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5 天泉证道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 作者:费勇 |
||||
关于心,关于去除私欲,晚年的王阳明用了四句话做了一个概括,被称为“四句教”。1527年的九月初八,也就是王阳明前去广西平定思恩和田州叛乱之前一晚,两个学生向王阳明请教关于良知的问题,王阳明把他的心学做了一个归纳。这个事情,在思想史上成为一件大事,被称为“天泉证道”。 “今后和朋友讲学,千万不可抛弃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要根据我的话因人施教,自然不会出问题。这原本是上下贯通的功夫。资质特高的人,世上很难遇到。对本体功夫一悟全透,就是颜回、程颢这样的人也不敢妄自尊大,岂敢随便指望他人?人有受到污染的心,若不教导他在良知上切实用为善除恶的功夫,只去悬空思索一个本体,所有事都不切实加以处理,这只不过是修养成了一个虚空静寂的坏毛病。这个毛病不是小事情,所以,我不能不提前向你们讲清楚。”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自己归纳的心学宗旨,也叫四句教。 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所以,惠能会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意识的发动会带来善恶,所以,神秀会说: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悟性高的人一下子就到了“无善无恶”的境界,一下子就在光明之中,当然就不需要再去擦亮什么。而悟性低的人,还在善恶交织的状态,当然需要去把镜子擦亮。 为什么王阳明有时候会接近神秀,有时候接近惠能?他自己有一个解释:“如今,我将要远征,正想给你们来说破这一点。两位的见解,恰好可以互为补充,不可偏执一方。我开导人的技巧,原本有两种。资质特高的人,让他直接从本源上体悟。人心原本是晶莹无滞的,原本是一个未发之中。资质特高的人,只要稍悟本体,也就是功夫了。他人和自我、内和外一切都透彻了。另外一种人,资质较差,心不免受到沾染,本体遭蒙蔽,因此就教导他从意念上实实在在为善除恶,待功夫纯熟后,污秽彻底荡涤,本体也就明净了。汝中的见解,是我用来开导资质特高的人;德洪的见解,是我用来教导资质较差的人使用的方法。两位若互为补充借用,那么,资质居中的人都可被导入坦途。若两位各执一词,在你们面前就会有人不能步入正轨,就不能穷尽道体。” 关于神秀和惠能的偈,有两个故事可以参照。 第一个故事来自印度。有一个国王想让一个人当宰相,但不知道他能否胜任,于是就设法考核他。怎么考核呢?让士兵把他抓起来,在他的头顶上放了一罐滚烫的油,对他说:“你只要能够顶着这罐油走完整个闹市区,就可以活命,如果溅出一滴油或倒了下来,就立即处死。”这个人头上顶着油,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但转念一想,反正都是一死,不如放下恐惧,专心于油罐,一路走去。 士兵通知了那个人的家属。家属们赶来看着这个人,哭哭啼啼的。但这个人完全专注于油罐,只管走自己的路。又来了一堆人,大声议论路上有一个美女多么漂亮,但这个人还是一心走自己的路。又有大象疯狂乱闯,街上的人到处逃窜,那个人还是不为所动,一心集中在油罐上,走自己的路。终于,走到了终点,当了宰相。 第二个故事来自中国。讲一个老贼的儿子,希望父亲把偷窃的本事传授给自己。老贼当天晚上就带了儿子潜进一户富豪的家。老贼很轻巧地开了窗户,一下子就到了放贵重物品的房间,很快打开一个柜子,让儿子进去看看。儿子一进去,老贼就把柜子锁上了,并大喊一声“有贼”,就一溜烟自己跑掉了。 那家人惊醒了,起来到处找贼。柜子里的儿子吓得浑身发抖,心想这下死定了。又转念一想,反正是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于是,就假装老鼠咬衣服的声音,引来一个丫鬟打开了柜子。柜子刚打开,他就跳起来,一掌打翻丫鬟手上的油灯,迅速跳出窗外,往院子里冲去。十几个佣人追了上来。儿子心生一计,拿起一块石头扔进井里。追的人以为他掉进了井里,都围到了井边。儿子很轻易地翻过院墙,溜回家里。老贼正优哉游哉地喝酒,儿子不禁责问:“老爸,你为什么要害我?”老贼一脸无辜,说:“儿子啊,我怎么会害你呢?今晚我不是把最好的方法都教给你了吗?而且你也已经学到了,从今以后,你可以独立行动了。”儿子一听,恍然大悟,连声感谢父亲。 第一个故事强调的是“定”,就像神秀的偈,一步一步地排除各种干扰,到了终点。但第二个故事强调的是“慧”,就像惠能的偈,一下子就抵达了本体,一无所依,法无定法,靠智慧达到了解脱。 神秀的偈,是基于灰尘的修行,灰尘已经在那里了,当然要一点一点地擦掉它,就像第一个故事里的人,一步一步排除干扰。慧能的偈,是基于本体的修行,一开始就在本体,遇到什么事都没有问题。通行无碍,就像第二个故事里的人,心里没有任何成见、教条,随机应变,死里逃生。王阳明接近神秀的时候,会说要克己,要去掉私欲,但接近慧能的时候,会说:“善念存在时,就是天理。如果此刻的念头是善的,还用去想别的什么善吗?如果此刻的念头不是恶的,还需要去摈除什么恶吗?念头好比树的根芽。立志的人,就是永远确立这个善念罢了。” 如果从立志那一刻起就坚守一个善念,那还有什么私欲需要去清除呢?如果立志那一刻就在本体上,那么,确实像王阳明经常说的,抓住了这一个关键点,做什么都会有所成就。 |
||||
上一章:04 | 下一章:06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