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积极询问加反馈:从“害怕批评”到“用好批评”

深度影响  作者:崔璀

被权威质疑时,不要停留在“我以为”的阶段,往前走一步,去确认你的想法。把关注点放在双方共同的目标上,是进入合作思维的最佳方式。

当我们面对批评时,生理因素影响了我们的反应,但最终导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的,是一个人是否形成了这种高级意识:理性逻辑化的自己能否在和冲动情绪化的自己的对抗中占据优势。

高级意识可以通过练习内化为我们的习惯,这一练习共分三步。

第一步是换频道——从“杏仁核频道”换到“前额叶频道”。

当遇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有以下几种具体的反应:

第一种反应是用回击自我防卫。被批评时,你总觉得对方在否定自己,于是立即启动了防御机制。比如前面讲到的莫琳就是采用了这个应对方式,她觉得老板米奇在质疑自己的工作成果。在防御机制下,老板一张嘴,她马上用一大堆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以致老板最后忍无可忍,摔门而出,并对她说:“你根本不听(我在说什么)!”

第二种反应是不承认,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一旦被质疑被批评,第一时间否认。“我没有”“我觉得不是”——在面对批评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这些话,或者把责任推给别人。

第三种反应是回避,避而不谈。这可能是最不利的应对方式了。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生活中,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比如,很多妻子每当抱怨丈夫时,对方马上就说:“好了好了,别说了!”然后他就不说话了,不管妻子说什么,丈夫都保持沉默。但越是这样,妻子越是愤怒,因为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有时候反倒让误解更大,或者是让妻子感觉到这是丈夫的隐性攻击:“你想谈是吧,我就不谈!”

以上所有行为都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杏仁核频道”下的“不合作”。

比如莫琳,在会议上的那一刻,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跟老板米奇之间是合作关系,他们是权利对等的。在惯性思维之下,她想当然觉得高高在上的老板是在针对自己这个“不够优秀”的员工,他是在质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果我不证明自己是对的,他肯定会觉得我能力不行,甚至有可能对我失去信任!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于是,面对老板的提问,哪怕莫琳慌张到声音颤抖,却还要硬着头皮拿出“证据”,试图证明自己的决策是对的,她完全没有理会老板在说什么,杏仁核控制着她去战斗。

要是切换到前额叶这个“频道”呢?前额叶代表的是理性思考,它是合作思维的舞台。你还记得合作思维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吗?

“合作是前提,不是结果。”

这个思维用在批评上是这样的:批评是基于合作这个前提存在的。为什么会有批评?因为你们双方正在合作,否则你们就是这个星球上毫无关系的两个个体。对方并非无缘无故地忽然出现并且专程来批评你,他早已是你的合作伙伴了,为了让合作关系更好地进行,他要给你一些意见。所以,批评不仅不会导致合作中止或者产生不好的结果,反而会帮助你们更好地合作。

在合作思维下,我们关注的不再是人,而是事。我们开始有这样的意识:这是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批评,不是针对某个人的攻击。

回到莫琳身上,当那个糟糕的会议结束以后,她以为自己会被辞退,因为她还在非合作思维中考虑问题:“我没有达到目标,就完不成合作。”后来,她接到了老板米奇的电话,那一刻,她内心的想法是:“这一刻终于来了。”没想到米奇说的是:“莫琳,你很有潜力,你可以成为一个很出色的商人。我知道你有不错的品味,可以选出畅销产品。但是,在整个会议中,你都在试图告诉我你是对的,你没听进去我说的任何一句话!”

这个时候,莫琳的杏仁核绑架时间已经过去了,她冷静下来。直到这个时候,莫琳才开始觉察自己在之前会议上的表现——“我怎么会这样?”

老板米奇特意打来电话,这让莫琳重新意识到他们双方在合作。毕竟,米奇本可以不打这个电话的,他可是世界最大零售公司的CEO啊!但是他打了电话,他告诉莫琳:“你很棒!但是你有些地方要改进。”

莫琳是从那时候开始意识到,批评是可以基于合作这个前提存在的,他们双方是平等互利的关系。老板的批评起源于合作,他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他希望双方的合作可以达成更好的目标——“他在帮我做到更好。”

看到不一样,就能做到不一样。后来,莫琳再去开“米奇会议”时仍会受到批评,毕竟对面坐着的可是一位眼光毒辣的商业奇才,但在杏仁核绑架发生的瞬间,莫琳开始了新的练习:她会停住,转换频道。她发现,一旦开始这种练习,米奇提出的批评听上去就都变成了非常有意义的对话。这个会议在莫琳眼中变了:它变成了向优秀者学习资深经验的好机会,完全不是之前她所认为的必经的“磨难”了。

莫琳在《深度思考》一书中写道:老板米奇的警告批评不仅不会再伤害她,甚至让她吸取到了不少非常好的建议。随后的几年,她在职场不断晋升,最终成为盖璞的执行副总裁。接着她又接受了猎头的邀请,一路升职为香奈儿集团的全球总监。

莫琳的例子生动地展现了当我们面对批评时,切换频道将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

也许你会觉得换频道有些抽象,我们怎么才能让无形的意识变成具体动作?这就引出了第二步——问出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我有一位好朋友,他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此,为方便描述,暂且称其为W。W专业能力很强,大家对他的咨询服务一直都评价很高。但即使如此,W也面对过激烈的批评。有一次,一个来访者在咨询结束后,给了W完全负面的评价:“你这是什么咨询?对我一点儿帮助也没有!你的咨询都是骗人的!”

专业人士被质疑其专业能力是最可怕的,而且还是如此激烈和负面的批评。多数人在这个时候很可能会进入杏仁核频道,要么会反驳:“你简直无知!我做咨询师十几年,不知道帮助了多少人,你懂什么?!”要么就是逃避:“既然你不满意,以后就不要来了!”

这两种回应方式无疑都会导致这一次合作中断,甚至会让我的这位朋友彻底失去自己的专业影响力。

于是,W做出了第三个选择——他通过对自己提出问题,从而切换到了前额叶频道:“我和来访者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并不难:两个人在咨询室里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让来访者更了解自己,并且通过咨询解决他的困扰。那么,来访者有这样的反应,是不是说明他的目的没有达成?如果没有,心理咨询师又该如何帮他达成?想到这里,咨询师已经完全进入合作频道,全力思考如何在“来访者不满意”这一点上做工作,集中精力帮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行为模式。就这样,他的极端情绪、逃跑想法、战斗思维,一个都没有了,杏仁核绑架被成功阻止。

莫琳在被老板挑剔的时候如果能问问自己“我们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便显而易见——两人共同的目的是为盖璞公司挑选到最好卖的单品。老板的一切挑剔和不满,不是因为想要质疑莫琳,而是因为这个目的没有达到。

把关注点放到双方的共同目标上,是我们进入合作思维的最佳方式。

我们也可以询问对方,与对方确认自己内心的疑惑,然后消除误解。

我在工作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一个句式——“我以为……”有一次我约了一个重要客户,约好的是第二天上午10点。9点59分的时候,我的助理忽然在群里发消息:“会议可能要改时间,老板没有回复我,应该是在处理急事。”

我愣了一下,马上打电话问他:“我在电梯里,为什么你会无故推迟会议?”

他回我说:“我去你办公室看了看,你没在;发你信息你也没回,我以为你临时去处理急事了。”

我跟他说:“谢谢你为我着想,但是你刚才的做法非常不专业,不要用‘我以为’去确认任何一件事。”因为你以为,只是“你以为”,那并不是事实。

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也经常发生。

例如,你给同事发消息沟通一个合作问题,对方一直没有回复,你有点儿忐忑,脑补了很多情节:“是不是我哪里惹到她了?她是不是特别讨厌我?她肯定是故意忽视我的信息!”过了一会儿,你很可能从焦虑变成愤怒:“她这个人就是这样,总是不及时回复信息,太不敬业了!”

又如,刚刚搬来跟你同住的婆婆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了,准备了超级丰富的早餐。你熬夜加班,凌晨1点多才睡下,周末都要睡到早上10点,吃不吃早餐真的无所谓,睡饱才是你最需要的。可是,现在哪怕周末你也没办法安心赖床了,因为你心里会嘀咕:“这样是不是对不起婆婆?她会不会对我有意见?”这么一想,你只能硬着头皮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可心里明明就是不情愿嘛,结果一肚子气都发在了丈夫身上:“都说了不要和老人同住!我很困,一大早又要起来!”丈夫也很生气:“有没有搞错啊?我妈辛辛苦苦一片好心,你还这副态度!”你们两人的争执,根本没在本质问题上。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副幕僚长艾丽莎·马斯特罗莫纳科在其《柔软的力量》一书中,分享过奥巴马的一个细节,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先入为主的揣测:

奥巴马的幕僚长出席活动时从来不跟他坐同一辆车;工作人员叫他“奥巴马议员”而不是直接叫他的名字“贝拉克”。这些行为,让奥巴马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平易近人,同事们是不是对自己有很多不满,在生自己的气。

你看,在某些时刻,每个人都会“以为”这个世界在跟自己对着干。

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奥巴马决定“问出来”——他内心深处相信伙伴跟自己属于同一个团队,他相信他们这么做一定有所考虑。因为有这种合作思维,他显得比我们更有勇气。

当他小心翼翼地问手下人时,大家的回复是:“因为你是参议员里最年轻的议员,如果你手下的人都对你直呼其名,我们担心是不是会显得不尊重你。”

“噢,原来是这样!”奥巴马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觉得自己之前真是多虑了。他很感激大家如此为他着想,最后他们达成了一个约定:在别的议员面前,他们叫他“奥巴马议员”,但私底下可以叫他“贝拉克”。

超级畅销书《终身成长》的作者卡罗尔分享的一个经历更有趣。她跟丈夫刚认识几个月的时候,她觉得一切都进展顺利——她爱这个男人,觉得他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而且她也确定这个男人也很爱自己。

然而有一天晚上,他们正在约会时,她这个理想中的丈夫忽然对她说:“我需要多一点儿空间。”

那个瞬间,她觉得眼前一黑,大脑一片空白,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她心想:“完了,原来是我误解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是我理解错了吗?难道这段时间我只是在自作多情吗?”

平静了一会儿,她鼓足勇气,问他:“你究竟是什么意思?”她战战兢兢地等着他回答,那几秒钟像是几年一样长。

结果对方说的话,让卡罗尔笑了3分钟。

这位男士认真地说:“我需要你往旁边坐一点儿,这样我才能坐得下。”

不要停留在“我以为”的阶段,往前走一步,去确认你的想法。

对于之前心理咨询师W的那个案例而言,W可以问来访者:“我们的目标都是通过这场咨询帮到你,但是从你的反馈来看,效果似乎并不好,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来访者可能会说:“这个咨询形式不好,你没有帮我解决问题。”也可能会说:“全程你都没说几句话,让我觉得这个咨询很无效。”或者干脆会说:“不好意思,刚才是我个人原因,我有情绪。”

不管来访者的回答是什么,通过提出问题,双方就已经站回到合作的位置上,他们可以就这次提问所得到的答案继续开展工作。

对于没有回复你信息的同事,你可以问他:“你一直没回我信息,我有点儿着急,是因为我的表达让你不舒服,还是你这边有什么顾虑吗?”也许你得到的答案是:“啊,抱歉,今天一直在开会,错过回复信息了。”也许你得到的答案是:“的确是这样,我觉得你这个需求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所以一直不知道怎么回复。”

不管是哪种答案,你们都在共同解决问题,在把两个人放在“合作关系”这一点上显然都前进了一步。

面对早起的婆婆——好吧,我知道跟婆婆沟通有时候比跟同事沟通更需要勇气——如果你能保持开放的头脑,把“如果我不吃早餐她就会生气”这种非合作思维放下,转为“我们都是想共同维护家庭和睦”的合作思维,你也许会多一些勇气去问她:“妈妈,你起这么早是为了照顾我们的健康,可能在您看来这是一种关心,但对我而言,却有点儿为难。我们一起看看怎么调整下?”

你甚至可以就沟通本身再进行沟通:“我这样说会不会让您感到很委屈?我没有怪您的意思,我只是想让您知道我们的想法差异。”

你也许会疑惑,跟婆婆这样说话,她未必能理解,有可能还会觉得你是在责怪她。是的,因为对方的大脑杏仁核也会自动反应,她的身体会紧张,她会想逃或者吵——特别是老一辈,几十年的思维模式已经固化,很难改变。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了杏仁核绑架的全过程,我们比她拥有更多的合作思维,它能帮助我们开放大脑,而不是封闭大脑。哪怕你问了、沟通了,还是被误解,你也要坚信:愤怒感、挫败感都是提醒自己的信号,你需要做的是冷静,慢下来,等待杏仁核绑架的时间过去。你知道这种状态不会延续很长时间,等到理性的、开放的、更高层次的思维占了上风,大脑转变为合作思维,你就会更有勇气,再一次进行沟通。

“问出来”包括问别人和问自己,但这还不够,要完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还需要关键的第三步,即“反馈”——提问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反馈能帮助我们最终解决问题。

比如,咨询师会根据来访者的回答制定更适合他的咨询方案,或者帮他分析出攻击和指责的原因,比对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固有模式。这就是反馈。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她跟男朋友是异地恋,大部分时间她都会主动发信息给男朋友,但每次都要隔一两个小时才能收到回复,有时候会更久。这位女生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感觉很煎熬,但她具有合作思维,于是她就这个问题跟男朋友谈了一次。

“每次我都得不到你的及时回复,我对我们异地恋的现状感到焦虑。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她的男朋友这才意识到:“原来是这样啊。”因为他做研究工作,经常一钻进实验室就什么都顾不上了。但他也很在乎这段感情,这次沟通让他确定了双方在行动和想法上的差异。之后,他们达成了一个约定,白天减少微信次数,但是每晚临睡前都要视频通话半小时,每个月必须见一次面。这个新约定虽然看起来减少了沟通频率,但它反而促进了这段感情的发展,因为这个女生得到了她最想要的东西——安全感。

换频道、问出来、给出反馈——这位女生一系列行云流水的操作,很好地体现了合作思维的应用。

同样的异地恋也可能是另一种结局:因为不及时回复信息,这个导火索会牵扯出两人之间的猜疑、指责、争吵、冷战等行为,甚至导致分手。

可能到了分手那一刻,两个人都已精疲力竭,觉得自己感受不到爱,只有委屈、怨恨。双方都还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把好好的一段关系相处成这样。

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开放的大脑,让对方没有容身之地吧。

还有一个完美应对批评的案例让我印象深刻。Axialent的联合创始人弗雷德·考夫曼所著的《清醒》被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微软副总裁等各路名人力荐。弗雷德在书里分享了一个合作式应对批评的案例。

弗雷德当时被一个读者劈头盖脸地大骂了一通,说他写的根本不是什么工具书,而是一本科幻小说,毫无实用性。弗雷德没有恼怒,他回应道:“你认为它没有实用性?嗯,我确实很担心这一点,因为我想写一本实用的书,一本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做出改变的书。”

对方说:“那你失败了。”

弗雷德说:“你能举个例子吗?”

对方说了几个例子。弗雷德听完后回应道:“或许我需要修改一下措辞,因为你理解的意思并不是我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个时候,那位愤怒的读者的态度有些不一样了。他问:“那你的观点是什么?”

弗雷德解释了一番,读者又给了他一个不怎么样的反馈:“你在书里可不是这么说的。”

弗雷德回答道:“我知道我的措辞没有将这些信息传达给你,感谢你提到这一点,我会重新检查一下书稿,看看我能否将观点讲得更清晰一些。谢谢你的反馈。”

读者最后说:“不用客气。”

如果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那么被误解之后呢?你可以不予理睬,也可以针锋相对,顺便还能做一次网络炒作。当然,你也可以像弗雷德这样不卑不亢地回应。

弗雷德后来在《清醒》这本书里写道:“面对带有敌意的批评者,你不用针锋相对也可以和他们进行交流。有益的支持和询问不仅能防止你心态失衡,还能让你获取大量信息。在跟这位读者的对话中,我发现我的材料中有一部分内容的确解释得不够清晰。如果这位读者无法理解这种观点,那么与我素未谋面的其他人也有可能遇到理解困难的情况。通过与批评者交流,透过他咄咄逼人的姿态,我可以写出一本更优秀的著作。”

这种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在我看来,就是影响力本身。

回顾

被别人批评在所难免,但应对批评的方式却天差地别。

非合作思维会认为,批评意味着别人在指责自己、攻击自己、否定自己;而合作思维则认为,我们双方都有基于合作的这个前提,才会在一起共事、沟通,对方的批评只是在参与我们的合作,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对方可以帮我把工作优化得更好,这是一件好事。

面对批评,你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切换频道。切换到合作频道,摆脱杏仁核绑架,看到双方的目标。

第二步:问出来。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那不是事实。在合作思维的鼓励下,大胆地问出你的问题。但要注意,要提问,不要指责。

第三步:反馈。就提问得到的结果进行反馈,与对方得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最后,我想提醒你的是,应对批评是非常难的,因为你的反应首先会受生理反应影响,批评会引发你大脑里的一场战争,而且是有逻辑、有意识的你跟情绪化、潜意识下的你之间的战争。所以,如果你现在做不到,不要沮丧,因为这真的很难。但这也正是此过程的价值所在——通过练习,一次次自我赋能,直到遇见更好的自己。

应对批评最大的挑战在于:你是否愿意努力探寻真相;你是否相信,在你有限的认知之外,有更大、更广阔的世界;你是否相信,在别人的批评中,隐藏着建设性的建议,能帮助你变得更好;你是否相信,找到真相会让你更幸福。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这意味着你会成为思想更加开放的人。虽然这个过程需要一次次的练习,但是你要相信,在未来,在应对不同意见的时候,你会拥有更从容的姿态和气场,那就是属于你的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向你保证,你会在某个瞬间拥有这样一种体验:

你感觉自己不再被未知的力量所左右,你感觉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行动,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这种罕见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你会感到强烈且深刻的愉悦,它会成为你记忆中的里程碑。

这就是所谓的最优体验。如果你获得了,请记得告诉我。

上一章:第7章 下一章:第9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