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理第四

人物志  作者:刘劭

本章讨论关于人才与道理的关系。道理在它处在纯理论形态时,分为关于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道理、关于人事的道理、关于“义”的道理、关于性情的道理。概括起来就是道理、事理、义理、情理。而当人们去探讨这些道理的时候,即使他们有纯正畅达的性情也会产生九种偏颇。至于性情不够纯正畅达的则会有七种似是而非的表现。在互相争辩道理的时候,还会产生三种失误和六种造成纠纷的情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是“偏才”,只有同时具备“聪能听序”、“思能造端”、“明能见机”、“辞能辩意”、“捷能摄失”、“守能待攻”、“攻能夺守”八种才能,才能通晓天下至理,因而被称为“通才”。


夫建事立义,莫不须理而定 (1) 。及其论难,鲜能定之 (2) 。夫何故哉?盖理多品而人才异也 (3) 。夫理多品,则难通。人材异,则情诡 (4) 。情诡难通,则理失而事违也。

【注释】

(1) 理:道理,事理。《周易·坤》:“君子黄中通理。”孔颖达疏:“黄中通理者,以黄居中,兼四方之色,奉承臣职,是通晓物理也。”

(2) 鲜(xiǎn):少。

(3) 品:种类。

(4) 诡:差异,不同。《淮南子·说林训》:“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高诱注:“诡,不同也。”

【译文】

办成一件事情确立一种观点,全都需要道理的支持才能确定。然而在讨论辨明道理的时候,却很少能有定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道理的种类很多而且人才也各有不同的缘故。道理的种类很多,就很难讲通。人才各有不同,则性情就有差别。性情有差别道理难讲通,就会发生道理有失、事与愿违的现象。

夫理有四部 (1) ,明有四家 (2) ,情有九偏 (3) ,流有七似 (4) ,说有三失 (5) ,难有六构 (6) ,通有八能。

【注释】

(1) 理有四部:即下面所说道理、义理、事理、情理。

(2) 明有四家:即四种道理的外在表现。明,公开,明显。此指外在表现。

(3) 偏:片面,偏失。

(4) 流有七似: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似是而非,其流有七。”似,即似是而非。

(5) 说有三失: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词胜理滞,所失者三。”说,即指能言善辩但于理不通。

(6) 构:构成。

【译文】

道理有四种,因而产生外在的表现有四种,人的性情偏颇有九种,似是而非的现象有七种,在论说中造成的失误有三种,在非难中所构成的情绪有六种,兼通天下之理需要有八种能力。

若夫天地气化 (1) ,盈虚损益,道之理也 (2) 。法制正事 (3) ,事之理也。礼教宜适 (4) ,义之理也 (5) 。人情枢机 (6) ,情之理也。

【注释】

(1) 气化: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宋张载《正蒙·太和》:“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意谓“道”是物质变化的过程。

(2) 道: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3) 正事:政事。正,通“政”。

(4) 礼教宜适: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以理教人,进止得宜。”意思是用万物发展变化的道理教育人们,使他们的行动适合时宜。

(5) 义:符合社会道德的思想和行为。

(6) 枢机:《周易·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后因以“枢机”喻言语。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观物之情,在于言语。”

【译文】

至于天地阴阳之气所化成的万物,有消长盈亏的变化,这是世间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道理。以法律制度治理政事,这是关于人事的道理。用万物发展变化的道理教育人们使他们的行动适合时宜,这是关于义的道理。通过观察人的语言了解性情,这是关于性情的道理。

四理不同,其于才也,须明而章 (1) ,明待质而行 (2) 。是故质于理合,合而有明,明足见理 (3) ,理足成家。是故质性平淡,思心玄微 (4) ,能通自然,道理之家也。质性警彻 (5) ,权略机捷 (6) ,能理烦速 (7) ,事理之家也。质性和平,能论礼教,辩其得失,义礼之家也。质性机解 (8) ,推情原意 (9) ,能适其变,情理之家也。

【注释】

(1) 须明而章:依靠外部表现而彰显。章,彰显。

(2) 质:指人的先天资质。

(3) 见:同“现”。

(4) 玄微:玄远,微妙。

(5) 警彻:敏锐透彻。

(6) 机捷:机智敏捷。

(7) 烦速:繁杂急迫的事务。

(8) 机解:机敏聪颖有悟性。

(9) 推情原意:推想性情追溯本意。原,“源”的古字。

【译文】

四种道理各不相同,对于人才来说,四理必须依靠其外部表现才能彰显,而外部表现是依赖于内部资质的。所以人才的资质与道理相吻合,吻合了就会有其外部表现,外部表现充分了道理也就体现出来了,道理充分了就形成了一家之理。所以资质平和恬淡,思考玄远微妙的事物,与自然相通,就是道理之家的表现。资质敏锐观察透彻,灵活有谋机智敏捷,能处理繁杂急迫的事务,就是事理之家的表现。资质性情温和平缓,能论说道理教化,论说其中的得失,就是义理之家的表现。资质性情机敏聪颖有悟性,推想性情追溯本意,适应情意的变化,就是情理之家的表现。

四家之明既异,而有九偏之情。以性犯明 (1) ,各有得失。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其论大体,则弘博而高远;历纤理 (2) ,则宕往而疏越 (3) 。抗厉之人,不能回挠 (4) ,论法直 (5) ,则括处而公正 (6) ;说变通,则否戾而不入 (7) 。坚劲之人,好攻其事实,指机理 (8) ,则颖灼而彻尽 (9) ;涉大道,则径露而单持 (10) 。辩给之人,辞烦而意锐,推人事,则精识而穷理 (11) ;即大义,则恢愕而不周 (12) 。浮沉之人 (13) ,不能沉思,序疏数 (14) ,则豁达而傲博 (15) ;立事要,则爁炎而不定 (16) 。浅解之人 (17) ,不能深难,听辩说,则拟锷而愉悦 (18) ;审精理,则掉转而无根 (19) 。宽恕之人,不能速捷,论仁义,则弘详而长雅 (20) ;趋时务,则迟缓而不及。温柔之人,力不休强 (21) ,味道理,则顺适而和畅;拟疑难 (22) ,则濡懦而不尽。好奇之人,横逸而求异 (23) ,造权谲,则倜傥而瑰壮 (24) ;案清道,则诡常而恢迂 (25) 。此所谓性有九偏,各从其心之所可以为理 (26) 。

【注释】

(1) 犯:进攻,伤害。刘昺在解释“以性犯明,各有得失”时说:“明出于真,情动于性,情胜则明蔽,故虽得而必丧也。”

(2) 历:审视,察看。汉班彪《王命论》:“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

(3) 宕往:豪纵不羁。疏越:疏忽遗漏。

(4) 回挠:屈服。

(5) 论法直:论说法律所适用的地方。直,同“置”,放置,安置。此处的意思是“把法律放置在……地方”,意即“法律所适用的地方”。

(6) 括处:即执法审察刑狱。括,法。汉扬雄《法言·修身》:“其为中也弘深,其为外也肃括,则可以禔身矣。”李轨注:“括,法也。”处,审察。

(7) 否戾:即乖戾、悖谬,不合情理。

(8) 机理:事物变化的道理。

(9) 颖:尖锐。灼:鲜明。

(10) 径露:直截了当。单持:所持义理单薄。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言切则义少。”

(11) 穷:尽。

(12) 恢愕:恢廓直率。不周:不齐全,不周到。

(13) 浮沉之人:性情浮躁不沉稳的人。浮沉,偏指浮躁不沉稳。

(14) 疏数:疏密,远近,亲疏。

(15) 傲博:此指范围广大。傲,同“敖”,游走。

(16) 爁(làn)炎:火焰飘动的样子。

(17) 浅解之人:理解问题肤浅的人。

(18) 拟锷(è):类似锋利的剑刃。锷,刀剑的刃。《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把别人的辩说看作像剑刃一样犀利。

(19) 掉转而无根:颠三倒四没有根据。

(20) 弘详:宽宏和顺。详,通“祥”,和顺。《左传·成公十六年》:“德、刑、详、义、礼、信,战之器也。”杨伯峻注:“祥、详两字本可通假。祥即事鬼神之应有态度,顺也,善也。”

(21) 休强:盛美强壮。

(22) 拟疑难:决断处理疑难问题。拟,指向。

(23) 横逸:纵横奔放。

(24) 倜傥:卓异,不同寻常。瑰壮:瑰丽雄壮。

(25) 恢迂:迂阔,不切实际。

(26) 各从其心之所可以为理: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心之所可以为理”,即把自己心中认为是对的东西作为普遍适用的道理。

【译文】

四家的外部表现已经不相同,由此又产生了九种性情的偏颇。因性情侵扰而使外部表现受到损害,就使四家各有失有得。性情刚烈粗犷的人,不能处理细微的事,所以他在论说事物概貌时,会显得博大而高远;而在审察细微的道理时,则会豪纵不羁疏忽遗漏。性情高尚严正的人,不能屈服折节,论说法律所适用的地方时,会执法审察刑狱公正不偏;而在谈论灵活变通方面,则会出现悖谬不合情理。性情坚定强劲的人,喜好钻研具体事务的真实情况,在谈论具体事物变化的道理时,敏锐鲜明而明白透彻;而在谈论宏观道理时,则直截了当所持义理单薄。能言善辩之人,语词丰富而情意急切,推断人事时,会见识精深道理深透;而在碰到大的道理时,则恢廓直率而不周到。性情浮躁不沉稳的人,不能深入思考,排列疏密远近亲疏顺序时,会豁达范围广大;而确立事物的关键时,则会像火焰一样飘忽不定。理解问题肤浅的人,不能深刻地问难,听到别人的辩说时,会认为得到像剑刃一样犀利语言而心怀喜悦;而在审察精深的道理时,就会颠三倒四没有根据。性情宽厚能体察别人心理的人,不能迅速敏捷地反应,谈论仁义时,会宽宏和顺高尚文雅;追赶时务潮流时,则会迟缓而落后。性情温柔的人,力量不强壮,体味道理时,会顺应适合平和顺畅;决断处理疑难问题时,则会软弱迟疑犹豫不决。好标新立异的人,纵横奔放追求新奇,制造权谋实行诡诈时,会不同寻常瑰丽雄壮;按照清静无为之道做事时,则会违反常规不切实际。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性情的九种偏颇,他们分别把自己心中认为是对的东西作为普遍适用的道理。

若乃性不精畅 (1) ,则流有七似。有漫谈陈说 (2) ,似若流行者 (3) 。有理少多端,似若博意者 (4) 。有回说合意 (5) ,似若赞解者 (6) 。有处后持长 (7) ,从众所安,似能听断者。有避难不应,似若有余而实不知者。有慕通口解 (8) ,似悦而不怿者 (9) 。有因胜情失 (10) ,穷而称妙,跌则掎跖 (11) ,实求两解,似理不可屈者。凡此七似,众人之所惑也。

【注释】

(1) 精畅:纯正畅达。

(2) 陈说:旧理论。

(3) 流行:指正在盛行的学说。

(4) 博意:含义宏大广博。

(5) 回说合意:附和别人的意思进行答复。

(6) 似若赞解:表面上称赞别人说得好,心里对别人所说并不理解。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外佯称善,内实不知。”

(7) 处后持长:在别人谈论后发表意见,持赞许态度。长,正确,引申为赞许。

(8) 慕通口解:仿效那些精通道理的人马上说出。慕,仿效。

(9) 似悦而不怿者:好像因明白而高兴实际上并没明白。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有似于解者,心中慢慢不能悟。”

(10) 因:往,趋赴。《国语·郑语》:“公曰:‘谢西之九州,何如?’对曰:‘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韦昭注:“因,就也。”

(11) 跌则掎跖(zhí):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理已跌矣,而强牵据。”掎跖,勉强坚持以为依据。

【译文】

至于那些性情不纯正畅达的人,则有七种似是而非的表现。有的人大谈陈旧的学说,好像他的学说时下正在盛行。有的人道理并不充分却涉及广泛,好像其学说含义宏大广博。有的人附合别人的意思进行答复,表面上称赞别人说得好,心里对别人所说并不理解。有的人在别人谈论后发表意见,持赞许态度,顺从众人认为可靠的观点,好像能判断谁是谁非。有的人实际上并不明白别人所说,但假装加以轻视不予回应,好像已经知道,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有的人仿效那些精通事理的人马上加以回应,好像因有所悟而显出高兴的样子,实际上并不高兴。有的人因追求在论辩中取胜而失去常情,已经词穷还自以为妙而难以尽意,理已屈还勉强坚持以为依据,理屈词穷心里想着和对方停止辩论,而嘴上却滔滔不绝地说,让旁听的人认为他并没有被说服。以上七种似是而非的表现,往往让众人迷惑,分辨不清。

夫辩有理胜,有辞胜。理胜者,正白黑以广论 (1) ,释微妙而通之。辞胜者,破正理以求异,求异则正失矣。夫九偏之材,有同、有反、有杂。同则相解,反则相非,杂则相恢 (2) 。故善接论者,度所长而论之 (3) 。历之不动,则不说也。傍无听达,则不难也。不善接论者,说之以杂反 (4) 。说之以杂反,则不入矣。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百言不明一意,则不听也。是说之三失也。

【注释】

(1) 正:辨别,区分。

(2) 恢:宏大宽广。此引申为相容。

(3) 度:推测。

(4) 杂反:论点混杂相反。

【译文】

辩论有以道理取胜,有以言辞取胜。以道理取胜的,辨别黑白是非以使自己的理论得到推广,解释微妙的道理使别人通晓明白。以言辞取胜的,打破正理求得异说,追求异说则就失去了正理。九种性情偏颇的人才,其性情有同、反、杂三种。性情同的则会与别人的观点融为一体,性情反的就会与别人的观点互相非难,性情杂的则能容纳别人的观点。所以善于和别人交谈的,会忖度对方的长处而与之谈论。自己的意见不能说动对方,就暂时不说。旁边没有通达的人听,就不提出非难了。不善于和别人交谈的,用混杂相反的论点和别人论说。用混杂相反的论点与别人论说,就会与对方的想法格格不入。善于开导别人的,能用很少的语言说明很多的事情。不善于开导别人的,说很多话也说不明白一个意思。说很多话也说不明白一个意思,别人就不会听了。这是论说方面的三个失误。

善难者,务释事本 (1) 。不善难者,舍本而理末。舍本而理末,则辞构矣 (2) 。善攻强者,下其盛锐 (3) ,扶其本指 (4) ,以渐攻之 (5) 。不善攻强者,引其误辞,以挫其锐意。挫其锐意,则气构矣 (6) 。善蹑失者 (7) ,指其所跌。不善蹑失者,因屈而抵其性 (8) 。因屈而抵其性,则怨构矣 (9) 。或常所思求,久乃得之。仓卒谕人,人不速知,则以为难谕。以为难谕,则忿构矣 (10) 。夫盛难之时 (11) ,其误难迫 (12) 。故善难者,征之使还。不善难者,凌而激之 (13) ,虽欲顾藉,其势无由。其势无由,则妄构矣 (14) 。凡人心有所思,则耳且不能听。是故并思俱说,竞相制止,欲人之听己,人亦以其方思之故,不了己意,则以为不解。人情莫不讳不解,讳不解,则怒构矣 (15) 。凡此六构,变之所由兴也 (16) 。

【注释】

(1) 务释事本:致力于抓住根本而舍去末节。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每得理而止住。”事,治理。《淮南子·原道训》:“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高诱注:“事,治也。”

(2) 辞构:构成了言词烦冗,废话连篇。

(3) 下其盛锐:使其盛锐之气减低。

(4) 扶其本指:顺着他本来的意旨。指,通“旨”。

(5) 渐:逐步。

(6) 气:生气。此指通过说话和脸色表现出来的生气情绪。

(7) 蹑:同“摄”,提起,拿住。

(8) 因屈而抵其性:趁他理屈的时候进一步挤压使他受挫。

(9) 怨:怨恨,比生气更强烈的情绪。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非徒声色而已,怨恨逆结于心。”

(10) 忿:忿怒,比怨恨更激烈的情绪。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非徒怨恨,遂生忿争。”

(11) 盛难之时:气盛而出现语言错误的时候。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气盛词误。”

(12) 其误难迫:其错误应该回避,不要进一步逼迫。迫,逼近,逼迫。

(13) 凌而激之:侵犯欺侮他使他的反应更激烈。

(14) 妄:胡乱,随便。此指随意乱说,恣意诋毁。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妄言非訾,纵横恣口。”

(15) 怒:比忿更强烈的情绪。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不顾道理是非,于其凶怒忿肆。”

(16) 兴:发生。

【译文】

善于辩驳的人,致力于抓住根本而舍去末节。不善于辩驳的人,则舍去根本而去注意末节。舍去根本而去注意末节,则就构成了言词烦冗,废话连篇的情形。善于战胜强大对手的人,先使对手的盛锐之气减低,然后顺着他本来的意旨,逐步地批驳他。不善于进攻强大对手的人,往往找出对手语言上的失误,以此来挫败他的锐气。用这样的方法挫败对手的锐气,就会使他说话和表情都显出生气的情绪。善于利用对手过失的人,当对手出现失误时,对着他的失误不去进逼。不善于利用对手过失的人,趁他理屈的时候进一步挤压使他受挫。趁他理屈的时候挤压他,则会使他在心里结成怨恨的情绪。有的人自己常常思考寻求道理,经过很长的时间才有所发现。然而他却让别人马上接受这个道理,别人不能马上接受,就以为别人难以理喻。把别人看作是难以理喻的人,别人就会因愤怒而与之争辩。当别人气盛而出现语言错误的时候,对其错误应该回避,不要进一步逼迫。所以善于对待别人语言错误的人,指出他的错误却让他有挽回的余地。不善于对待别人语言错误的人,会借此侵犯欺侮他,使他做出更激烈的反应,对手即使顾念爱惜自己的面子,但却无法挽回。无法挽回,就会使他随意乱说,恣意诋毁。大凡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能同时听到别人在说什么。所以在别人思考的同时去和他谈话,制止别人的谈话,只想让人家听自己的,别人因为正在思考的缘故,没有听进去,就以为人家不了解自己的意图。忌讳别人说不了解是人之常情,因为忌讳别人说自己不了解,便造成了无比愤怒的情绪。由于上边所说的六种情况,谈话中的纠纷便由此产生了。

然虽有变构,犹有所得。若说而不难,各陈所见,则莫知所用矣 (1) 。由此论之,谈而定理者,眇矣 (2) 。必也聪能听序 (3) ,思能造端 (4) ,明能见机 (5) ,辞能辩意,捷能摄失,守能待攻,攻能夺守 (6) ,夺能易予 (7) 。兼此八者,然后乃能通于天下之理。通于天下之理,则能通人矣。不能兼有八美,适有一能 (8) ,则所达者偏,而所有异目矣 (9) 。

【注释】

(1) 莫知所用:不知道哪种道理是有用的。

(2) 眇(miǎo):盲目。

(3) 序:次序。此指听出声音大小的差别,排出此次序。

(4) 造端:开始,开端。《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孔颖达疏:“言君子行道,初始造立端绪,起于匹夫匹妇之所知所行者。”

(5) 见机: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机,通“几”,指事物的迹象、先兆。《周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6) 夺:压倒,胜过。

(7) 易予:(在辩论中)改变对方认可(的观点)。予,认为,认可。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以子之矛,易子之盾,则物主词穷。”

(8) 适有一能:只有一种才能。适,通“啻”,仅仅。《战国策·秦策二》:“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之为臣投杼也。”高诱注:“适音翅。”鲍彪注:“适啻同。”

(9) 异目:各自以偏才建立自己的名声。刘昺在解释这说话时说:“各以所通,而立其名。”

【译文】

然而在辩说中虽有各种情绪的变化构成,最终还是要以确定的真理来取得成功。如果只有述说而没有辩论质疑,只是各自陈述自己的意见,就不知道哪种道理是可用的了。因此可以说,泛泛而谈没有辩论而确定的道理,是盲目的。必须做到听力敏锐得能分辨声音大小细微的差别,思虑深远得能够追溯到事物的开端,眼光敏锐得能够察觉到事物变化的先兆,言辞巧妙得能够表达心中的想法,处事敏捷得能够弥补一时的失误,防守坚强得能够挡住强敌的进攻,进攻凌厉得能够战胜严密的防守,争夺巧妙得能够用对方的弱点制服对方。同时具备这八种能力,然后才能通晓天下的道理。通晓天下的道理,就能够透彻地了解人了。不能够同时具备八种才能,而只有一种才能,所获得的成就是偏颇的,而且是各自以偏才建立自己名声的。

是故聪能听序,谓之名物之材 (1) 。思能造端,谓之构架之材 (2) 。明能见机,谓之达识之材。辞能辩意,谓之赡给之材。捷能摄失,谓之权捷之材 (3) 。守能待攻,谓之持论之材 (4) 。攻能夺守,谓之推彻之材 (5) 。夺能易予,谓之贸说之材 (6) 。通材之人,既兼此八材,行之以道。与通人言,则同解而心喻。与众人言 (7) ,则察色而顺性。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 (8) 。聪睿资给,不以先人 (9) 。善言出己,理足则止。鄙误在人,过而不迫。写人之所怀 (10) ,扶人之所能。不以事类犯人之所婟 (11) ,不以言例及己之所长 (12) 。说直说变 (13) ,无所畏恶。采虫声之善音,赞愚人之偶得。夺与有宜,去就不留 (14) 。方其盛气 (15) ,折谢不吝 (16) 。方其胜难,胜而不矜。心平志谕,无适无莫 (17) ,期于得道而已矣 (18) 。是可与论经世而理物也 (19) 。

【注释】

(1) 名物:辨明物理。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春秋》别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必各因其真。”

(2) 构架:结架材木,指建筑。引申为运筹决策,构思设计。

(3) 权捷:应变能力强。

(4) 持论:立论,提出并坚持自己的主张。

(5) 推彻:推倒,拆毁。此指在理论上摧垮对方。

(6) 贸说:擅长论辩。

(7) 众人:一般的人。《孟子·告子下》:“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8) 尚人:居于人之上。尚,上。

(9) 先人:居于人之前。

(10) 写:倾泻。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考功名》:“其为天下除害也,若川渎之写于海也。”

(11) 不以事类犯人之所婟(hù):不用类似的事冒犯别人,引起别人的嫉恨。婟,嫉恨。

(12) 不以言例及己之所长:不用比喻的词语涉及自己的长处。

(13) 说直:劝说正直刚毅的人。说变:劝说权变诡诈的人。

(14) 去就不留:离开和留下都不迟疑。留,拖延,迟滞。

(15) 方:正当,正在。

(16) 折谢不吝:不惜弯腰致歉。刘昺在解释这句话时说:“不避锐跌,不惜屈挠。”

(17) 无适无莫:没规定该如何,也没规定不该如何。指在坚持一定目标下,善用灵活权宜手段。《论语·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朱熹《集注》:“适,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适从’是也。莫,不肯也。比,从也。谢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

(18) 期:期望。

(19) 经世:治理国事。理物:治理事务。

【译文】

听力敏锐得能分辨声音大小细微差别的人,称为名物之才。思虑深远得能够追溯到事物开端的人,称为构架之才。眼光敏锐得能够察觉到事物变化先兆的人,称为达识之才。言辞巧妙得能够表达心中想法的人,称为赡给之才。处事敏捷得能够弥补一时失误的人,称为权捷之才。防守坚强得能够挡住论敌进攻的人,称为持论之才。进攻凌厉得能够战胜严密防守的人,称为推彻之才。争夺巧妙得能够用对方弱点制服对方,称为贸说之才。通才就是兼备上述八种才能的人,他们能够遵循事物的规律发挥这些才能。他们和通才交谈,则理解相同心里明白。和一般人交谈,则察言观色并顺从他们的性情。他们虽然明白并掌握众多的道理,但不因此而居人之上。他们虽聪明而富有天资,却不因此而居人之先。美言出于己口,道理讲充分就适可而止。别人出现低下的错误,看到这些错误也不去逼迫追究。替别人抒发情怀,帮助别人发挥才干。不用类似的事冒犯别人,引起别人的嫉恨,不用比喻的词语涉及自己的长处。无论劝说正直刚毅的人还是劝说权变诡诈的人,都无所畏惧无所厌恶。从鸣虫的叫声中获得美的声音,对愚笨之人的偶然发现给与赞许。获得和给与都恰到好处,离开或留下都毫不迟疑。当他气势旺盛之际,也能不惜弯腰致歉。当他战胜论敌的时候,也能做到胜而不骄。心气平和志向明确,在坚持一定目标下,善用灵活权宜手段,只期望能够掌握事理而已。这种人就可以与他谈论治理国是管理民众的道理了。

上一章:流业第三 下一章:材能第五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