这个心的全体就会畅通无阻,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第五种私欲,是其他任何滞留在心间的念头。王阳明对修习的人说:“任何念头都不要滞留在心体上,这就好比一点点灰尘都不能吹进眼睛里。一点点能有多少呢?然而,再少的灰尘,都能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了。”他又说:“这个念头不仅是指私念,就算是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就好像金子本身是很好的东西,但放一些金屑在眼睛里,就会让眼睛睁不开。”

上一章:01 下一章:03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