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每个人的新生
作者:洛伦佐·科恩,艾利森·杰弗里斯

认识大卫·塞尔旺-施莱伯大约一年后,我有幸接受组织方的委托,代表他在一年一度的安德森联络大会上发言。这个年会在休斯敦举办,主题是患者的生存。大卫原本要在大会上做主旨发言,但那个夏天他旧病复发,病情很重,无法出行,只好致电巴黎的会议组织方,取消了发言。彼时大会召开在即,组织方征求我的意见,希望我能代为发言。虽然大卫的演讲稿我已读过两次,但由我代讲却又是另一回事。

接受委托后的那个星期,我和大卫保持密切沟通。他分享了幻灯片,我们一起补充了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并在电话中讨论了要点。此前,我们已有密切合作,共同发起并资助了“综合生活方式研究”项目。该项目进展顺利,有望成为能同时监测生活方式多个方面影响的临床研究之一。在这个领域,能做到这一点的着实很少。这个项目取得的成绩,与大卫的支持密不可分。在个人情感上,我把大卫看作志同道合的朋友,他颇认同我孜孜以求的目标:让生活方式成为防癌抗癌的常规方式。这次由我代他演讲,我也希望做到尊重他的观点。

会议开幕的那天,会议厅座无虚席。我清楚地记得,面对全场的癌症生存者,我满腔热忱,向大家传递了抗癌生活的讯息,有力量、有鼓舞、有希望:他们可以为自己的健康积极作为;他们的生命并未走到尽头;他们可以从当下开始,改变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拥抱生存机会,改善生活质量。那一天,大卫利用身体自然防御系统积极影响疾病进程的故事,仿佛是我亲历的人生。从那晚起至今,我已经做过几百场有关癌症和生活方式的报告,但第一次代表大卫做的报告,确乎是一个转折点。

从那时起,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的十年,在我认同的道路上,我们真的取得了很多成绩,这些最终都成为预防和治疗癌症的坚实基础。几乎每一天,都会涌现新的研究,证明我们在生物协同作用上可以有所作为。而且,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我们对人类行为基因表达的影响有了更深理解,肿瘤界的认识也最终有了进步。

我们现在知道,我们的身体并非是自己血统或基因随意而为的产物;在生命的任何阶段,即便身患疾病,我们仍能积极改变健康轨迹,并且这一认识伴随日渐增多的科研证据,正在改变有关癌症的话题。癌症治疗,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之外,必须将癌症预防纳入其中,而且我们要力争在第一时间预防癌症。

残酷的现实是,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癌症将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还有一个事实是,超过一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并且,这个比例还可能比较保守。如果我们生活自律,遵循抗癌生活的法则,保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科学、更加平衡,那么可以避免2/3的癌症,以及大多数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这给了我希望:癌症的发病率也许能够降低。我们还开发了一些工具,用于衡量生活方式改变的效果。这些变化一度被认为太抽象而无法测量。现在运用新技术和数字成像系统,可以真实地绘制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并测量改变生活方式后特定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基因行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时,基因热图就会出现差异性的变化。我们还可以通过简单的验血,检测蛋白质负荷的微小变化,以此检测癌症或其他疾病的敏感性指标。这些科研工具,连同书面和口头报告一起,都验证了我们曾经怀疑过的那个问题:抗癌生活确有其效。

一位同事最近对此有过总结,言简意赅:“癌症很复杂,可是预防癌症不复杂。”

我们无法摆脱癌症的流行,这一态势正越发明朗。美国政府曾发起“抗癌登月计划”的重要倡议,拟斥资数十亿美元用于癌症的精准治疗和早期发现。相比之下,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预防癌症,仍然是预防和提高疗效的最经济、最有效方法。癌症护理的未来,是抗癌生活与精准医学的真正结合。时不我待,我们要最终从疾病护理模式,转为健康护理模式。

为了健康而活

人们求变的动机很复杂。但我们经常看到,一旦患癌,人们感到警醒,被迫采取行动应变。死亡临近的现实,无疑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尽管大部分人都客观认识到,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光阴有限,但我们的大脑很狡猾,总是让我们与终有一死的事实保持一定距离,直至垂垂老矣,或大病来袭,方才意识到,我们的生理平衡、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幸福,终究要走到尽头。这个意识让我们再次关注身体,这样的警醒时刻便是改变的开始。

但是,我们不必等到心生恐惧时才积极行动。癌症,尽管非常复杂,但毕竟已不再是未解之谜。我们掌握了充分的科学证据和知识,能够做到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遏制包括癌症在内的老龄化疾病。过去的十年,当然也是自大卫《每个人的战争》一书首次出版以来,我们已开始破解癌症生物学的密码,开始了解是什么触发了有害协同机制,让癌症得以生长发展。我们知道的越多,能够做的就越多。

抗癌生活从哪里开始

我们的生活复杂、忙碌且不断变化。抗癌生活策略应当与此适应,尽可能灵活应变。开启抗癌生活,我们认为应当从它最重要的部分做起:社会支持。只有认可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且认为“我也能这么做”,我们才能摆脱负面的、不健康模式的束缚,向更好的方向努力。只有得到了社会支持,我们才能在力不从心时,找到积极改变和安心前行的力量。支持体系一经建立,我们就会真正改变对生活和生活目的的看法。我们采访的CompLife研究项目的患者和癌症长期生存者,绝大多数人认为新生活方式最重要的部分,不是饮食或运动,而是改变观念。本书自始至终也持同样观点。对于很多患者来说,考虑日常生活方式时,重点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早日康复。但是要想做到这点,首先要有重要的认知转变,应该意识到,日常选择将对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真实的、可以衡量的影响。

保持身体健康,贵在适度、平和、一致。任何不必要的、反复的、长期的压力,都将摧毁我们抗癌生活的最佳行动,速度之快,破坏之深,非其他因素可以比拟。所以,我们有了支持系统之后,首先应当管控压力,之后才能考虑饮食、运动、睡眠等其他行为。否则,我们原本希望通过培养健康习惯,形成抗癌生活协同效应的目标,就将无从谈起。此外,科研证据也清楚地表明,摆脱压力的束缚,我们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会更强,更不利于癌症的生长。

先考虑自己

到目前为止,所有报名参加CompLife研究的女性都认为,试验方案中最难做到的是,先考虑自己。她们已经习惯了先照顾他人——孩子、丈夫、上司、年迈的父母等,再照顾自己。最近,伯切特与其他CompLife女性一起参加了静思会,再次关注健康生活选择。她说回到之前生活的老路之后,把他人需要置于自己需要之前,工作太累,睡眠不足。在这个抗癌团体的帮助下,她又重新认识到,照顾好自己更加重要。静思会结束后,她写道:“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互相理解,互相鼓励,这一点给我感触最深。是否认识并不重要,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因为我们希望彼此都能拥有长久、健康的生活。”

学会把自己的健康放在首位,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容易,对女性而言尤其困难,因为她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首先考虑他人的需求。其实,我们学会如何最好照顾自己之后,就会很快发现,我们也能更好地支持他人的需求。

从行动到目的

为了健康而活,意味着我们的生活要极其刻意、极其务实、极其现实。我遇到的每一位癌症患者几乎都认为,是不可否认的病情,让他们直面现实,有时是平生第一次。以前在乎的一些事情,现在似乎可以放下了。最重要的事情,感觉愈发重要了。生命有了新的意义。身体有了新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和目标,不再是名誉和成功,也不再是其他虚幻之物,而是健康和专注生活。

我们专注自我康复时,往往会走上一条能发挥真正潜力的道路,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这样的故事,癌症生存者及其支持者一次又一次对艾利森和我说过。这里举四个例子。第一个例子,莫莉。她是侵袭性脑瘤患者,当时的预期生存时间仅为6至18个月,但截至目前,她已生存了18年半。刚患病时,她形容自己是“一个身体上、情感上、意识上的废人”,半身不遂,全身抽搐,听不懂、说不出一句话,没有记忆,情绪极端化,喜怒无常。在神经可塑性远未得到认可的当时,莫莉就告诉医生,她要“重新连接大脑”。为了坚持自己的治疗方案,她想尽了办法。最终,让人称奇的是,即便是做核磁共振检查,她的脑瘤也看不到了。照顾自己之余,她还倡导健康生活,鼓励人们勇于跳出预期预后的束缚,她向需要鼓励和安慰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提供支持。她承认,这种生活并非是她想要的,却又以一种她不曾料到的方式体现价值。第二个例子,梅格·赫什伯格。她意识到,改变生活方式的医学指导有助于降低癌症复发的可能性,但是这样的指导恰恰不够,这激发了她创立基金会的想法。这个基金会面向患者及对癌症预防感兴趣的人群,提供线上和线下课程,讲授抗癌生活方式所需的工具和信息。第三个例子,苏珊·拉夫特。她做的贡献是,为正在接受癌症治疗的年轻女性提供情感支持,并为患有转移性癌症的女性创建支持小组。第四个例子,加布·卡纳勒。他意识到,改变生活方式有惊人潜力,可以减缓或第一时间阻止癌症发展。于是他创立了“蓝色治愈”基金会,告诫男孩和成年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高,并教育他们,如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前列腺癌。

我们并不是说,每个癌症生存者都应尽力帮助其他患者,或是设立基金会支持癌症预防。我们确定的是,应当从自己开始,做出改变,然后与他人分享知识。多少次,我们看到,为抗癌生活所鼓舞的人们,不论他们是否患有癌症,都积极传播这个理念,有人谈专业知识,有人聊自己和亲朋好友的个人体会。每每看到这些有益的分享,想到他人和社会将因此而受益,艾利森和我都满怀敬畏和谦卑。

当然,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癌症生存者发现,癌症只是他们世界的一小部分而已;他们基于生病的事实,为生活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意义和目的,以此继续前行,“前行”在这里也可按字面理解,因为他们前行的路程,已经超过统计模型预计的人生旅程。我们在第七章中曾说过乔希·梅尔曼,确诊不可治愈的神经内分泌癌后,他的生存期超过了预期,并且活力满满。我随访他时,他补充说明了什么是癌症患者的良好医疗:“我发现,太多的患者希望延长自己本不喜欢的生活。对我来说,‘癌症重启’让我有机会真正定义自己的品质生活,有机会追求这种生活。我认为应当关注的是:好的治疗,应该能让患者真正深刻地改善生活质量,即使一直不能治愈也要这样。”

还有一个观念变化,看似矛盾,实则真实。生病后要为生活做减法,例如离开压力很大的职场,彻底清理饮食或居住环境等,这会让人体悟更加深刻的意义,让人对生命中最有意义的家人、朋友、音乐、艺术、大自然,甚至生命本身,怀有更加强烈的感恩之心。

改变对话

最后一章提到的玛格丽特·科莫,最近和我探讨一个问题:改变生活方式,对健康有深远的预防作用,既简单,又经济,但如何让公众意识到这一点,却困难重重。如果不能像药物治疗那样取得知识产权,或明码标价,那么传播抗癌生活的理念就会很难。尽管如此,她仍然抱有希望,积极致力于改变公众认知。她是这么说的:“让我很受鼓舞的是,人们真的想要自己和子孙后代更健康、更有活力,繁衍后代的能力更强。我有信心,我们为公众提供的信息越多,他们改变的能力就越强,他们也会帮助我们向公司施压,让公司不敢再生产那些伤害我们消费者的产品。”

她感到时不我待,因为她担心,我们孩子这一代,可能成为没有我们长寿的第一代。“多少年来,在不同的文化中,不仅仅是美国文化,繁荣和进步的标志是,你的孩子会比你更健康,长得更高,更聪明,更富有,当然也会更长寿。如今,突然之间,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下,我们留给孩子的东西不一样了,至少总体健康和长寿方面不一样了。我们有社会责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一直传递抗癌生活的信息。”

循序渐进

抗癌生活不是一个静态的课程。事实上,它根本不是课程;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在你践行这种生活方式时,它会发展和变化。你的身体天生具有控制疾病、改善健康的能力。你在生活方式上的每个改变,不仅有助于实现这种能力,而且有益于生活的所有方面。2

选择生活方式时,设想一下,这是关乎生命的大事。事实也的确如此。你会发现,进入这种自我保健状态时,你会感到更加充沛的生命活力,更加丰富的生活意义,更能享受生活赐予的一切。正如一个患者对我说的那样:“这不是工作,这是生活!”

但抗癌生活不是务虚悬谈,它是有科学道理的。你所体验的种种健康改善,既不是奇迹降临,也不是偶然天成,它们都有前因后果的联系。你的选择,你的行动,你的健康,乃至这个星球的健康,都有内在联系。

抗癌生活方式让人真心叹服的一点是,它有感染他人的魔力。艾利森和我亲眼见证,我们自己的朋友提高了意识,我们慢慢长大的三个孩子的朋友也提高了意识。上个月,也是我代表大卫在安德森联络年会上做主旨演讲的7年之后,召开了同样的大会,我为大会做开幕致辞。在这个场合,我邀请了第十一章提到的CompLife参与者内拉,与我一起登台分享抗癌生活的知识。当初内拉参与研究项目时,她认为自己对健康和营养了解颇多,但是在演讲台上,她承认,那时掌握的知识,只有该研究项目及本书知识的10%。她知道要减肥,但尽管几次做到了减轻体重,却不知道怎样长久保持。她不知道超重为什么会危害健康,也不知道脂肪会产生雌激素,由此向她的雌激素阳性乳腺癌细胞提供营养。她知道吃沙拉比吃汉堡好,但她不知道喝绿茶会减少新血管生长,新血管是肿瘤生长和扩散所必需的。她知道蔬菜好,但不知道西兰花可以阻止癌前细胞发展成恶性肿瘤。

内拉最令人惊叹的变化是,她之前经历过的恐惧已荡然无存。她不再害怕癌症复发或扩散,因为她感到自己积极参与了癌症治疗。“我自己是第一位的。”她说道,“我不觉得它(癌症)控制了我,我感觉是我主导着它。”她描述起自己和身体之间的新关系,激动不已:“我感觉能给自己和身体提供更好的营养,我和身体之间关系密切,我们说定了,如果它善待我,我就会善待它。我们同心协力,我和我的身体,我给它提供合适的养料,这样它就能运转正常。”

台上的内拉还谈到了身心运动的重要性,谈到购买个人防护品时如何查看标签,谈到如何做运动提高睡眠质量,等等。显然她已经完全知道什么是抗癌生活。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起7年前的那一幕,那时大卫将抗癌生活的火炬传递给我,如今我又将这个火炬传递给内拉,以及许许多多正在践行抗癌生活的人。正如内拉当天所言,如今还有那么多正在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尚不清楚改变生活方式对他们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这是不公平的。同理,还有那么多健康的人,尚未意识到生活方式的选择将影响生活质量,以及未来罹患癌症的风险,这也是不公平的。

内拉结束演讲时说道:“我们必须将整合医学变成治疗方案的一部分,这样即使是医生也可以互相学习。但是这要靠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对不对?要靠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我们能做到吗?”在场听众齐声大喊:“能!”

上一章:第十二章 下一章:附录A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